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电池再充电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27940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给电池再充电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给电池再充电的装置本发明涉及给电池再充电的装置,该装置具有一电路,其包括至 少一个在第一层内的第一线圏和至少一个在第二层内的第二线圈,以及一个包括带有电池的电路的可再充电单元。从GB 2389720可知该种给电池再充电的装置。通过将螺旋形的线 圏布置在多个层内的方式来刻蚀印刷电路板。就此而言,线圈的臣 (turn)位于一个层内。如果至少两个层按照具有相同绕向的线圈的 匝互相偏移的方式放置在彼此之上,将会获得高的磁通密度。缺点是 这些磁场被散射到广大的区域,从而无意间影响了电机械和生物系统。 因此,不能通过该种方式传递较大的功率输出。筌于此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为电池以及具有可再充电电池 的单元再充电的装置。具体地,杂散磁场被限制并且使得较大的功耗 成为可能。该目的是根据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要素来实现的。根据本发明, 线圈在相反方向上具有磁场。该相反的磁场在远距离内相互抵消。以一种简单的方式,线圈具有相同的电感。利用线圏相同的电感 可以实现简单的线圏几何形状以及简单的线圏几何排布。有利地,线圏并联连接。如果可再充电单元被放置在线圈上,并 联的电流按照在再充电期间流经上部线圈的电流比流经下部线圈的 电流多的方式变化。该单元^皮再充电。电流^皮均匀地分配到不带任何 负载的并联支路中。有利地,在相反方向上具有磁场的线圈被放置在彼此之上。再充 电过程由在彼此之上的线圈的直接布置保证。有利地,该叠置的线圈被隔开线圈外径的二十分之一到所述外径 的一倍,有利地:陂隔开该外径的四分之一。等于外部线圏绕组的四分 之一的直径距离已经被证明对再充电过程和抵消远距离的磁场均是 有利的。在距离直径四分之一的位置存在着与上部线圈较强的耦合。有利地,线圈与其直接相邻者之间是磁去耦的。相互偏移的线圈 通过此种方式重叠并且具有将直接相邻者去耦的这种几何形状。有利地,在线圈之间放置至少一个磁传导芯子。如果在线圏之间 设置有一个芯子,优选有两个芯子,磁通线在两个芯子内通过,因而 叠置的线圏几乎不能相互影响。从而,在相同的效果下可以减少线圏 间的距离并且使得单元被造得更平。线圏间的距离从而可以从线圈外 径的四十分之 一 减少到四百分之 一 。该芯子也指的是铁芯或铁氧体磁芯0有利地,线圈的匝螺旋地排列在一个平面内。由于此几何形状制 造得以简化。有利地,该装置具有平坦表面。从而使得单元能够更方便地放置 在该装置上。有利地,该电路具有开启-关闭开关。利用该开启-关闭开关能 够减少电流并且使得该装置仅在再充电过程中被开启。该开启-关闭开关简单地是一个二极管。该二极管在运行期间被加偏压,即在再充电过程;陂加偏压。有利地,该电路具有测试电路。通过该测试电路可以检验将^皮再 充电的单元是否被放置在该装置上。该测试电路在毫秒或秒的周期内:故开启和关闭。根据本发明的可再充电单元具有谐振电路。因此,可以实现较大 的功耗以及较短的再充电时间。见,并且将结合下文所述的实施方案得以阐明。在图中

图1A是装置的示意性平面视图,该装置包括具有控制单元和线圈 的电路;图1B示出了具有线圏的装置的截面侧-現图; 图2示出了两个在相反方向上具有磁场的叠置并联线圈的等效电 路图;图3又示出了两个在相反方向上具有磁场的叠置并联线圈以及两个在线圈间的f兹芯的等效电路图;图4示出了具有用于切换线圏布置开启和关闭的二极管的等效电 ;洛图;以及图5示出了具有谐振电路的再充电单元的电路的等效电路图;在不同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合表示相似或相同的元件。图1A和1B示出了给电池再充电的装置1,该装置包括电路2。 电路2具有功率控制单元3,其带有变频器以及用于选择开启和关闭 的控制器。此外,电路2具有用于电感耦合的线圈4-16。装置l是 一个具有弹性的多层印刷电路板17的弹性垫,该电路板具有四个层 18-21。装置1在英语中也被称作电感式充电垫(inductive power pad),简称为IPP。线圈4-16彼此重叠并且相互偏移。线圈4-16 的重叠以及几何形状以这种方式进行选择相邻线圈4-16没有磁性 相互作用。线圈4-7;故并联连接并且由功率控制单元3供电。线圈8 -12的第二并联连接和线圏12 - 16的第三并联连接同样地由功率控 制单元3供电。在其他的层20和21内,其他线圏22-"被放置在 并联线圈8 - 12之下,该并联线圏8 - 12被放置在18和19两个层之 内。在每个情况下,两个线圈8和22, 9和23, 10和24, 11和25, 12和26;故准确地放置在彼此之上并且并联连接。该线圈具有外径27 并且叠置的线圏彼此间隔距离28。该距离28是外部线圏直径27的四 分之一;外部线圏匝的直径被作为基准。图2示出了并联连接的两个叠置的线圈8和22,它们具有相同的 电感(Ll-L2)。线圈8和22是螺旋形的并且按照在相反方向上形成 磁场29和30的方式连接。流经线圈的总电流Ig在中性位置分成两 个相等的大的并联电流II和12。如果被放置在装置1的线圈8之上 的单元被再充电,那么由于电感耦合,上部的线圈8比下部的线圈22 -陂加载更多。电流I1因此大于电流I2。图3示出了放置在线圏8和22之间的两个铁氧体磁芯31和32, 从而削弱了两个线圈8和22的电感耦合。线圈8和22之间的距离28 ,支再次减小。图4示出了一个线圈布置40,其被标记为Lg,并且代表一个或多个叠置的、并联连接的线圈对8和22, 9和23, 10和24, 11和25, U和26。如杲施加被标记为UDC的二极管电压41, 二极管42被加偏 压并且开启。通过施加^^标记为UAC的交流电压43,电流可以流经线 圈布置Lg并且将单元再充电。当施加交流电压UAC时,可以检验线 圈布置Lg的阻抗是否已经变化。当可再充电单元放置在垫1上时阻 抗发生变化。在数毫秒内或者是数秒内完成检验是可能的。线圈44 和电容器45组成并联电路,该并联电路与电容器46相串联。线圏44 和电容器45及46也^皮标记为L2、 C2和C1。电子元件44、 45、 46 的串联布置防止了交流电压43和直流电压41之间的耦合。图5示出了可再充电单元50,其具有也^皮标记为R3的电池51, 也^皮标记为C3的电容器52,以及也^:标记为L3的线圏53。该线圈 53能够与线圏4-16中的至少一个电感耦合,使得电池51可^L再充 电。线圈53和电感器52組成谐振电路,使得电池51能够被有效地 再充电。
权利要求
1.一种给电池再充电的装置(1),该装置具有一电路(2),其包括至少一个在第一层(18,19)内的第一线圈(4-16)和至少一个在第二层(20,21)内的第二线圈(26),其特征在于线圈(4-16,22-26)在相反的方向上具有磁场(29,30)。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线圏(4 - 16, 22 - 26 ) 具有相同的电感(L1,L2)。
3. 如权利要求1和/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线圏(4-16, 22 - 26 )是并联连接的。
4. 如前述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 相反方向上具有磁场(29, 30)的线圈(8-12, 22 - 26 )被放置在彼 此之上。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叠置的线圏(4-16, 22- 26 )被隔开(28 )线圈(4 - 16, 22 - 26 )外径(27 )的二十分之一 到所述外径(27)的一倍,有利地;波隔开该外径(217)的四分之一。
6. 如前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线 圈(9, 23)与其直接相邻者(8, 22, 10, 24)之间是磁去耦的。
7. 如前述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 线圈(8, 22)之间放置至少一个磁传导芯子(31, 32)。
8. 如前述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线 圈(4-16, 22 - 26 )的匪螺旋地排列在一个平面内。
9. 如前述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装置(1 )具有平坦的表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电路(2 )具有开启-关闭开关(42)。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启_关闭开关(42) 是一个二极管。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电路(2)包括测试电路。
13. —种可再充电单元(50),其包括带有电池(51)的电路(" -53),其特征在于该电路(51-53)具有谐振电路(52, 53 )。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给电池再充电的装置(1),该装置具有一电路,其包括至少一个在第一层(17)内的第一线圈(8)和至少一个在第二层(21)内的第二线圈(19)。根据本发明的线圈(4-16,21-25)在相反方向上具有磁场(28,29)。该相反方向的磁场在远距离内相互抵消。从而避免了对生物和电机械系统无意地影响。
文档编号H02J7/02GK101263636SQ200680033364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2日
发明者V·舒尔茨 申请人: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