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装置及电连接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57182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装置及电连接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可辨识的键与键槽的对接连接器组合的电连接器装置及具有多个电连接器装置的电连接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般包含有相对接的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的电连接器装置是藉由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对接在一起时形成电连接以传输电力或电信号。由于在一个包含多个电连接器装置的电连接器系统,不同电连接器装置的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的构形相似或相同,但是不同的电连接器装置可能用于例如不同电压、不同电流强度或不同电信号,导致使用者容易发生将不同电连接器装置的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错误对接的情形。
[0003]为了防止使用者将不同电连接器装置的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错误对接,现有技术例如美国专利第US 4764129号揭露一种包含一插头连接器与一插座连接器的电连接器装置,在插头连接器设有一键且在插座连接器设有对应该键的键槽,藉由在不同电连接器装置变换键设置的位置或是键的高度或宽度以供使用者识别,用以防止不同电连接器装置之间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错误对接。类似的还有例如美国专利公开号US20120057824 A1 (中国专利对应案CN201110212282.8)揭露一种光连接器,其配置多个键,且该等键在宽度方向的配置位置与标准化的连接器不同,或是藉由键的宽度变化以与标准化连接器产生区隔。
[0004]然而,前述现有技术只对键的高度或宽度的变化,通常不容易让使用者能够明显的辨识出哪些是互相配接的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或哪两个插头连接器之间的明显不同。再者,连接器愈来愈小,上述的键及键槽的变化更加局限,更不容易让使用者明显且容易地察觉与分辨。

【发明内容】

[0005]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键及键槽的构造有较多形状组合变化的电连接器装置。
[0006]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其中另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让使用者明显且容易地识别与分辨出连接器的键与键槽的不同的电连接器系统。
[0007]于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装置在一些实施形式中,是包含:一第一连接器,及一第二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包括一第一绝缘壳,该第一绝缘壳具有一本体及至少两个键,该本体具有一顶面,该顶面具有相对的一前缘及一后缘,该等键彼此相间隔地设于该本体的顶面且分别沿一前后方向延伸,每一键具有一沿该前后方向延伸并凸出于该顶面的凸条,且其中至少一键还具有一沿该前后方向延伸且一体形成于该凸条一侧的凹沟。该第二连接器与该第一连接器对接,并包括一第二绝缘壳,该第二绝缘壳具有至少两个分别配合容置该等键的键槽。
[0008]在一些实施形式中,该第一连接器的每一键的凸条具有一面对另一键的内侧面及一位于该内侧面相反侧的外侧面,该凹沟一体形成于对应的该凸条的外侧面。
[0009]在一些实施形式中,该第一连接器的该两键皆具有凸条及凹沟,且凹沟形成于对应的凸条的外侧面。
[0010]在一些实施形式中,该第一连接器的其中一键具有凸条及凹沟,其中另一键具有凸条及一高度低于该凸条的侧部,该侧部沿该前后方向延伸且一体连接于对应的该凸条的夕卜侧面。
[0011]在一些实施形式中,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绝缘壳还具有一位于该两键之间的锁扣部,该锁扣部具有一沿该前后方向延伸且与该顶面一体连接的弹性支撑体及一^^块,该弹性支撑体具有一连接于该顶面且相邻该前缘的第一连接段、一连接于该顶面且相邻该后缘的第二连接段,及一位于该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之间且与该顶面相间隔的弹性段,该卡块设于该弹性段,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绝缘壳还具有一容置该卡块的卡槽。
[0012]在一些实施形式中,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绝缘壳与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绝缘壳具有相同的颜色标示。
[0013]于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系统在一些实施形式中,是包含:至少两个电连接器装置,每一电连接器装置包括一第一连接器,及一第二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具有一第一绝缘壳,该第一绝缘壳具有一本体及至少两个键,该本体具有一顶面,该顶面具有相对的一前缘及一后缘,该等键彼此相间隔地设于该本体的顶面且分别沿一前后方向延伸,每一键具有一沿该前后方向延伸并凸出于该顶面的凸条,且其中至少一键还具有一沿该前后方向延伸且一体形成于该凸条一侧的凹沟。该第二连接器与该第一连接器对接,并具有一第二绝缘壳,该第二绝缘壳具有至少两个分别配合容置该等键的键槽。其中,每一电连接器装置的该两键相配合形成的横截面形状组合不同于该电连接器系统中其它电连接器装置的该两键相配合形成的横截面形状组合,以使不同电连接器装置的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不会被错插。
[0014]在一些实施形式中,每一电连接器装置的第一连接器的每一键的凸条具有一面对另一键的内侧面及一位于该内侧面相反侧的外侧面,该凹沟一体形成于对应的该凸条的外侧面。
[0015]在一些实施形式中,每一电连接器装置的第一连接器的该两键皆具有凸条及凹沟,且凹沟形成于对应的凸条的外侧面。
[0016]在一些实施形式中,每一电连接器装置的第一连接器的其中一键具有凸条及凹沟,其中另一键具有凸条及一高度低于该凸条的侧部,该侧部沿该前后方向延伸且一体连接于对应的该凸条的外侧面。
[0017]在一些实施形式中,该两电连接器装置的其中一者的第一连接器的至少一键的凸条的高度高于该两电连接器装置的其中另一者的第一连接器所对应的键的凸条的高度。
[0018]在一些实施形式中,同一电连接器装置内的第一绝缘壳与第二绝缘壳具有相同的颜色标示,且不同的电连接器装置的第一绝缘壳与第二绝缘壳的颜色标示不同。
[0019]在一些实施形式中,每一电连接器装置的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绝缘壳还具有一位于该两键之间的锁扣部,该锁扣部具有一沿该前后方向延伸且与该顶面一体连接的弹性支撑体及一卡块,该弹性支撑体具有一连接于该顶面且相邻该前缘的第一连接段、一连接于该顶面且相邻该后缘的第二连接段,及一位于该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之间且与该顶面相间隔的弹性段,该卡块设于该弹性段,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绝缘壳还具有一容置该卡块的卡槽。
[00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通过第一连接器的至少两键的横截面形状组合可以有多种变化,能让使用者容易识别不同电连接器装置的键与键槽的差异,以正确地将相对应的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对接。进一步地,同一电连接器装置的第一绝缘壳与第二绝缘壳具有相同的颜色标示,且其颜色不同于电连接器系统中其它电连接器装置的颜色,更增加区别性及辨识效果。
【附图说明】
[0021]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0022]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第一电连接器装置,其中一第一连接器及一第二连接器在未对接的状态;
[0023]图2是一俯视图,说明该第一电连接器装置的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的对接状态;
[0024]图3是沿图2中的II1-1II直线所取的一剖视图,说明该第一电连接器装置的第一连接器的两键与该第二连接器的两键槽的配合关系;
[0025]图4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施例的第二电连接器装置;
[0026]图5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第二电连接器装置的第一连接器的两键与该第二连接器的两键槽的配合关系;
[0027]图6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施例的第三电连接器装置;
[0028]图7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第三电连接器装置的第一连接器的两键与该第二连接器的两键槽的配合关系;
[0029]图8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施例的第四电连接器装置;
[0030]图9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第四电连接器装置的第一连接器的两键与该第二连接器的两键槽的配合关系;
[0031]图10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施例的第五电连接器装置;
[0032]图11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第五电连接器装置的第一连接器的两键与该第二连接器的两键槽的配合关系;
[0033]图12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施例的第六电连接器装置;
[0034]图13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第六电连接器装置的第一连接器的两键与该第二连接器的两键槽的配合关系;
[0035]图14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施例的第七电连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