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的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33756发布日期:2021-09-14 23:17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组装的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一种继电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组装的继电器。


背景技术:

2.继电器为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控制组件,继电器具有关闭或开启的功能,进而常被运用于自动控制等保护动作上。继电器有多种类型。例如磁簧继电器、高压继电器、汽车继电器、电路板型继电器等。
3.相关技术中的继电器,参考图9,包含一底座01,底座01上具有位于底座01中央的一电磁线圈02和位于电磁线圈02一侧的一侧向槽03,侧向槽03用于插入一l型的极板04,l型的极板04以横向组设于电磁线圈02下端,且底座01于侧向槽03外侧另设有穿孔05,穿孔05内用于连接一接脚06,接脚06的下部带有插结端07,插结端07用于纵向插结于穿孔05内,位于接脚06上段为弯折延伸的控制段08,控制段08相对于电磁线圈02上端所设的磁吸部,位于控制段08的端部设置有底座01上的触点09,控制段08需要沿着横向插入到两个触点09之间。
4.上述结构中,接脚的因为穿孔的关系而须以纵向插结组合,而控制段需要横向插入连接,从而造成组装的工序的复杂与制造上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在组装过程中比较方便,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继电器。
6.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继电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的继电器,包括底座和壳体,所述壳体盖合于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依次安装有极板总成、电磁总成、触点总成和控制板总成,所述极板总成包括垂直于底座的连接部、底部和接脚部,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插接端,第一插接端垂直贯穿于底座,所述电磁总成包括中心线平行于底座的电磁线圈、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所述电磁总成连接于极板总成内,所述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分别位于电磁线圈的两端,所述电磁线圈的内部设置有铁棒,铁棒的两端分别与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上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触点总成的安装部,所述触点总成垂直于底座插入安装部内,所述控制板总成包括衔铁和触板,衔铁与电磁线圈的一端对应,并且触板固定在衔铁上,所述控制板总成垂直于连接部将触板的一端插入到触点总成的位置,所述控制板总成连接于连接部背向电磁总成的一面上。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底座水平设置,先将极板总成垂直于底座由上至下安装到底座上,并且第一插接端贯穿于底座,电磁总成的中心线水平,且电磁总成由上至下放置到极板总成内,使电磁总成安装到极板总成和底座上,然后触点总成垂直于底座插入到安装部上,对于控制板总成垂直于连接部水平插入到触点总成的位置,并将控制板总成固定在连接部上,最后将壳体盖合至底座的上表面,从而在安装由于第一插接端位于极板总成上,而控制板的安装时直接水平插入并与连接部连接,使组装的过程比较方便。
8.优选的,所述触板上设置有弹性片,弹性片的一端固定在连接部背向于电磁总成的一面上,另一端固定在衔铁上。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片与触板连接,弹性片的变形能够使衔铁受到电磁总成的吸引而活动,进而配合触点总成完成动作。
10.优选的,所述衔铁上设置有滑块,所述连接部背向于电磁总成的一面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配合在滑槽内,并且滑块相对于滑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电磁线圈的中心线,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用于抵接滑块到滑槽内的压板,所述滑块上连接有驱使衔铁远离于电磁总成的弹簧。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沿着滑槽滑动,并且滑动方向平行于电磁线圈的中心线,从而使用弹簧对滑块进行复位,滑块通过弹簧能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12.优选的,所述滑块朝向于压板的一面上开设有第一锁槽和第二锁槽,所述压板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压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到第一锁槽和第二锁槽内的锁块。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锁块位于第一锁槽或第二锁槽内时,锁块能够对滑块的滑动有抑制作用,进而在控制电磁线圈的电路不稳定时,滑块在滑槽内并不移动,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14.优选的,所述衔铁上设置有滑块,连接部背向于电磁总成的一面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位于滑槽内,并且滑块远离于衔铁的一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压片,所述压片正对转轴的位置,所述滑块与连接部之间设置有驱使衔铁远离于电磁总成的压簧。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上设置有转轴,转轴通过压片进行连接,从而压簧能够带着滑块绕着转轴转动,进而使衔铁复位,同时在安装时通过滑块放置到滑槽内,通过压片连接,安装比较方便。
16.优选的,所述壳体连接底座的位置内壁上开设有阶梯槽,所述底座位于阶梯槽内,并且阶梯槽的槽壁上固定设置有卡块,卡块与阶梯槽底壁之间用于放置底座。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壳体安装时,壳体由上至下盖到底座上,并且使壳体抵接在阶梯槽的底壁上,使壳体安装到位,同时卡块卡着底座,进而方便壳体的安装。
18.优选的,所述底部上设置有凸块,凸块朝向于底座,所述底座上对应于凸块的位置设置有插槽,所述凸块垂直于底座插入到插装槽内。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部上设置凸块,当极板总成安装时,凸块垂直插入到插槽内,凸块配合于第一插接端使极板总成的安装位置比较牢固,位置比较准确。
20.优选的,所述下安装座上远离于底座的一侧边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由下安装座远离于上安装座的方向延伸,所述下安装座连接至底座上时,定位板抵接在底部远离于底座的侧壁上。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安装座上设置定位板,电磁总成插入到极板总成内时,定位板抵接在底板的侧壁上,使电磁总成的安装位置比较准确,方便了电磁总成的安装。
22.优选的,所述底部开设有开口背向于底座的u形槽,所述铁棒的端部由下安装座上伸出且插入到u形槽内。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部上开设u形槽,安装电磁总成时,铁棒的端部从u形槽的开口位置由上至下滑入到u形槽内,方便电磁总成的安装。
24.优选的,所述上安装座与下安装座相对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两个安装槽呈相对
开口的u形,所述两个安装槽内插入到稳定板,稳定板垂直于底座。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之间通过稳定板连接,使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相对固定,进而在安装电磁总成时比较方便。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控制板总成垂直于连接部水平插入到触点总成的位置,第一插接端位于极板总成上,控制板的安装时直接水平插入并与连接部连接,使组装的过程比较方便;2.通过滑块沿着滑槽滑动,并且滑动方向平行于电磁线圈的中心线,从而使用弹簧对滑块进行复位,滑块通过弹簧能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3.通过锁块位于第一锁槽或第二锁槽内时,锁块能够对滑块的滑动有抑制作用,进而在控制电磁线圈的电路不稳定时,滑块在滑槽内并不移动,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省略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极板总成和控制板总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省略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省略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控制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中的控制板总成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9是相关技术中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01、底座;02、电磁线圈;03、侧向槽;04、极板;05、穿孔;06、接脚;07、插结端;08、控制段;09、触点;1、底座;11、安装孔;12、插槽;2、壳体;21、阶梯槽;22、卡块;23、连接口;3、极板总成;31、连接部;311、滑槽;312、放置孔;32、底部;33、接脚部;34、第一插接端;35、第一接线端;36、凸块;4、电磁总成;41、电磁线圈;42、上安装座;43、下安装座;44、铁棒;45、安装部;451、嵌孔;46、u形槽;47、定位板;48、稳定板;49、安装槽;5、触点总成;51、安装片;52、触点块;53、第二插接端;54、第二接线端;6、控制板总成;61、衔铁;62、触板;63、弹性片;64、滑块;641、第一锁槽;642、第二锁槽;65、压板;651、锁块;66、弹簧;67、转轴;68、压片;69、压簧;7、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

8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便于组装的继电器。
31.实施例一一种便于组装的继电器,参考图1和图2,包括底座1和壳体2,底座1为平板形,壳体2为矩形且带有一面开口,壳体2带有开口的一侧用于连接底座1,在底座1上设置有极板总成3、电磁总成4、控制板总成6以及触点总成5。在安装时,底座1水平放置,依次将极板总成3、电磁总成4、触点总成5由上至下垂直于底座1安装到底座1上,然后再将控制板总成6水平插入到触点总成5之间并与极板总成3连接,再盖合上壳体2,完成组装,使组装过程中比较
容易进行自动化控制,组装比较方便。
32.参考图2,极板总成3垂直于底座1,极板总成3包括连接部31、底部32和接脚部33,连接部31、底部32和接脚部33为一体设置且均为板状,连接部31、底部32和接脚部33形成u形,底部32连接在连接部31和接脚部33之间,连接部31、底部32和接脚部33均垂直于底座1,极板总成3上设置有第一插接端34和第一接线端35,第一插接端34与连接部31一体设置,第一接线端35与接脚部33一体设置,并且第一插接端34和第一接线端35均平行于极板总成3,第一接线端35位于极板总成3靠近于底座1的侧边上,第一接线端35位于极板总成3远离于底座1的侧边上,在底座1上开设有安装孔11,将极板总成3安装于底座1上时,第一接线端35由底座1的上表面向下通过插接在安装孔11内贯穿底座1,在底部32靠近于底座1的侧边上设置有凸块36,凸块36与底部32一体设置形成,位于底座1上设置有对于插入凸块36的插槽12,当极板总成3连接于底座1上时,凸块36同时垂直于底座1插入到插槽12内,从而配合第一接线端35使极板总成3相对于底座1的位置比较牢固,定位准确。
33.参考图2和图3,电磁总成4包括电磁线圈41、上安装座42和下安装座43,电磁线圈41为圆柱形且电磁线圈41的中心线平行于底座1设置,上安装座42和下安装座43分别设置在电磁线圈41的两端,使上安装座42与下安装座43连接在电磁线圈41上,电磁线圈41的中部设置有铁棒44,通过铁棒44的两端分别与上安装座42和下安装座43固定连接,使电磁线圈41夹在上安装座42和下安装座43之间的位置。
34.参考图2和图3,将电磁总成4由上向下垂直于底座1的方向组装到底座1上时,电磁总成4位于极板总成3形成的u形内部,电磁线圈41的中心线垂直于底部32,下安装座43贴着底部32放置,下安装座43为板状,且安装时,下安装座43垂直于底座1,从而方便将电磁总成4插入到极板总成3内,使极板总成3能够对电磁总成4的位置进行限制。上安装座42为板状且上安装座42的一面上一体设置有安装部45,安装部45上用于安装触点总成5,安装部45位于上安装座42远离于电磁线圈41的一面上,上安装座42垂直于底座1设置。位于底部32上开设有u形槽46,u形槽46的开口背向上底座1,铁棒44连接于下安装座43的一端贯穿于下安装座43且能够插入到u形槽46内,从而在安装时,可将铁棒44的端部由u形槽46的开口位置滑入到u形槽46内。下安装座43上远离于电磁线圈41的一面上一体设置有定位板47,定位板47垂直于下安装座43,并且定位板47处于下安装座43远离于底座1的边缘位置,当下安装座43插入到极板总成3内时,定位板47抵接在底部32远离于底座1的侧壁上,从而进一步能够对电磁总成4的位置准确定位,提高整体质量的稳定性。
35.参考图2和图3,位于上安装座42和下安装座43相对的表面上均开设有安装槽49,安装槽49为u形,且安装槽49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底座1设置,两个安装槽49所呈u形的开口相对设置,安装槽49内设置有稳定板48,稳定板48竖直设置,稳定板48朝向于安装槽49的边缘插入到安装槽49内,进一步使上安装座42和下安装座43连接比较稳定。稳定板48设置在电磁线圈41靠近于连接部31的一侧,使稳定板48与连接部31平行设置。触点总成5有两个且相对间隔设置,两个触点总成5的连线平行于电磁线圈41的中心线,触点总成5包括安装片51和触点块52,安装片51的一端为第二插接端53,另一端为第二接线端54,第二插接端53朝向于底座1,安装片51垂直于底座1设置,位于安装部45上开设有竖直的嵌孔451,安装片51带第二插接端53的一端朝下竖直插入到嵌孔451内,使安装片51与嵌孔451过盈配合,并且第二插接端53贯穿底座1设置,使第二插接端53与第一插接端34伸出于底座1的长度相等,第
二接线端54与第一接线端35相对于底座1的高度相等。触点块52在每个安装片51上至少固定设置一个。
36.参考图4,控制板总成6包括衔铁61、触板62和弹性片63,衔铁61固定在触板62的一面上,弹性片63可与触板62一体设置形成,触板62为弹性的可导电金属材料制成的。衔铁61位于电磁总成4远离于底部32的一端,弹性片63的一端与触板62连接,另一端固定在连接部31背向于电磁总成4的一面上,并且弹性片63垂直于连接部31将触板62的端部插入到两个触点总成5之间的位置。当衔铁61受到电磁总成4的吸引时,弹性片63发生变形,使触板62的一端与一个触点块52抵接,完成电性的导通,电磁总成4松开衔铁61时,触板62的一端与另一个触点块52抵接。在使用时,第二插接端53和第二接线端54上可同时接线,也可只有一个接线,同时两个触点总成5也可同时接线,也可单独只有一个接线,从而触板62与触点总成5导通时,触板62到第一插接端34和第一接线端35电性导通。
37.参考图2和图5,位于壳体2设置开口位置的内壁上设置有阶梯槽21,阶梯槽21与底座1配合,使壳体2盖设于底座1上时,底座1的侧边缘抵接在阶梯槽21上。位于阶梯槽21的槽壁上设置有卡块22,卡块22与阶梯槽21的底壁之间的距离等于底座1的厚度,当壳体2盖到底座1上时,卡块22与阶梯槽21的底壁之间夹着底座1,使底座1与壳体2连接。位于壳体2相对于开口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口23,第一接线端35和第二接线端54分别对应一个连接口23,当壳体2盖设到底座1上时,第一接线端35和第二接线端54均由壳体2的内部伸出壳体2,方便第一接线端35和第二接线端54上连接电线。
38.实施例二一种便于组装的继电器,参考图6,与实施一的区别在于,衔铁61上设置有滑块64,滑块64与衔铁61均为导电材料制成的,在连接部31上背向于电磁总成4的一面上开设有滑槽311,滑槽311处于靠近于衔铁61的一端开口,使滑块64滑动配合在滑槽311内,滑块64在滑槽311内的滑动方向平行于电磁总成4的中心线方向。安装时,将控制总成沿着垂直于连接部31的方向插入,使触板62的一端进入到两个触点总成5之间,而滑块64进入到滑槽311内。同时位于连接部31上固定设置有压板65,压板65通过铆钉或螺钉固定在连接部31上,压板65正对于滑块64的安装位置,使滑块64处于压板65与滑槽311之间,防止滑块64脱出。在连接部31上开设有放置孔312,放置孔31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电磁总成4的中心线方向,在放置孔312内安装有弹簧66,弹簧66为螺旋弹簧,弹簧66的一端抵接在放置孔312的底部32,另一端固定在滑块64上,并且对滑块64的作用力驱使滑块64远离于电磁总成4。当电磁总成4对衔铁61吸引时,滑块64在滑槽311内滑动,使滑块64挤压弹簧66,进而能够使衔铁61上所带的触板62与一个触点总成5电性连接;电磁总成4松开衔铁61时,弹簧66的作用力驱使滑块64并带着衔铁61向远离电磁总成4的方向移动,使触板62与另一个触点总成5电性连接。
39.参考图6和图7,位于滑块64朝向于压板65的一面上开设有第一锁槽641和第二锁槽642,位于压板65上设置有锁块651,压板65为弹性的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一锁槽641和第二锁槽642均有两个,锁块651对应于压板65的中心设置两个,在触板62到达一个触点总成5抵接的位置时锁块651落到第一锁槽641内,触板62到达另一个触点总成5抵接的位置时,锁块651落在第二锁槽642内,从而当电磁总成4的供电有较小的波动时,由于锁块651对滑块64的锁定作用能够减少触板62的跳动,提高使用安全。
40.实施例三
一种便于组装的继电器,参考图8,与实施二的区别在于,滑块64远离于衔铁61的一端设置有转轴67,滑块64由垂直于连接部31的方向放置到滑槽311内后,在连接部31上连接有压片68,压片68正对于转轴67的位置,压片68可通过铆钉或螺钉固定在连接部31上,使转轴67的位置处于压片68和滑槽311之间,进而使滑块64相对于连接部31绕着转轴67转动。位于滑槽311的底部32开设有容纳槽7,位于滑块64相对于容纳槽7的一面上开设有另一个容纳槽7,两个容纳槽7内设置有压簧69,压簧69为螺旋弹簧,压簧69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容纳槽7内,使压簧69的作用力方向用于驱使滑块64绕着转轴67转动,并且位于滑块64上的衔铁61远离于电磁总成4。电磁总成4对衔铁61吸引时,触板62随着滑块64的转动抵接在一个触点上。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