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和发电机的转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93173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马达和发电机的转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达和发电机的转子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马达转子是由多片金属硅钢片叠置组成,该硅钢片的周缘设置有数个等间隔凹槽,该凹槽供容置一磁材,各凹槽的尺寸设计成略大于该磁材,供磁材涂布满黏胶后置入黏贴结合。
然而,以黏贴的方式黏合磁材,常会在马达转子高速旋转一段时间后,造成该磁材在高速运转的状态下脱落的问题。
为解决前述磁材黏贴易于脱落的问题,可将磁材改以埋入的方式结合。如图7及图8所示,其是另一种马达的金属硅钢片7,该硅钢片7位于中心部位具有一供马达心轴穿设的固定孔71,而该硅钢片7外围部分则等间隔设有多个分别供磁材8容置的容置部72,该容置部72与磁材8成松配合的状态,使该磁材8埋设于容置部72中时被包围固定。
为了使磁材8能被容易的固定于容置部72中,因此,通常会将该容置部72的尺寸设计成大于磁材8的尺寸,结果使磁材8在转子高速运转时,因无法贴合于容置部72,而造成碰撞产生异音。但是,若使容置部72的尺寸设计小于磁材8的尺寸,由于磁材8亦由易碎的材质制成,故若强行施压将磁材8装置于容置部72时,容易造成该磁材8因施压而破裂的现象。
因为,如图8所示,该容置部72与硅钢片7的外缘除了转子与定子间的气隙H1外,又加上包围磁材8外边的硅钢片,造成磁材8与定子间有相当大的感应距离,使该硅钢片7产生足够的强度来固定磁材8,但是,该距离却也增加了磁材8与转子外缘的距离,而使该磁材8与转子外围的定子的气隙H1增加,进而造成马达的扭力与效率下降的问题。
再者,上述的马达转子如需要产生所预期的正弦波或梯形波则需设计十分复杂的线路,才能使该转子与定子产生的磁场为预期的正弦波或梯形波,故而,上述的马达转子实有加以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马达转子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马达和发电机的转子结构,由于该硅钢片周缘等间隔设有数个容置部,该容置部为一外小内大的空间形态,供磁材嵌入时能借由该容置部的变形力,予以夹持定位。且该容置部的底部的凸部,可供该磁材嵌入容置部时靠抵于该凸部,而在转动时能与定子产生一磁场,而该磁场的波形是呈一正弦波或双凸的梯形波的波形。而正弦波有启动滑顺、启动电流小、定位精准等特性,梯形波则有启动扭力与瞬间扭力增大的特性。由于该容置部是位于该硅钢片周缘,因此,当该磁材嵌入容置部时,使该磁材与定子的距离更加贴近,而形成最小的气隙以增加马达的扭力。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马达和发电机的转子结构,是由多片硅钢片叠置组成,各硅钢片的外周缘等间隔设有多个内凹的容置部供容置磁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具有一底面与一开口,该容置部为一由底面朝开口渐缩的形态,该底面与开口是由两侧面相连接,容置部的底面朝开口的方向凸伸一凸部,使磁材嵌入容置部时该磁材靠抵该凸部上缘,当该转子通电转动时,与定子产生一正弦波的波形磁场。
前述的马达和发电机的转子结构,其中磁材为一永久磁铁。
前述的马达和发电机的转子结构,其中两侧面与容置部的底面相接处设有一凹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马达和发电机的转子结构,是由有多片硅钢片叠置组成的,各硅钢片的外周缘等间隔设有多个内凹的容置部供容置磁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具有一底面与一开口,该容置部为一由底面朝开口渐缩的形态,该底面与开口是由两侧面相连接,该容置部的底面朝开口的方向凸伸二凸部,使该磁材嵌入容置部时该磁材靠抵该二凸部上缘,该转子通电转动时,与定子产生一梯形波的波形磁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该硅钢片周缘等间隔设有数个容置部,该容置部为一外小内大的空间形态,供该磁材嵌入时能借由该容置部的变形力,予以夹持定位。且该容置部的底部的凸部,可供该磁材嵌入容置部时靠抵于凸部,而在转动时能与定子产生一磁场,而该磁场的波形是呈一正弦波或双凸的梯形波的波形。而正弦波有启动滑顺、启动电流小、定位精准等特性,梯形波则有启动扭力与瞬间扭力增大的特性。由于该容置部是位于该硅钢片周缘,因此,当该磁材嵌入容置部时,使该磁材与定子的距离更加贴近,而形成最小的气隙以增加马达的扭力。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平面外观示意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局部侧视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波形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与定子关系示意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局部侧视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波形7是现有的马达硅钢片外观示意8是现有的马达硅钢片与定子的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图中所示为本发明所选用的实施例结构。本实施例的马达和发电机的转子结构,是由有多片硅钢片1叠置组成,各硅钢片1的外周缘等间隔设有多个内凹的容置部11,该容置部11供一磁材2嵌置,在本实施例中该磁材2为一永久磁铁。而容置部11具有一底面111与一开口112,且该容置部11为一由底面111朝开口112渐缩的形态,该底面111与开口112是由两侧面113相接,该两侧面113为由外向内渐开的斜面形态,而该两侧面113与容置部11的底面111相接处设有一凹部12,且该容置部11的底面111设有一朝开口112的方向凸伸的一凸部13。该凸部13位于底面111的中间位置,使该磁材2嵌入容置部11时该磁材2能靠抵该凸部13上缘,而该硅钢片1的中心部位具有一供心轴穿设的穿孔14。
将该磁材2嵌置于容置部11中时,由于该容置11部的开口112受磁材2推挤而产生微量变形,而该变形量会使该容置部11的开口112的尺寸变大,使该磁材2顺利的嵌置于容置部11中。当该磁材2嵌置于容置部11中时,该容置部11因受推挤产生变形的开口112,会因变形所产生的弹力而夹紧磁材2,且该容置部11的底面111宽度大于开口112宽度,使该磁材2更加稳固的固定于容置部11中,即使高速旋转也不会从容置部11松脱。
再者,由于该定子4为一电磁铁,因此,当定子4与马达转子通电时,该定子4与转子的磁材2会产生一磁场而使该马达转动,且借由该磁材2嵌置于容置部11中时靠抵于该一凸部13上缘,所以,该转子转动时磁材2与定子4的电磁铁产生一磁场,该磁场为一正弦波的波形,如图3所示;而且,该磁材2与定子4所产生的正弦波的波形具有激活滑顺、启动电流小、定位精准等特性,所以可适用于驱动线路较复杂,成本较高的特性的设备,如精密型的工作母机或国防工业及精密阀门的角度控制等。
而且,如图4所示,该容置部11是位于硅钢片1的外缘,因而当该磁材2嵌置于容置部11时,可使该磁材2与定子的距离缩短,形成最小的气隙H,而提高该马达的效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马达和发电机的转子结构借由容置部11与硅钢片1的形态,可使该磁材2稳固的嵌置于容置部11中,而且磁材2嵌固于容置部11中时,该磁材2靠抵于该一凸部13上缘,当该转子通电转动时,会与定子4产生一正弦波的波形的磁场,而且该正弦波无须如现有的马达需用十分复杂的电路控制,才能产生预期的正弦波的波形。
当然,本发明仍存在许多例子,其间仅细节上的变化。请参阅图5及图6,其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本发明在该容置部11的底面111设有二凸部13,该凸部13为一由底面111朝开口112的方向凸伸的形态,且该二凸部13位于该底面111的中间位置的两侧,使磁材2嵌入容置部11时,该磁材2靠抵该二凸部13的上缘。
由于该磁材2嵌置于容置部11时,磁材2会靠抵二凸部13的上缘,因此,当定子4与马达转子通电时,该定子4与转子的磁材2会产生一磁场而使该马达转动,而且,该定子4与转子产生的磁场为一梯形波的波形,如图6所示。
再者,该梯形波可在相同的体积尺寸,相同额定电压时,其具有启动扭力或瞬间扭力增大的功效,因此,用于电动交通工具的高运转载量的电动运输载具或堆高机等,均可是用该梯形波的形态的磁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马达和发电机的转子结构,是由多片硅钢片叠置组成,各硅钢片的外周缘等间隔设有多个内凹的容置部供容置磁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具有一底面与一开口,该容置部为一由底面朝开口渐缩的形态,该底面与开口是由两侧面相连接,容置部的底面朝开口的方向凸伸一凸部,使磁材嵌入容置部时该磁材靠抵该凸部上缘,当该转子通电转动时,与定子产生一正弦波的波形磁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和发电机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材为一永久磁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和发电机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面与容置部的底面相接处设有一凹部。
4.一种马达和发电机的转子结构,是由有多片硅钢片叠置组成的,各硅钢片的外周缘等间隔设有多个内凹的容置部供容置磁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具有一底面与一开口,该容置部为一由底面朝开口渐缩的形态,该底面与开口是由两侧面相连接,该容置部的底面朝开口的方向凸伸二凸部,使该磁材嵌入容置部时该磁材靠抵该二凸部上缘,该转子通电转动时,与定子产生一梯形波的波形磁场。
全文摘要
一种马达和发电机的转子结构,是由多片硅钢片叠置组成,各硅钢片的外周缘等间隔设有多个内凹的容置部供容置磁材;容置部具有一底面与一开口,该容置部为一由底面朝开口渐缩形态,底面与开口是由两侧面连接,容置部底面朝开口的方向凸伸一凸部,使磁材嵌入容置部时磁材靠抵该凸部上缘,当转子通电转动时,与定子产生一正弦波的波形磁场。本发明在转动时能与定子产生一磁场,而磁场的波形是呈一正弦波或双凸的梯形波的波形。而正弦波有启动滑顺、启动电流小、定位精准等特性,梯形波则有启动扭力与瞬间扭力增大的特性。由于容置部是位于该硅钢片周缘,因此,当磁材嵌入容置部时,使磁材与定子的距离更加贴近,形成最小的气隙以增加马达的扭力。
文档编号H02K15/03GK1645714SQ20041001862
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9日
发明者张乔崧 申请人:张乔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