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外壳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454885阅读:来源:国知局
材料制成的上壳体 10和下壳体20配合紧密,保证了玻璃钢外壳的密封性能,使其电气绝缘性能稳定,保证了 电力电缆工作的可靠性。
[0045] 进一步的,本玻璃钢外壳还起到机械保护作用,可以防止外力损坏,进一步保证了 电力电缆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0046] 本玻璃钢外壳安装在单芯电缆接头处,其灌胶口 16用于将绝缘材料(如防水绝缘 胶)灌入玻璃钢外壳的内部空间,以固定电缆中间接头与玻璃钢外壳。而接线口 17用于连 接接地线并把接地线连接在附近的接地体上,保证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47] 本玻璃钢外壳采用阻燃性玻璃钢材料制成,玻璃钢质轻而硬且不导电,其机械强 度高,密封性能好,性能稳定,耐腐蚀。在本发明中,本玻璃钢外壳适用于35kV、66kV、110kV、 145kV、220kV等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中间接头,起到绝缘、密封、连接及机械保护作用。
[0048] 本玻璃钢外壳安装时,能浇注密封胶,安装在电缆沟内或者地下直埋,也可用在铜 外壳外面,与铜外壳同时采用,对电力电缆中间接头起到双重保护作用,使其密封效果更 佳。
[0049] 具体的,为使得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连接更加紧密,优选上壳体10的外周侧面 靠近下壳体20的边沿处一体式对称设有呈扁平状设置的两个上连接板18,下壳体20上一 体式对称设有与两个上连接板18 -一对应的两个下连接板21,上连接板18与对应的下连 接板21密封固定连接。
[0050] 优选地,为使得灌胶和接地工作更加方便、高效,接线口 17和灌胶口 16均设置为 一个,且接线口 17和灌胶口 16上均可拆卸安装有端盖30。
[0051]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接线口 17设置为两个,灌胶口 16也设置为两个,灌胶口 16 与接线口 17间隔设置,且接线口 17和灌胶口 16上均可拆卸安装有端盖30。端盖30保证 了密封性也起到绝尘等作用。
[0052] 优选地,为使得安装更加平稳,在下壳体20下方一体式设有多对支脚22。
[0053] 其中,上壳体和下壳体选用的阻燃性玻璃钢材料包括下列重量份的组分:二氯顺 丁烯二酸酐24-32份,双环戊二烯18-23份,四溴化邻苯二甲酸52-60份,溴代丙二醇20-24 份,短切玻纤15-22份,纳米SiC32-45份,环烷酸钴2-4份,阻燃剂3-12份,甲基丙烯酸双 酯16-21份。
[0054]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玻璃钢外壳作进一步解释。
[0055] 实施例1
[0056] 制作上壳体和下壳体的阻燃性玻璃钢材料包括下列重量份的组分:二氯顺丁烯二 酸酐24份,双环戊二烯23份,四溴化邻苯二甲酸52份,溴代丙二醇24份,短切玻纤15份, 纳米SiC 45份,环烷酸钴2份,阻燃剂3份,甲基丙烯酸双酯16份。
[0057] 其中,阻燃剂为Al (OH)3、Mg(OH)2和硼酸锌的混合物,其重量比为3. 5 :7. 5 :3。短 切玻纤为经过稀土改性的无碱玻纤,其长度为1. 5-4. 5_,直径为10-12 μ m,改性方法为将 短切玻纤浸入到含有〇. 5%的La元素和1. 2%的Ce元素的稀土表面处理剂中浸渍后干燥。
[0058] 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制备过程为:在24份二氯顺丁烯二酸酐中加水,然后滴入9份 双环戊二烯,在l〇〇°C下保温反应lh,接着加入9份双环戊二烯、52份四溴化邻苯二甲酸、24 份溴代丙二醇和2份环烷酸钴,在0. 05mpa的真空度和260°C下保温反应I. 5h,然后恢复常 压并降温至KKTC,再加入15份短切玻纤、45份纳米SiC和3份阻燃剂,充分混合后加入16 份甲基丙烯酸双酯在模具中进行固化,分别制得上壳体和下壳体。
[0059] 实施例2
[0060] 制作上壳体和下壳体的阻燃性玻璃钢材料包括下列重量份的组分:二氯顺丁烯二 酸酐26份,双环戊二烯22份,四溴化邻苯二甲酸54份,溴代丙二醇23份,短切玻纤17份, 纳米SiC 41份,环烷酸钴3份,阻燃剂5份,甲基丙烯酸双酯18份。
[0061] 其中,阻燃剂为Al (OH)3、Mg(OH)2和硼酸锌的混合物,其重量比为4. 0 :7. 0 :3。短 切玻纤为经过稀土改性的无碱玻纤,其长度为1. 5-4. 5_,直径为10-12 μ m,改性方法为将 短切玻纤浸入到含有〇. 5%的La元素和1. 2%的Ce元素的稀土表面处理剂中浸渍后干燥。
[0062] 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制备过程为:在26份二氯顺丁烯二酸酐中加水,然后滴入10份 双环戊二烯,在l〇5°C下保温反应1.2h,接着加入9份双环戊二烯、54份四溴化邻苯二甲酸、 23份溴代丙二醇和3份环烷酸钴,在0.0 Smpa的真空度和265°C下保温反应I. 8h,然后恢复 常压并降温至105°C,再加入17份短切玻纤、41份纳米SiC和5份阻燃剂,充分混合后加入 18份甲基丙烯酸双酯在模具中进行固化,分别制得上壳体和下壳体。
[0063] 实施例3
[0064] 制作上壳体和下壳体的阻燃性玻璃钢材料包括下列重量份的组分:二氯顺丁烯二 酸酐28份,双环戊二烯20份,四溴化邻苯二甲酸56份,溴代丙二醇22份,短切玻纤19份, 纳米SiC 38份,环烷酸钴4份,阻燃剂8份,甲基丙烯酸双酯19份。
[0065] 其中,阻燃剂为Al (OH)3、Mg(OH)2和硼酸锌的混合物,其重量比为4. 5 :6. 0 :3。短 切玻纤为经过稀土改性的无碱玻纤,其长度为1. 5-4. 5_,直径为11 μ m,改性方法为将短 切玻纤浸入到含有〇. 5%的La元素和1. 2%的Ce元素的稀土表面处理剂中浸渍后干燥。
[0066] 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制备过程为:在28份二氯顺丁烯二酸酐中加水,然后滴入11份 双环戊二烯,在110 °C下保温反应1. 5h,接着加入9份双环戊二烯、56份四溴化邻苯二甲酸、 22份溴代丙二醇和4份环烷酸钴,在0.1 Ompa的真空度和270°C下保温反应2h,然后恢复 常压并降温至IKTC,再加入19份短切玻纤、38份纳米SiC和8份阻燃剂,充分混合后加入 19份甲基丙烯酸双酯在模具中进行固化,分别制得上壳体和下壳体。
[0067] 实施例4
[0068] 制作上壳体和下壳体的阻燃性玻璃钢材料包括下列重量份的组分:二氯顺丁烯二 酸酐30份,双环戊二烯19份,四溴化邻苯二甲酸58份,溴代丙二醇22份,短切玻纤20份, 纳米SiC 35份,环烷酸钴3份,阻燃剂10份,甲基丙烯酸双酯20份。
[0069] 其中,阻燃剂为Al (OH)3、Mg(OH)2和硼酸锌的混合物,其重量比为5. 0 :5. 5 :3。短 切玻纤为经过稀土改性的无碱玻纤,其长度为1. 5-4. 5_,直径为10-12 μ m,改性方法为将 短切玻纤浸入到含有〇. 5%的La元素和1. 2%的Ce元素的稀土表面处理剂中浸渍后干燥。
[0070] 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制备过程为:在30份二氯顺丁烯二酸酐中加水,然后滴入12份 双环戊二烯,在115°C下保温反应lh,接着加入10份双环戊二烯、58份四溴化邻苯二甲酸、 22份溴代丙二醇和3份环烷酸钴,在0. 09mpa的真空度和270°C下保温反应I. 5h,然后恢复 常压并降温至105°C,再加入20份短切玻纤、35份纳米SiC和10份阻燃剂,充分混合后加 入20份甲基丙烯酸双酯在模具中进行固化,分别制得上壳体和下壳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