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充用长寿命休眠式铅酸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14432发布日期:2021-06-11 19:36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充用长寿命休眠式铅酸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充用长寿命休眠式铅酸蓄电池



背景技术:

传统铅酸蓄电池在通信和ups,eps领域使用时,蓄电池一直处于浮充充电模式,浮充充电充入的电量用于弥补电池自放电产生的能量损失,一旦停电后蓄电池马上进行备电模式。但是长期的浮充充电会导致蓄电池寿命缩短,长期的浮充充电会导致电解液失水,正极板栅腐蚀加速,电池发热导致的热失控等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充用长寿命休眠式铅酸蓄电池,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浮充用长寿命休眠式铅酸蓄电池,包括电池主体、外壳,电池主体位于外壳内部,且电池主体上方的正极柱和负极柱穿出外壳;所述电池主体通电端设有可根据电池电量自动启闭电路使电池主体进入浮充状态或休眠状态的自动调节装置;所述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壳体、微控器、继电器、电量检测器,微控器、电量检测器、继电器设置在壳体内,壳体的形状和横截面与极柱相同,壳体上部设有电源接入端,壳体底部为铜制材料,且设有与正极柱和/或负极柱的前端充电处紧密配合连接的端口,壳体外侧设有可接通正极柱和负极柱为微控器和电量检测器供电的导线;在电池主体达到100%荷电状态后,继电器切断充电电流,电池主体进入开路状态,当电池主体内部的荷电量低于设定状态时,继电器自动闭合,电池主体重新进入浮充状态。

优选的,所述紧密配合连接可采用螺纹连接,端口处设有内螺纹,正极柱和/或负极柱前端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电量检测器与微控器输入端连接,继电器与微控器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壳体可拆卸,方便安装,还避免了对蓄电池进行长期的浮充,而对蓄电池产生的危害,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原理图;

图中,1、外壳,2、电池主体,3、正极柱,4、负极柱,5、继电器,6、微控器,7、电量检测器,8、导线,9、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一些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2中,一种浮充用长寿命休眠式铅酸蓄电池,包括电池主体2、外壳1,电池主体2位于外壳1内部,且电池主体2上方的正极柱3和负极柱4穿出外壳1;所述电池主体2通电端设有可根据电池电量自动启闭电路使电池主体2进入浮充状态或休眠状态的自动调节装置;所述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壳体1、微控器6、继电器5、电量检测器7,微控器6、电量检测器7、继电器5设置在壳体9内,壳体9的形状和横截面与极柱相同,壳体9上部设有电源接入端,壳体9底部为铜制材料,且设有与正极柱3和/或负极柱4的前端充电处紧密配合连接的端口,壳体9外侧设有可接通正极柱和负极柱为微控器6和电量检测器7供电的导线8;壳体9底部采用铜制材料的目的在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从而增加充电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密配合连接可采用螺纹连接、卡合连接或者焊接等连接方式,端口处设有内螺纹,正极柱3和/或负极柱4前端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量检测器7与微控器6输入端连接,继电器5与微控器6输出端连接。

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通过电量检测器7,实时监测电池主体2内的电流,当电池主体2达到100%荷电状态时,电量检测器7传输电量信号至微控器6,微控器6输出电信号,继电器5接收微控器6电信号,从而使电路断开;当电池主体2电量低于设定值(可根据实际供电情况自行设定)时,电量检测器7传输电量信号至微控器6,微控器6输出电信号,继电器5接收微控器6电信号,从而使电路接通,电池主体2重新进入浮充状态。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对本实用新型描述的电路均为本领域常用的电路,其他相关部件均为现有常用的元器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专利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专利。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专利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浮充用长寿命休眠式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主体、外壳,电池主体位于外壳内部,且电池主体上方的正极柱和负极柱穿出外壳;所述电池主体通电端设有可根据电池电量自动启闭电路使电池主体进入浮充状态或休眠状态的自动调节装置;所述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壳体、微控器、继电器、电量检测器,微控器、电量检测器、继电器设置在壳体内,壳体的形状和横截面与极柱相同,壳体上部设有电源接入端,壳体底部为铜制材料,且设有与正极柱和/或负极柱的前端充电处紧密配合连接的端口,壳体外侧设有可接通正极柱和负极柱为微控器和电量检测器供电的导线;在电池主体达到100%荷电状态后,继电器切断充电电流,电池主体进入开路状态,当电池主体内部的荷电量低于设定状态时,继电器自动闭合,电池主体重新进入浮充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充用长寿命休眠式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密配合连接可采用螺纹连接,端口处设有内螺纹,正极柱和/或负极柱前端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充用长寿命休眠式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量检测器与微控器输入端连接,继电器与微控器输出端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充用长寿命休眠式铅酸蓄电池,包括电池主体、外壳,电池主体位于外壳内部,且电池主体上方的正极柱和负极柱穿出外壳;所述电池主体通电端设有可根据电池电量自动启闭电路使电池主体进入浮充状态或休眠状态的自动调节装置;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壳体、微控器、继电器、电量检测器,微控器、电量检测器、继电器设置在壳体内,壳体上部设有电源接入端,壳体底部为铜制材料,且设有与正极柱和/或负极柱的前端充电处紧密配合连接的端口,壳体外侧设有可接通正极柱和负极柱为微控器和电量检测器供电的导线;与现有技术相比:壳体可拆卸,方便安装,还避免了对蓄电池进行长期的浮充,而对蓄电池产生的危害,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倪华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源泰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2
技术公布日:2021.06.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