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新型桁架梁结构的短波天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406834阅读:来源:国知局
0053]212c-第一中间连接模块212d-第二中间连接模块
[0054]213a-第一大端模块 213b_第二大端模块
[0055]213c-第三大端模块 213d-单片式模块
[0056]221a-横向支撑221b_竖向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005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5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5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6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采用新型桁架梁结构的短波天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采用新型桁架梁结构的短波天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设有天线体的采用新型桁架梁结构的短波天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设有天线体的采用新型桁架梁结构的短波天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采用新型桁架梁结构的短波天线,包括下部支撑1、桁架梁2,以及装设在所述桁架梁2上的天线体3,所述桁架梁2包括立柱总成22、纵梁总成21。
[0061]所述立柱总成22包括立柱222及连接在所述立柱222上端的中央支撑221,所述立柱222连接在所述下部支撑I的上端;所述纵梁总成21包括连接在所述中央支撑221的水平两端的小端梁211和大端梁213,以及连接在所述小端梁211和大端梁213上的连接梁212。
[0062]所述小端梁211、所述连接梁212及所述大端梁213均为模块组装件,所述小端梁211、所述连接梁212及所述大端梁213连接形成锲型结构,所述锲型结构中形成多层贯穿所述小端梁211、所述连接梁212及所述大端梁213的天线布置层。
[006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用新型桁架梁结构的短波天线,其中的桁架梁包括立柱总成、纵梁总成;立柱总成包括立柱及连接在立柱上端的中央支撑,如此,立柱由分解的两个部件连接构成,单个部件的外形体积、重量大小均在可控范围内;纵梁总成包括连接在中央支撑的水平两端的小端梁和大端梁,以及连接在小端梁和大端梁上的连接梁,且小端梁、连接梁及大端梁均为模块组装件,如此,小端梁、连接梁及大端梁均由多个模块组装构成,单个模块的体积小、重量轻;组装时,可通过人工方式,实现对立柱总成和纵梁总成的快速对接组装或快速便捷拆卸。
[0064]现有技术中,由于短波天线支撑结构的各部件的外形体积大、重量重,需借助于重型起重机等辅助设备进行安装或拆卸,其安装或拆卸过程不易进行;且各部件使用紧固件进行连接,所需螺栓、螺母及垫圈等紧固件的数量多,其安装或拆卸过程较为繁琐复杂。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短波天线的支撑结构,其安装和拆卸过程较为困难。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用新型桁架梁结构的短波天线,采用体积小、重量轻的部件或模块作为构成要素,使该短波天线可直接通过人工方式进行快速对接组装或快速便捷拆卸,无需重型机械等辅助设备,其组装和拆卸过程简单化、便捷化。
[0065]基于上述采用新型桁架梁结构的短波天线,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针对其中的小端粱而言,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小端梁21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小端模块21 Ia、第二小端模块211b、第三小端模块211 c及第四小端模块2lid。
[0066]所述第一小端模块211a关于所述锲型结构的中心线对称。
[0067]所述第二小端模块21Ib关于所述锲型结构的中心线对称。
[0068]所述第三小端模块211c包括相同的两个模块,两个所述第三小端模块关于所述锲型结构的中心线对称。
[0069]所述第四小端模块21Id关于所述锲型结构的中心线对称;且,
[0070]所述第四小端模块211d与所述中央支撑221连接。
[0071]如此,第一小端模块、第二小端模块、第三小端模块及第四小端模块均采用轻量化桁架结构,如圆管型结构或方管型结构,采用主弦杆和腹杆交错构成方式,各个模块的体积小、重量轻,可直接通过人工方式进行快速对接组装或快速便捷拆卸,使组装和拆卸过程简单化、便捷化。
[0072]基于上述采用新型桁架梁结构的短波天线,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针对其中的大端粱而言,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大端梁213包括相同的两个大端模块,两个所述大端模块关于所述锲型结构的中心线对称。
[0073]所述大端模块包括第一大端模块213a、第二大端模块213b及第三大端模块213c,所述第一大端模块213a、第二大端模块213b连接在所述第三大端模块213c的同一侧面上,两个所述侧面相背离;且,
[0074]两个所述第三大端模块213c的连接端固定连接、分离端相分离,两个所述连接端与所述中央支撑221连接,两个所述分离端通过单片式模块213d连接。
[0075]如此,第一大端模块、第二大端模块及第三大端模块均采用轻量化桁架结构,如圆管型结构或方管型结构,采用主弦杆和腹杆交错构成方式,各个模块的体积小、重量轻,可直接通过人工方式进行快速对接组装或快速便捷拆卸,进一步使组装和拆卸过程简单化、便捷化。
[0076]基于上述采用新型桁架梁结构的短波天线,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针对其中的连接梁而言,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梁212包括末端连接模块和中间连接模块。
[0077]所述末端连接模块包括相同的两个第一末端连接模块212a、相同的两个第二末端连接模块212b,所述第一末端连接模块212a连接在所述第四小端模块211d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大端模块213a的末端之间,所述第二末端连接模块212b连接在所述第一大端模块213a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大端模块213b的末端之间。
[0078]所述中间连接模块包括相同的两个第一中间连接模块212c、相同的两个第二中间连接模块212d,所述第一中间连接模块212c连接在所述第四小端模块211d的中间位置与所述第一大端模块213a的中间位置之间,所述第二中间连接模块212d连接在所述第一大端模块213a的中间位置与所述第二大端模块213b的中间位置之间。
[0079]如此,第一末端连接模块、第二末端连接模块、第一中间连接模块、第二中间连接模块均采用轻量化桁架结构,如单片式结构,各个模块的体积小、重量轻,可直接通过人工方式进行快速对接组装或快速便捷拆卸,进一步使组装和拆卸过程简单化、便捷化。
[008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柱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基于上述采用新型桁架梁结构的短波天线,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2及图7所示,针对其中的中央支撑而言,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中央支撑221包括竖向支撑221b和装设在所述竖向支撑221b上端的横向支撑221a。
[0081]所述横向支撑221a、所述竖向支撑221b及所述立柱222均为桁架结构,所述小端粱211和所述大端梁213分别连接在所述横向支撑221a的两端,所述竖向支撑221b连接在所述立柱222的上端。
[0082]如此,横向支撑、竖向支撑及立柱均采用轻量化桁架结构,如圆管型结构或方管型结构,采用主弦杆和腹杆交错构成方式,各个部件的体积小、重量轻,可直接通过人工方式进行快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