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级电容器模组输出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71722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级电容器模组输出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超级电容器模组输出端子。
【背景技术】
[0002]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的储能器件,具有广泛的用途,能提供快速的能量释放,满足高功率需求,也可以输出大电流,或快速吸收大电流,常应用在一些需要高功率、高效率解决方案的设计中。超级电容器模组是将多个超级电容器按特定的方式进行串联或并联,以达到所需的电压及容量等参数要求。目前常见的超级电容器模组形式主要为使用正负极异端的超级电容器经组合联接后,使用金属或其他材质的外壳进行密封及固定,并在特定位置进行输出。目前市场上此类模组常见的输出端子形式为直接在超级电容器正负极上焊接带有螺纹的端子,其存在的问题是对外输出时端子螺纹处的锁紧相当于直接受力于超级电容器,因此输出端子的扭力较小、强度难以满足要求,易发生端子与超级电容器脱落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防止输出端子从超级电容器上脱落的超级电容器模组的输出端子结构。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超级电容器模组输出端子具有底板,底板的一端上设有圆柱,底板的另一端设有与超级电容器电极匹配的通孔,圆柱的柱面上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环槽,圆柱上设有四方柱,四方柱的上端面上设有螺纹孔。
[000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超级电容器模组输出端子的整体强度有所增加,四方柱的螺纹孔中连接螺栓,通过螺栓与外部导线连接,实现对外输出,螺栓锁紧时,扭力不会直接作用于输出端子与超级电容器的连接处,因此不会对输出端子与超级电容器的连接处强度造成影响,能避免输出端子与超级电容器脱落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视图。
[0007]图2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实施例1
[0009]见图1,本实施例具有底板I,底板I的两端为圆弧形,底板I的一端上设有圆柱2,底板I的另一端设有与超级电容器圆柱形电极匹配的通孔1-1,圆柱2的柱面上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环槽2-1,环槽2-1的位置在圆柱2的中腰,环槽2-1的下槽壁与底板上表面的高度h是超级电容器模组外壳体的厚度。圆柱2上设有四方柱3,四方柱3的上端面上设有螺纹孔3-1。
[0010]见图2,本输出端子使用时,输出端子安装在模组2特定位置的超级电容器4上,输出端子利用通孔1-1套在超级电容器的电极4-1上并焊接,圆柱2的环槽2-1以上部分和四方柱伸出模组2的壳体,圆柱2的环槽2-1中安装密封圈。
【主权项】
1.一种超级电容器模组输出端子,其特征在于:具有底板(1),底板(I)的一端上设有圆柱(2),底板(I)的另一端设有与超级电容器电极匹配的通孔(1-1),圆柱(2)的柱面上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环槽(2-1),圆柱(2)上设有四方柱(3),四方柱(3)的上端面上设有螺纹孔(3-1)。
【专利摘要】一种超级电容器模组输出端子,具有底板,底板的一端上设有圆柱,底板的另一端设有与超级电容器电极匹配的通孔,圆柱的柱面上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环槽,圆柱上设有四方柱,四方柱的上端面上设有螺纹孔。本超级电容器模组输出端子的整体强度有所增加,四方柱的螺纹孔中连接螺栓,通过螺栓与外部导线连接,实现对外输出,螺栓锁紧时,扭力不会直接作用于输出端子与超级电容器的连接处,因此不会对输出端子与超级电容器的连接处强度造成影响,能避免输出端子与超级电容器脱落现象的发生。
【IPC分类】H01G11-76
【公开号】CN204480905
【申请号】CN201520148679
【发明人】陈胜军, 陈海燕, 牛志宽, 李栋华
【申请人】江苏集盛星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