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接触器无声节电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4002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交流接触器无声节电线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无声节电线圈,属交流接触器无声节电器领域,它由变压器、常闭接点、整流桥及交流接触器线圈组成。
目前,在交流接触器无声节电技术领域里,有多类技术方案在实施。这些方案都存在一个共同的技术难题,就是转换电流问题。交流接触器无声节电运行,大都是采用大电流启动、使衍铁闭合,然后马上又断开启动电流、并同时提供一个小电流维持吸合。这里的断流问题,目前现有技术所采取的一些措施都解决的不理想。如有的方案利用了交流接触器辅助常闭触点,这样不但需要改变控制线路,带来按装上的麻烦,而且因断开的电流远远大于辅助常闭触点断流的能力,所以根本不能长期保证正常工作;有的采用电力电子线路,如可控硅及其它电力电子原件组成开关电路,可是这些线路有着本身缺点,即断流时间与衍铁闭合没有直接关系,而是靠断流时间大于衍铁闭合时间来解决,很不可靠,更重要的是电力电子元件抗干扰问题在目前所采用简单线路中还根本解决不了,在使用中经常出现事故。
目前较理想的是交流接触器线圈自带常闭接点一类的方案,如中国专利88205508.9所提供的“交流接触器无声节电线圈”。但是在交流接触器需要频繁开关的场合,此类节电线圈的全部吸合电流都经同一常闭接点通、断,因此它亦同样存在着过负荷、寿命短的问题,实际使用情况也不能令人满意。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可大大提高工作可靠性、适应交流接触器频繁开关的交流接触器无声节电线圈。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与现有技术相同,它也由变压器、常闭接点、整流桥及交流接触器线圈组成,变压器初级线圈两端经过常闭接点接到整流桥的输入端、变压器次级线圈两端直接接在整流桥的输入端,整流桥输出端上跨接着交流接触器线圈,该线圈控制着常闭接点的开闭动作。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上述交流接触器线圈是由两个相同线径、相同匝数、相同绕向的绕组L1、L2绕在同一框架上实现的,两组电特性相同的整流桥分别为L1、L2提供直流信号,变压器次级线圈分成两个具有相同电特性的绕组L3、L4,它们分别接在两组整流桥的输入端,变压器初级线圈L两端与两组整流桥的输入端分别通过KM1、KM2两个常闭接点相接。
本实用新型亦可这样实现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每组整流桥由V1~V6六个二极管组成,其中V3~V6四个二极管与常闭接触KM1构成了对交流接触器线圈L1提供直流大电流的启动回路、V1~V4四个二极管与变压器次级线圈L3构成了对交流接触器线圈L1提供直流小电流的运行回路。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时,可将两个常闭接点KM1、KM2的动触片8、9都沿轴向装于同一个绝缘压杆3上,当压杆顶端受到衍铁1压力时将带动两个动触片8、9同时下移,与上述两个动触片8、9分别对应构成常闭接点的是两组静触片12、14和13、16,触片8与对应静触片相互可接触面的长度要小于触片9与对应静触片相互可接触面。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双线圈、双常闭接点电路结构,使每个常闭接点的通、断电流量只为整个吸合电流的1/2,这样就降低了每个常闭接点的负荷量,从根本上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可靠性、使之适应交流接触器频繁开关的工况。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总体机械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常闭接点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整个电路包括变压器BV、常闭接点KM1和KM2、整流桥组V1~V6和V7~V12、交流接触器线圈L1和L2。变压器BV的初级L按电源电压设计,次级两绕组L3、L4的匝数及绕线方向均相同、输出两组同向且同值的低电压(10~20V);由二极管V1~V6、V7~V12组成的整流桥组分别向交流接触器线圈L1、L2提供直流电;线圈L1、L2采用相同线径、匝数及绕线方向而绕在同一框架上,两个线圈的制作可根据交流接触器衍铁对力距的要求而对线径、匝数参数进行相应调整。
本实用新型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全波直流高压电使交流接触器线圈启动,继之两路接点皆断开、同时以全波直流低压电维持线圈运行。由图1可知,事实上每组整流桥组都由一个高压整流桥(V3~V6、V9~V12)和一个低压整流桥(V1~V4、V7~V10)共同组成,而且高、低压两个整流桥共用了一对二极管(V3和V4、V9和V10)。电路工作过程是这样的通电后,设此时A端为正,则一路电流经常闭接点KM1、二极管V5、线圈L1、二极管V4、返回B端,另一路电流经常闭接点KM2、二极管V11、线圈L2、二极管V10、返回B端;当B端为正时,电流同理流行,只是在两路中所经过的二极管分别变成V3和V6、V9和V12,此大电流启动过程约经0.01~0.03秒,线圈L1、L2产生合磁力对衍铁发生作用、使之吸合,于是常闭接点KM1、KM2都断开了L1、L2的高压电源,这时变压器BV的两组次级绕组L3、L4分别经过V1~V4和V7~V10构成的整流桥而提供给L1和L2低压电,L1、L2中有小电流运行、维持衍铁吸合。L1和L2启动和运行过程中电压极性始终不变。
图2展示了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在框架6的中心处绕着交流接触器线圈7(由L1、L2共同构成),在侧部分别固定装有常闭接点盒2及电源变压器4,联结着常闭接点动触片的压杆3顶端探出盒2、处于衍铁1之间,电源接线点4装在线圈框架6的顶面上。
从图3可知两个常闭接点的动触片8、9装在同一个绝缘压杆3上,当衍铁1被吸合而作用于压杆3顶端时,压杆3将带动两个动触片8、9同时下移、呈脱离静触片12与14、13与15的趋势。在设计时有意使KM1的动触片8与静触片12、14可接触面积的长度小于KM2的动触片9与静触片13、15可接触面积的长度,这样就可保证当两个动触片8、9同时下移时KM1先断开、KM2后断开,因此就可消除KM1、KM2断电时产生电弧的相互影响,而且适当调整L1、L2断电时间、可使线圈电流更符合衍铁移动力矩发生变化的要求。停止工作时,衍铁1复位,两个动触片8、9靠压簧11的作用而复位,于是接点KM1、KM2恢复常闭状态。如图3所示,常闭接点采用一个动触片与两个静触片相配合的插接式双断点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灭弧,且动、静触片工作时相互磨擦可自净。图中压簧10作用是以盒体2为基础顶压住静触片、使之可与动触片紧密配合。
权利要求1.交流接触器无声节电线圈,由变压器、常闭接点、整流桥及交流接触器线圈组成,变压器初级线圈两端经过常闭接点接到整流桥的输入端、变压器次级线圈两端直接接在整流桥的输入端,整流桥输出端上跨接着交流接触器线圈,该线圈控制着常闭接点的开闭动作,其特征是上述交流接触器线圈是由两个相同线径、相同匝数、相同绕向的绕组L1、L2绕在同一框架上实现的,两组电特性相同的整流桥分别为L1、L2提供直流信号,变压器次级线圈分成两个具有相同电特性的绕组L3、L4,它们分别接在两组整流桥的输入端,变压器初级线圈L两端与两组整流桥的输入端分别通过KM1、KM2两个常闭接点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电线圈,其特征是每组整流桥由V1~V6六个二极管组成,其中V3~V6四个二极管与常闭接点KM1构成了对交流接触器线圈L1提供直流大电流启动回路、V1~V4四个二极管与变压器次级线圈L3构成了对交流接触器线圈L1提供直流小电流运行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电线圈,其特征是两个常闭接点KM1、KM2的动触片8、9都沿轴向装于同一个绝缘压杆3上,当压杆顶端受到衍铁1压力时将带动两个动触片8、9同时下移,与上述两个动触片8、9分别对应而构成常闭接点的是两组静触片12、14和13、16,触片8与对应静触片相互可接触面的长度要小于触片9与对应静触片相互可接触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系一种交流接触器无声节电线圈,由变压器、常闭接点、整流桥及交流接触器线圈组成。变压器次线圈分为两个绕组,交流接触器线圈亦分为两个绕组,电源经过两个常闭接点、两条支路分别为两个交流接触器线圈绕组提供启动、运行直流电。由于每个常闭接点开关只流经全部工作电流的一半,因此从根本上解决了超负荷、寿命短问题,在需要频繁开断交流接触器的工况下亦可长期工作。
文档编号H01H47/02GK2145437SQ9223722
公开日1993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8日
发明者王东 申请人:王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