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56654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感应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无线电开关的感应发生器,尤其用于微型迅动开关。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建议了很多感应发生器,它们可以如当前那样为了使用而部署在能量自给自足的无线电开关中。
文献DE 101 25 059A1例如示出了感应式电压发生器,其具有机械的蓄能器。该蓄能器储存操纵能量直至到达切换点,在到达该切换点的情况下,感应系统的永久磁体突然运动。磁通由于该运动突然发生变化,其中,永久磁体在运动开始或结束时撞击到芯上。
文献US 3,693,033示出了构造成按键的脉冲发生器,其中,第一永久磁体的芯通过按键的运动沉入到线圈中。其它的永久磁体的磁场保持第一永久磁体,直至带入按键中的操纵能量使得快速的松开和到线圈中的沉入成为可能,这导致很短的电压信号。
DE 103 15 765B4示出了一种电磁式能量转换器,在该能量转换器中,由线圈包围的元件可以相对永久磁体被运动,其中,在第一和第二静止位置中磁通通过能运动的元件各闭合。该能量转换器以如下方式构造,即,也由于缓慢的操纵而转换足够的能量用于运行无线电开关。为此,能运动的元件可以通过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的操纵各在克服磁力后翻转(umklappen)。
DE 198 52 470A1示出了一种能量产生系统,在该能量产生系统中永磁体在振荡回路中被运动经过感应线圈设施。
为了如当前那样能微型化地构造无线电开关,尽管感应系统的很小的结构尺寸, 通常仍必须从开关的机械操纵过程中来发生高的电能。在这方面,公知的解决方案还有改进余地。发明内容
由此出发,本发明基于如下任务,S卩,建议备选的、能微型化的、用于无线电开关的感应发生器,其在感应系统的很小尺寸的情况下在操纵时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压。
该任务按照本发明由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解决。
按照本发明建议了用于无线电开关的感应发生器,该感应发生器带有磁性元件以及带线圈芯的感应线圈,其中,线圈芯呈U形地形成,其中,为磁性元件各在与线圈芯的臂的贴靠中限定了第一和第二静止位置,在第一和第二静止位置之间变换时在线圈芯内各进行磁通方向反转,其中,为在静止位置之间的运动预先给定磁性元件的运动路径,其中,感应发生器具有与磁性元件作用连接的第一机械蓄能器,该第一机械蓄能器在由一个静止位置出来的强制运动的进程中首先储存能量并且将该能量在达到沿运动路径限定的、对应线圈芯上的磁力突然减小的中间位置后,为了在离开中间位置后机械加速地将磁性元件带到相应另一静止位置中而被输出到磁性元件上。
在感应发生器的按本发明的实施形式中,磁性元件为了线圈芯的极性反转以能在 这些臂彼此相邻的方向上相对臂位移的方式布置在感应发生器上、尤其是感应线圈上。
在感应发生器的其它按本发明的实施形式中以如下方式预先给定在静止位置之 间的运动路径,即,磁性元件在强制运动的情况下在离开中间位置后直至占据相应另一静 止位置均与线圈芯脱离贴靠。
在感应发生器的其它的按本发明的实施形式中以如下方式预先给定运动路径, 即,在从第一静止位置运动到第二静止位置中及反过来时,在离开静止位置时进行向外偏 转以及接下来进行向内偏转。
按照按本发明的感应发生器的一个方面,借助曲线控制装置预先给定磁性元件的 运动路径,该曲线控制装置借助控制型材和沿控制型材导引的嵌入元件形成。在此,控制型 材尤其限定各在运动路径的端部上的第一和第二静止位置,其中,在第一和第二静止位置 之间预先给定运动路径,该运动路径预先给定了磁性元件从一个静止位置向外偏转以及紧 接着向内偏转到相应另一静止位置中。
按照按本发明的感应发生器的一个方面,曲线控制装置的控制型材为了预先给定 使得向外偏转和向内偏转成为可能的运动路径而具有两个通向彼此的斜面,在斜面之间以 如下方式形成极限值或高峰,即,使得在其上导引的嵌入元件从一个静止位置出来进入相 应另一静止位置中的向外偏转和向内偏转成为可能。
按照按本发明的感应发生器的其他的方面,嵌入元件借助预张紧力相对控制型材 挤压。
在感应发生器的按本发明的实施形式中,磁性元件在强制运动期间借助沿控制型 材导引的嵌入元件沿着运动路径导引,其中,控制型材容纳在形成为控制保持架的控制曲 线承载件中,其中,控制型材尤其形成为型材槽。
在感应发生器的其他的按本发明的实施形式中,磁性元件具有嵌入元件,其中,感 应线圈具有控制曲线承载件,该控制曲线承载件构造了曲线控制装置的控制型材,其中,嵌 入元件在沿控制型材的强制运动中在静止位置之间导引。
在感应发生器的其他的按本发明的实施形式中,控制型材为了限定第一和第二静 止位置而各具有止挡元件,该止挡元件尤其各与控制型材的斜面一起构造了用于嵌入元件 的止动座。
按照本发明,也建议一种感应发生器,其中,该感应发生器具有第二机械蓄能器, 该第二机械蓄能器对应磁性元件的从第一起始静止位置到第二静止位置中的运动储存越 来越多的操纵能量,该操纵能量可以释放用来强制磁性元件沿相反方向运动。
按照按本发明的感应发生器的一个方面,感应发生器为了操纵而具有弹簧元件, 尤其是具有构造成操纵元件的、构造了在强制运动进程中用于储存操纵能量的第一蓄能器 的弹簧元件,尤其是呈L形的或呈弓形的操纵元件。
按照按本发明的感应发生器的其他的方面,弹簧元件构造了第一机械蓄能器,该 第一机械蓄能器构造用于储存操纵能量,该操纵能量可以释放用于机械加速地将磁性元件 从一个静止位置带到另一静止位置中,以及构造了第二机械蓄能器,该第二机械蓄能器构 造用于储存操纵能量以产生复位力,其中,第二机械蓄能器尤其与第一机械蓄能器整合地 形成。
按照按本发明的感应发生器的其他的方面,第一机械蓄能器以弹簧元件的第一区 段的形式形成,该第一机械蓄能器借助连接元件与磁性元件以如下方式硬地连接,即,能传 递转矩和力,尤其是借助臂形件,其中,借助连接元件将预张紧力作用到磁性元件上,尤其 是通过第一机械蓄能器产生的预张紧力。
在感应发生器的按本发明的实施形式中形成了形式为弹簧元件的第一区段的第 一机械蓄能器,与磁性元件连接的、尤其是铰接连接的连接元件以如下方式铰接在该第一 机械蓄能器上,即,力可以传递到磁性元件上。
在感应发生器的其他的按本发明的实施形式中,尤其形成为至少一个弹簧臂形件 的第一蓄能器从弹簧元件的力导入区域朝着磁性元件的方向延伸,其中,尤其形成为呈页 片形弹簧元件的第二蓄能器从弹簧元件的力导入区域朝着感应线圈的背离磁性元件的纵 向端部的方向延伸。
在感应发生器的其他的实施形式中,弹簧元件借助第二蓄能器支撑在感应线圈上 以及借助第一蓄能器与磁性元件为了力传递而连接。
此外,按照本发明建议一种感应发生器,其中,借助第一机械蓄能器所储存的能量 为了机械加速弹簧元件的带动而可以将力施加到磁性元件上,尤其是借助弹簧元件的第一 区段,所述力在臂彼此相邻的方向上起作用。
在感应发生器的按本发明的实施形式中,控制型材在第一和第二静止位置之间限 定了磁性元件的构造成亚稳定位置的位置。
按照本发明,也建议带有发射器结构组件和天线的无线电开关,其中,该无线电开 关具有按本发明的感应发生器。
本发明的其它的特征和优点借助示出了对本发明而言至关重要的细节的附图由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接下来的描述和由权力要求得出。单个特征可以各单个地实现或在本发 明的变型方案中以多个任意组合地实现。


接下来借助附图详细阐释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式。附图中
图1示例性示出了按本发明的实施形式的感应发生器的第一种实施形式的侧视 图2示例性示出了按图1的感应发生器的部分剖开的视图3示例性在剖视图中示出了无线电开关,按图1和图2的按本发明的感应发生 器容纳在该无线电开关中;
图4示例性示出了按图1或图2的感应发生器的分解视图5a)至c)示例性示出了按本发明的实施形式在线圈芯上的磁性元件的位置;以 及
图6示例性示出了在操纵按图1和图2的感应发生器的情况下在静止位置中的力 关系;
图7示例性示出了在操纵按图1和图2的感应发生器的情况下在离开静止位置之 后的力关系;
图8示例性示出了按本发明的其它实施形式的感应发生器;
图9示例性示出了按图8的感应发生器的部分剖开的视图10示例性示出了带有按图8和图9的感应发生器的无线电开关的视图11不例性不出了按图8和图9的感应发生器的分解视图12示例性示出了在操纵按图8和图9的感应发生器的情况下在静止位置中的 力关系;以及
图13示例性示出了按本发明的其它实施形式在具有亚稳定位置的感应发生器上 的感应电压信号的信号分布;以及
图14示例性示出了具有亚稳定位置的感应发生器的控制曲线,借助该控制曲线 可得到按图13的信号分布。
在接下来的描述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相应于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例性示出了按本发明的感应发生器I的实施形式,该感应发生器例如能够 部署在无线电开关2 (图3)中、尤其是在能量自给自足的无线电开关2中。感应发生器I 使得能够输出相对因此可达到的微型化程度而言非常高的能量数量。感应发生器I可以构 造得极其紧凑(图1),尤其是可以构造成一体式模块。
按本发明的感应发生器I为了能量产生而具有带永久磁体的磁性元件3,以及至 少一个带呈U形的线圈芯5 (例如图2,图4,图5a)至c))的感应线圈4 (例如图1,图8)。 按照本发明,磁性元件3以能相对线圈芯5运动的方式布置成与感应线圈4相邻,例如布置 在该感应线圈的端侧4a处,以便可以促成在芯5内的磁通变化以及能够借助感应线圈4产 生感应电压,感应电压可以输出给无线电开关2的其它结构组件,例如发射结构组件。线圈 芯5具有第一臂6和第二臂7,磁性元件3以能相对第一臂和第二臂运动的方式容纳或者说 固定在感应发生器I上。臂6、7尤其相互平行地沿纵向方向延伸,参看图5a)至C)。
磁性元件3这样地构造和容纳在感应发生器I上,即,该磁性元件在两个限定的静 止位置Yl、Y2之间在臂6、7处由于感应发生器I的操纵为了线圈芯5极性反转而强制运 动,其中,磁性元件3在每个静止位置Yl、Y2中达到在各两个臂6、7上的贴靠。尤其设置, 磁性元件3各在由U形状的底部离开指向的臂端部上达到贴靠,以便能够各完全磁化线圈 芯5,这些线圈芯例如在与磁性元件3相邻的端侧上露出。
按照本发明,感应发生器I在此尤其以如下方式构造,即,磁性元件3能在臂6、7 彼此相邻的方向上相对臂6、7或者说臂端部位移,亦即在静止位置Yl向静止位置Y2的切 换的进程中或反过来的进程中位移。这种位移可以通过磁性元件3的线性移动描述。在 此,在本发明的框架内,位移方向的概念指的是如下方向,磁性元件3由于从第一静止位置 Yl到第二静止位置Y2中的切换而沿该方向位移,反向位移方向的概念指的是如下方向,磁 性元件3由于从第二静止位置Y2到第一静止位置Yl中的切换而沿该方向位移,亦即与所 述位移方向相反的方向。位移方向在图5a)至c)中不出为X方向,反向位移方向则不出为 Y方向。
图5a)至c)示例性示出了在限定的第一静止位置Yl和限定的第二静止位置Y2 中的磁性元件3与呈U形的线圈芯5的臂6、7的共同作用。在图5a)中,磁性元件3在感 应发生器I上例如处在相应于起始位置的第一限定的静止位置Yl中,在与呈U形的线圈芯5的臂6、7的贴靠中,其中,磁性元件3借助双极的永磁体8以及两个极靴9相应于磁性北极(N)和南极(S)构造了交替极性的三个彼此相邻的极。
按照本发明,第一臂6在第一限定的静止位置Yl中与第一极性的磁性元件3的一个极、例如磁性北极对置,并且在按图5c的第二限定的静止位置Y2中,与磁性元件3的不同于第一极性的第二极性的一个极、例如磁性南极对置。同样的说明也适用于第二臂7。按照本发明,由于磁性元件3沿预先给定的运动路径从第一静止位置Yl出来的强制运动,尤其是在操纵感应发生器I的进程中,按图5c的第二限定的静止位置Y2被占据。
在每个限定的静止位置Y1、Y2中,磁性元件3按照本发明在臂6、7上贴靠,由此通过磁性元件3和线圈芯5获得了各一个闭合的呈环形的磁性磁通。在第一静止位置Yl中的磁通方向在此与第二静止位置Υ2相反(通过图5a)和c)中的箭头表明),对应于线圈芯 5由于静止位置的切换、亦即从Yl向Y2的切换或相反的切换的极性反转。
在限定的静止位置Yl、Y2之间运动时,磁性元件3按照本发明沿位移方向或者说反向位移方向、亦即沿臂6、7在该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方向位移以及为此各向外偏转,也就是说在从一个静止位置Yl或者说Y2带到另一静止位置Y2或者说Yl的进程中从臂6、7移开,并且紧接着向内偏转,也就是说靠近臂6、7。在此,以如下方式预先给定运动路径,即,磁性元件3在运动时仅在第一静止位置Yl和第二静止位置Y2中与臂6、7达到贴靠。例如图 5b示出了沿这样预先给定的运动路径的向外偏转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框架内,向外偏转的概念意味着,磁性兀件3沿垂直于位移方向和反向位移方向的第一方向从臂6、7移开,例如沿水平方向。向内偏转在此指的是这样一种运动,在该运动中,磁性元件3沿第一方向又靠近臂6、7。
按照本发明,在第一静止位置Yl和第二静止位置Y2之间限定了沿运动路径的中间位置,尤其是各与静止位置Yl、Y2相邻的各一个中间位置,直至该中间位置在从静止位置Yl或者说Y2运动出来时磁性元件3的磁力渐减地作用到线圈芯5上。与磁性元件3已经从线圈芯5移开或者 说带离贴靠、亦即向外偏转的中间位置对应地,在线圈芯5上的磁力突然减小。
按本发明的感应发生器I此外具有与磁性元件3作用连接的第一机械蓄能器10。 该第一机械蓄能器10为此设置成,在磁性元件3从一个静止位置Yl或者说Y2出来地强制运动的进程中先储存能量,以便能够为了机械地加速带到相应另一静止位置Y2或者说Yl 中而将能量输出给磁性元件3。
此外,感应发生器I尤其具有第二机械蓄能器11,该第二机械蓄能器尤其为此设置,即,在带动磁性元件3的进程中同样储存能量,其中,能量可以被输出给磁性元件3用来离开第二静止位置Y2,也就是说,用来强制返回运动到起始静止位置Yl。
现在将第一蓄能器10和第二蓄能器11与磁性元件3的作用关系针对将磁性元件 3从第一静止位置Yl带到第二静止位置Y2中和反过来的情况来阐释。
在相应于第一静止位置(图1,图5a))的起始静止位置Yl中,磁性元件3借助磁力牢牢地保持在线圈芯5上,必要时在用预张紧力额外加载下。在强制运动的进程中,亦即, 由于操纵感应发生器1,首先第一机械蓄能器10以及必要时第二机械蓄能器11被用操纵力加载,以如下方式,即,第一机械蓄能器10或第一机械蓄能器10和第二机械蓄能器11储存越来越多的操纵能量。从超过第一机械蓄能器10或第一机械蓄能器10和第二机械蓄能器11的确定的调整出的能量水平起,磁性元件3可以紧接着在继续操纵的情况下被从起始静止位置Yl带出来,其中,该磁性元件强制沿着运动路径运动。由静止位置Yl出来的带动可以例如借助与磁性元件3作用连接的第一蓄能器10进行。
在此以如下方式预先给定运动路径,S卩,在操纵力的继续力导入的情况下进行磁性元件3从线圈芯5的松开或者说提起,亦即向外偏转。从达到沿运动路径限定的、其中磁力突然减少的中间位置起现在可以进行沿按本发明预先给定的运动路径、尤其是沿位移方向的不受阻的运动,在该唯一方向的情况下磁性元件3被带到第二静止位置Y2中。
按照本发明,第一蓄能器10以如下方式与沿着运动路径在位移方向(和反向位移方向)上能带动的磁性元件3作用连接,S卩,在运动或者说向外偏转超过中间位置后,亦即在离开中间位置后,所储存的能量可以被输出给磁性元件3,其中,尤其是产生力以及将该力施加到磁性元件3上,该力额外于在位移方向X上起作用的操纵力在位移方向X上作用到磁性元件3上。磁性元件3沿运动路径的快速运动就此而言被机械地附加地强烈加速,这个快速运动由向外偏转运动、在位移方向X上的运动和可以从中间位置起成为可能的向内偏转运动组合而成。由此可以通过感应系统基于磁性元件3快速地再次靠近线圈芯5而产生很高的能量数量。
在运动到第二静止位置Y2中期间,按本发明可能的第二蓄能器11可以此外越来越多地吸收能量。现在借助第二蓄能器11所储存的能量可以强制磁性元件3从第二静止位置Y2出来地运动,亦即在操纵取消的情况下。在此,在从第二静止位置Y2出来地强制运动的进程中,第一蓄能器10又先在磁性元件3可以进行向第一起始静止位置Yl的运动之前储存能量。在此,又先占据沿运动路径限定的其它中间位置。
现在,从离开其它的与第二静止位置Y2相邻的、借助运动路径预先给定其占据的中间位置起,与磁性元件3作用连接的第一机械蓄能器10又为了机械加速将磁性元件3带到另一静止位置Yl而将所储存的能量输出给磁性元件3,亦即沿反向位移方向Y。
第一机械蓄能器10和/或第二机械蓄能器11按照本发明例如各构造为单独的弹簧元件,例如构造为呈页片形弹 簧元件或螺旋弹簧。第一机械蓄能器10和第二机械蓄能器 11例如彼此整合地形成,例如构造为冲压弯曲构件,例如由弹簧材料制成。按照本发明,储存在第一蓄能器中的能量到磁性元件3处的输出各对应中间位置的离开。
图1、2、3、4示例性地示出了按本发明的感应发生器,其具有特别是一体式的弹簧元件12,该弹簧元件构造了整合地形成的第一蓄能器10和第二蓄能器11,其中,第一蓄能器10为了在离开中间位置后按本发明释放所储存的能量而与磁性元件3作用连接。弹簧元件12基本上呈弓形或者说呈U形地形成,其中,该弹簧元件用第一弓形件端部12a固定在感应线圈4上以及用第二弓形件端部12b与磁性元件3作用连接,尤其是铰接在其上。在弓形件端部12a、12b之间,弹簧元件12基本上在纵向方向上沿着感应线圈4例如呈接片形地延伸。
弹簧元件12具有设置用于操纵力的导入的力导入区域12c,尤其是例如中间区域。为了到力导入区域12c中的力导入,例如力导入元件13、例如舌形件设置在弹簧元件 12或者说弹簧弓形件上,例如与其整合地形成,该力导入元件可以与无线电开关2的操纵设备共同起作用。弹簧元件12尤其是结合力导入元件13形成例如感应发生器I的操纵器。
按照本发明设置,通过到力导入区域12c中的力导入,不仅第一蓄能器10而且第二蓄能器11例如各通过弹簧元件的弹性变形储存能量,如接下来阐述的那样。
在例如图1中示出的实施形式中,感应发生器I的第一机械蓄能器10形成为第一 弹簧元件14由此形成为弹簧元件12的第一区段,例如形成为基本上呈页片形的弹簧。在 此情况下,第一弹簧元件14,由此弹簧元件12的第一区段从为了力导入所设置的力导入区 域12c起朝着磁性元件3的方向延伸,尤其是例如以如下方式占据空间,即,搭接磁性元件 3。在图1和图2中,第一区段沿纵向方向例如超过感应线圈4的与磁性元件3相邻的端部 延伸,以如下方式,即,使得与磁性元件3的连接成为可能,这种连接使得尤其是沿位移方 向和反向位移方向力导入磁性元件3中成为可能。按照本发明,这种力导入使得磁性元件 3由静止位置Yl或者说Y2出来的运动以及尤其是在臂6、7在其上彼此相邻的方向上的位 移成为可能。
第一弹簧元件14,由此弹簧元件12的第一区段,设置用于由于在磁性元件3的强 制运动进程中的弹性变形的能量储存,例如用于弹性弯曲。这种弯曲在此情况下通过将操 纵力导入第一区段的端部区域14a中而设置或者说成为可能,该第一区段与弹簧元件12的 所设置的力导入区域12c对应并且尤其与第二蓄能器11整合地形成。
第一弹簧元件14,由此弹簧元件12的第一区段尤其以至少一个弹簧臂15的形式 形成,在当前尤其是以两个弹簧臂15的形式形成,这两个弹簧臂例如各可以呈小棍形或者 说呈尖齿形地形成。
第一弹簧元件14,由此弹簧元件12的第一区段,相应于第一机械蓄能器10,借助 至少一个连接元件16、尤其是以向下伸的臂形件17形式与磁性元件3作用连接,以及设置 用于,借助连接元件16既传递沿位移方向或反向位移方向的力又传递用于强制磁性元件3 运动的转矩。连接元件16构造了弹簧元件12的与磁性元件3连接的第二弓形件端部12b。 连接元件16或者说至少一个臂形件17尤其例如铰接在磁性元件3上。连接元件16例如 形成为硬的元件并且尤其与第一弹簧元件14,由此弹簧元件12的第一区段整合地构造。
按照本发明例如设置,磁性元件3借助两个臂形件17与第一弹簧元件14,由此弹 簧元件12的第一区段连接,尤其是例如将各一个臂形件17与各一个弹簧臂形件15连接, 其中,臂形件17尤其在磁性元件3的两侧沿横向方向以如下方式铰接,即,在运动时阻碍磁 性元件3的歪斜(Verkanten)。在所示的实施形式中,借助至少一个臂形件17将通过第一 弹簧元件14,由此弹簧元件12的第一区段产生的预张紧力以如下方式地施加或者说传递 到磁性元件3上,即,磁性元件3朝着感应线圈4的方向被挤压。由此避免磁性元件3在向 外偏转的进程中以如下方式从线圈芯5移开,即,使重新靠近变得困难。
第二机械蓄能器11同样形成为弹簧元件,尤其形成为弹簧元件12的区段并且接 下来称为弹簧元件12的第二区段或者说第二弹簧元件18。第二机械蓄能器11例如形成 为基本上呈页片形的弹簧,例如形成为弹簧接片。第二弹簧元件18或者说弹簧元件12的 第二区段尤其与第一弹簧元件14或者说弹簧元件12的第一区段整体地形成。第二弹簧元 件18或者说弹簧元件12的第二区段尤其设置用于由于操纵的弹性变形,亦即,用于弹性弯 曲。备选地可以为了形成没有设置通过第二机械蓄能器使磁性元件3从第二静止位置Y2复 位的感应发生器I或者说无线电开关2,而取消第二机械蓄能器11,其中,取而代之的是例 如设置铰接地支撑在感应线圈4上的刚性的元件,其中,该刚性的元件可以与第一区段14 整合地形成。
在从第一静止位置Yl到第二静止位置Y2中的强制运动的进程中的能量储存在此情况下通过将操纵力导入第二弹簧元件18的端部区域18a或者说弹簧元件12的第二区段中成为可能或者说设置,该第二区段与弹簧元件12的力导入区域12c对应并且尤其与第一蓄能器10的端部区域14a整体地形成,亦即因而构造了连接区域。
第二弹簧元件18或者说弹簧元件12的第二区段尤其支撑在感应线圈4的背离磁性元件3的纵向端部上,以便使得与导入的操纵力对应的弯曲成为可能,其中,第二弹簧元件18或者说弹簧元件12的第二区段为了支撑例如构造了与之整合地形成的、向下伸的支撑元件19,相应于弹簧元件12的第一弓形件端部12a。备选地,例如感应线圈4可以构造针对第二弹簧元件18或者说弹簧元件12的第二区段的支撑装置。按照本发明,设置用于能量储存的第一和第二弹簧元件14、18或者说弹簧元件12的第一和第二区段共同地基本上形成了弹簧条带,尤其是设置用于基本上居中的力导入的弹簧条带,其中,弹簧条带的端部与感应线圈和磁性元件3连接。
按本发明设置,为了借助弹簧元件12操纵感应发生器1,在该操纵的进程中可以强制磁性元件3在静止位置Yl、Y2之间的运动,将操纵力FB导入到弹簧元件12的力导入区域12c中,其中,磁性元件3尤其处在第一静止位置或者说起始位置Yl中(在例如图1、2 中所示的·位置),亦即磁性地牢牢保持在线圈芯5上。
通过到力导入区域12c中的操纵力导入,弹簧元件12的第一和第二区段或者说第一弹簧元件14和第二弹簧元件18首先各经历了弯曲,亦即在连接区域中的弯曲,弯曲的程度在面朝力导入区域12c的端部14a、18a处最大。在此,在各自的挠曲或者说弹性变形的进程中,不仅第一蓄能器10而且第二蓄能器11彼此独立地储存操纵能量。为了能让第一和第二区段或者说第一和第二弹簧元件14、18的弯曲成为可能,弹簧元件12在当前以距感应线圈4的间距恰当地受支撑,亦即支撑在感应线圈4处或支撑在通过尤其是磁力牢牢保持在线圈芯5上的磁性元件3处。
现在,在达到或者说超过可储存的能量的情况下,尤其是从超过储存在第一区段或者说第一弹簧元件14中的能量数量起,或者说从超过所设置的例如导致整合地形成的第一和第二弹簧元件14、18或者说弹簧元件12的第一和第二区段的共同形成的U形状或 V形状的弹性变形起,可以借助弹簧元件12、尤其是借助例如形式为臂形件17的连接元件 16,将继续导入的操纵力以经增强的、尤其是完全的范围(Umfang)传递到弹性元件3上,亦即沿位移方向。
由于现在增强地导入磁性元件3中的操纵力可以强制磁性元件3的运动,亦即磁性元件3被从其初始位置Yl沿着预先给定的运动路径挤压出来。
按照本发明,在此以如下方式来设置在静止位置Y1、Y2之间或反过来的运动路径,即,在继续操纵或者说继续强制运动的情况下首先进行磁性元件3从线圈芯5的松开 (向外偏转)进而随之而来地或者说接下来地进行沿其中臂6、7彼此相邻的方向(位移方向或者说反向位移方向)的运动,以及此外进行在待占据的静止位置Yl或者说Υ2中在线圈芯 5上达到贴靠(In-Anlage-Gelangen)(向内偏转)。在此,借助向外偏转可以达到中间位置, 从克服该中间位置起,在很大程度上无阻碍地通过磁性保持力使磁性元件3的快速运动成为可能。在克服中间位置后,通过第一蓄能器10的所储存的能量通过机械的加速,尤其是由于能量的突然释放来支持沿位移方向或者说反向位移方向的运动。
按照本发明,为了预先给定这样的运动路径,感应发生器1、尤其是例如至少一个感应线圈4和磁性元件3 —起尤其构造了曲线控制装置(例如图1、3、4),该曲线控制装置借助止动型材或者说控制型材20和沿控制型材导引的元件21、尤其是嵌入元件21形成。
按照本发明,能将磁性元件3带到限定的中间位置中以及在离开中间位置后进一步机械加速地带到另一静止位置Yl或者说Y2中的合适的运动路径或者说合适的控制型材 20如图1或图4所示,是带有通向彼此的、亦即相应于上升的和下降的斜坡的第一斜面22 和第二斜面23的运动路径或者说控制型材20,例如圆弧段或呈Λ形的运动路径,其中,在紧密相邻的斜面端部22a、23a之间可以形成例如高峰,至少极限值。
斜面22、23各用于在导入力、亦即在导入填充第一蓄能器10或第一蓄能器10和第二蓄能器11之后沿位移方向或者说反向位移方向继续作用的力的情况下,将磁性元件3 从静止位置Yl或者说Y2向外偏转,所述力将磁性元件3相对各一个斜面22或者说23挤压,从而使得磁性元件3被强制沿斜面运动,尤其是强制占据限定的中间位置。此外,斜面 22,23设置用于实现向内偏转。斜面22、23就此而言设置在运动路径的开端和结尾处。
曲线控制装置、尤其是控制型材20此外具有例如第一和第二止挡元件24,这些止挡元件各界限了磁性元件3的运动路径以及就此而言限定了静止位置Yl、Y2,例如形式为止动座,磁性元件3在这些止动座中贴靠到各臂6、7上,倘若是稳定的静止位置。
在当前,例如感应线圈4具有如下元件,该元件构造了控制型材20,下文中称为控制曲线承载件25。控制曲线承载件25尤其与磁性元件3对置地构造,其中,控制型材20在感应线圈4的端侧4a处与磁性元件3以如下方式对置,即,嵌入元件21能在其上导引。磁性元件3在此具有对应的嵌入元件21,例如至少一个轴颈。嵌入元件21尤其通过连接元件 16的预张紧相对控制型材20被挤压。按照本发明也可以考虑的是,控制型材20构造在磁性元件3上,例如与之整合,并且嵌入元件21例如构造在感应线圈4上。磁性元件3在沿着通过控制型材20预先给定的运动路径运动的情况下优选以如下方式支撑,即,歪斜受到阻碍并且使得良好的可导引性成为可能。为此,控制型材20或者说嵌入元件21例如沿横向方向在感应线圈4或者说磁性元件3的两侧形成,尤其是例如一致地形成。例如可以使用带有两个彼此沿横向方向相邻的控制型材20的唯一控制曲线承载件25。
在当前,感应发生器I例如具有两个相叠布置的感应线圈4或双重线圈4,所述感应线圈或双重线圈例如包围线圈芯5的各一个臂6或者说7。在每个感应线圈4上布置有带有与相邻的感应线圈4 一致的控制型材20的控制曲线承载件25。为每个控制型材20配属有磁性元件3的经导引的嵌入元件21,从而使磁性元件3沿运动路径的可靠地导引成为可能。
接下来阐释在图1至图4中所示的感应发生器I的按本发明的功能性。为此,尤其参考图6和图7,它们示出了在达到中间位置前(图6)和离开中间位置后(图7)的力关系O
在用于强制运动磁性元件3的操纵力导入开始之时,先将弹簧元件12弹性变形, 亦即第一和第二区段各储存能量。从达到预先确定的、伴随着弹簧元件12或者说第一和第二区段或者说第一弹簧元件14和第二弹簧元件18的更高的抗弯刚度的变形起,将操纵力现在传递到磁性元件3上。由此将现在沿位移方向X用操纵力加载的磁性元件3相对斜面22挤压。斜面22在运动路径上导引磁性元件3,该运动路径借助已导入的力强制向外偏转, 亦即强制占据中间位置。
例如弹簧元件12的挠曲直至中间位置被基本上维持。但从中间位置起,亦即在克服磁性的保持力后进行磁性元件的快速运动,伴随着强烈的向外偏转。由于在运动的进程中在位移方向上的所获得的运动自由空间,在连接区域中支撑在第二弹簧元件18或者说弹簧元件12的第二区段上的第一弹簧元件14或者说弹簧元件12的第一区段可以松弛以及由此加速磁性元件3。
图6和图7各示例性示出了贴靠在斜面22上的嵌入元件21,其中,设置有由于沿位移方向起作用的操纵力的导入的向外偏转。在图6中,嵌入元件21或者说对应地磁性元件3处在一个静止位置Yl中,而在图7中则已经向外偏转,尤其是处在如下位置中,在该位置中,按照本发明经储存的能量被从第一蓄能器10沿位移方向X输出给磁性元件3以将磁性元件3加速地带到另一静止位置Y2中。
布置在感应线圈4上的弹簧元件12,尤其是第一区段,在静止或者说未被操纵的状态下用确定的力F预张紧。力F借助连接元件16将与之连接的磁性元件3沿反向位移方向挤压到第一静止位置Yl中。弹簧元件12的第一区段在此以如下方式预张紧,即,嵌入元件21以及就此而言磁性元件3相对控制型材20被挤压。这种预张紧力在当前被称为F2。
在这个相应Yl的静止位置中,嵌入元件21处在与控制型材20例如经锁止的状态中,例如与控制型材20的止挡元件24贴靠以及与相邻的斜面22贴靠。
若现在用相应操纵力(参看图6)的力Fbi沿位移方向,例如借助力导入元件13,将尤其例如弹簧元件12的舌形件压到力导入区域12c上,那么首先操纵能量就被储存在第一蓄能器10中,因此磁性元件3为了向外偏转而越来越多地相对斜面22被挤压。
操纵力Fbi (图6)和造成的保持力Fh在嵌入元件21、例如轴颈和控制型材20或者说斜面22之间的接触点中产生反应力Fki,该反应力按力平行四边形由Fbk=Fb (其中,Fbk包含了在磁性元件3和线圈芯5之间的摩擦力FKeibMag以及在磁性元件3和斜面22或者说斜坡之间的摩擦力FKeibAS)和Fhk组成。造成的力Fki始终垂直于在控制型面20上的接触面起作用并且按力平行四边形法则依赖于角度α (摩擦力或者说摩擦路径依赖于 α )。
随着操纵力Fbi的增加,反应力FK1、FK2和Fhk也上升。一旦Fhk超过FH,就失去了平衡并且磁性元件3沿着控制型材20或者说起动斜面22运动。这在摩擦力FKeibMag向零去时以及磁力Fmi连续下降(图7)时进行。
现在占据按本发明的中间位置,在该中间位置中,摩擦力向零去并且磁性保持力 Fffll随着越来越多的离开而超比例地或者说突然地下降(嵌入元件21或者说轴颈在摩擦力等于零时最小地由控制型材离开)。在此,力Fki明显下降,而Fk2至少保持相同。由此破坏了平衡,因为第一机械蓄能器10或者说弹簧元件12的第一区段已经储存了相应的能量数量并且磁性元件3现在可以机械地加速,即通过释放来自第一蓄能器10或者说弹簧元件12 的第一区段的能量。这相应于中间位置。
所需的用于切换或者说针对到另一静止位置Y2中的运动的力Fb首先在达到操纵路径的情况下才在弹簧元件12的弹簧臂形件15中被构建。操纵路径在此大致等于磁性元件3的场路径(Rasterweg)。
在离开中间位置后,磁性元件3现在能够以主要由力F2引起的非常小的阻力被带到另一静止位置Y2中,亦即克服起动斜面22以及沿着其它的起动斜面23向内偏转,其中, 同时地进行在臂彼此相邻方向上的位移。储存在第一蓄能器10中的、同样沿位移方向起作用的力Fb2在此引起非常强烈的加速和磁性元件3突然运动到另一静止位置Y2中。就此而言,磁性元件3通过输出到磁性元件3上的、第一蓄能器10所储存的能量而在离开中间位置后被机械加速地带到相应另一静止位置Y2或者说Yl中。
在沿运动路径或者说控制型材20的运动期间,Fb下降或者说在相应于例如无线电开关2的第二开关位置的第二静止位置Y2中在一定程度上接近零。在靠近第二静止位置 Y2的情况下或者说向内偏转到第二静止位置Y2中的情况下,磁性元件3基于力F2、亦即预张紧力又相对线圈芯5按压。
在磁性元件3的通过运动路径预先给定的靠近到线圈芯5上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磁力Fm同样快速地以如下方式将磁性元件3与线圈芯5连接起来,即,调整出相对第一静止位置Yl反过来分布的、闭合的磁性的环形磁通。通过磁性元件3在静止位置Π、Υ2之间的按本发明的强烈加速带动可以产生非常高的能量数量。
在此,弹簧元件12可以在向内偏转到第二静止位置Υ2中之后进一步被操纵,在该第二静止位置中嵌入元件21达到在止挡元件22上的贴靠,其中,例如弹簧元件12被进一步弹性变形。这种操纵路径被称为随动路径(Nachlaufweg),其通常是必需的,以便补偿在一些应用情况下的运动路径公差。
磁性元件3从第二静止位置Υ2到第一起始静止位置Yl中的运动在此按照和之前所述的那样的相同的原理进行。操纵力Fb在第二静止位置Υ2中降低或者说消除。从第二静止位置Υ2强制运动回到第一静止位置Yl中则通过储存在第二区段18中的复位力F进行,该复位力沿反向 位移方向作用到磁性元件3上并且该复位力在运动到第一静止位置Yl 中之前被转化成弹簧元件12的第一区段的、尤其是弹簧臂形件15的相反的预张紧,亦即, 第一机械蓄能器10首先又储存能量,亦即尤其是通过弯曲,其中,弯曲尤其在相反的方向上进行。
在达到与第二静止位置Υ2相邻地借助其它的起动斜面23来占据的其它的中间位置后,现在储存在第一蓄能器10或者说弹簧元件12的第一区段中的能量又被突然地释放或者说输送到磁性元件3上,以如下方式,即,进行到第一静止位置Yl中的机械地通过第一蓄能器10所储存的能量所加速的带动。
储存在形式为弹簧元件12的第一区段的第一蓄能器10中的能量的突然释放例如又通过弹簧元件12的之前通过操纵力所负载的以及就此而言弹性弯曲的第一区段的突然松弛,例如通过相应于例如在释放弧弦(Bogensehne)之后弧的松弛的突然往回弯曲来进行。
弹簧元件12的第一区段的相应于能量释放的往回弯曲或者说松弛,例如在越来越快的向外偏转的进程中,经促动地通过各自的斜面22、23与克服中间位置一致地成为可倉泛。
图8、9和11示例性示出了按本发明的感应发生器I’的其它实施形式,该感应发生器设置用于形成无线电开关2 (图10)。感应发生器I’不需要任何预张紧力,以便沿运动路径导引磁性元件3。由此,磁性元件3在使用较少的操纵力的情况下可以向外偏转或者说强制运动,其中,能获得均匀的高的能量数量。
为此感应发生器I’具有带构造成保持架的控制曲线承载件25的曲线控制装置, 亦即控制保持架26,嵌入元件21借助该控制保持架沿着预先给定的运动路径或者说曲线控制装置的控制型材20导引、尤其是强制导引。控制型材20在此构造在保持架26内部。 通过使用控制保持架26,预张紧力F2不是必需的,因为在控制保持架26中导引的嵌入元件 21不会偏离预先给定的运动路径。图12示例性地示出了在该实施形式的情况下在静止位置Yl中的力关系。
在按图8和图9的实施形式中,第一机械蓄能器10和第二机械蓄能器11又借助弹簧元件12形成,当前是呈L形的弹簧元件12。该弹簧元件12又如在之前所描述的实施形式中那样设置用于在操纵时的力导入,其中,例如将整合地形成的力导入元件13构造成感应发生器I’的操纵元件。该力导入元件13此外可以与弹簧元件12分开地形成。
弹簧元件12又具有第二区段18,该第二区段支撑或者说固定在感应线圈4的背离磁性元件3的纵向端部上。对置的、设置用于与磁性元件3连接的第一区段或者说第一弹簧元件14,相应于第一机械蓄能器10,在此情况下构造用于与连接元件16’铰接连接,该连接元件又设置用于与磁性元件3铰接地连接。通过这种连接可以低摩擦地将为了运动而待导入的力沿位移方向或者说反向位移方向传递到磁性元件3上,但没有转矩。
弹簧元件12的第一区段的面朝磁性元件3的端部构造用于与连接元件16’铰接连接,其中,该连接元件具有例如两个在横向方向上突出的、以例如突起部形式的铰接元件 27,这两个铰接元件以转动运动的方式各与连接元件16’的对应的铰接元件28、例如各与第一容纳开口共同作用。连接元件16’在此例如借助至少一个臂形件17’、例如两个臂形件17’形成,这两个臂形件通过接片牢牢地相互连接。在连接元件16’的为了与磁性元件 3连接而设置的端部上设置有其它的铰接元件29,以便达到与磁性元件3的铰接元件30的其它的铰接连接。为此,例如臂形件17’的下端部各构造了第二容纳开口,磁性元件3的各一个对应的铰接元件30借助该第二容纳开口铰接连接地嵌入。
在操纵的情况下,感应发生器I ’的磁性元件3此外以上述方式被带到中间位置中并且从达到该中间位置 起借助储存在第一蓄能器10或者说弹簧元件12的第一区段中的能量被机械地加速带到相应另一静止位置Yl、Y2中。为此参考相对感应发生器I的、尤其是相对感应发生器I的功能性的上面提到的实施。
按照本发明,通过使用不同的轮廓控制装置或者说不同的控制型材20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形成不同的感应发生器1、1’,亦即不同的功能性。感应发生器1、I’通常可以双稳态地实施有两个稳定的静止位置Y1、Y2,单稳态地实施有一个静止位置(也就是自动反向开关的按键),多稳态地实施有多于两个的静止定位或也实施成亚稳定的(相对小变化是稳定的,但相对较大的变化则是不稳定的)。
图13示出了轮廓控制装置的例子,借助该轮廓控制装置的控制型材20可以形成亚稳定的无线电开关2。不仅借助感应发生器1、1’的第一实施形式而且借助第二实施形式各可以形成亚稳定的无线电开关2。为此,例如控制型材20被如下地适配,即,除了两个稳定的静止位置Υ1、Υ2外设置有在运动路径期间的亚稳定位置Υ0,亦即可以被暂时占据的位置,参看图14。该其它的亚稳定位置YO沿运动路径形成在第一和第二静止位置Υ1、Υ2之间。
在从静止位置Yl、Υ2中的一个运动到另一静止位置中的进程中,通常产生两个电信号或者说脉冲。第一信号在中断磁回路的情况下产生,其它的信号则在闭合磁回路的情况下产生,伴随着线圈芯5的极性反转。所产生的电压或者说能量在此依赖于磁通的变化速度。
由于基于闭合速度的惯性法则而不同的中断速度,在打开磁路的情况下,由于磁性元件3与臂6、7脱离贴靠产生了如下能量,该能量与由于与臂6、7的达到贴靠、对应磁回路的闭合的能量不同。在打开的情况下,能量数量要少于在闭合磁回路的情况下。由此借助亚稳定位置YO可以探测直至四个信号,这四个信号借助极性和所产生的能量数量是可区别的。
感应发生器1、1’按照本发明以如下方式设计,即,相应于磁性元件3的运动导入的切换点仅通过确定的力大小来确定,这个确定的力大小在第一蓄能器10中或者说在弹簧元件12的相应于例如两个弹簧臂形件15的第一区段14中构建。这个力大小在此由于单个部件的制造公差造成地,或由于不同的磁力,或由于摩擦力扩散(Reibkraftstreuung) 而波动,由此开关点不精确性变得可能。
为了提高开关点准确性,感应发生器1、1’可以以如下方式设计,S卩,在操纵在限定的路径上的情况下,由此,开关点在第一蓄能器10中例如仅储存为了切换所需的力的90%。 力的最后10%可以通过直接操纵磁性元件3被补充。
在结构上,这例如可以这样来实现,S卩,例如从力导入元件13起,尤其是从上端部起,朝磁性元件3的方向构造刚性的接片,该刚性的接片按照限定的路径,与弹簧元件12 的弹性变形对应地直接按压到磁性元件3上,并且在进一步操纵的情况下将该磁性元件运动,亦即沿着相邻的斜面22。
按本发明的感应发生器1、1’可以具有与线圈芯5共同作用的感应线圈4或两个感应线圈4 (例如图1、8),呈U形的线圈芯5的各一个臂6、7以如下方式置入所述感应线圈中,即,磁性元件3可以贴靠在臂端部上。按本发明整合形成的、形式为弹簧元件12、尤其是形式为弹簧弓形件的第一机械蓄能器10和第二机械蓄能器11在此可以用于将磁性元件3与感应线圈4集合成一体式构造的模块。为此,将弹簧弓形件既固定在磁性元件3上也 固定在感应线圈4上。这样形成的模块仅由弹簧弓形件、带线圈芯5和磁性元件3的感应线圈4组成。
按本发明的感应发生器I可以例如部署在无线电开关I中,该无线电开关具有发射器结构组件31和带有天线的天线结构组件32。感应发生器I在此例如借助用于能量输出到发射器结构组件31上的接触元件33与该发射器结构组件电接触地连接、例如插塞连接。感应发生器I可以例如借助无线电开关2的与力导入元件13共同作用的操作元件34 被操纵,亦即通过到操作元件34中的沿着位移方向的力导入。
附图标记列表
1、I’ 感应发生器
2无线电开关
3磁性元件
4感应线圈
5呈U形的线圈芯
6第一臂0130]7第二臂0131]8永磁体0132]9极靴0133]10第一机械蓄能器0134]11第二机械蓄能器0135]12弹簧元件0136]12a第一弓形件端部0137]12b第二弓形件端部0138]12c力导入区域0139]13力导入元件0140]14第一弹簧元件0141]14a端部区域0142]15弹簧臂形件 0143]16、16,连接元件0144]17、17,臂形件0145]18第二弹簧元件0146]18a端部区域0147]19支撑元件0148]20控制型材0149]21嵌入元件0150]22第一斜面0151]22a端部0152]23第二斜面0153]23a端部0154]24止挡元件0155]25控制曲线承载件0156]26控制保持架0157]27、28、29、30铰接元件0158]31发射器结构组件0159]32天线结构组件0160]33接触元件0161]34操作元件0162]X位移方向0163]Y反向位移方向
权利要求
1.用于无线电开关(2)的感应发生器(1、1’),所述感应发生器带有磁性元件(3)以及带线圈芯(5)的感应线圈(4),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芯(5)呈U形地形成,其中,为所述磁性元件(3)限定各与所述线圈芯(5)的臂(6、7)贴靠的第一静止位置(Yl)和第二静止位置(Y2),在这两个静止位置之间变换时各在所述线圈芯(5)内进行磁通方向反转,其中,为在所述静止位置(Y1、Y2)之间的运动预先给定所述磁性元件(3)的运动路径,其中,所述感应发生器(1、1’)具有与所述磁性元件(3)作用连接的第一机械蓄能器(10),所述第一机械蓄能器在从一个静止位置(Υ1、Υ2)出来地强制运动的进程中首先储存能量并且将所述能量在达到沿所述运动路径限定的、对应所述线圈芯(5)上的磁力突然减小的中间位置后,为了在离开所述中间位置后机械加速地将所述磁性元件(3)带到相应另一静止位置(Υ2、Υ1)中而输出到所述磁性元件(3)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元件(3)为了所述线圈芯(5)的极性反转以能在所述臂(6、7)彼此相邻的方向上相对所述臂(6、7)位移的方式布置在所述感应发生器(I)、尤其是所述感应线圈(4)上。
3.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感应发生器(1),其特征在于,以如下方式预先给定在所述静止位置(Υ1、Υ2)之间的所述运动路径,即,所述磁性元件(3)在强制运动的情况下在离开所述中间位置后直至占据所述相应另一静止位置(Υ2、Υ1)均与所述线圈芯(5)脱离贴靠。
4.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感应发生器(1),其特征在于,以如下方式预先给定所述运动路径,即,在从所述第一静止位置(Yl)运动到所述第二静止位置(Υ2)中及反过来时,在离开静止位置(Υ1、Υ2)时进行向外偏转以及接下来进行向内偏转。
5.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感应发生器(I),其特征在于,借助曲线控制装置预先给定所述磁性元件(3)的运动路径,所述曲线控制装置借助控制型材(20)和沿所述控制型材(20)导引的嵌入元件(21)形成。
6.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感应发生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控制装置的所述控制型材(20)为了预先给定使得向外偏转和向内偏转成为可能的运动路径而具有通向彼此的两个斜面(22、23),在所述两个斜面之间以如下方式形成极限值或高峰,S卩,使得在其上导引的嵌入元件从一个静止位置(Υ1、Υ2)出来进入相应另一静止位置(Υ2、Υ1)中的向外偏转和向内偏转成为可能。
7.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感应发生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元件(21)借助预张紧力相对所述控制型材(20)挤压。
8.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感应发生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元件(3)在强制运动期间借助沿所述控制型材(20)导引的嵌入元件(21)沿着所述运动路径导引,其中,所述控制型材(20 )容纳在形成为控制保持架(26 )的控制曲线承载件(25 )中,其中,所述控制型材(20)尤其形成为型材槽。
9.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感应发生器(I1),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元件(3)具有所述嵌入元件(21),其中,所述感应线圈(4)具有所述控制曲线承载件(25),所述控制曲线承载件构造了所述曲线控制装置的所述控制型材(20),其中,所述嵌入元件(21)在强制运动的情况下沿所述控制型材(20 )在所述静止位置(Yl、Υ2 )之间导引。
10.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感应发生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型材(20)为了限定所述第一静止位置(Yl)和所述第二静止位置(Y2)各具有止挡元件(24),所述止挡元件尤其各与所述控制型材(20)的斜面(22、23) —起构造了用于所述嵌入元件(21)的止动座。
11.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感应发生器(I),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发生器(I)具有第二机械蓄能器(17),所述第二机械蓄能器对应所述磁性元件(3)从第一起始静止位置(Yl)到所述第二静止位置(Υ2)中的运动连续地越来越多地储存操纵能量,所述操纵能量能够释放用来强制所述磁性元件(3)沿相反方向运动。
12.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感应发生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发生器(I)为了操纵而具有弹簧元件(12),尤其是具有构造成操纵元件的、构造了在强制运动的进程中用来储存操纵能量的第一蓄能器的弹簧元件(12),尤其是呈L形或呈弓形的操纵元件。
13.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感应发生器(I),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12)构造了所述第一机械蓄能器(10),所述第一机械蓄能器构造成用于储存操纵能量,所述操纵能量能够释放用来机械加速地将所述磁性元件(3)从一个静止位置(Υ1、Υ2)带到相应另一静止位置(Υ2、Yl)中,以及所述弹簧元件(12)构造了所述第二机械蓄能器(11),所述第二机械蓄能器构造用于储存操纵能量以产生复位力,其中,所述第二机械蓄能器(11)尤其与所述第一机械蓄能器(10)整合地形成。
14.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感应发生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蓄能器(10)以第一弹簧元件(14)或者说所述弹簧元件(12)的第一区段的形式构造,所述第一机械蓄能器借助连接元件(16)与所述磁性元件(3)以如下方式硬地连接,即,能够传递转矩和力,尤其是借助臂形件(17),其中,借助所述连接元件(16)预张紧力作用到所述磁性元件(3)上。
15.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感应发生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蓄能器(10)以第一弹簧元件(14)或者说所述弹簧元件(12)的第一区段的形式形成,与所述磁性元件(3)连接的、尤其是铰接连接的连接元件(16’)以如下方式铰接在所述第一机械蓄能器上,即,力能够传递到所述磁性元件(3)上。
16.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感应发生器(I),其特征在于,尤其是形成为至少一个弹簧臂形件(15)的所述第一蓄能器(10),从所述弹簧元件(12)的力导入区域(12c)朝着所述磁性元件(3)的方向延伸,其中,尤其是形成为呈页片形弹簧元件的所述第二蓄能器(11),从所述弹簧元件(12)的力导入区域(12c)朝着所述感应线圈(4)的背离所述磁性元件(3)的纵向端部延伸。
17.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感应发生器(I),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12)借助所述第二蓄能器(11)支撑在所述感应线圈(4)上以及借助所述第一蓄能器(10)与所述磁性元件(3)连接,以用于力传递。
18.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感应发生器(I),其特征在于,借助所述第一机械蓄能器(10)所储存的能量为了机械加速地带动所述弹簧元件(3)能够施加力到所述磁性元件(3)上,尤其是借助所述第一弹簧元件(14)或者说所述弹簧元件(12)的第一区段,所述力在所述臂(6、7)彼此相邻的方向上起作用。
19.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感应发生器(I),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型材(20)在所述第一静止位置(Yl)和所述第二静止位置(Y2)之间限定了所述磁性元件(3)的构造成亚稳定位置(YO)的位置。
20.无线电开关(2),带有发射器结构组件(22)和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电开关(2 )具有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感应发生器(I)。
全文摘要
用于无线电开关(2)的感应发生器(1、1’),该感应发生器带有磁性元件(3)以及带线圈芯(5)的感应线圈(4),其中,线圈芯(5)呈U形地形成,其中,为磁性元件(3)限定各与线圈芯(5)的臂(6、7)贴靠的第一静止位置(Y1)和第二静止位置(Y2),在这两个静止位置之间变换时各在线圈芯(5)内进行磁通方向反转,其中,为在静止位置(Y1、Y2)之间的运动预先给定磁性元件(3)的运动路径,其中,感应发生器(1、1’)具有与磁性元件(3)作用连接的第一机械蓄能器(10),该第一机械蓄能器在从一个静止位置(Y1、Y2)出来地强制运动的进程中首先储存能量并且将该能量在达到沿运动路径限定的、对应线圈芯(5)上的磁力突然减小的中间位置后,为了在离开中间位置后机械加速地将磁性元件(3)带到相应另一静止位置(Y2、Y1)中而输出到磁性元件(3)上。
文档编号H02K39/00GK103004068SQ201180015606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3日
发明者爱德华·鲁夫 申请人: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