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及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752372阅读:来源:国知局
,简称EMC)效果差。本实施例相比于在初次级绕组之间设置Y电容的方案,无需设置Y电容,避免了因设置Y电容需要使用额外飞线连接导致的工艺复杂和干扰,给设计造成不便的问题,提高EMC效果,并且,能够避免因Y电容横跨初次级可能造成的短路和安全隐患。
[0029]本实施方式无需设置隔离光耦、电压基准模块,实现初次级绕组的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分离设计、更加安全,元器件少,成本低,PCB布线简单。
[0030]可选的,同样为了降低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和次级绕组14之间的寄生电容流过的共模电流造成干扰,还可以设置辅助屏蔽绕组。具体的,辅助屏蔽绕组的设置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在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和次级绕组14之间设置屏蔽绕组。
[0031 ]本实施例中,在初级绕组12和次级绕组14之间设置双线并绕结构的初次级屏蔽绕组13,并且这两根并绕绕线中,一根的起始端和另一根的结束端连接至变压器初级同一引脚,且该变压器初级引脚在电路中通常连接电源初级地,这两根并绕绕线的另一端均悬空不接,从而减少经变压器从初级绕组流向次级绕组的共模电流,降低共模噪声。
[0032]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的箭头方向用于表示绕线的起始端或结束端,具体的,指入方向的箭头对应绕线的起始端,指出方向的箭头对应绕线的结束端。
[0033]本实施例中,变压器的初级绕组11和次级绕组14之间设置双线并绕结构的初次级屏蔽绕组13,且双线首尾相接连接至电源初级地,这样共模电流会被初次级屏蔽绕组13引导流回初级地,即便不设置Y电容,也能降低共模干扰,使得初次级PCB分离设计更简单可靠。此外,由于双线首尾相接,因此双线中的电流方向相反,可以抵消共模电流流过时的电场效应,避免对变压器其他绕组造成影响,当引入有初级反馈方案时,还能减少对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的干扰,提高初级反馈的稳定性,优化初级反馈负载效应和电源动态响应性能。
[0034]本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中,初级绕组、初次级屏蔽绕组和次级绕组依次自内向外套设于骨架绕线槽上,初次级屏蔽绕组由双线并绕制成,双线的起始端位于骨架绕线槽的同一侧,且一根绕线的起始端和另一绕线的结束端连接至同一引脚,另一端均悬空,使共模电流被引导流回,降低共模干扰,提高初级反馈负载效应和电源动态响应性能。并且,基于本方案上述双线中流经的共模电流方向相反,因此能够抵消共模电流流过时的电场效应,避免初次级屏蔽绕组的激发电荷所产生的电场和磁场,从而避免对其他绕组造成影响,提高初级反馈的稳定性。
[003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图1B所示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和次级绕组14之间还绕制有第一辅助屏蔽绕组16;
[0036]第一辅助屏蔽绕组16由第三绕线161和第四绕线162并绕制成,第三绕线161和第四绕线162的起始端位于骨架绕线槽11的同一侧,第三绕线161的起始端和第四绕线162的结束端连接至第三引脚PIN3,第三绕线161的结束端和第四绕线162的起始端悬空。
[0037]具体的,绕制在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和次级绕组14的第一辅助屏蔽绕组16,其结构可以参照初次级屏蔽绕组13设置,即第一辅助屏蔽绕组16同样采用双线并绕结构,由第三绕线161和第四绕线162并绕制成,且双线首尾连接,第三绕线161的起始端和第四绕线162的结束端连接至第三引脚PIN3,双线的另一端悬空,第三绕线161的结束端和第四绕线162的起始端悬空。
[0038]这里的悬空同样指的是不进行电连接。因此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变压器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将第三绕线161的结束端和第四绕线162的起始端挂线变压器接至某引脚,但是,该引脚不会与其它任何电路或器件发生电连接。
[0039]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和次级绕组14之间的寄生电容造成的共模干扰,在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和次级绕组14之间设置双线并绕结构的第一辅助屏蔽绕组16,并且绕制第一辅助屏蔽绕组16的双线起始端位于骨架绕线槽的同一侧,首尾相接连接至变压器初级同一引脚,该变压器初级引脚在电路中通常连接电源初级地,这两根并绕绕线的另一端均悬空不接,从而减少经变压器从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向次级绕组14的共模电流,降低共模噪声。
[0040]本实施例中,变压器的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和次级绕组14之间设置双线并绕结构的第一辅助屏蔽绕组16,且第一辅助屏蔽绕组16的双线首尾相接连接至电源初级地,使得共模电流被引导流回初级地,降低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和次级绕组14之间产生的共模干扰。此外,由于双线首尾相接,因此双线中的电流方向相反,同样可以抵消共模电流流过时的电场效应,避免对变压器其他绕组造成影响,提高初级反馈的稳定性,优化初级反馈负载效应和电源动态响应性能。
[0041 ]本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中,在初级反馈辅助绕组和次级绕组之间设置双线并绕结构的第一辅助屏蔽绕组,且第一辅助屏蔽绕组的双线首尾相接连接至电源初级地,使得共模电流被引导流回初级地,降低初级反馈辅助绕组和次级绕组之间产生的共模干扰。此外,由于双线的起始端位于骨架绕线槽的同一侧,双线首尾相接,因此双线中的电流方向相反,同样可以抵消共模电流流过时的电场效应,避免对变压器其他绕组造成影响,进一步提高初级反馈的稳定性,优化初级反馈负载效应和电源动态响应性能。
[0042]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图1B所示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铺设于其自身所在层的部分区域,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由第五绕线151和第六绕线152并绕制成;
[0043]第五绕线151的起始端和结束端分别连接至第四引脚PIN4和第三引脚PIN3;第六绕线152铺满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所在层的其它区域,形成第二辅助屏蔽绕组17,第六绕线152的起始端和结束端均悬空。
[0044]具体的,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采用双线并绕结构,其中一根绕线铺设在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所在层的部分区域,其起始端和结束端分别连接第四引脚PIN4和第三引脚PIN3,另一根绕线则自始至终铺满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所在层的所有区域,其起始端和结束端均悬空不接。最终双线并绕结构的区域构成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由该另一根绕线绕制的剩余区域构成第二辅助屏蔽绕组17。
[0045]这里的悬空同样指的是不进行电连接。因此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变压器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将第六绕线152的起始端和结束端挂线变压器接至某引脚,但是,该引脚不会与其它任何电路或器件发生电连接。
[0046]本实施例中,同样为了降低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和次级绕组14之间的寄生电容造成的共模干扰,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采用双线并绕结构,同时由于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不属于开关电源主功率回路,共模干扰不强,因此为了降低变压器生产工艺复杂性,降低变压器成本,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中的一根绕线铺设在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所在层的部分区域,其起始端和结束端分别连接第四引脚PIN4和第三引脚PIN3,另一根绕线与上述一根绕线并绕,形成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到达上述一根绕线的结束端之后,仍继续绕制直至铺满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所在层的剩余区域,其起始端和结束端均悬空不接,形成第二辅助屏蔽绕组17。
[0047]后续的,可以在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外围绕制次级绕组14,次级绕组14紧挨并包裹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可以使次级绕组14和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更好耦合,并且减少外界对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的干扰,进一步优化了初级反馈负载效应和电源动态响应性能。
[0048]本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中,初级反馈辅助绕组采用双线并绕结构,且初级反馈辅助绕组的一根绕线铺设在其所在层的部分区域,另一根绕线则铺满所有区域,从而在降低初级反馈辅助绕组和次级绕组之间产生的共模干扰的同时,降低变压器生产工艺复杂性,降低变压器成本。
[0049]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A所示,该显示设备包括:供电模块41、驱动芯片42、驱动电路43和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1de,简称LED);其中,供电模块41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