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13944发布日期:2021-06-11 19:36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继电器通常为拍合式电磁继电器,该拍合式电磁继电器一般包括有磁路部分、动簧衔铁部件和底座部分。磁路部分主要包括有线圈架、轭铁、铁芯、漆包线和引线脚,其中,引线脚装在线圈架上,漆包线则是缠绕在线圈架上而构成线圈,漆包线的两个端头则分别固定在两个引线脚上。动簧衔铁部件主要包括有动簧片和衔铁,且通常是动簧片和衔铁相固定,这样,当衔铁动作时就会带动动簧片动作。底座部分则主要包括有底座、负载引出脚和线圈引出脚,底座是载体,负载引出脚、线圈引出脚和磁路部分分别装在底座上。

申请人在先申请了公告号为cn210378907u的中国专利《一种电磁继电器》,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壳体、底板、两片静簧片、带有线圈的骨架、插接于骨架上的铁芯、安装有动簧片的轭铁件。其中动簧片中的连接板与轭铁件通过簧片带连接,但是由于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由于簧片带的转折处呈弯折设置,当连接板未被前后限位时,连接板容易从轭铁件上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具有连接板与轭铁件多方位限位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壳体、带有线圈的骨架、两片静簧片、插接于骨架上的铁芯、安装有动簧片的轭铁件,所述骨架包括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

所述动簧片包括用于连接铁芯的连接板和固定所述连接板的簧片带,所述连接板一端定位于所述轭铁件上端,所述簧片带前端设置有位于两片静簧片之间的点触头,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轭铁件,

所述簧片带包括固定所述连接板的第一连接片、固定于所述轭铁件的第二连接片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弯折连接;所述连接板外侧的下端贴合于所述轭铁件端面,所述第二连接片上端凸设有抵接于所述连接板外侧端面的定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缠绕线圈后的骨架将轭铁件和铁芯一同固定,轭铁件上端的动簧片位于骨架上端。其中动簧片中的连接板能够连接铁芯且该连接板固定在簧片带上,簧片带一端通过点触头实现与两片静簧片的往复连接,另一端固定在轭铁件上。同时通过簧片带中部的弯折设置,一方面实现点触头未通电时,始终抵接在上端的静簧片,当通电时铁芯产生吸力,将点触头被迫抵接到相仿的静簧片中。另一方面由于连接板与轭铁件分体设置且连接板一端需要始终抵接在轭铁件上,因而在簧片带中的第二连接片在贴合到轭铁件表面后,凸设有定位板用于抵接在连接板的外侧面起到限位作用,使得连接板在转动时由于该定位块的设置以及第二连接片与轭铁件始终竖直贴合设置,连接板在水平方向上不易与轭铁件相互分离。且由于弯折设置的连接带的设置一方面将连接板和点触头向上拉动,但是也同时起到对连接板竖直方向上的限位,使得该连接板与轭铁件多方位的限位,确保了两者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片前端设置有点触头且末端凸设有贴合于所述连接板表面的定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簧片带中的第一连接片末端设置有与贴合在连接板上的定位板,能够增大与连接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两者不易相互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带位于所述定位板两侧且弯折后迫使所述点触头在自然状态下抵接于上侧的静簧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带位于定位板两侧,使得第一连接片发生转动时能够左右两侧保持平衡,确保点触头上下活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和所述轭铁件上均设置有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片通过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连接板铆接,所述第二连接片通过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轭铁件铆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柱的设置实现连接板、轭铁件与簧片带的铆接,可以通过冲床一次性铆合,在起到固定的同时便于生产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片上还设置有可弯折扣接于所述轭铁件上的弯折片,所述弯折片上还设置有定位凸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弯折片以及定位凸点的设置使得第二连接片与轭铁件通过铆接固定后能够确保两者贴合的更为紧密,避免第二连接片在轭铁件上发生弯折,从而确保连接板在轭铁件上转动更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安装板和所述下安装板的外侧均开设有供所述静簧片插接的安装槽,所述静簧片上开设有与所述点触头相对应的静触头,所述上安装板上还设置有供所述静触头滑入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槽的设置能够确保两片静簧片相对位置的稳定安装,进而提供一个稳定的供点触头活动的区域。另一方面上安装板上设置的凹槽能够供静触头的安装,避免静簧片在安装时,静触头与上安装板发生过盈卡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安装板上设置有供所述静簧片的针脚、线圈的针脚以及轭铁件的针脚插接的插接孔,所述下安装板下端面还设置有封口所述插接孔的封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脚在插入到下安装板后再通过封胶层进行固定,能够有效避免针脚在下安装板上的互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套设于所述骨架后与所述下安装板过盈配合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与下安装板过盈配合,使得当骨架安装完各种零件后,只需将壳体罩设到骨架上即可完成装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簧片带上的定位块和定位板能够增大连接板与轭铁件之间的抵接稳定性,使得连接板在轭铁件上稳定的转动,进而确保整体继电器的产品质量,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继电器拆除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继电器的剖面视图;

图3是继电器拆除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簧片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骨架;3、线圈;4、静簧片;4-1、静触头;5、铁芯;6、轭铁件;7、上安装板;8、下安装板;9、动簧片;10、连接板;11、簧片带;12、点触头;13、第一连接片;14、第二连接片;15、连接带;16、定位块;17、定位板;18、连接柱;19、弯折片;20、定位凸点;21、安装槽;22、凹槽;23、针脚;24、插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电磁继电器,参照图1和图2,包括带有空腔的壳体1,设置于空腔内的骨架2。骨架2中部绕设有线圈3,同时上下两端设置有上安装板7和下安装板8,线圈3两端固定在插接在下安装板8上的针脚23上。另一方面在骨架2绕设有线圈3的中部插接有一根铁芯5,该铁芯5上端穿设出上安装板7,下端固定在下安装板8上且与轭铁件6固定连接。轭铁件6呈l型设置,轭铁件6的另一端朝向上安装板7方向延伸,该轭铁件6上还设置有动簧片9,动簧片9前端的点触头12与设置在骨架2前侧的两片静簧片4之间。上述部件完成安装后,将壳体1罩设到骨架2上,与骨架2中的下安装板8过盈配合后实现相对固定。

其中参照图3,动簧片9包括固定有连接板10的第一连接片13、固定在轭铁件6上的第二连接片14、以及用于连接第一连接片13和第二连接片14的两根连接带15。连接带15设置在第一连接片13的两侧,且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片13和第二连接片14呈弯折设置。连接带15的弯折程度一般只需满足能够在继电器未通电时,将点触头12抵接在上侧的静簧片4上即可。

继续参照图3,第一连接片13前段的部位朝向静簧片4延伸且在前端设置有点触头12,后端位置固定在连接板10上。连接板10与该第一连接片13通过设置的连接柱18进行铆接固定。同时连接板10还设置有一块定位板17,用于增大与连接板10之间的接触面积。

参照图3和图4,第二连接片14同样通过设置在轭铁件6上的连接柱18铆合在轭铁件6上,该第二连接片14的内端面贴合于轭铁件6的端面上,另一方面为了增强贴合的牢固度,第二连接片14两侧均凸设有一块弯折片19,弯折片19在第二连接片14铆合到轭铁件6上后,向内弯折贴合到轭铁件6上,通过自身设置的定位凸点20卡接在轭铁件6上。

参照图3,连接板10固定在第一连接片13上同时位于铁芯5上端,且外端通过动簧片9搁置在轭铁件6的上端面上,同时通过弯折设置连接带15使得该连接板10能够被压迫定位在轭铁件6上。为了限制连接板10的水平位置,第二连接片14上还凸设有两块定位块16,该定位块16用于抵接连接板10的外端面,由于第二连接片14与轭铁件6的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板10的位置被定位,又由于连接带15的弯折设置,使得连接板10能够在该轭铁件6上端面转动连接。

参照图1,上安装板7和下安装板8上开设有供两片静簧片4插接的安装槽21,静簧片4在安装时只需过盈插接在该安装槽21上定位即可。上安装板7上的安装槽21实现两片静簧片4的相对固定安装,实现供点触头12活动的空间,且为了便于静簧片4上的静触头4-1安装,上安装板7上还开设有供所述静触头4-1滑入的凹槽22,以保证静簧片4的水平设置。

下安装板8上开设有供静簧片4的针脚23、线圈3的针脚23以及轭铁件6的针脚23插接的插接孔24,针脚23与插接孔24过盈配合实现初步固定,最后安装完成后,在下安装板8的端面涂覆胶水形成封胶层,实现固定针脚23的目的。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