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继电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794161阅读:来源:国知局
电弧的温度区域中热传导最优异的氢气作为主体的混合气体。为了对该气体进行密封,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覆盖基座41与跟片上板21的间隙的上凸缘40。
[0067]具体地说,基座41具有排列设置了一对插通孔41a的顶壁41b、和以从该顶壁41b的周缘向下方突出的方式设置的方筒状的壁部41c,且形成为下侧(可动触头29侧)开放的中空箱型。而且,在从被开放的下侧将可动触头29收容于壁部41c的内侧的状态下,借助上凸缘40而将基座41固定于跟片上板21。
[0068]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银焊料(未图示)对基座41下表面的开口周缘部和上凸缘40的上表面进行气密接合,并且通过电弧焊接等对上凸缘40的下表面和跟片上板21的上表面进行气密接合。此外,通过电弧焊接等对跟片上板21的下表面和插棒式铁芯帽14的凸缘部14a进行气密接合。这样一来,形成向基座41内封入有气体的密封空间S。
[0069]此外,与使用气体的电弧的抑制方法并行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还进行使用压缩磁轭(Capsule York)的电弧的抑制。压缩磁轭由磁性构件30以及一对永久磁铁31构成,磁性构件30由铁等磁性材料形成为大致框状。该磁性构件30具备相互对抗的一对侧片30a和相互对抗的一对侧片30b。在本实施方式中,一方的侧边30b以及将两侧片30a的基端部连结起来的方式与该两侧片30a—体形成。而且,通过使另一方的侧边30b的两端与两侧片30a的前端部分别连结,从而形成在俯视观察下呈大致矩形框状的磁性构件30。
[0070]永久磁铁31以与两侧片30a分别对置的方式安装在磁性构件30的两侧片30a上,通过该永久磁铁31,对基座41施加与可动触点29a相对于固定触点35a接触分离的方向大致垂直的磁场。由此,电弧向与可动触头29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拉伸,并且被封入到基座41内的气体冷却,从而电弧电压急剧上升,在电弧电压超过触点间的电压的时刻,电弧被切断。换句话说,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00中,利用压缩磁轭所引起的磁吹和被封入基座41内的气体所进行的冷却而寻求电弧对策。这样一来,能够在短时间内切断电弧,从而能够减少固定触点35a以及可动触点29b的消耗。
[0071]然而,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00中,可动铁芯17被插棒式铁芯帽14在移动方向(上下方向)上引导,因此与移动方向垂直的平面内的位置被限制。因此,在与可动铁芯17连接的轴25中,与可动铁芯17的移动方向垂直的平面内的位置被限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固定铁芯15中,通过使轴25穿过插通孔15c,来限制与可动铁芯17的移动方向垂直的平面内的轴25的位置。换句话说,固定铁芯15的插通孔15c形成为,形成有突起15d的部位的内径成为与轴25的外径同等程度。即,限制轴25向前后左右的移动,并且将轴25设定为向上下方向移动的程度的直径。
[0072]通过采用所述结构,轴25在插棒式铁芯帽14和固定铁芯15的突起15d这2处位置被限制了相对于可动铁芯17的移动方向的倾斜。因此,即便轴25相对于可动铁芯17的移动方向倾斜,与可动铁芯17的移动方向垂直的平面内的轴25的位置也在可动铁芯17的下端和固定铁芯15的突起15d这2处位置被限制,因此轴25的倾斜被限制。其结果是,轴25的直进性得以确保,从而能够抑制轴25发生倾斜。
[0073]接下来,对触点装置I的动作进行说明。
[0074]首先,在线圈13未被通电的状态下,复位弹簧23的弹力克服接压弹簧33的弹力而使可动铁芯17向与固定铁芯15分离的方向移动,从而成为可动触点29b远离固定触点35a的图4(a)、(b)的状态。
[0075]当从该断开状态向线圈13通电时,可动铁芯17借助电磁力以克服复位弹簧23的弹力而被吸引至固定铁芯15的方式向固定铁芯15接近移动。伴随着该可动铁芯17向上侧(固定铁芯15侧)的移动,轴25以及在轴25上安装的上侧磁轭51、可动触头29以及下侧磁轭52向上侧(固定触点35a侧)移动。由此,可动触头29的可动触点29b与固定端子35的固定触点35a接触而使这些各触点相互电导通,从而使触点装置I接通。
[0076]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对象侧构件(汇流条、线束、圆形端子等)90更容易地紧固(连接)于与触点装置1(固定触点35)连接的端子部80。
[0077]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与触点装置1(固定触点35)连接的端子部80、80分别具有从壳体(框体)5露出的螺纹部81a、81a。这样,通过在端子部80上设置从壳体(框体)5露出的螺纹部81a,仅使螺纹部81a与螺母91螺合便能够将对象侧构件(汇流条、线束、圆形端子等)90紧固(连接)于端子部80。
[0078]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各个端子部80、80由多个构件构成。
[0079]具体地说,如图5?图8所示,由形成有螺纹部81a的外侧端子部(第一端子部)81、和与外侧端子部81连接的内侧端子部(第二端子部)82构成端子部80。
[0080]如图7所示,外侧端子部81由具有四边形(多边形)的头部81b的螺栓构成。即,外侧端子部81具备四边形(多边形)的头部Slb和与头部81b连结的轴部81c。而且,通过在该轴部81c上贯穿设置螺纹槽81d,从而形成从壳体(框体)5露出的螺纹部81a。
[0081]内侧端子部82具备形成有供固定端子35的凸部35c穿过的插通孔82a的平板状的连接板(连接部)82b。此外,内侧端子部82具备沿与连接板82b的延伸方向交叉(正交)的方向延伸且支承外侧端子部81的支承板(支承部)82c。在该支承板82c上形成有供外侧端子部81的轴部81c穿过的插通孔82d。另外,内侧端子部82具备将支承板82c与连接板82b连结的连结部82e。连结部82e以向外侧凸出的方式弯曲形成。而且,通过使该连结部82e弹性变形,能够以支承板82c与连接板82b所成的角度变化的方式使支承板82c相对于连接板82b相对移动。即,能够使支承板82c以连结部82e为基点而相对于连接板82b相对转动。另外,通过使连结部82e弹性变形,能够抑制施加于支承板82c的力向连接板82b传递。
[0082]这样,内侧端子部82具备连接板82b、连结部82e以及支承板82c,在侧视观察下形成为大致L字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板82b、连结部82e以及支承板82c通过将一张板折弯而连续一体地形成。
[0083]另外,在连接板82b上形成有供在壳体基部7的切口72内形成的突部72a穿过的插通孔82f。而且,在将外侧端子部81的轴部81c穿过插通孔82d的状态下,使突部72a穿过插通孔82f,由此将连接板82b(内侧端子部82)固定于壳体基部7(参照图6)。此时,头部81b配置在壳体基部7的里面(外表面)7a和支承板82c的与壳体基部对置的对置面(与头部81b抵接的抵接面)82g之间。而且,螺纹部81a以前端朝向外侧的状态从壳体(框体)5露出。
[008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通过焊接、铆接等将外侧端子部81和内侧端子部82固定,而是在使对象侧构件(汇流条,线束,圆形端子等)90紧固(连接)于端子部80时,将外侧端子部81与内侧端子部82相互连接。
[0085]S卩,在未使对象侧构件90紧固(连接)于端子部80的状态下,外侧端子部81以能够相对于内侧端子部82相对移动(相对旋转等)的状态支承于内侧端子部82。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在未使对象侧构件90紧固(连接)于端子部80的状态下,通过将外侧端子部81临时固定于内侧端子部82等,来抑制外侧端子部81相对于内侧端子部82的相对移动(相对旋转等)。此时,外侧端子部81与内侧端子部82可以相互电连接,也可以不相互电连接。
[0086]这样,外侧端子部81和内侧端子部82在至少将对象侧构件90与端子部80连接的状态下相互电连接即可。换言之,外侧端子部81和内侧端子部82在未使对象侧构件90紧固(连接)于端子部80的状态时,可以相互电连接,也可以不相互电连接。
[0087]而且,在将形成有螺纹部81a的轴部81c穿过在对象侧构件90上形成的插通孔90a的状态下,通过使螺母91与螺纹部81a螺合,由此使对象侧构件90紧固(连接)于端子部80,并且使外侧端子部81与内侧端子部82相互连接(参照图9以及图10)。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在将对象侧构件90紧固于端子部80时产生的轴力,将对象侧构件90紧固于端子部80,并且使外侧端子部81与内侧端子部82相互连接。
[0088]然而,在将外侧端子部81以能够相对于内侧端子部82相对移动(相对旋转等)的状态支承于内侧端子部82的情况下,当使螺母91与螺纹部81a螺合时,外侧端子部81可能与螺母91 一起转动(共同旋转)。需要说明的是,即便在将外侧端子部81临时固定于内侧端子部82等的情况下,当使螺母91与螺纹部81a螺合时,外侧端子部81也可能与螺母91 一起转动(共同旋转)。因此,当使螺母91与螺纹部81a螺合时,需要一边固定外侧端子部81—边进行螺合作业,以避免外侧端子部81与螺母91共同旋转。
[0089]—直以来,为了进行上述那样的作业,使用额外构件的夹具。然而,当使用额外构件的夹具时,对象侧构件90向端子部80的紧固作业复杂化。
[0090]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侧端子部(第一端子部)81以及内侧端子部(第二端子部)82中的至少任一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