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液套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64246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液套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生产注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液套杯。
【背景技术】
[0002]锂离子二次电池作为新型绿色环保电池代表着当前化学电源发展的最先进水平。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高性能、大容量、长寿命、无记忆效应、安全、无公害和快速充放电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器件中,并逐步向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领域拓展。随着锂离子电池在通讯及储能行业用量的迅速激增,电池的使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锂离子电池具有优异的电性能和安全性能、而且还要求具有更高的一致性。
[0003]圆柱锂电池制造过程中对电芯注液量的多少决定了电池的安全性和一致性,现有技术不能一次性注入,可能会有四五次的注入过程,注入次数过多就会出现电芯电解液的量多少出现多与少的区别,注液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电池的一致性,同时用时也是最长的,分次注液的话,一个电池需要两个小时才能注液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注液套杯,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种注液套杯,包括注液杯体,所述注液杯体外表面设置有刻度,注液杯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储存电解液的腔体,注液杯体的一端设置有嵌入电池钢壳钢壳口的杯口,所述杯口的外径小于所述注液杯体的外径。
[0007]进一步的,所述注液杯体与杯口一体成型。
[0008]进一步的,所述注液杯体呈圆柱形。
[0009]进一步的,所述注液杯体采用PET材料制成。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注液时间短,只需要二十分钟即可,同时也减少了注液的次数,之前要通过四至五次才能完成的工作有了套杯只需一次就可以完成,还不影响电池的一致性,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安全性,减少多次注液作业,防止漏液。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注液套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4]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注液杯体的剖视图。
[0015]图中:
[0016]1、注液杯体;2、刻度;3、腔体;4、电池钢壳;11、杯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注液套杯,包括注液杯体I,所述注液杯体I呈圆柱形,所述注液杯体I采用PET材料制成,所述注液杯体I外表面设置有刻度2,刻度可以让每个电池的注液量相同,注液杯体I内部设置有用于储存电解液的腔体3,注液杯体I的一端设置有嵌入电池钢壳4钢壳口的杯口 11,所述注液杯体I与杯口 11 一体成型,所述杯口 11的外径小于所述注液杯体I的外径。
[0019]本实用新型注液杯体的制成是将PET圆柱体截成相同大小的柱形体,再在该柱形体中间打一个注液腔体,注液腔体就是在产品制作过程中给电芯注入电解液,该注液杯体起到储存电解液的功能,在注液杯体的一端还有一个由车床车出来的一个杯口,这个杯口的大小刚好可以嵌入滚槽后的装有电芯的电池钢壳中,杯口和钢壳滚槽口的大小要刚好合适,杯口是嵌入滚槽后的钢壳口中的,大小不合适会有两种情况出现,杯口太大套不进钢壳滚槽口,杯口太小套注液的时候会出现漏液的情况,所以杯口的大小必须同钢壳口一致,不能太大或太小,在对电芯进行注液的时候可以通过注液杯体注入电芯,同时注液杯体里的电解液也可慢慢渗入电芯,防止电解液溢出,注液后在进行抽真空使得电解液可以快速渗透到电芯。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注液套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液杯体(I),所述注液杯体(I)外表面设置有刻度(2),注液杯体(I)内部设置有用于储存电解液的腔体(3),注液杯体(I)的一端设置有嵌入电池钢壳(4)钢壳口的杯口( 11),所述杯口( 11)的外径小于所述注液杯体(I)的外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套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杯体(I)与杯口(11)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液套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杯体(I)呈圆柱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液套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杯体(I)采用PET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液套杯,包括注液杯体,所述注液杯体外表面设置有刻度,注液杯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储存电解液的腔体,注液杯体的一端设置有嵌入电池钢壳钢壳口的杯口,所述杯口的外径小于所述注液杯体的外径。本实用新型注液时间短,只需要二十分钟即可,同时也减少了注液的次数,之前要通过四至五次才能完成的工作有了套杯只需一次就可以完成,还不影响电池的一致性,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安全性,减少多次注液作业,防止漏液。
【IPC分类】H01M10/0525, H01M2/36
【公开号】CN205376636
【申请号】CN201620013179
【发明人】毛学良, 王晓芝, 胡林, 高珍, 冯霞
【申请人】九江迅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7月6日
【申请日】2016年1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