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58546阅读:97来源:国知局
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推出的新一代nano-S頂卡相较于传统的SM卡以及micro_S頂卡结构更为小巧,功能应用更为全面。现有与之匹配的卡连接器结构多样,金属端子的末端大都高于绝缘本体的承载面,在与上述电子卡配合插接时易出现端子被电子卡碰撞挤垮现象;另一方面,端子受电子卡施加的向下的作用力,时间久了,可能会出现电性接触不稳定。
[0003]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卡连接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连接器,能够有效避免端子被电子卡碰撞挤垮,同时结构稳定,电性接触良好。
[0005]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于绝缘本体中的若干端子,所述端子包括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固定部、自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延伸形成的焊脚以及形成于所述固定部另一端的弹性臂,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用以承载电子卡的承载面,所述弹性臂包括并置且同向延伸的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形成有用以与电子卡电性连接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弹片形成有在所述弹性臂的延伸方向超出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导引部,所述导引部低于所述第一接触部设置且形成有不高于所述承载面的自由末端;所述第一弹片还具有侧向延伸并搭接于所述第二弹片下方的搭接部。
[000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弹片还包括倾斜延伸形成于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承载面之间的延伸部,所述搭接部由所述延伸部侧向延伸形成。
[000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引部的长度大于所述延伸部的长度。
[000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弹片相较于承载面的最高处还形成有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导引部靠近固定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低于第一接触部。
[000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接触部在所述弹性臂的延伸方向上超出所述第一接触部。
[00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搭接部搭接在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下方。
[00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臂还包括连接所述固定部与第一弹片及第二弹片的基部。
[00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部包括分别连接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平行设置。
[00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方,所述基部还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弯折部。
[00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由末端形成有与所述承载面呈平行设置的自由端面。
[00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卡连接器在与电子卡插接时,由于第二弹片的自由末端不高于承载面,电子卡首先触碰到所述导引部而不会触及所述自由末端,在所述导引部的作用下电子卡继续推进至与所述第一弹片的第一接触部完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弹片还具有搭接于所述导引部下方的搭接部。藉此,所述卡连接器能够有效避免端子被电子卡碰撞挤垮,同时结构稳定,电性接触良好。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卡连接器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卡连接器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卡连接器仰视图;
图4是本发明卡连接器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卡连接器端子的弹性臂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卡连接器端子的弹性臂另一角度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卡连接器装配至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所述的“高”、“低”、“上”、“下”位置关系皆以所述绝缘本体的承载面作为向上的水平基准面而做的描述。
[0018]图1所示为本发明卡连接器1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卡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I固定于绝缘本体I中的若干端子。每一所述端子包括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I中的固定部(未图示)、自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延伸形成的焊脚21以及形成于所述固定部另一端的弹性臂22,所述绝缘本体I具有用以承载电子卡的承载面11。
[0019]参看图1至图6,所述弹性臂22包括并置且同向延伸的第一弹片221、第二弹片222以及连接所述固定部与第一弹片221及第二弹片222的基部223。
[0020]所述第一弹片221形成有用以与电子卡电性连接的第一接触部2211及在所述第一接触部2211与承载面11之间倾斜延伸的延伸部2212。所述第二弹片222形成有在所述弹性臂22的延伸方向超出所述延伸部2212的导引部2221,所述导引部2221的长度大于所述延伸部2212的长度。所述第二弹片222相较于承载面11的最高处还形成有第二接触部2222,所述第二接触部2222与所述导引部2221靠近固定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2222低于第一接触部2211,所述第二接触部2222在所述弹性臂22的延伸方向上超出所述第一接触部2211。
[0021]所述导引部2221低于所述第二接触部2222设置且形成有不高于所述承载面11的自由末端2223,所述自由末端2223形成有与所述承载面11呈平行设置的自由端面2224。所述延伸部2212还具有侧向延伸并搭接于所述第二接触部2222下方的搭接部2213,所述延伸部221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弹性臂22的延伸方向,所述搭接部2213侧向延伸的长度小于所述导引部2221的宽度。
[0022]所述基部223具有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弹片221与第二弹片222的第一连接部2231及第二连接部2232。所述基部223沿所述弹性臂22的延伸方向具有180度折叠结构以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2231与第二连接部2232呈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部223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231的上方。所述基部223还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231与第二连接部2232之间的弯折部2233。所述第二连接部2232及其所连接的所述第二弹片222均设置为低于所述第一接触部2211。
[0023]所述第一弹片221还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2231的第一弹性主体2214 ;所述第二弹片222还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部2232的第二弹性主体2225。所述第一弹性主体2214与第二弹性主体2225均沿所述弹性臂22的延伸方向向上倾斜延伸且所述第一弹性主体2214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第二弹性主体2225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一弹性主体2214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弹性主体2225的长度。
[0024]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卡连接器100装配至电路板2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焊脚21焊接至所述电路板200的上表面完成电性连接。结合图1至图6,可以看出所述卡连接器100包括沿其插接方向依次排布的三组端子,每组端子各包括相互对称的一对端子,所述相互对称的一对端子的弹性臂22呈八字对称延伸设置。
[0025]综上所述,本发明卡连接器100在与电子卡插接时,由于自由末端2223不高于所述绝缘本体I的承载面11,因而电子卡首先触碰到所述第二弹片222的导引部2221而不会触及所述自由末端2223,在所述导引部2221的作用下电子卡继续推进至与所述第一弹片221的第一接触部2211完成电性连接,而第一接触部2211被向下抵压后电子卡同时接触到第二接触部2222,所述第一弹片221还具有搭接于所述导引部2221下方的搭接部2213。藉此,能够有效避免端子被电子卡碰撞挤垮,同时结构稳定,电性接触良好。
[0026]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所述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改变,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0027]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于绝缘本体中的若干端子,所述端子包括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固定部、自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延伸形成的焊脚以及形成于所述固定部另一端的弹性臂,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用以承载电子卡的承载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包括并置且同向延伸的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形成有用以与电子卡电性连接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弹片形成有在所述弹性臂的延伸方向超出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导引部,所述导引部低于所述第一接触部设置且形成有不高于所述承载面的自由末端;所述第一弹片还具有侧向延伸并搭接于所述第二弹片下方的搭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还包括倾斜延伸形成于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承载面之间的延伸部,所述搭接部由所述延伸部侧向延伸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部的长度大于所述延伸部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片相较于承载面的最高处还形成有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导引部靠近固定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低于第一接触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部在所述弹性臂的延伸方向上超出所述第一接触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搭接在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还包括连接所述固定部与第一弹片及第二弹片的基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包括分别连接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平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方,所述基部还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弯折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末端形成有与所述承载面呈平行设置的自由端面。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于绝缘本体中的若干端子,所述端子包括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固定部、自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延伸形成的焊脚以及形成于所述固定部另一端的弹性臂,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用以承载电子卡的承载面。所述弹性臂包括并置且同向延伸的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形成有用以与电子卡电性连接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弹片形成有导引部,所述导引部低于所述第一接触部设置且形成有不高于所述承载面的自由末端,所述第一弹片还具有侧向延伸并搭接于所述导引部下方的搭接部。采用本发明卡连接器能够有效避免在电子卡插接时端子被电子卡碰撞挤垮,同时结构稳定,电性接触良好。
【IPC分类】H01R13-24, H01R13-02, H01R12-71
【公开号】CN104779463
【申请号】CN201510188203
【发明人】张佳华
【申请人】昆山嘉华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