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6932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组合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能够改善变电站电缆与其它设备安装格局的组合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变电站的出线规模不断扩大,受场地的限制、线路路径的制约,一些变电站的架空出线规模难以实现,需将架空出线改为电缆出线。按照现有的设计理念,一种方法是变电站设备采用独立支架,由于电缆支架与设备支架间距较为密集,不宜现场施工;另一种方法是采用联合基础,但这样会使得工程费用成本相应增加。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组合支架,其能够同时满足变电站设备和电缆的安装需求,优化安装格局,同时成本较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合支架,包括主支撑杆,主支撑杆的顶部设有安装平台;主支撑杆投影两侧的安装平台上分别设有电缆终端头安装孔和设备安装孔;主支撑杆的杆身上设有I个以上电缆支撑架。在应用时,可将主支撑杆下端固定于地面上,然后将电缆终端头和避雷器等设备分别安装固定在安装平台的相应位置,安装孔配合螺栓即可实现固定。电缆出线可通过电缆支撑架来支撑,施工便利。在安装变电站设备时,设备通常还附带一些小的功能部件,如避雷器附带的放电计数器等;为了便于这些附件的安装,本实用新型中多个电缆支撑架可拆卸安装于主支撑杆杆身的同一侧部,主支撑杆杆身的另一侧部还可拆卸安装有设备附件支撑架。为了保证组合支架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平台垂直于主支撑杆,焊接于主支撑杆的顶部。为了增强组合支架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还包括I个以上第一加筋板,第一加筋板的一侧部焊接于主支撑杆上,顶部焊接于安装平台下表面上。为了进一步增强组合支架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平台的下表面上还垂直焊接有第二加筋板和第三加筋板;第二加筋板和第三加筋板的数量皆为2个,2个第二加筋板相互平行,且位于主支撑杆的两侧;2个第三加筋板分别垂直于第二加筋板,并位于主支撑杆的两侧。为了使安装平台与主支撑杆之间的固定更加可靠,本实用新型中主支撑杆为圆柱形;2个第二加筋板之间的距离,与2个第三加筋板的距离,两者中至少有一个等于主支撑杆的直径使得第二加筋板和第三加筋板围成的方形空间至少有一对正好将主支撑板卡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组合支架可同时满足变电站设备和电缆的安装需求,非常方便实现电缆出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适应了电网的进一步发展,充分利用有限土地资源,为满足规划出线要求,建设电缆出线的变配电站。且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支架不受电压的等级限制,对于采用电缆出线的变电站均可采用,可大大节省变电站设备及电缆支架相关材料的成本投入。对于变电站扩建工程,亦可以采取该组合支架实现变电站的扩建,满足了电网发展的要求。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组合支架的结构主视图;图2所示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电缆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明显易懂,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做进一步描述。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组合支架包括主支撑杆1、安装平台2,安装平台2的下表面焊接固定于主支撑杆I的顶部;主支撑杆I投影两侧的安装平台2上分别设有电缆终端头安装孔12和设备安装孔11 ;电缆终端头安装孔12为位于以电缆终端头安装位置中心02为圆心所画的圆轮廓线上的多个通孔,且各孔均匀布置于圆轮廓线上;设备安装孔11为位于以设备安装位置中心01为圆心所画的圆轮廓线上的多个通孔,且各孔均匀布置于圆轮廓线上。如图1所示,设备安装孔11所在圆的直径与所要安装的设备大小相适应,电缆终端头安装孔所在圆的直径与电缆终端头大小相适应,设备或电缆终端头与相应的安装孔之间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主支撑杆I杆身上设有3个电缆支撑架7,可满足电缆出线的要求,3个电缆支撑架7位于杆身的同一侧部,杆身的另一侧部设有设备附件支撑架6。结合图3所示,电缆支撑架7通过连接件73固定安装于主支撑杆上,电缆支撑架7的支撑杆71 —端连接连接件73,另一端设有电缆包箍72,用于固定出线电缆。设备附件支撑架6可由槽钢和钢板组成,以能够放置避雷器的放电计数器等设备附件。为了保证组合支架中主支撑杆I与安装平台2之间固定可靠,本实用新型设有多个加筋板:第一加筋板5数量为4个,各第一加筋板5的一侧部焊接于主支撑杆I上,顶部焊接于安装平台2下表面上;安装平台2的下表面上还垂直焊接有2个第二加筋板3和2个第三加筋板4 ;2个第二加筋板3相互平行,且位于主支撑杆I的两侧;2个第三加筋板4分别垂直于第二加筋板3,并位于主支撑杆I的两侧;主支撑杆I为圆柱形时,2个第二加筋板3之间的距离,与2个第三加筋板4的距离,两者中至少有一个等于主支撑杆I的直径,使得第二加筋板3和第三加筋板4围成的方形空间至少有一对正好将主支撑板I卡住。在应用时,可将主支撑杆下端固定于地面上,然后将电缆终端头和避雷器等设备分别安装固定在安装平台的相应位置,安装孔配合螺栓即可实现固定。电缆出线可通过电缆支撑架来支撑,施工便利。为了保证组合支架的安全性以及实用性,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系列的相关尺寸,如主支撑杆的高度为4200mm,电缆支撑架的安装高度为IOOOmm以上,且各电缆支撑架之间的距离为1000mm,设备附件支撑架6的安装高度为1800mm,上述尺寸较利于变电站的现场施工,方便实现电缆出线,满足出线规模。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支架,其特征是,包括主支撑杆,主支撑杆的顶部设有安装平台;主支撑杆投影两侧的安装平台上分别设有电缆终端头安装孔和设备安装孔; 主支撑杆的杆身上设有I个以上电缆支撑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支架,其特征是,电缆支撑架可拆卸安装于主支撑杆杆身的同一侧部,主支撑杆杆身的另一侧部还可拆卸安装有设备附件支撑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支架,其特征是,安装平台垂直于主支撑杆,焊接于主支撑杆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支架,其特征是,还包括I个以上第一加筋板,第一加筋板的一侧部焊接于主支撑杆上,顶部焊接于安装平台下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支架,其特征是,安装平台的下表面上还垂直焊接有第二加筋板和第三加筋板;第二加筋板和第三加筋板的数量皆为2个,2个第二加筋板相互平行,且位于主支撑杆的两侧;2个第三加筋板分别垂直于第二加筋板,并位于主支撑杆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支架,其特征是,主支撑杆为圆柱形;2个第二加筋板之间的距离,与2个第三加筋板的距离,两者中至少有一个等于主支撑杆的直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组合支架,其包括主支撑杆,主支撑杆的顶部设有安装平台;主支撑杆投影两侧的安装平台上分别设有电缆终端头安装孔和设备安装孔;主支撑杆的杆身上设有1个以上电缆支撑架。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可同时满足变电站设备和电缆的安装,减少空间占用,优化安装格局,实现了电缆出线,且成本较低,现场施工便利,满足了电网发展的要求。
文档编号H02G3/04GK202978141SQ20122060732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6日
发明者鲁晓莉, 王亮 申请人:江苏科能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