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及由其构成的一体式电线转接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5000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及由其构成的一体式电线转接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及由其构成的一体式电线转接装置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属于电气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将电线连接到电力装备或机电产品之接线孔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及由其构成的多单体一体式电线转接装置。
【背景技术】
[0003]现有电力装备或机电产品在连接电力线时,通常采取接线孔配合压紧螺丝的方式建立导线和内部电路之间的电连接。如图11和图12所示,电力装备或机电产品的连线结构一般包括壳体接线孔10 '、压紧螺丝20 '和接线端子30',其中:接线端子30 '用于连接内部电路和外部线缆,压紧螺丝20'用于将导线压紧到接线端子30'上,壳体接线孔10 ;用于穿过并容纳导线;所述接线端30 '子上设置有用于配合压紧螺丝20 '的螺纹孔301'以及用于插接线缆的端子接线孔302',所述端子接线孔302'的位置和壳体接线孔10 ’的位置正对。
[0004]上述连线结构存在下列问题:
1、接口不宜匹配。由于需要连接的导线规格不同,线材的直径有大有小,而各种电力装备或机电产品的连接结构趋向于标准化,也即,某一类产品通常只提供一种电缆连接接口,很难适应市场上和应用中不同规格电缆的连线需求,实践上往往会出现粗电缆连接细接线孔或者细电缆连接粗接线孔的情况一一无论是接线效率或者连接质量都会受到影响;再者,由于需要连接的线材的直径不同,其所建立的电性连接的面积或连接质量也因之而表现出较大差异一一细导线电接触面积小,粗导线电连接面积大。
[0005]2、当需要连接的电缆为多股绞线时,由于压紧螺丝的作用和/或装配时的扭动,铰接在一起的多股导线非常容易散开,进而引起电缆和接线端子之间的电连接失效。
[0006]3、伤线。压紧螺丝直接压紧导线,有可能会损伤导线,致使连接失效。
[0007]4、铜铝接触处容易发生电化腐蚀。现有电力装备和机电产品的接线端子一般采用金属铜材质。而出于成本或重量方面的考虑,市售电缆一般采用密度较小、导电性能也不差的铝材质。当铜铝直接连接时,由于两种金属的电位不同,很可能会因为铜铝之间发生电化学腐蚀而引起连接处的导电力下降。这一点在潮湿环境中更为严重,铜铝过渡处经常有明显可见的粉末状氧化铝出现。
[0008]上述各种问题单个、部分或全部综合起来,会造成接头处的连接质量不理想,应用中曾多次出现接线点发热甚至是烧毁设备或导线的情况。
[0009]为解决上述问题,技术上可以对电力设备或机电产品的连线结构进行改进,然而,对连线结构进行改进同时会涉及到对电力设备或机电产品的外部构造、内部连接等多方面的变动,成本较高,周期较长,不能适应现有的应用需求,也不能解决已投入生产使用的具有如图11和图12所示连线结构或具有类似连线结构(比如接线端子上只设置有一个螺纹孔或更多个螺纹孔)的电力设备或机电产品的实际困难。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的任务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线转接装置单体,以解决上述接口不匹配、铜铝连接处可能发生电化腐蚀以及压紧螺丝直接压线时容易损伤电线或者造成多股导线分散开的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方案为:
一种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转接装置本体和至少两个挤压块,所述转接装置本体上设置有容置腔,所述至少两个挤压块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容置腔和挤压块之间以及挤压块们相互之间均为可转动连接;所述转接装置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电线的插线孔,所述至少两个挤压块中接近插线孔的挤压块上和/或所述容置腔内对应于插线孔的部位上设置有用于配合插线孔的压线槽;所述挤压块旋转时可以压紧或松开插线孔和压线槽内的电线;所述转接装置本体的另一端还设置有用于插接到接线孔的柱状插接端子,所述插接端子的尺寸和待插接的接线孔的尺寸相一致。
[0011]本发明提出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采用挤压块和转接装置本体之间的挤压力来建立电线和电线转接装置单体之间的电连接,挤压的程度不同,可连接的线缆的规格也不同,可以兼顾不同直径的各种连线需求,适应性强,不存在接口不匹配的问题;接线时,只需要对挤压块施加一定的压力,比如击打力、钳夹力、盖合力、螺帽压紧力等,使挤压块压紧电线并顶紧容置腔以达到自锁状态即可完成电线的连接,操作简单,连线效率高。并且,由于压紧螺丝不和电线直接接触,也不会发生因螺丝挤压而损伤电线或造成多股导线分散开的情况,连接可靠,电性能有保障。再者,本发明提出的电线转接装置单体,采用插接端子和接线孔之间的插接代替电线和接线孔之间的螺丝压接,由于接线孔和插接端子之间的吻合度较高,缝隙较小,空气中的水分、氧气或杂质等不容易进入插接端子和铜质接线端子的连接部位,插接端子对连接部位起到了一定的屏蔽作用,使得铜铝连接处因为缺少发生电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而不容易产生电化腐蚀,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接将电线连接到铜质接线端子时缝隙较大,容易因电化腐蚀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0012]进一步地,容置腔的两侧为凹弧结构,挤压块上用于配合凹弧结构的部分为凸弧结构,凸弧结构套接在凹弧结构内形成可转动连接;挤压块之间也采用具有凹弧结构的母端子和具有凸弧结构的公端子建立可转动连接。优选地,容置腔两端的凹弧结构为C型结构,C型结构的内表面为部分圆周面;至少两个挤压块中用于配合C型结构的部分也为部分圆柱面;至少两个挤压块之间采用具有C型结构的母端子和具有部分圆柱面的公端子建立可转动连接。采用“C型”凹弧结构和具有部分圆柱面的凸弧结构建立可转动连接,制作工艺成熟,容易加工,性能可靠。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两侧C型结构和与之相配合的凸弧结构的配合长度超过二分之一圆周;所述挤压块们之间的C型结构和与之相配合的凸弧结构的配合长度也超过二分之一圆周。高空作业时,较长的配合长度可以防止公端子从母端子中脱落,方便使用,并且不容易丢失配件。
[0013]进一步地,插接端子上设置有用于配合压紧螺丝的螺丝配位结构,该螺丝配位结构用于配合压紧螺丝实现插接端子和接线孔之间的连接固定。优选地,该螺丝配位结构为矩形槽、V型槽或螺纹孔。压紧螺丝旋入矩型槽或V型槽时,槽体因受到螺丝的挤压而发生变形,进而压紧电力设备或机电产品的接线孔,建立起可靠的电连接;特别是,当压紧螺丝旋入V型槽时,随着螺丝的旋入,V型槽的槽体受到的挤压力越来越大,插接端子和接线孔之间连接的紧密程度也越来越高。使用螺纹孔作为配位结构,可以通过螺纹锁紧力建立和维持插接端子和接线孔之间的连接。更进一步地,当配位结构为V型槽或矩型槽时,插接端子的插头部位还设置有卡钉部,所述卡钉部可以通过和压紧螺丝之间的相互阻挡,防止插接端子被抽出接线孔。
[0014]进一步地,为方便插接端子到接线孔的插接,插接端子的插头端还设置有倒角结构;为方便压紧螺丝和螺丝配位结构之间的装配,螺丝配位结构开口处的棱边上也设置有倒角结构。
[0015]进一步地,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包括第一挤压块和第二挤压块,第一挤压块接近插线孔,第二挤压块靠近插接端子;第一挤压块和第二挤压块之间、第一挤压块和转接装置本体之间、第二挤压块和转接装置本体之间均为可转动连接。第一挤压块上设置有用于配合插线孔的压线槽。采用两个挤压块的方案,结构简单,成本低,连线效率高。
[0016]进一步地,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包括第一挤压块、第二挤压块和第三挤压块;第一挤压块接近插线孔,第二挤压块接近插接端子,第三挤压块装配在第一和第二挤压块之间;第一挤压块和容置腔之间、第二挤压块和容置腔之间、挤压块们相互之间均为可转动连接;第一挤压块上设置有压线槽。
[0017]进一步地,上述采用两个挤压块和三个挤压块的方案中,与第一挤压块相邻接的挤压块上也设置有与所述转接装置本体上的插线孔以及第一挤压块上的压线槽相互配合的压线槽。具体地,在采用两个挤压块的方案中,第二挤压块上也设置有压线槽;在采用三个挤压块的方案中,第三挤压块上也设置有压线槽。在与第一挤压块相邻接的挤压块上设置压线槽,可以允许插入较长的压接端,接触面积接大,连接强度有保障。
[0018]进一步地,所述设置有压线槽的挤压块的长度大于未设置有压线槽的挤压块的整体长度,该结构允许设置较长的压线槽以插入较长的压接线缆,增加了接触面积和摩擦力,电性能和机械性能均有所改善。
[0019]进一步地,设置在容置腔内的线槽穿透插接端子所在端的端面,也即,容置腔内的线槽自插线孔处延伸至插接端子所在端的端面,待连接的电线可以自插线孔伸入容置腔并从插接端子所在端伸出转接装置本体;这种结构可以进一步增加电线压接端的长度,改善连接质量。
[0020]进一步地,所述转接装置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插线孔,与每个插线孔相适应,与之相接近的挤压块和/或容置腔的相应位置处也设置有压线槽。具备多个插线孔的实施例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电线的连线需求或者同一规格多根电线的连线需求。更进一步地,插线孔的个数为两个一一由于目前大多数市售电表线只有两种尺寸,大线线径为25-300mm,小线线径为25mm以下,设置两个插线孔就能适应大多数电表线的连接,通用性强。
[0021]进一步地,容置腔两端C型结构的表面上和/或容置腔的底面上设置有防滑锯齿或反牙;相应地,挤压块与容置腔接触处也设置有防滑锯齿或反牙。防滑锯齿或反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