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发生器的供电装置及气溶胶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76001发布日期:2021-12-25 00:31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气溶胶发生器的供电装置及气溶胶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溶胶发生器的供电装置和应用该气溶胶发生器的供电装置的气溶胶发生器。


背景技术:

2.气溶胶发生器包括将烟油雾化成气溶胶的雾化装置以及为雾化装置提供电源的供电装置。供电装置上配置有机械式按键开关或者气动式开关(即咪头)来触发供电装置为雾化装置供电。在使用配置有机械式开关的气溶胶发生器时,用户需要在吸气的同时按压机械式开关,才可以控制雾化装置雾化烟油;然而在使用配置有气动式开关的气溶胶发生器时,用户仅需吸气即可在气动式开关出产生负压,进而触发气动式开关。由于配置有气动式开关的气溶胶发生器使用更为方便和快捷,其受到用户的广泛喜爱。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当误触碰或者按压用于触发气动式开关的进气口时,一部分气流被压入进气口内,从而造成气动式开关被误触发。
3.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器的供电装置,旨在减小咪头被误触发的几率。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气溶胶发生器的供电装置,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容置于壳体内的电池、设有安装槽的端盖、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的咪头以及套接于所述咪头的密封座,所述端盖安装于所述壳体并封闭所述开口,所述安装槽的底壁设有贯通的第一进气孔,所述密封座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与安装槽内壁弹性抵接,且咪头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气孔相连通,另一端与壳体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端盖设有泄压孔,所述泄压孔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气孔相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空气相连通。
7.所述气溶胶发生器的供电装置,其中,所述安装槽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安装槽隔绝的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一端与壳体内部空间相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空气相连通,以形成独立于咪头触发气道的进气通道。
8.所述气溶胶发生器的供电装置,其中,所述端盖包括底盘以及沿所述底盘的边缘垂直弯折而形成的套筒,所述底盘和套筒围成所述安装槽,所述套筒过盈插接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底盘封闭所述开口。
9.所述气溶胶发生器的供电装置,其中,所述底盘的边缘设有第一开槽,所述套筒的外周设有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一端与所述第一开槽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壳体内部空间,当所述端盖安装于所述壳体时,所述第一开槽、第二开槽以及壳体内壁围成独立于所述安装槽的第二进气孔,以连通壳体内部空间与外界空气。
10.所述气溶胶发生器的供电装置,其中,所述底盘的外径大于所述套筒的外径,以形
成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开口的端面抵接。
11.所述气溶胶发生器的供电装置,其中,所述底盘的边缘设有第三开槽,所述套筒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三开槽以及第一进气孔相连通的通孔,以形成所述泄压孔。
12.所述气溶胶发生器的供电装置,其中,所述密封座包括密封座本体,所述密封座本体设有与所述咪头相适配的安装孔以及与所述安装孔相连通的避位槽,所述避位槽对应于所述泄压孔设置,以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孔与泄压孔。
13.所述气溶胶发生器的供电装置,其中,所述密封座本体朝向所述安装槽设有限位块,所述安装槽的侧壁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卡入所述限位槽内。
14.所述气溶胶发生器的供电装置,其中,所述密封座本体沿壳体的轴向方向设有过线孔,从电池引出的导线穿过所述过线孔并与所述咪头电连接,所述过线孔内填充有密封胶以密封所述过线孔与导线之间的间隙,并固定所述导线。
15.所述气溶胶发生器的供电装置,其还包括阻隔件,所述阻隔件至少部分罩盖所述端盖,且遮盖所述第一进气孔。
16.一种气溶胶发生器,包括雾化装置以及如上任一所述的供电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容置于所述壳体且雾化通道与壳体内部空间相连通。
17.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器的供电装置及气溶胶发生器,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容置于壳体内的电池、设有安装槽的端盖、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的咪头以及套接于所述咪头的密封座,所述端盖安装于所述壳体并封闭所述开口,所述安装槽的底壁设有贯通的第一进气孔,所述密封座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与安装槽内壁弹性抵接,且咪头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气孔相连通,另一端与壳体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端盖设有泄压孔,所述泄压孔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气孔相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空气相连通。通过在端盖设置泄压孔,使得在端盖安装过程中或者在用户未吸气时,从第一进气孔进入壳体的气流可以从泄压孔流出,减小了咪头被误触发的几率。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溶胶发生器的供电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溶胶发生器的供电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溶胶发生器的供电装置较佳实施例中端盖的立体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气溶胶发生器的供电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23.附图标号说明:
[0024][0025][0026]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8]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9]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0]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1]
请参照图1

4,其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溶胶发生器的供电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示
意图。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具有开口11的壳体1、容置于壳体1内的电池5、设有安装槽23的端盖2、与所述电池5电连接的咪头4以及套接于所述咪头4的密封座3,所述端盖2安装于所述壳体1并封闭所述开口11,所述安装槽23的底壁设有贯通的第一进气孔211,所述密封座3容置于所述安装槽23内并与安装槽23内壁弹性抵接,且咪头4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气孔211相连通,另一端与壳体1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端盖2设有泄压孔6,所述泄压孔6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气孔211相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空气相连通。本实施例通过在端盖2设置泄压孔6,使得在端盖2安装过程中或者在用户未吸气时,从第一进气孔211进入壳体1的气流可以从泄压孔6流出,减小了咪头4被误触发的几率。
[003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壳体1呈中空的套管结构,所述壳体1的第一端用于安装雾化装置,且雾化装置的进气端与壳体1内部空间相连通,第二端设有所述开口11以安装所述端盖2。当从用户抽吸雾化装置的吸嘴时,外界空气从端盖2进入壳体1,一部分用于触发咪头4,另一部分直接进入雾化装置并产生气溶胶。所述电池5从第一端装入所述壳体1并位于靠近所述开口11的位置,以预留插接端盖2的空间。所述端盖2包括底盘21以及沿所述底盘21的边缘垂直弯折而形成的套筒22。所述底盘21和套筒22围成所述安装槽23,所述底盘21即为所述安装槽23的底壁,所述套筒22即为所述安装槽23的侧壁。所述套筒22的外径与所述壳体1的内径相适配,以过盈插入所述壳体1内,从而达到固定的效果。所述底盘21的外径与所述开口11出的内径相适配,以封闭所述开口11。优选的,所述底盘21的外径大于所述套筒22的外径,以形成凸台24。所述凸台24与所述开口11的端面相抵接,以对所述端盖2进行定位。
[003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座3包括密封座本体31,所述密封座本体31设有用于安装咪头4的安装孔32以及与所述安装孔32相连通的避位槽33。所述咪头4又称为负压传感器或者空气开关,其感应区形成负压时发出电信号,以使得电池5为负载(雾化装置)供电,从而触发雾化装置雾化油液而产生气溶胶。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咪头4可以为集成式咪头,其集成有简易的控制电路以及指示灯,这样无需在壳体1内在配置控制电路板,节省了设备的空间简化了结构,有利于气溶胶发生器小型化和便携化。
[0034]
优选的,所述安装孔32沿所述壳体1的轴向方向延伸。这样,当咪头4容置于所述安装孔32时,所述咪头4的进气端到出气端的方向与所述壳体1的轴向方向相同,有利于触发咪头4的气流顺畅流通。具体的,所述咪头4的进气端朝向所述开口11且与所述第一进气孔211相连通,所述咪头4的出气端朝向所述电池5,且与壳体1内部空间相连通。当用户在壳体1的第一端吸气时,外界空气从第一进气孔211进入所述咪头4的进气端,再从出气端流出至壳体1内部,从而产生负压,以触发咪头4。
[0035]
优选的,所述密封座本体31的形状和结构与所述安装槽23相适配,当密封座本体31容置于所述安装槽23内时,所述密封座本体31的外周与所述安装槽23内壁弹性抵接。这样,所述密封座本体31与安装槽23内壁之间无法通气,从而密封座3与第一进气孔211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进气通道,从而使得从第一进气孔211进入安装槽23内的空气只能经由咪头4再流入壳体1内部,而无法从安装槽23与密封座本体31之间的缝隙流入壳体1内部,有利于在咪头4出形成负压,进而于提高咪头4的触发灵敏度。
[0036]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底盘21的边缘设有第三开槽212,所述套筒22的筒壁设有通孔221,所述通孔221连通与所述第三开槽212相连通而形成所述泄压孔6。在实际应用中,
所述通孔221可以是圆孔、方孔,条形孔,在此不作限制。相对应的,所述避位槽33一端与所述安装孔32相连通,即与所述第一进气孔211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通孔221相连通,从而使得所述泄压孔6经由所述避位槽33而与所述第一进气孔211相连通。由于所述底盘21的外径大于壳体1开口11处的外径,因而当端盖2安装于壳体1时,所述底盘21位于所述壳体1的外部,从而所述第三开槽212位于壳体1的外部,即第三开槽212未被封闭而一直处于打开的状态,因此可以保证所述泄压孔6与外界空气相连通的一端一直处于打开状态。
[0037]
当用户未从壳体1的第一端或者雾化装置的吸嘴吸气时,从第一进气孔211进入安装槽23内的气流可以直接从泄压孔6排出,从而避免气流流经咪头4,并误触发咪头4。在实际应用中,首先将咪头4嵌入密封座本体31的安装孔32内,再将从咪头4引出的导线8焊接于电池5,使咪头4上电;然后将密封座3压入安装槽23内,再将容纳有咪头4和密封座3的端盖2从壳体1的开口11压入壳体1内;由于将端盖2从开口11处插入壳体1内的过程中,端盖2作为着力部位,第一进气孔211很容易被触碰到或者封住,从而第一进气孔211在被触碰或者封住的瞬间,会有一部分外界空气被压入第一进气孔211而进入安装槽23内;这一部分进入安装槽23的气流并不会流经咪头4,而是从一直处于打开状态的泄压孔6排出壳体1,从而在安装过程中有效防止咪头4被误触发。这样可以有效减小油液注入前发热件干烧的几率。另一方面,在设备安装完成后或者用户使用过程中,端盖2上的第一进气孔211很容易被拍到或者触碰到,也会造成一阵气流从第一进气孔211进入安装槽23,这种情况下,进入安装槽23的气流也会从泄压孔6排出。优选的,所述泄压孔6的孔径不小于第一进气孔211的孔径,以保证排气的顺畅性。
[0038]
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供电装置还包括阻隔件7,所述阻隔件7至少部分罩盖于所述端盖2,且遮盖所述第一进气孔211。所述阻隔件7可以呈片状,其采用胶黏剂贴合于所述底盘21背离壳体1的一侧,以遮盖所述第一进气孔211。当需要使用设备时,将所述阻隔件7从底盘21撕下即可,成本低且方便操作。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阻隔件7还可以同时封闭所述泄压孔6,可以将阻隔件7设置成与所述壳体1相适配的软胶套,通过将阻隔件7套接于所述壳体1并遮盖所述第一进气孔211和泄压孔6,以防止第一进气孔211和泄压孔6被误触碰。
[0039]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密封座本体31还设有过线孔35,所述过线孔35沿壳体1的轴向方向延伸,即与安装孔32平行设置。从咪头4引出的导线8穿过所述过线孔35而与电池5电连接。为了保证在用户吸气时,进入安装槽23内的外界空气仅能穿过咪头4而进入壳体1内,所述过线孔35内填充有密封胶36,这样不仅能密封所述过线孔35与导线之间的间隙,以保证触发气道的密封性,还起到固定导线的作用。
[0040]
进一步,所述密封座本体31沿朝向所述安装槽23的开口11设有限位块34,所述安装槽23的侧壁设有限位槽222,当密封座本体31容置于所述安装槽23内时,所述限位块34卡入所述限位槽222内,以对密封座3进行定位。所述限位槽222可以开设于安装槽23侧壁(即套筒22的筒壁)的任意位置。优选的,所述限位槽222与所述通孔221相连通,以减少加工工序。
[004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安装槽23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安装槽23隔绝的第二进气孔9,所述第二进气孔9一端与壳体1内部空间相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空气相连通,以形成独立于咪头4触发气道的雾化进气通道。优选的,所述底盘21的边缘设有第一开槽213。所述套筒22的外周设有第二开槽223,所述第二开槽223的深度小于套筒22的筒壁的深度,从
而保证第二开槽223独立于所述安装槽23。所述第二开槽223一端与所述第一开槽213相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壳体1内部空间。当所述端盖2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时,所述第一开槽213、第二开槽223以及壳体1内壁围成独立于所述安装槽23的第二进气孔9,以连通壳体1内部空间与外界空气。也就是说,用户从壳体1的第一端吸气时,外界空气分两路进入壳体1内部,其中一路从第二进气孔9直接进入壳体1内部并参与雾化;另一路气流进入咪头4触发气道,即从第一进气孔211和泄压孔6进入安装槽23内,再流经咪头4,而进入壳体1内部。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独立于安装槽23的第二进气孔9使得雾化气道与触发咪头4的气道隔离开,有利于提高咪头4触发的灵敏度,且保证了雾化所需的进气量。
[004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器,所述气溶胶发生器包括雾化装置和如上任一所述的气溶胶发生器的供电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容置于壳体的第一端,且雾化通道与壳体内部空间相连通。该气溶胶发生器的供电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气溶胶发生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4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