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外壳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454885阅读:来源:国知局
体。
[0071] 实施例5
[0072] 制作上壳体和下壳体的阻燃性玻璃钢材料包括下列重量份的组分:二氯顺丁烯二 酸酐32份,双环戊二烯18份,四溴化邻苯二甲酸60份,溴代丙二醇20份,短切玻纤22份, 纳米SiC 32份,环烷酸钴4份,阻燃剂12份,甲基丙烯酸双酯21份。
[0073] 其中,阻燃剂为Al (OH)3、Mg(OH)2和硼酸锌的混合物,其重量比为4. 0 :5. 0 :3。短 切玻纤为经过稀土改性的无碱玻纤,其长度为1. 5-4. 5_,直径为10-12 μ m,改性方法为将 短切玻纤浸入到含有〇. 5%的La元素和1. 2%的Ce元素的稀土表面处理剂中浸渍后干燥。
[0074] 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制备过程为:在32份二氯顺丁烯二酸酐中加水,然后滴入13份 双环戊二烯,在120°C下保温反应1-1. 5h,接着加入10份双环戊二烯、60份四溴化邻苯二甲 酸、20份溴代丙二醇和4份环烷酸钴,在0. 07mpa的真空度和260°C下保温反应2h,然后恢 复常压并降温至IKTC,再加入22份短切玻纤、32份纳米SiC和12份阻燃剂,充分混合后 加入21份甲基丙烯酸双酯在模具中进行固化,分别制得上壳体和下壳体。
[0075] 对比例1
[0076]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制作上壳体和下壳体的阻燃性玻璃钢材料中未添加双环 戊二烯,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0077] 对比例2
[0078]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制作上壳体和下壳体的阻燃性玻璃钢材料包括包括下列 重量份的组分:顺丁烯二酸酐24份,双环戊二烯23份,四氢邻苯二甲酸52份,丙二醇24份, 短切玻纤15份,纳米SiC 45份,环烷酸钴2份,阻燃剂3份,甲基丙烯酸双酯16份,即不饱 和聚酯的缩聚单体中不含卤素,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79] 对比例3
[0080]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制作上壳体和下壳体的阻燃性玻璃钢材料中的短切玻纤 为未经稀土改性的普通玻纤,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0081] 对比例4
[008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制作上壳体和下壳体的阻燃性玻璃钢材料中的增强填料 由纳米SiC替换为CaC03,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0083] 对比例5
[0084] 普通市售的玻璃钢外壳。
[0085] 对实施例1-5及对比例1-5中的玻璃钢外壳进行性能测试,其结果如表1所示。
[0086] 表1 :实施例1-5及对比例1-5中的玻璃钢外壳的性能测试结果
[0088]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的玻璃钢外壳的上壳体和下壳体采用了特定的玻璃钢材料制 成,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绝缘性和阻燃性,且具有透明的外观,安装使用使用方便;整体结 构设计合理,布局紧凑,上壳体和下壳体配合紧密,密封性好,电气绝缘性能稳定,保证了电 力电缆工作的可靠性。
[0089]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 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玻璃钢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钢外壳包括: 上壳体,由连为一体且依次设置的第一工作部、第二工作部、第三工作部、第四工作部、 第五工作部构成,所述第一工作部、第五工作部的直径均由内至外递减,所述第一工作部的 长度大于第五工作部的长度,所述第二工作部、第四工作部均呈收口设置,所述第三工作部 呈半圆筒设置,所述第三工作部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灌胶口和至少一个接线口; 下壳体,与上壳体相对设置且与上壳体密封连接,安装后,下壳体的对应部位于上壳体 的对应工作部合围形成环形结构; 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均由阻燃性玻璃钢材料制成。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性玻璃钢材料包括 下列重量份的组分:二氯顺丁烯二酸酐24-32份,双环戊二烯18-23份,四溴化邻苯二甲酸 52-60份,溴代丙二醇20-24份,短切玻纤15-22份,纳米SiC32-45份,环烷酸钴2-4份,阻 燃剂3-12份,甲基丙烯酸双酯16-21份。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钢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为Al(OH) 3、 Mg(OH)2和硼酸锌的混合物,其中Al(OH) 3、Mg(OH)2和硼酸锌三者的重量比为(3.5-5): (5-7. 5) :3〇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钢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切玻纤为无碱玻纤,其 长度为1. 5-4. 5mm,直径为10-12ym。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钢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切玻纤为稀土改性玻 纤,改性方法为将短切玻纤浸入到含有〇. 5 %的La元素和1. 2 %的Ce元素的稀土表面处理 剂中浸渍后干燥。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钢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制备 过程为: 在24-32份二氯顺丁烯二酸酐中加水,然后滴入部分双环戊二烯,第一次保温反应,然 后加入双环戊二烯、以及52-60份四溴化邻苯二甲酸、20-24份溴代丙二醇和2-4份环烷酸 钴,第二次保温反应,然后加入15-22份短切玻纤、32-45份纳米SiC和3-12份阻燃剂,充分 混合后加入16-21份甲基丙烯酸双酯在模具中进行固化,分别制得上壳体和下壳体,其中, 双环戊二烯总加入量为18-23份。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玻璃钢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保温反应的温度 为100-120°C,时间为1-1. 5h,第二次保温反应先在0. 05-0.IOmpa的真空度和260-270°C下 反应I. 5-2h,然后恢复常压并降温至100-1KTC。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外周侧面靠近 下壳体的边沿处一体式对称设有呈扁平状设置的两个上连接板,所述下壳体上一体式对称 设有与两个上连接板一一对应的两个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与对应的下连接板密封固定 连接。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口和灌胶口均设置 为一个或两个,且接线口和灌胶口上均可拆卸安装有端盖。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外壳,其特征在于,在下壳体下方一体式设有多 对支脚。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接头用玻璃钢外壳,本玻璃钢外壳包括:上壳体,由连为一体且依次设置的五个工作部构成,第一、第五工作部的直径均由内至外递减,第一工作部的长于第五工作部,第二、第四工作部均呈收口设置,第三工作部呈半圆筒设置,第三工作部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灌胶口和至少一个接线口;下壳体,与上壳体相对设置且与上壳体密封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均由阻燃性玻璃钢材料制成,该阻燃性玻璃钢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二氯顺丁烯二酸酐24-32份,双环戊二烯18-23份,四溴化邻苯二甲酸52-60份,溴代丙二醇20-24份,短切玻纤15-22份,纳米SiC32-45份,环烷酸钴2-4份,阻燃剂3-12份,甲基丙烯酸双酯16-21份。本玻璃钢外壳具有设计合理、密封性能、绝缘性和阻燃性好。
【IPC分类】H01R4/70
【公开号】CN105206952
【申请号】CN201510681272
【发明人】董俊广
【申请人】宁波东昊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0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