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永磁同步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0200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永磁同步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高磁能积的
稀土钕铁硼(Nd-Fe-B)材料作为转子,用永J兹体替代电激/f兹磁极,实现无 刷结构,缩小了转子体积,同时省去了激磁直流电源,具有优良的线性转 矩控制特性的高效率节能降耗的新型永磁同步电机。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新型永磁同步电机主要应用于钢铁、电力、石油化工、机 械等高耗能行业。目前,在交流电网上,人们还广泛使用着交流异步电动 机来拖动工作机械。交流异步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寿命长、成 本低,保养维护简便等优点,但是,与直流电动机相比,它调速性能差,起动 转矩小,过载能力和效率低。其旋转磁场的产生需从电网吸取无功功率,故 功率因素低,轻载时尤甚,这大大增加了线路和电网的损耗。长期以来,在 不要求调速的场合,例如风机、水泵、普通机床的驱动中,异步电动机占 有主导地位,当然这类拖动中,无形中损失了大量电能。
在过去的电力拖动中,很少采用同步电动机,其主要原因是同步电动 机不能在电网电压下自行起动,静止的转子磁极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平 均转矩为零。所以在过去常规的电力拖动中,很少看到用同步电动机作原 动机。另一方面,还有相当多的工作机械,其运行速度需要任意进行设定 和调节,但速度控制精度要求并不非常高。这类驱动系统在包装机械、食 品机械、印刷机械、物料输送机械、纺织机械和交通车辆中有大量应用。
近年来,交流永磁同步电动机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高效节能等一 系列优点,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其控制技术日趋成熟,控制器已产品化;其 中相当多的中小功率的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正逐步为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 系统所取代。
永磁自起动同步电动机虽然有一定的优点,但是也存在着不足。为了 实现永磁电机的自起动,在转子上采用鼠笼式结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异 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但这种电机存在着牵入同步困难的问题,为此针 对于这一问题以及目前永磁电机容量小的情况,提出了新型转子结构的大 功率永磁同步电动机。另外,永磁同步电机的退磁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 的解决,使其在市场中并未得到广泛深入的应用。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永磁同步电机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 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 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 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永^F兹同步电机,实属当前重要研发 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永磁同步电机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 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 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永》兹同步电才几,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永 磁同步电机,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 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永》兹同步电机存在的缺陷,而 提供一种新型永磁同步电机,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采用高磁能积的 稀土钕铁硼(Nd-Fe-B)材料作为转子,用永磁体替代电激^兹磁极,简化结 构,实现无刷结构,缩小了转子体积,同时省去了激磁直流电源,消除了激 磁损耗和发热,使电机的效率有明显的提高,其功率因数也大大高于异步 电机的功率因数,非常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7la兹同步电机,所要解决的 技术问题是使其易于实现磁场定向控制的矢量变换控制,使永磁同步电动 机具有和直流电动机一样优良的线性转矩控制特性,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永磁同步电机,所要解决的 技术问题是使其克服现有永磁同步电机的退磁现象,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新型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机转子采用内置切向式转子磁路结 构,该磁路使得每极的磁通值大,磁阻转矩约占电磁转矩的40%,这样有利 于提高电动机的过载能力和功率密度,而且易于"弱磁"扩速。为了实现 电机的自起动,转子采用实心机械结构,并在实心转子上嵌放转子笼条,在 上述转子笼条的中间嵌放永磁钢;起动时在实心转子表面产生感应电流,从 而形成高起动转矩和低起动电流,牵入转矩大。这样电机既具有高起动转 矩,又在稳定运行时力能指标高的优点。另外,转子笼条上采用既导磁又 导电合金材料,用以提高起动转矩,降低起动电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永磁同步电机,其主要包括前 端盖、前挡风罩、定子、转"^且件、主出线盒、后挡风罩、空^iP器、风扇罩、后 端盖、铂热电阻传感器、冷却器密封垫、罩器密封垫;
其中的转子组件采用内置切向式转子磁路结构,且采用实心的机械结构;所述的转子组件为密封的,在转子的两端设置有密封结构;在上述转子 组件的前端设置有前端盖,在转子组件的后端设置有后端盖;在上述转子组 件上还设置有主出线盒;在上述的前端盖的内侧设置有热电偶;在上述定 子的前端设置有前挡风罩,在定子的后端设置有后挡风罩;在定子的外围 还设置有空气冷却器,在空气冷却器与转子组件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冷却器 密封垫;在空气冷却器与风扇罩的连接面上设置有罩器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 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新型永磁同步电机,其中所述的转子组件包括一转轴,在该转轴 的前端设置有前轴承和前轴承外盖;在该转轴的后端设置有后轴承和后轴 承外盖;在前轴承外盖和后轴承外盖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唇形密封圏,与转 轴之间呈密封状态;所述的转子组件上转轴的中间部位,通过平键固定连 接有内衬套,在内衬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永磁钢和轴套,在永磁钢和轴套 的两端面安装有挡板;在永i兹钢一侧的转轴上设置有离心风扇,在永》兹钢 另一侧的转轴上设置有浆式风扇,在上述后轴承外盖外侧的轴端设置有外 风扇,通过空气冷却器进行冷却;在上述外风扇的外侧设置有挡风板和防 护网。
前述的新型永磁同步电机,其中所述的转轴的中心轴线位置开设有轴 向散热孔,同时在转轴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径向散热孔。
前述的新型永磁同步电机,其中所述的轴套被分割为多块,通过紧固连 接件与内衬套固定连接;所述的轴套可以被分割为四个分割块、六个分割块 或者八个分割块;在轴套被分割而成的轴套分割块之间设置有间隙,在该 间隙中固定镶嵌有永磁钢,该永磁钢根据电机级数设置为四块、六块或者 八块。
前述的新型7Ja兹同步电机,其中所述的紧固连接件可以采用螺栓、八字 销钉。
前述的新型永磁同步电机,其中所述的镶嵌有永磁钢的间隙的外端设 置有槽楔,该槽楔的宽度大于上述间隙的宽度;在所述的轴套和永磁钢的 外圓周上设置有铜外箍,该铜外箍上与上述槽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凹槽。
前述的新型永磁同步电机,其中所述相邻的永磁钢之间轴套的分割块 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狭缝,在该些狭缝中设置有小槽铜片。
前述的新型永磁同步电机,其中所述的转子组件内埋设有热电偶,检测 转子磁钢温升;所述的定子内埋设有热电偶,对定子绕组端部进行温升进 行跟踪测量;该些热电偶采用铀热电阻传感器;另外,对转子组件进行动平 衡试验。
前述的新型永》兹同步电机,其中所述的转子组件中的永;兹钢的》兹体表面进行前期的技术处理,即对其磁体表面喷涂磁粉,使磁体的耐高温得到增
it 诚。
前述的新型永磁同步电机,其中所述的转子组件上嵌放转子笼条;在该 转子笼条的中间嵌放永磁钢;所述转子笼条采用既导磁又导电的合金材料 铝合金或铜条制成。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新型永磁同步电机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及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新型7Jc磁同步电机用氺J兹体替代电激磁磁极,简化了结 构,消除了转子的滑环、电刷,实现了无刷结构,缩小了转子体积;省去了 激磁直流电源,消除了激磁损耗和发热,使电机的效率有明显的提高,其功 率因数也大大高于异步电机的功率因数;
2、 本实用新型新型永i兹同步电机易于实现磁场定向控制的矢量变换控 制,使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和直流电动机一样优良的线性转矩控制特性;
3、 本实用新型新型永》兹同步电才几,增加了一套空冷装置,电机运转同 时进行内部降温,达到理想的工作温度;
4、 本实用新型新型7lc磁同步电机的i兹体由过去的嵌入式改进为现在的
密封式,大大降低了由于电机转动时所造成的摩擦和氧化,同时解决了电 机启动瞬间的电流过大问题,从而达到永磁电机的使用正常化;
5、 本实用新型新型永磁同步电机对磁体表面进行了前期的技术 处理J吏^磁体的耐高温得到增强;
6、 本实用新型新型永磁同步电机具有与通常所用的交流异步电动机相 对应的系列型号,对于现在已经生产出厂、或者已经在使用中的交流异步 电动机,只要更换其中的转子组件,就能够组成新型永磁同步电机,具有 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优越的功能;非常有利于普及和推广本实用新型的高新 技术,能够节省大量的更换设备的资金,更换组装简易方便,不影响正常的 生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 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 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 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l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永磁同步电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组件纵向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组件径向结构示意图。
1:前轴承外盖2:前轴承
3:前端盖4:前挡风罩
5:定子6:转子组件
7:主出线盒8:后挡风罩
9:空气冷却器10:风扇罩
11:后端盖12:后轴承
13:外风扇14:后轴承外盖
15:挡风板16:防护网
17:唇形密封圏18:柏热电阻传感器
19:冷却器密封垫20:罩器密封垫
21:离心风扇22:平键
23:挡板24:永磁钢
25:转轴26:浆式风扇
27:小槽铜片28:槽楔
29:八字销钉30:轴套
31:内衬套32:铜外箍
33:轴向散热孔34:径向散热孔
3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
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永磁同步
电机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所述的7lu兹同步电机属于异步启动7la兹同步电机,主要应用于钢铁、电
力、石油化工、机械等高耗能行业。其/f兹场系统由一个或多个永磁体 组成,现有习用的结构是在用铸铝或铜条焊接而成的笼型转子的内部,按 所需的极数装镶有永磁体的磁极。定子结构与异步电机类似。当定子绕组 接通电源后,电机以异步电机原理起动运转,加速运转至同步转速时,由 转子永》兹;兹场和定子》兹场产生的同步电^兹转矩(由转子永石兹磁场产生的电 磁转矩与定子磁场产生的磁阻转矩合成)将转子牵入同步,电机进入同步 运行。
本实用新型新型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机转子采用内置切向式转子磁路结 构,有利于提高电动机的过载能力和功率密度,而且易于"弱磁"扩速。为 了实现电机的自起动,转子采用实心结构,并在实心转子上嵌放转子笼 条,起动时在实心转子表面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形成高起动转矩和^^动电流,牵入转矩大。所述的转子笼条采用既导磁又导电合金材料,用以提高起
—I 丄L Z_r- rfA/乂1— 一' L ,一,, —"《~ -A rrt A 入 _L, A
W斗f^e, rf^l^^叨吧》Tu, ,j,口 口j木乂干j卞5S、i"X,J常。
在转子笼条的中间嵌放永磁钢,该永磁钢由过去的嵌入式改进为现在
的密封式;在转子的两端设置有密封结构;
由于电机运行时的转子温度是决定永^磁电动机能否可靠运行的主要因
素之一;为此采用专利技术对转子进行了特殊处理,在转子槽内埋设了热电 偶,检测转子磁钢温升;所述的定子内也埋设有热电偶,同样对定子绕组端 部进行温升进行跟踪测量。该些热电偶采用钼热电阻传感器18。另外,做了 转子的动平衡试验。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由永》兹体激磁,无需励;兹电流,故 可显著提高功率因数;定子电流小,定子铜耗显著减小;转子无铜耗(三 相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损耗约占总损耗的20~ 30。/。),因而发热低,可以取 消风扇或减小风扇,从而无风摩耗或减少风摩耗,故永磁同步电动机一般 比同规格异步电动机效率可提高2~8%,并且在很宽的负载变动范围内始 终保持高的效率和功率因数,尤其在轻栽运行时节能效果更显著。
永磁同步电动机,不需要普通同步电动机的励磁线圈和集电环,结构 上酷似异步电动机那样简单,在系统上也不像普通电动机那样需要励磁调 节系统。
在同步电动机中用永磁体取代传统的电激磁磁极的好处是用永磁体 替代电激》兹磁极,简化了结构,消除了转子的滑环、电刷,实现了无刷结 构,缩小了转子体积;省去了激磁直流电源,消除了激磁损耗和发热。同 时新型永磁同步电机易于实现磁场定向控制的矢量变换控制,使永磁同步 电动机具有和直流电动机一样优良的线性转矩控制特性。
但目前,现有的永磁电机的退磁现象没得到有效解决。经实验分析了 产生退磁的主要原因,本实用新型新型永vf兹同步电机在设计上,很好的解 决了以下几点问题,克服了现有永磁同步电机的退磁现象;
1、 电机运转时所产生的高温造成的退磁;
2、 磁体表面氧化摩擦所造成的退磁;
3、 转子的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结构性退^f兹;
4、 电机启动瞬间电流过大击穿-兹体所造成的退磁。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1、 在电机原有的结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空冷装置,电机运转同时进 ^f亍内部降温,达到理想的工作温度;
2、 对磁体表面进行了前期的技术处理,使磁体的耐高温得到增强;
3、 》兹体由过去的嵌入式改进为现在的密封式,大大降低了由于电机转 动时所造成的摩擦和氧化,同时解决了电才几启动瞬间的电流过大问题,从而达到永磁电机的使用正常化。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4支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酉己4、参考 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为了方便说明,在以下的 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编号表示。
请参阅图1、图2所示,图l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新型永磁同步 电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新型永J兹同步电 机的转子组件纵向剖面示意图。其主要包括前轴承外盖l、前轴承2、前 端盖3、前挡风罩4、定子5、转子组件6、主出线盒7、后挡风罩8、空气 冷却器9、风扇罩IO、后端盖ll、后轴承12、外风扇13、后轴承外盖14、 挡风板15、防护网16、唇形密封圈17、铀热电阻传感器18、冷却器密封 垫19、罩器密封垫20;
上述转子组件6包括一转轴25,在该转轴25的前端设置有前轴承2和 前轴承外盖1;在该转轴25的后端设置有后轴承12和后轴承外盖14;在前 轴承外盖1和后轴承外盖14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唇形密封圈17,与转轴25 之间呈密封状态。在上述后轴承外盖14外侧的轴端设置有外风扇13,通过 空气冷却器9进行冷却;
在上述外风扇13的外侧设置有挡风板15和防护网16。
在转子组件6的前端设置有前端盖3,在转子组件6的后端设置有后端 盖ll;在上述转子组件6上还设置有主出线盒7; 在上述的前端盖3的内 侧设置有铂热电阻传感器18,随时检测转子组件6内的温度。
在上述定子5的前端设置有前挡风罩4,在定子5的后端设置有后挡风 罩8;在定子5的外围还设置有空气冷却器9,在空气冷却器9与转子组件 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冷却器密封垫19;在空气冷却器9与风扇罩10的连接面 上设置有罩器密封垫20。
永磁同步电动机,不需要普通同步电动机的励磁线圏和集电环,结构 上酷似异步电动机那样简单,在系统上也不像普通电动机那样需要励磁调 节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与通常所用的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结构组成 基本相同,其定子结构与通常所用的交流异步电动^/L的结构相同,而其转 子是截然不同的结构,并且是基于不同的原理和工作状态;因此本实用新 型的突出的一项优点是具有与通常所用的交流异步电动机相对应的系列 型号,对于现在已经生产出厂、或者已经在使用中的交流异步电动机,只要 更换其中的转子组件,就能够组成新型永磁同步电机,具有本实用新型的 多种优越的功能;
目前,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拥有量和使用量是非常巨大的,仅仅更换其 中的转子组件就能够转换为新型永i兹同步电机,非常有利于普及和推广本 实用新型的高新技术,能够节省大量的更换设备的资金,更换组装简易方便,不影响正常的生产。
请参阅图2、图3所示,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新型7Jc磁同步电机的转子组件纵向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新型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组件径向结构示意图。
转子组件6主要包括一转轴25,在转轴25的中间部位,通过平键22固定连接有内衬套31,在内衬套3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永磁钢24和轴套30,在永」磁钢24和轴套30的两端面安装有23挡;板;
在永/磁钢24 —侧的转轴25上设置有离心风扇21,在永/磁钢24另一侧的转轴25上设置有浆式风扇26,通过空气冷却器9进行冷却。
如图3所示,上述的轴套30被分割为多块,通过紧固连接件与内衬套31固定连接,所述的紧固连接件可以采用螺栓35、八字销钉29等,所述的轴套30可以被分割为四个分割块、六个分割块或者八个分割块;在轴套30被分割而成的轴套分割块之间设置有间隙,在该间隙中固定镶嵌有永石兹钢24,通常磁钢24根据电机级数可以设置为四块、六块或者八块;
在上述镶嵌有永》兹钢24的间隙的外端设置有槽楔28,该槽楔28的宽度大于上述间隙的宽度;在所述的轴套30和永i兹钢24的外圓周上设置有铜外箍32,在该铜外箍32上与上述槽楔28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凹槽,对永磁钢24具有卡固的作用;
在上述相邻的永i兹钢24之间轴套30的分割块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狭缝,在该些狭缝中设置有小槽铜片27;
为了达到通风散热的效果,在上述转轴25的中心轴线位置开设有轴向散热孔34,同时在转轴25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径向散热孔33;
此外,由于电机运行时的转子温度是决定永磁电动机能否可靠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采用专利技术对转子进行了特殊处理,在转子槽内埋设了热电偶,检测转子^f兹钢温升;同样对定子绕组端部进行温升进行跟踪测量。
本实用新型电机还具有一些显著的优越性,由于永磁同步电机不需要电励磁,转子也没有滑差电流,转子损耗很小,电机的效率有明显的提高。所
研制的7ja兹同步电机的功率因数也大大高于异步电机的功率因数。
本实用新型电机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又可抑制电机的震荡,有利于电机的稳定运行,使永磁同步电机规模化推广使用,节省大量的电力,延长其使用年限,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4支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1'壬1'可简单1'奮改、等同变化与1,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前端盖(3)、前挡风罩(4)、定子(5)、转子组件(6)、主出线盒(7)、后挡风罩(8)、空气冷却器(9)、风扇罩(10)、后端盖(11)、铂热电阻传感器(18)、冷却器密封垫(19)、罩器密封垫(20);其中的转子组件(6)采用内置切向式转子磁路结构,且采用实心的机械结构;所述的转子组件(6)为密封的,在转子的两端设置有密封结构;在上述转子组件(6)的前端设置有前端盖(3),在转子组件(6)的后端设置有后端盖(11);在上述转子组件(6)上还设置有主出线盒(7);在上述的前端盖(3)的内侧设置有热电偶;在上述定子(5)的前端设置有前挡风罩(4),在定子(5)的后端设置有后挡风罩(8);在定子(5)的外围还设置有空气冷却器(9),在空气冷却器(9)与转子组件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冷却器密封垫(19);在空气冷却器(9)与风扇罩(10)的连接面上设置有罩器密封垫(2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永^兹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转子组件(6 )包括一转轴(25 ),在该转轴(25 )的前端设置有前轴承(2 ) 和前轴承外盖(1 );在该转轴(25 )的后端设置有后轴承(12 )和后轴承 外盖(14);在前轴承外盖(1)和后轴承外盖(14)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唇 形密封圈(17),与转轴(25)之间呈密封状态;所述的转子组件(6)上转轴(25)的中间部位,通过平键(22)固定 连接有内衬套(31),在内衬套(3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4U兹钢(24 )和轴 套(30),在永磁钢(24)和轴套(30)的两端面安装有(23)挡板;在永磁钢(24) —侧的转轴(25)上设置有离心风扇(21),在永;兹钢 (24 )另 一侧的转轴(25 )上设置有浆式风扇(26 ),在上述后轴承外盖(14 ) 外侧的轴端设置有外风扇(13),通过空气冷却器(9)进行冷却;在上述外风扇(13)的外侧设置有挡风板(15)和防护网(16)。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转轴(25)的中心轴线位置开设有轴向散热孔(34),同时在转轴(25)的 中间部位设置有径向散热孔(33 )。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轴套(30)被分割为多块,通过紧固连接件与内衬套(31)固定连接;所 述的轴套(30)可以被分割为四个分割块、六个分割块或者八个分割块;在轴套(30)被分割而成的轴套分割块之间设置有间隙,在该间隙中 固定镶嵌有永磁钢(24),该永磁钢(24)根据电机级数设置为四块、六块或者八块。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永i兹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紧固连接件可以采用螺栓(35 )、八字销钉(29 )。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镶嵌有永磁钢(24)的间隙的外端设置有槽楔(28),该槽楔(28)的宽度 大于上述间隙的宽度;在所述的轴套(30)和永磁钢(24)的外圆周上设置有铜外 箍(32),该铜外箍(32)上与上述槽楔(28)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凹槽。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相 邻的永磁钢(24)之间轴套(30)的分割块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狭缝,在该 些狭缝中设置有小槽铜片(27)。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转子组件(6)内埋设有热电偶,检测转子磁钢温升;所述的定子(5)内 埋设有热电偶,对定子绕组端部进行温升进行跟踪测量;该些热电偶采用 铂热电阻传感器(18)。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转子组件(6 )上嵌放转子笼条;在该转子笼条的中间嵌放永磁钢(24 );所 述转子笼条采用既导磁又导电的合金材料铝合金或铜条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新型永磁同步电机,主要应用于钢铁、电力、石油化工、机械等高耗能行业。其主要包括定子和转子组件,所述的转子组件包括一转轴,在转轴的中间部位,通过平键固定连接有内衬套,在内衬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永磁钢和轴套;所述的轴套被分割为多块,通过紧固连接件与内衬套固定连接;在轴套被分割而成的轴套分割块之间设置有间隙,在该间隙中固定镶嵌有永磁钢,磁钢根据电机级数设置为四块、六块或者八块;上述的紧固连接件可以采用螺栓、八字销钉。新型永磁同步电机用永磁体替代电激磁磁极,实现了无刷结构,缩小了转子体积;省去了激磁直流电源,使电机的效率有明显的提高,其功率因数也大大高于异步电机的功率因数。
文档编号H02K11/00GK201414061SQ20092010675
公开日2010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8日
发明者金亦石 申请人:金亦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