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6442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特别是涉及一种舵机用耐高温高过载的永磁同步电机,属于电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航空航天领域内舵机电机的特殊工作状态,即:高温工作环境;短时间歇工作制;瞬时大过载;体积小、质量轻;高可靠性。普通的永磁同步电机要做到大转矩,电机尺寸就难以降低;小尺寸的电机又难以做到大转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耐高温(180°C)、高过载(达6倍过载)的永磁同步电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包括机壳、定子和转子,所述的定子的电枢绕组内部封装耐高温散热漆,所述的转子包括耐高温玻璃丝带、高温胶、钐钴稀土永磁体、磁轭、转轴和轴承,转轴通过轴承与机壳连接,磁轭安装在转轴上,磁轭上加工凹槽,钐钴稀土永磁体安装在凹槽中,并通过高温胶粘结固定在凹槽内,钐钴稀土永磁体外部用耐高温玻璃丝带缠绕捆扎。所述的定子通过热装与机壳过盈配合。所述的电枢绕组采用Y接的双层短距绕组。所述的热装温度为220±5°C。所述的电枢绕组采用280°C耐温等级的电磁线。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I)本实用新型采用内置式转子结构,内置式转子结构凸极率相对较高,以利用交、直轴磁路的不对称而产生的磁阻转矩,提高电机的过载能力;(2)本实用新型采用280°C耐温等级的电磁线、耐高温玻璃丝带、钐钴稀土永磁体,提高了耐高温性能,可以在180°C环境下长期可靠地工作在额定状态下;(3)本实用新型的电枢绕组用耐高温散热漆灌封,增强电枢绕组的散热能力;(4)本实用新型在180°C环境下长期可靠地工作在额定状态下,其极限输出功率可以达到额定输出功率的6倍,因此在更小的体积条件下能够输出高的转矩,既满足特殊工况下的体积要求,又可以满足输出力矩需求,电机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包括机壳1、定子2和转子3,定子2通过热装与机壳I过盈配合,热装前机壳I的加热温度控制在220±5°C。电枢绕组4用耐高温散热漆5灌封,增强电枢绕组4的散热能力。转轴7通过轴承6与机壳I相连,轴承6为转子3提供支撑。本实用新型转子如图2所示,采用内置式转子结构,包括耐高温玻璃丝带31、高温胶、钐钴稀土永磁体32、磁轭33、转轴7和轴承6,转轴7通过轴承6与机壳I连接,磁轭33安装在转轴7上,磁轭33上加工凹槽,钐钴稀土永磁体32安装在凹槽中,并通过高温胶粘结固定在凹槽内,钐钴稀土永磁体32外部用耐高温玻璃丝带31缠绕捆扎。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结构是电磁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普通的永磁同步电机常采用表面凸出式转子结构,该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本实用新型采用内置式转子结构(内置式转子的永磁体嵌入到转子铁心中,表面式转子的永磁体粘贴在转子铁心表面上),该结构凸极率相对较高,以利用交、直轴磁路的不对称而产生的磁阻转矩,提高电机的过载能力。转子永磁体尺寸决定了电机的气隙磁密波形和每极气隙磁通量,除影响电机的各项运行性能外,还影响着电机中永磁体的空载漏磁系数,从而也决定了永磁体的利用率。普通的永磁同步电机只是希望电机能够输出最大的转矩,对永磁体体积约束较小,而本实用新型要求在更小的体积条件下能够输出高的转矩,并且能够在高温环境下长期可靠工作。故永磁体的设计要综合考虑永磁体工作点、极对数、磁负荷、电磁转矩、功率密度等因素的影响,并选用耐高温等级较高的钐钴稀土永磁材料。本实用新型的电枢绕组4可采用与普通交流电机相似的电枢绕组。由于本实用新型由永磁体励磁,气隙磁场谐波较多,使电动势中的谐波也较多。因此,为了提高电机的性能,须在电枢绕组设计上采取一定的措施。本实用新型采用Y接的双层短距绕组以避免电枢绕组中产生环流,并削弱电动势谐波。电枢绕组4采用耐高温电磁线(280°C耐温等级),电机的电枢绕组匝数和线规根据电机的电磁负荷、定子槽形尺寸和槽满率的限制来综合计算确定。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电机具有短时的高过载能力,在180°C高温环境下能够可靠工作。本实用新型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特性,在过载状态可以产生大的输出功率,在额定状态下能够保持高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运行平稳性高、动态响应能力强的特性,应用于舵机系统电推进装置,能够有效满足高温极端环境下舵机电机的性能需求。本实用新型未详细说明部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包括机壳(I)、定子(2)和转子(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2)的电枢绕组(4)内部封装耐高温散热漆,所述的转子(3)包括耐高温玻璃丝带(31)、高温胶、钐钴稀土永磁体(32)、磁轭(33)、转轴(7)和轴承¢),转轴(7)通过轴承(6)与机壳(I)连接,磁轭(33)安装在转轴(7)上,磁轭(33)上加工凹槽,钐钴稀土永磁体(32)安装在凹槽中,并通过高温胶粘结固定在凹槽内,钐钴稀土永磁体(32)外部用耐高温玻璃丝带(31)缠绕捆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⑵通过热装与机壳(I)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枢绕组(4)采用Y接的双层短距绕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装温度为220±5°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枢绕组(4)采用280°C耐温等级的电磁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包括机壳、定子和转子,所述的定子的电枢绕组内部封装耐高温散热漆,转子包括耐高温玻璃丝带、高温胶、钐钴稀土永磁体、磁轭、转轴和轴承,转轴通过轴承与机壳连接,磁轭安装在转轴上,磁轭上加工凹槽,钐钴稀土永磁体安装在凹槽中,并通过高温胶粘结固定在凹槽内,钐钴稀土永磁体外部用耐高温玻璃丝带缠绕捆扎。本实用新型采用内置式转子结构,内置式转子结构凸极率相对较高,以利用交、直轴磁路的不对称而产生的磁阻转矩,提高电机的过载能力;本实用新型采用280℃耐温等级的电磁线、耐高温玻璃丝带、钐钴稀土永磁体,提高了耐高温性能,可以在180℃环境下长期可靠地工作在额定状态下。
文档编号H02K3/28GK202957684SQ20122059526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3日
发明者揭军, 段小帅, 谢劲松, 郝卫生 申请人: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