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电容器器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59511发布日期:2021-05-25 12:45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电容器器身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容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电容器器身结构,用于电力系统中进行无功补偿的一种电力电容器,也可用于各种用途的电力电容器中。



背景技术:

目前的器身结构是:电容器单元通过很多螺栓、垫圈等紧固件固定在支架上,电容器单元通过串联和并联相结合的方式用连接片连接起来,最后通过引出线引入出线套管。支架上设有支持件,用来固定电容器的引出连接线。电容器容量变大、电压变高时,电容器单元数量增多,从而导致引出连接线很长和走线复杂,为了引出连接线的引出采用了很多绝缘支持件和绝缘紧固件,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电容器器身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改变器身结构后,器身中电容器单元装配和布置连接片及引出连接线简单、方便,降低了产品成本,另外也减少装配差错,降低维修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电容器器身结构,包括框架,框架中对称连接有若干组电容器组,每个电容器组包括若干呈阵列设置的电容器单元,所述电容器单元的底部设置有底托,且底托的两端与电容器单元两侧的吊攀固定连接,所述底托的下侧对称连接有两个轮子,且两个轮子分别位于电容器单元两侧的吊攀正下方,框架上设置有与轮子配合的滑槽,所述电容器单元上两个出线套管的接线端子通过连接片串、并联连接,通过引出连接线引出。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包括两根支梁,两根支梁之间均匀连接有若干框架支柱,所述框架支柱包括用于连接两根支梁的两端的第一框架支柱,所述第一框架支柱与支梁共同形成矩形支架,矩形支架中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框架支柱,且第一框架支柱和第二框架支柱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架支柱的内侧均匀分布若干滑槽,第二框架支柱的两侧均匀分布若干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器组设置在相邻的框架支柱之间,所述电容器单元通过底托和轮子连接在相邻框架支柱的滑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轮子通过轮子支架与底托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吊攀、底托及轮子支架通过螺栓及配合组件连接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上设置有能够对轮子进行定位的定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器单元上面积最大的侧面与底托配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改进集合式并联电容器器身结构,使特大容量集合式并联电容器的器身接线简单,便于操作和安装,电容器单元在框架上的安装方式由小面卧放,改变为大面平放,另外电容器单元通过滑槽、轮子和底托与框架连接,安装时仅需将电容器单元、底托和轮子形成的整体结构推入滑槽即可,电容器单元装配和布置连接片及引出连接线简单、方便,降低了产品成本,由于装配及连线简单,还可以减少装配差错,当某个电容器单元出现故障,仅需拉出更换即可,降低维修成本。

进一步地,通过在滑槽上设置定位槽,在将电容器单元、底托和轮子形成的整体结构推入滑槽时,能够对轮子进行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电容器器身示意图;

图2为现有电容器器身中电容器单元与框架连接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容器器身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容器器身中电容器单元与框架连接结构图。

图中,1、引出连接线;2、连接片;3、电容器单元;4、框架;5、螺栓;6、轮子;7、滑槽;8、底托;9、第一框架支柱;10、第二框架支柱;11、引出连接线a;12、连接片a;13、支持件;14、框架a;15、连接片b;16、螺栓a;17、框架支柱a。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首先对改进前的器身结构进行简单介绍,参见图1和图2,改进前器身结构包括框架a14,框架a14由若干支梁和框架支柱a17构成,电容器单元通过很多螺栓a16、垫圈等紧固件固定在支梁和框架支柱a17形成的空间中,电容器单元通过串联和并联相结合的方式用连接片a12和连接片b15连接起来,最后通过引出连接线a11引入出线套管。框架a14上设有支持件13,用来固定电容器单元的引出连接线。电容器容量变大、电压变高时,电容器单元数量增多,从而导致引出连接线很长和走线复杂,为了引出连接线的引出采用了很多绝缘支持件和绝缘紧固件。

参见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器身结构包括框架4,框架4中对称连接有若干电容器组,每个电容器组包括若干呈阵列设置的电容器单元3,所述电容器单元3的底部设置有底托8,且底托8的两端与电容器单元3两侧的吊攀固定连接,另外电容器单元3上面积最大的侧面与底托8配合连接,所述底托8的两侧面下方对称连接有两个轮子6,且两个轮子6分别位于电容器单元3两侧的吊攀正下方,所述轮子6通过轮子支架与底托8连接,且吊攀、底托8及轮子支架通过螺栓5及配合组件连接和固定,框架4上设置有与轮子6配合的滑槽7,所述滑槽7上设置有能够对轮子6进行定位的定位槽,所述电容器单元3上两个出线套管的接线端子通过连接片2串、并联连接,通过引出连接线1引出。

其中,框架4包括两根支梁,两根支梁之间均匀连接有若干框架支柱,所述框架支柱包括用于连接两根支梁的两端的第一框架支柱9,所述第一框架支柱9与横梁共同形成矩形支架,矩形支架中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框架支柱10,且第一框架支柱9和第二框架支柱10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框架支柱9的内侧均匀分布若干滑槽7,第二框架支柱10的两侧均匀分布若干滑槽7,所述电容器单元设置在相邻的框架支柱之间,所述电容器单元3通过底托8和轮子6连接在相邻框架支柱的滑槽7中。

本实用新型电容器单元在框架上的安装方式由小面卧放,改变为大面平放,电容器单元通过滑槽、轮子和底托与框架连接,改变前为用螺栓、螺母等紧固件与支架相连,器身中电容器单元装配和布置连接片及引出连接线简单、方便,降低了产品成本,减少装配差错,降低了维修成本,预计年经济效益可达630万元。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力电容器器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4),框架(4)中对称连接有若干电容器组,每个电容器组包括若干呈阵列设置的电容器单元(3),所述电容器单元(3)的底部设置有底托(8),且底托(8)的两端与电容器单元(3)两侧的吊攀固定连接,所述底托(8)的下侧对称连接有两个轮子(6),且两个轮子(6)分别位于电容器单元(3)两侧的吊攀正下方,框架(4)上设置有与轮子(6)配合的滑槽(7),所述电容器单元(3)上两个出线套管的接线端子通过连接片(2)串、并联连接后,通过引出连接线(1)引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容器器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4)包括两根支梁,两根支梁之间均匀连接有若干框架支柱,所述框架支柱包括用于连接两根支梁的两端的第一框架支柱(9),所述第一框架支柱(9)与支梁共同形成矩形支架,矩形支架中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框架支柱(10),且第一框架支柱(9)和第二框架支柱(10)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容器器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支柱(9)的内侧均匀分布若干滑槽(7),第二框架支柱(10)的两侧均匀分布若干滑槽(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容器器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组设置在相邻的框架支柱之间,所述电容器单元(3)通过底托(8)和轮子(6)连接在相邻框架支柱的滑槽(7)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容器器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子(6)通过轮子支架与底托(8)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容器器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攀、底托(8)及轮子支架通过螺栓(5)及配合组件连接和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容器器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7)上设置有能够对轮子(6)进行定位的定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容器器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单元(3)上面积最大的侧面与底托(8)配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电容器器身结构,包括框架,框架中对称连接有若干电容器组,每个电容器组包括若干呈阵列设置的电容器单元,所述电容器单元的底部设置有底托,且底托的两端与电容器单元两侧的吊攀固定连接,所述底托的下侧对称连接有两个轮子,且两个轮子分别位于电容器单元两侧的吊攀正下方,框架上设置有与轮子配合的滑槽,所述电容器单元上两个出线套管的接线端子通过连接片串、并联连接,通过引出连接线引出。本实用新型器身结构中电容器单元装配和布置连接片及引出连接线简单、方便,降低了产品成本,另外也减少装配差错,降低维修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郭银杏;张文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西电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9
技术公布日:2021.0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