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355339阅读:来源:国知局
I的操作面板装置的图,其中图11的(a)是操作面板装置在空调操作模式下的正面图,图11的(b)是操作面板装置在音频操作模式下的正面图,图11的(C)是示意表示对操作面板装置进行消隐加工的前面板结构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0039]图12是用于说明现有技术例2的显示装置的图,其中图12的(a)是表示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外观面的正面图,图12的(b)是图12的(a)中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1][第I实施方式]
[0042]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I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1的图,是表示具有显示装置101的车载用面板单元501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I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图,其中图2的(a)是“音频操作模式”下显示装置的正面图,图2的(b)是“空调操作模式”下显示装置的正面图。在图1中省略了图2中所示的显示图案POl和显示图案P02。
[0043]本发明第I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1例如被用在图1所示车载用面板单元501。如图1所示,车载用面板单元501主要包括,应用于显示装置101的操作面板装置402;配置于操作面板装置402中央的液晶显示装置403 ;和从操作面板装置402的插入孔402h插入⑶或DVD等媒体的车辆音频设备404。
[0044]另外,在操作面板装置402中,如图1和图2所示,除插入孔402h以外,在多个部位露出有兼用操作按钮452和专用操作按钮462,这些兼用操作按钮452和专用操作按钮462设置在前面板上未图示的开口部内。具体地,在操作面板装置402的前面板下侧(图2所示Z2侧),横向一列露出可做按压操作的5个兼用操作按钮452a,在前面板右侧(图2所示Xl侧),纵向一列露出可做按压操作的3个兼用操作按钮452b。进而,在前面板左侧(图2所示X2侧)的下侧(图2所示Z2侧),上下露出可做按压操作的2个兼用操作按钮452c,在前面板左侧(图2所示X2侧)的上侧(图2所示Zl侧),纵向一列露出可做按压操作的模式切替用的专用操作按钮462d、专用操作按钮462e和专用操作按钮462f。
[0045]该操作面板装置402通过对专用操作按钮462d(图2中“Aud1”)或专用操作按钮462e(图2中的“A/C”)做按压操作,可选择地切换“音频操作模式”和“空调操作模式”。而且,各兼用操作按钮452(452a、452b、452c)分别在选择了“音频操作模式”时起到音频用操作按钮的功能,在选择了 “空调操作模式”时起到空调用操作按钮的功能。而且,专用操作按钮462f(图2中的“OFF”)使所选择的各操作模式的动作停止。
[0046]而且,在按压专用操作按钮462d成为“音频操作模式”时,如图2的(a)所示,从前面板的背侧照射光,看到各种文字及图形等的显示图案P01。同样地,在按压专用操作按钮462e成为“空调操作模式”时,如图2的(b)所示,在“音频操作模式”下被看到的显示图案POl不可见(消隐状态),而从前面板的背侧照射光,使“空调操作模式”下的各种文字及图形等显示图案P02可见。另外,在按压专用操作按钮462f,使各操作模式停止时,显示图案POl和显示图案P02均成为消隐状态,不可见。在上述前面板中使用了本发明第I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1。
[0047]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I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1剖视结构图。为了容易说明,图3中示意表示了其一部分,因此并不是表示实际的尺寸。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I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1的图,是表示显示装置101中的光路的一个例子的剖视结构图。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I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1的图,是表示显示装置101中的光路的一个例子的剖视结构图。而且,图4表示照光部件SBl点亮的状态,图5表示照光部件SBl熄灭的状态。另外,为了容易说明,图4和图5省略了一部分剖面线。
[0048]如图3所示,本发明第I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1包括,具有用户可看到的照光部ALl和非照光部NLl的显示面板PNl ;以及,作为对照光部ALl进行照明的照光部件SBl的光导部件11及发光光源LE1。本发明第I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PNl兼用做上述操作面板装置402的前面板,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上还形成有插入孔402h及各操作按钮的开口部。但在图3中并未示出插入孔402h及各操作按钮的开口部,仅示出显示装置101主要结构。
[0049]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PNl包括,透光性的基材19 ;形成于照光部件SBl侧(图3所示Yl侧)的基材19的背面19b的雾化层13 ;形成于照光部件SBl侧的雾化层13的主面13m的色层15 ;和形成于照光部件SBl侧的色层15的主面15m的黑层17。
[0050]基材19由无色且透光性的聚碳酸酯合成树脂形成,如图3所示,呈板状,且用户可看到基材19的一方表面,即前表面19a。而且,作为合成树脂材料虽使用聚碳酸酯树脂,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还可以使用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及硅树脂等。
[0051]雾化层13由灰色系颜色且具有透光性的丙烯酸类合成树脂形成,如图3所示,其形成在基材19的背面19b整个表面。该雾化层13具有使入射的光扩散的功能,能够使入射雾化层13的光均匀出射,并且使照光部ALl与非照光部NLl的边界变得模糊。另外,该雾化层13具有对透射雾化层13的透射光的色调进行调整的功能,透射调整该雾化层13的色调,可使用户看到的非照光部NLl的色调与照光部ALl的色调接近。
[0052]另外,雾化层13中的光的透光率为1%以上,尤其是在本发明第I实施方式中,使雾化层13中的光的透光率为10%左右。由此,与通常设定为1%以下的现有技术例I的白色涂膜844(雾化层)及现有技术例2的雾化层913相比,可使透射雾化层13的光更多。由此,在照射光时,使用户看到的照光部ALl的显示图案(图2所示POl或P02)更明亮。另夕卜,在使看到的亮度一定而照射光时,与现有技术例I和现有技术例2相比,由于雾化层13的透射率高,因此可将所要选择的照光部件SBl的亮度抑制得更低。
[0053]色层15由与雾化层13同色系的灰色系颜色且具有遮光性的丙烯酸类合成树脂形成,如图3所示,其形成在雾化层13的主面13m。如图3所示,色层15具有未形成于雾化层13的主面13m的部分,即开口部15k。而且,如图4所示,来自照光部件SBl的照射光Lf通过开口部15k,进而透射雾化层13、基材19,在基材19的前表面19a侧以放射光Lr的形式放射,该放射光Lr会被用户看到。也就是说,该开口部15k形成照光部ALl,利用开口部15k以外的色层15遮蔽来自照光部件SBl的照射光Lf,因而开口部15k以外的色层15形成非照光部NLl。
[0054]如上所述,由于在形成该照光部ALl和非照光部NLl的色层15的前表面侧形成雾化层13,因而可使照光部ALl和非照光部NLl的背景颜色更为一致。因此,可以使用户更加不容易看到照光部ALl和非照光部NLl的边界。
[0055]另外,调节雾化层13的颜色,使得在非照射光时,用户所看到的视觉光AA (图5所示)和视觉光NN(图5所示)的色差相同。也就是说,如图5所示,由于未透射雾化层13的光、反射光Al和反射光N1、以及反射光A2和反射光N2分别为相同强度、颜色的光,然而,此外的透射雾化层13的光、反射光(N3、A3、A4、A5)分别不同,因此,要通过调整雾化层13的颜色,使视觉光AA和视觉光NN的色差相同。具体为,调节雾化层的颜色,使反射光A3、反射光A4和反射光A5合成后的光,与反射光N3相同。而且,主要利用雾化层13对色相和彩度进行调整。
[0056]进一步,对于色层15,调节色层15的颜色,使得在非照射光时用户所看到的视觉光AA(图5所示)和视觉光NN(图5所示)色差相同。也就是说,如图5所示,经基材19的前表面19a反射的反射光Al和反射光NI,以及,经基材19的背面19b反射的反射光A2和反射光N2分别为相同强度、颜色的光,然而,此外的反射光(N3、A3、A4、A5)分别不同,因此,要通过调整在雾化层13与色层15的界面上反射的反射光N3,使视觉光AA和视觉光NN的色差相同。具体为,调节色层15的颜色,使反射光A3、反射光A4和反射光A5合成后的光,与反射光N3相同。而且,主要利用色层15对亮度进行调整。
[0057]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在非照射光时,可使非照光部NLl的色调与照光部ALl的色调接近,并可实现使照光部ALl的轮廓呈不可见的状态。而且,在本发明第I实施方式中,在非照射光时,仅能看到显示图案POl和显示图案P02不可见的黑色系的显示面板PN1,在照射光时,可以看到显示图案POl或显示图案P02为可见的黑色系的显示面板PN1。
[0058]对于雾化层13的制作,可通过用印版将混合有颜料、扩散材料、丙烯酸类树脂和溶剂的调光墨水印刷到基材19的背面19b整个表面,并进行干燥、固化而容易地进行制作。
[0059]另外,对于色层15的制作,可通过用印版将混合有颜料、丙烯酸类树脂和溶剂的调光墨水印刷到雾化层13的主面13m,并进行干燥、固化而可容易地进行制作。
[0060]黑层17由黑色且具有遮光性的丙烯酸类合成树脂形成,如图3所示,其形成在色层15的主面15m。而且,该黑层17可靠地遮蔽来自照光部件SBl的照射光Lf。因此,可可靠地防止在照射光时照射光Lf向非照光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