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锌锰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3722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锌锰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是一种锌锰电池。
在锌锰电池中,随着放电过程同不生成的水锰石MnOOH是形成电池欧姆极化和浓差极化的主要因素之一,MnOOH形成的密度和厚度又直接与由此产生的极化程度相关。特别是在P型电池中,由于氯化锌电导比氯化铵小,氯化锌穿透MnOOH的能力较差,因此在小电流、长时间放电时,性能较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存贮时间长、供能效率高的高效锌锰电池。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高效锌锰电池,包括电解液,其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是电解液是采用氯化锌、氯化铵直接溶解、悬浮在胶冻状的高分子聚合物溶液中。
胶冻状高分子聚合物采用纤维素类物和聚丙烯酰胺类物、聚乙烯醇高分子材料。
电解液的配比是纤维素类物0.2-5%,聚乙烯醇 0.01-0.05%,聚丙烯酰胺类物0.1-0.3%,氯化锌25-40%氯化氨0.3-6%余量为水。
本发明将电解质溶解和悬浮于高粘度的胶冻状物质中,这些物质本身相当稳定,溶涨后保水性极强,这样可强迫改变MnOOH层形成后的结构成疏松状,即使到放电后期,仍在MnOOH层中保留着相当畅通的离子通道,为扩散提供了有利条件,使电芯中锰的利用率提高30%到50%,整个电池对外呈现的供能效率相继得到提高。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胶冻状高分子聚合物本身就有抑制重金属离子迁移作用,且离子直径越大、越重,迁移受阻就越大,这对抑制电池的自放电,提高电池的存贮时间,减少电池存贮后容降和气涨是十分有益的。
本发明的又一优越性在于可以相对降低电池的密闭要求。本发明采用高粘度胶冻状电解液,流动性很小,故不会出水漏液。同时,胶冻状物质密度甚大,密闭作用本身就强,加之不易失水的特点,使浆层纸在正负极之间紧密接触,即使有空气侵入,也不会发生大面积氧化结晶,这使得电池生产工艺要求变得简单。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锌锰电池,其结构与普通常规锌锰电池相同,与常规锌锰电池不同之处是采用的电解液不同,其电解液是采用氯化锌、氯化铵直接溶解、悬浮在胶冻状的高分子聚合物溶液中。所采用的电解液具体重量配比是纤维素0.5,聚乙烯醇0.02.聚丙烯酰胺0.3,氯化锌35,氯化氨4,余量为水。实施例2电解液各组分的重量配比采用纤维素类物4,聚乙烯醇0.04,聚丙烯酰胺类物0.2,氯化锌28,氯化氨0.5余量为水。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3电解液各组分的具体配比采用纤维素2,聚乙烯醇0.03,聚丙烯酰胺0.1,氯化锌 40,氯化氨 6余量为水。其余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效锌锰电池,包括电解液,其特征在于电解液是采用氯化锌、氯化铵直接溶解悬浮在胶冻状的高分子聚合物溶液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锌锰电池,其特征在于高分子聚合物采用纤维素类物和聚丙烯酰胺类物、聚乙烯醇高分子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锌锰电池,其特征在于电解液的重量配比是纤维素类物0.2-5%,聚乙烯醇 0.01-0.05%,聚丙烯酰胺类物0.1-0.3%,氯化锌25-40%氯化氨0.3-6%余量为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锌锰电池,包括电解液,电解液是采用氯化锌、氯化铵直接溶解、悬浮在胶冻状的高分子聚合物溶液中,本发明可有效地提高锌锰电池的供能效率,不易漏液、提高存贮时间。
文档编号H01M10/36GK1151087SQ95112780
公开日1997年6月4日 申请日期1995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1995年11月21日
发明者杨建生 申请人:杨建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