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用定子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5076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用定子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该旋转电机(100)具备:转子(2)和定子(1),所述定子(1)包括定子铁芯(1a)和多个线圈(1b),所述定子铁芯(1a)具有多个槽(11),并且被配置成与转子对置,多个所述线圈(1b)以同心卷绕的方式安装于定子铁芯的槽中。线圈是具有宽幅的第1面(f)、和与第1面垂直的窄幅的第2面(e)的带状的线圈,线圈包括与3相交流电的各相对应地设置的第1线圈(30)、第2线圈(40)和第3线圈(50)。第1线圈、第2线圈和第3线圈被配置成:在线圈端部,第1面以互相对置的状态沿着定子铁芯的轴向重合。
【专利说明】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用定子和车辆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用定子和车辆,特别是涉及包括通过同心卷绕(同心卷)安装的线圈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用定子和车辆。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已知包括通过同心卷绕安装的线圈的旋转电机。例如在日本特开2010-246342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的旋转电机。
[0003]在上述日本特开2010-246342号公报中,公开了具备下述部分的旋转电机:配置在定子的内周侧的转子;和包括多个线圈的定子。定子的多个线圈是具有宽幅面和与宽幅面垂直的窄幅面的带状形状的线圈,并且通过同心卷绕安装有内部线圈和外部线圈这两种线圈。内部线圈形成为线圈端部向定子的轴向外侧延伸并在轴向上跨越外部线圈,并且配置成:在线圈端部,宽幅面沿着与定子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另外,外部线圈形成为线圈端部向定子的半径方向外侧弯折并在半径方向上跨越内部线圈,并且配置成:在线圈端部,宽幅面沿着定子的轴向延伸。并且,由上述日本特开2010-246342号公报公开的旋转电机可以认为是以每极每相槽数q(槽数/(相数X极数))为I的方式构成的。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463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8]可是,在上述日本特开2010-246342号公报中,由于配置成:在线圈端部,外部线圈的宽幅面沿定子的轴向延伸,因此,存在线圈端部的突出高度(定子的轴向的尺寸)容易变大这样的问题。另外,每极每相槽数q = 2的情况能够比q = I的情况得到更良好的磁通势波形,旋转电机的特性提高,因此,有时在每极每相槽数q = 2的条件下构成旋转电机。在这种情况下,在通过内部线圈和外部线圈这两种线圈构成旋转电机的上述日本特开2010-246342号公报中,由于线圈节距变得比极距短,因此,在q = 2的条件下构成旋转电机时,为了确保线圈节距,需要设置与3相交流电的各相对应的3种线圈。在这种情况下,除了 2种线圈外,还需要设置另I种线圈,因此,线圈端部的突出高度变大这样的问题变得显著。线圈端部的突出高度的增大会导致旋转电机的大型化,因此是不期望的。
[0009]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用定子和车辆,其中,即使在设置与3相交流电的各相对应的3种线圈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线圈端部的突出高度变大。
[0010]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1]第I方面的旋转电机具备:转子;和定子,其包括定子铁芯和多个线圈,定子铁芯具有多个槽,并且配置成与转子对置,多个线圈以同心卷绕的方式安装于定子铁芯的槽中,线圈是具有宽幅的第1面、和与第1面垂直的窄幅的第2面的带状的线圈,线圈包括与3相交流电的各相对应地设置的第1线圈、第2线圈和第3线圈,第1线圈、第2线圈和第3线圈被配置成:在线圈端部,第1面以互相对置的状态沿着定子铁芯的轴向重合。
[0012]在第1方面的旋转电机中,如上所述,通过具有宽幅的第1面、和与第1面垂直的窄幅的第2面的带状的线圈来形成线圈,将与3相交流电的各相对应地设置的第1线圈、第2线圈和第3线圈配置成:在线圈端部,第1面以互相对置的状态沿着定子铁芯的轴向重合。由此,在线圈端部,第1线圈、第2线圈和第3线圈各自的宽幅的第1面沿着轴向重合,因此,能够使窄幅的第2面的窄幅方向(与第1面垂直的方向)与定子铁芯的轴向一致。其结果是,即使在设置与3相交流电的各相对应的3种线圈的情况下,由于成为各线圈的窄幅的第2面在轴向(窄幅方向)上堆叠的结构,因此能够抑制线圈端部的轴向的突出高度变大。
[0013]第2方面的旋转电机用定子具备:定子铁芯,其具有多个槽;和多个线圈,它们以同心卷绕的方式安装于定子铁芯的槽中,线圈是具有宽幅的第1面、和与第1面垂直的窄幅的第2面的带状的线圈,线圈包括与3相交流电的各相对应地设置的第1线圈、第2线圈和第3线圈,第1线圈、第2线圈和第3线圈被配置成:在线圈端部,第1面以互相对置的状态沿着定子铁芯的轴向重合。
[0014]在第2方面的旋转电机用定子中,如上所述,通过具有宽幅的第1面、和与第1面垂直的窄幅的第2面的带状的线圈来形成线圈,将与3相交流电的各相对应地设置的第1线圈、第2线圈和第3线圈配置成:在线圈端部,第1面以互相对置的状态沿着定子铁芯的轴向重合。由此,在线圈端部,第1线圈、第2线圈和第3线圈各自的宽幅的第1面沿着轴向重合,因此,能够使窄幅的第2面的窄幅方向(与第1面垂直的方向)与定子铁芯的轴向一致。其结果是,即使在设置与3相交流电的各相对应的3种线圈的情况下,由于成为各线圈的窄幅的第2面在轴向(窄幅方向)上堆叠的结构,因此能够抑制线圈端部的轴向的突出高度变大。
[0015]第3方面的车辆是具备旋转电机的车辆,其中,旋转电机包括:转子;和定子,其具有定子铁芯和多个线圈,定子铁芯具有多个槽,并且配置成与转子对置,多个线圈以同心卷绕的方式安装于定子铁芯的槽中,线圈是具有宽幅的第1面、和与第1面垂直的窄幅的第2面的带状的线圈,线圈具有与3相交流电的各相对应地设置的第1线圈、第2线圈和第3线圈,第1线圈、第2线圈和第3线圈被配置成:在线圈端部,第1面以互相对置的状态沿着定子铁芯的轴向重合。
[0016]在第3方面的车辆中,如上所述,通过具有宽幅的第1面、和与第1面垂直的窄幅的第2面的带状的线圈来形成旋转电机的线圈,将与3相交流电的各相对应地设置的第1线圈、第2线圈和第3线圈配置成:在线圈端部,第1面以互相对置的状态沿着定子铁芯的轴向重合。由此,在线圈端部,第1线圈、第2线圈和第3线圈各自的宽幅的第1面沿着轴向重合,因此,能够使窄幅的第2面的窄幅方向(与第1面垂直的方向)与定子铁芯的轴向一致。其结果是,即使在设置与3相交流电的各相对应的3种线圈的情况下,由于成为各线圈的窄幅的第2面在轴向(窄幅方向)上堆叠的结构,因此能够抑制旋转电机的线圈端部的轴向的突出高度变大。
[0017]发明效果
[0018]根据上述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用定子和车辆,即使在设置与3相交流电的各相对应的3种线圈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线圈端部的突出高度变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0020]图2是从轴向观察图1所示的电动机的示意性的俯视图。
[0021]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U相线圈的立体图。
[0022]图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V相线圈的立体图。
[0023]图5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W相线圈的立体图。
[0024]图6是示出将图1所示的电动机的定子呈平面状展开并从半径方向外侧观察的情况下的线圈配置的示意图。
[0025]图7是用于对图1所示的电动机的各相的线圈的结构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0026]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0027]图9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U相线圈的立体图。
[0028]图10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V相线圈的立体图。
[0029]图11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W相线圈的立体图。
[0030]图12是用于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示意图。
[0031]图13是用于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框图。
[0032]图14是用于说明第4实施方式的汽车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基于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4](第1实施方式)
[0035]首先,参照图1?图7对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在第1实施方式中,对作为旋转电机的一个例子的电动机100进行说明。
[0036]如图1和图2所示,电动机100具备作为固定部的定子1、和作为旋转部的转子2 (参照单点划线)。转子2包括轴21 (参照单点划线)、转子铁芯22 (参照单点划线)、以及未图示的多个永久磁铁,转子2能够以轴21为中心旋转。并且,定子1是“旋转电机用定子”的一个例子。
[0037]定子1包括:具有多个槽11的定子铁芯la ;和安装于各槽中的多个线圈lb。定子铁芯la被配置成与转子2对置,并且形成为圆筒形状,定子铁芯la在内周侧具有向半径方向B的内侧延伸的多个齿12。齿12沿着定子铁芯la的周向C以等角度的间隔设置,该齿12之间的部分是槽11。
[0038]在第1实施方式中,电动机100是将3相的线圈以分布卷绕的同心卷绕的方式安装于各槽11而成的3相交流旋转电机。电动机100例如由这样的旋转电机构成:具有8极、48槽,每极每相的槽数q是,q = 2( = 48/(3X8))。多个线圈lb与3相交流电的各相对应地由U相线圈30、V相线圈40和W相线圈50这3种线圈构成。如图3?图5所示,U相线圈30、V相线圈40和W相线圈50具有互不相同的形状。并且,U相线圈30、V相线圈40和W相线圈50分别是“第1线圈”、“第2线圈”和“第3线圈”的一个例子。
[0039]图6中示出同心卷绕的线圈配置的一个例子。I个线圈Ib隔开间隔(在图6中为4个槽的量)地占有不同的2个槽11,其他相的相邻的2个线圈Ib的各一侧被配置于之间的槽11。因此,各线圈Ib从图6的右侧开始以U相线圈30、V相线圈40、W相线圈50的顺序两个槽两个槽地进行配置。在第I实施方式中,定子I以每极每相槽数为2的方式构成。
[0040]如图7所示,各个线圈Ib是将扁方导线(平角導線)重叠卷绕并层叠起来而成的扁平的带状的扁立线圈。具体来说,扁方导线具有截面的宽度为W1、厚度为tl(W1 >tl)的大致长方形截面。扁方导线在槽11内沿着厚度方向层叠成I列。由此,线圈Ib具有:通过层叠扁方导线而形成的宽幅的层叠面f、和与层叠面f垂直的窄幅的端面e。层叠面f的层叠宽度W2与扁方导线的厚度tl X层叠数大致相等,端面e的宽度(线圈Ib的厚度)与扁方导线的宽度W1(<W2)相等。如图1所示,配置在槽11内的各个线圈Ib具有从定子铁芯Ia(槽11)的轴向A的两端沿轴向突出(露出)的部分(线圈端部)。并且,层叠面f是“第I面”的一个例子,端面e是“第2面”的一个例子。
[0041]接下来,对各相的线圈具体地进行说明。以下,将圆筒形状的定子铁芯Ia的轴向A作为“轴向”,将定子铁芯Ia的半径方向B作为“径向”,将定子铁芯Ia的周向C作为“周向”。并且,在第I实施方式中,U相线圈30、V相线圈40和W相线圈50各自的轴向两端的线圈端部形成为大致相同的形状(在轴向上对称的形状),因此,仅对一侧的线圈端部进行说明。
[0042]如图1和图3所示,U相线圈30具有:一对线圈边部31,它们沿轴向延伸,且分别插入不同的槽11中;一对第I折回部32,它们在线圈端部与一对线圈边部31连续;以及第I连结部33,其连结一对第I折回部32。并且,线圈边部31是“轴向部分”的一个例子。另夕卜,第I折回部32是“轴向部分”和“弯曲部”的一个例子。另外,第I连结部33是“连结部”的一个例子。
[0043]一对第I折回部32具有相同的形状。具体来说,第I折回部32以下述方式形成:从槽11沿轴向突出的线圈边部31在线圈端部向径向外侧折回,并且折回成第I折回部32的末端面32a朝向定子铁芯Ia的轴向端面Ic (以下,称作铁芯端面Ic)侧(参照图1)。因此,第I折回部32呈大致U字形状折回。另外,第I折回部32沿着扁方导线的层叠方向(径向)折回。如图6所示,第I折回部32从铁芯端面Ic突出的突出高度(最大高度)为Hl。另外,第I折回部32形成为,第I折回部32的末端面32a在定子铁芯Ia的铁芯端面Ic的附近的距离Dl (Dl < Hl)的位置与定子铁芯Ia对置。
[0044]如图1和图3所示,第I连结部33形成为沿着周向延伸,并将铁芯端面Ic附近的第I折回部32的末端部彼此连结起来。由此,第I连结部33被配置在比定子铁芯Ia的槽11靠径向的外侧的区域,而且是铁芯端面Ic附近的位置。另外,第I连结部33被配置成:扁立线圈的层叠面f与铁芯端面Ic对置,并且与铁芯端面Ic大致平行。另外,从径向观察时,U相线圈30的线圈端部形成为这样的形状:具有由一对第I折回部32和第I连结部33构成的、轴向外侧敞开的凹状部34。如图6所示,其他线圈(V相线圈40和W相线圈50)的线圈端部的一部分被配置在凹状部34的内部。
[0045]如图1和图4所示,V相线圈40具有沿轴向延伸且分别被插入不同的槽11中的一对线圈边部41。另外,V相线圈40在线圈端部具有:与一个线圈边部41连续的第2折回部42 ;与另一个线圈边部41连续的第I弯曲部43 ;以及连结第2折回部42和第I弯曲部43的第2连结部44。并且,线圈边部41是“轴向部分”的一个例子。另外,第2折回部42和第1弯曲部43都是“轴向部分”和“弯曲部”的一个例子。另外,第2连结部44是“连结部”的一个例子。
[0046]第2折回部42向径向外侧折回,并且折回成第2折回部42的末端面42a(参照图4)朝向U相线圈30的第1连结部33侧(铁芯端面lc侧),第2折回部42具有与U相线圈30的第1折回部32相同的大致U字状形状。与第1折回部32不同,第2折回部42的突出高度为H2( > HI)(参照图6)。并且,第2折回部42的突出高度H2只要是能够形成大致U字状形状的高度即可。第2折回部42的末端面42a被配置在由U相线圈30的一对第1折回部32和第1连结部33形成的凹状部34的内部,而且是第1连结部33的附近的位置。
[0047]关于第1弯曲部43,从槽11沿轴向突出的线圈边部41在线圈端部朝向径向外侧弯折,并且弯折成第1弯曲部43的末端面43a朝向与U相线圈30的第1连结部33相反的一侧(轴向外侧),从而,第1弯曲部43形成为大致S字形状。具体来说,第1弯曲部43在沿着扁方导线的层叠方向(径向)向外弯折大致90度之后,向内弯折大致90度,由此形成为大致S字状。第1弯曲部43的末端面43a朝向与铁芯端面lc相反的一侧(轴向外侧)。第1弯曲部43的末端面43a的突出高度与第2折回部42的突出高度H2 —致。另外,第1弯曲部43被配置在与第2折回部42不同的U相线圈30 (相邻的U相线圈)的凹状部34的内部。
[0048]第2连结部44形成为连结朝向铁芯端面lc (第1连结部33侧)侧的第2折回部42的末端部、和朝向铁芯端面lc的相反侧的第1弯曲部43的末端部。如图6所示,从径向观察,第2连结部44具有包括下述部分的台阶状形状:凹状的第1部分45,其轴向外侧敞开;和凸状的第2部分46,其跨越U相线圈30的第1折回部32。凹状的第1部分45与第2折回部42的末端部连结,由此,凹状的第1部分45在U相线圈30的凹状部34内被配置在第1连结部33的附近。凸状的第2部分46与第1弯曲部43的末端部连结,由此,凸状的第2部分46形成为从轴向外侧跨越U相线圈30的第1折回部32。如图1和图4所示,除了中央的台阶部分外,第1部分45和第2部分46形成为,扁立线圈的层叠面f与铁芯端面lc对置,且与铁芯端面lc大致平行,并且沿着周向呈圆弧状延伸。根据以上内容,如图2所示,第2连结部44被配置成与U相线圈30的第1连结部33在轴向上重合(参照图2的剖面线区域)。
[0049]如图1和图5所示,W相线圈50具有:一对线圈边部51,它们沿轴向延伸,且分别插入不同的槽11中;一对第2弯曲部52,它们在线圈端部与一对线圈边部51连续;以及第3连结部53,其连结一对第2弯曲部52。并且,线圈边部51是“轴向部分”的一个例子。另夕卜,第2弯曲部52是“轴向部分”和“弯曲部”的一个例子。另外,第3连结部53是“连结部”的一个例子。
[0050]关于一对第2弯曲部52,从槽11沿轴向突出的线圈边部51在线圈端部朝向径向夕卜侧、且朝向铁芯端面lc的相反侧(轴向外侧)弯折,从而,一对第2弯曲部52具有与V相线圈40的第1弯曲部43相同的大致S字状形状。如图6所示,第2弯曲部52的末端面52a(参照图5)距铁芯端面lc的距离与W相线圈50的突出高度H3 ( > H2) 一致。一对第2弯曲部52分别被配置在相邻的V相线圈40的第2连结部44的凹状的第1部分45内。另外,通过将凹状的第I部分45配置成收纳于U相线圈30的凹状部34内,由此,配置在凹状的第I部分45内的一对第2弯曲部52都被配置在相邻的U相线圈30的凹状部34内。
[0051]如图5所示,第3连结部53形成为将朝向铁芯端面Ic的相反侧的一对第2弯曲部52的末端部连结起来。另外,如图6所示,第3连结部53形成为跨越U相线圈30的第I折回部32、V相线圈40的第2折回部42和第I弯曲部43的轴向外侧,并且跨于相邻的V相线圈40的凹状的第I部分45之间。另外,第3连结部53形成为,扁立线圈的层叠面f与铁芯端面Ic对置,且与铁芯端面Ic大致平行,并且沿着周向呈圆弧状延伸。如图2所示,第3连结部53被配置成与U相线圈30的第I连结部33和V相线圈40的第2连结部44在轴向上重合(参照图2的剖面线区域)。第I实施方式的定子I的线圈端部的最大的突出高度是H3(W相线圈50的突出高度H3)。
[0052]根据以上的结构,如图2的剖面线区域所示,U相线圈30、V相线圈40和W相线圈50被配置成:在线圈端部,连结部(第I连结部33、第2连结部44和第3连结部53)的层叠面f以互相对置的状态沿着轴向A重合。另外,这些连结部(第I连结部33、第2连结部44和第3连结部53)都以层叠面f与铁芯端面Ic大致平行的方式配置,并且形成为沿着周向延伸。并且,这些连结部(第I连结部33、第2连结部44和第3连结部53)的层叠面f彼此被配置成沿着轴向呈周状重合。其结果是,在第I实施方式中,U相线圈30、V相线圈40和W相线圈50以成为窄幅的端面e在窄幅方向(A方向)上堆叠的形状的方式配置。
[0053]另外,U相线圈30、V相线圈40和W相线圈50都包括在线圈端部沿着扁方导线的层叠方向(径向)向定子铁芯Ia的径向外侧弯曲的弯曲部(第I折回部32、第2折回部
42、第I弯曲部43和第2弯曲部52)。连结部(第I连结部33、第2连结部44和第3连结部53)通过将弯曲部(第I折回部32、第2折回部42、第I弯曲部43和第2弯曲部52)的末端部彼此连结起来,而被配置在比定子铁芯Ia的槽11靠径向外侧的区域。并且,严格来说,在相邻的U相线圈30之间的位置,只有第2连结部44和第3连结部53在轴向上重合,在相邻的V相线圈40之间的位置,只有第I连结部33和第3连结部53在轴向上重合。另夕卜,在相邻的W相线圈50之间的位置,只有第I连结部33和第2连结部44在轴向上重合。
[0054]在第I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具有宽幅的层叠面f、和与层叠面f垂直的窄幅的端面e的带状的扁立线圈来形成线圈lb,将与3相交流电的各相对应地设置的U相线圈30、V相线圈40和W相线圈50配置成:在线圈端部,层叠面f以互相对置的状态沿着轴向A重合。由此,在线圈端部,U相线圈30、V相线圈40和W相线圈50各自的层叠面f沿着轴向重合,因此能够使窄幅的端面e的窄幅方向(与层叠面f垂直的方向)与轴向A —致。其结果是,即使在设置与3相交流电的各相对应的3种线圈的情况下,由于成为各线圈(U相线圈30、V相线圈40和W相线圈50)的窄幅的端面e在轴向A(窄幅方向)上堆叠的结构,因此能够抑制线圈端部的轴向A的突出高度变大。
[0055]另外,在第I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U相线圈30、V相线圈40和W相线圈50中分别设置一对轴向部分(线圈边部31、41、51、第I折回部32、第2折回部42、第I弯曲部43和第2弯曲部52)、和在线圈端部连结一对轴向部分的连结部(第I连结部33、第2连结部44、第3连结部53),将U相线圈30、V相线圈40和W相线圈50配置成连结部(第I连结部33、第2连结部44、第3连结部53)的层叠面f彼此沿着轴向A重合。由此,在U相线圈30、V相线圈40和W相线圈50,分别能够减小连结一对轴向部分的连结部(第1连结部33、第2连结部44、第3连结部53)的突出高度,因此能够在整体上减小线圈端部的突出高度。
[0056]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U相线圈30、V相线圈40和W相线圈50各自的连结部(第1连结部33、第2连结部44、第3连结部53)形成为沿着周向C延伸,将U相线圈30、V相线圈40和W相线圈50配置成:从轴向A观察时,沿周向延伸的连结部(第1连结部33、第2连结部44、第3连结部53)的层叠面f彼此呈周状重合。由此,能够在定子铁芯la的周向的广大范围内抑制线圈端部的突出高度变大。另外,由于U相线圈30、V相线圈40和W相线圈50各自的连结部(第1连结部33、第2连结部44、第3连结部53)呈周状重合,因此,与连结部(第1连结部33、第2连结部44、第3连结部53)部分地在径向上错开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线圈端部的径向的尺寸变大。
[0057]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利用重叠卷绕并层叠扁方导线而成的带状的扁立线圈来形成线圈lb,将U相线圈30、V相线圈40和W相线圈50配置成:层叠扁方导线的层叠面f沿轴向A互相重合。由此,能够容易得到带状的线圈lb,因此能够容易设置以层叠面f在轴向上重合的方式配置的U相线圈30、V相线圈40和W相线圈50。
[0058]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U相线圈30、V相线圈40和W相线圈50以连结部(第1连结部33、第2连结部44、第3连结部53)沿轴向A互相重合的方式配置在比定子铁芯la的槽11靠径向B的外侧的区域。由此,通过将连结部(第1连结部33、第2连结部44、第3连结部53)配置在比槽11靠径向B的外侧的区域,能够容易地使U相线圈30、V相线圈40和W相线圈50的连结部(第1连结部33、第2连结部44、第3连结部53)沿轴向重合。
[0059]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以将向径向B的外侧弯曲的弯曲部(第1折回部32、第2折回部42、第1弯曲部43和第2弯曲部52)的末端部彼此连结起来的方式设置连结部(第1连结部33、第2连结部44、第3连结部53),由此将连结部(第1连结部33、第2连结部44、第3连结部53)配置在比定子铁芯la的槽11靠径向的外侧的区域。由此,仅通过设置在线圈端部向径向外侧弯曲的弯曲部(第1折回部32、第2折回部42、第1弯曲部43和第2弯曲部52),就能够容易地将U相线圈30、V相线圈40和W相线圈50的连结部(第1连结部33、第2连结部44、第3连结部53)配置在比槽11靠径向的外侧的区域。
[0060]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利用重叠卷绕并层叠扁方导线而成的带状的扁立线圈来构成线圈lb,使弯曲部(第1折回部32、第2折回部42、第1弯曲部43和第2弯曲部52)沿着扁方导线的层叠方向(径向B)向径向外侧弯曲。由此,对于矩形截面的扁方导线,容易沿着层叠方向或与层叠方向垂直的方向(沿着矩形截面的各边的方向)弯曲,难以沿着斜方向(截面的对角线方向)弯曲,因此,能够容易使弯曲部(第1折回部32、第2折回部42、第1弯曲部43和第2弯曲部52)以小的半径弯折,因此,能够减小弯曲部(第1折回部32、第2折回部42、第1弯曲部43和第2弯曲部52)的突出高度。特别是,如第1实施方式这样,通过将长方形截面的短边的延伸方向作为层叠方向,能够容易沿着层叠方向弯折成更小的U字状,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弯曲部(第1折回部32、第2折回部42、第1弯曲部43和第2弯曲部52)的突出高度。
[0061]另外,在第I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U相线圈30的第I连结部33配置在比定子铁芯Ia的槽11靠径向B的外侧的区域,而且是铁芯端面Ic的附近的位置,将V相线圈40的第2连结部44和W相线圈50的第3连结部53配置在比U相线圈30的第I连结部33靠轴向外侧的位置。由此,能够将U相线圈30的第I连结部33配置成接近铁芯端面lc,因此能够抑制线圈端部的突出高度变大。
[0062]另外,在第I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能够将U相线圈30、V相线圈40和W相线圈50各自的连结部(第I连结部33、第2连结部44、第3连结部53)都配置成层叠面f与铁芯端面Ic大致平行。由此,能够使U相线圈30、V相线圈40和W相线圈50各自的连结部(第I连结部33、第2连结部44、第3连结部53)彼此在互不干涉的情况下靠近地配置,因此能够抑制线圈端部的突出高度变大。
[0063]另外,在第I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U相线圈30设置一对第I折回部32,这一对第I折回部32在线圈端部朝向径向外侧且朝向铁芯端面Ic侧折回,并且,通过连结一对第I折回部32的末端部来设置第I连结部33,所述第I连结部33被配置在比定子铁芯Ia的槽11靠径向B的外侧的区域,而且是铁芯端面Ic的附近的位置。由此,能够容易地将第I连结部33配置在径向的外侧区域,而且是铁芯端面Ic的附近的位置。
[0064]另外,在第I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V相线圈40的第2连结部44配置在第I连结部33的附近。由此,能够将V相线圈40的第2连结部44配置在第I连结部33的附近,所述第I连结部33被配置成接近铁芯端面lc,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线圈端部的突出高度变大。
[0065]另外,在第I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V相线圈40的第2连结部44设置有配置在U相线圈30的第I连结部33的附近的第I部分45、和被设置成跨越U相线圈30的第I折回部32的第2部分46。由此,能够防止U相线圈30的第I折回部32和V相线圈40的第2连结部44发生干涉,并且能够将V相线圈40的第2连结部44配置在第I连结部33的附近。
[0066]另外,在第I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将第2连结部44的第I部分45与向第I连结部33侧折回的第2折回部42的末端部连结起来,而将第2连结部44的第I部分45配置在U相线圈30的第I连结部33的附近,并且,通过将第2连结部44的第2部分46与向第I连结部33的相反侧弯折的第I弯曲部43的末端部连结起来,而将第2连结部44的第2部分46设置成跨越U相线圈30的第I折回部32。由此,能够容易地将第I部分45配置在第I连结部33的附近,并且能够以跨越第I折回部32的方式形成第2部分46。
[0067]另外,在第I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W相线圈50的第3连结部53设置成跨越U相线圈30的第I折回部32、V相线圈40的第2折回部42和第I弯曲部43。由此,能够在轴向内侧的U相线圈30及V相线圈40与第3连结部53不发生干涉的情况下,容易地将第3连结部53配置成与其他的连结部(第I连结部33和第2连结部44)在轴向上重合。
[0068](第2实施方式)
[0069]接下来,参照图8?图11,对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机200的结构进行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中,对这样的例子进行说明:与以定子I的两端的线圈端部为大致相同形状(大致对称形状)的方式构成的上述第I实施方式不同,而是形成为定子101的两端的线圈端部为非对称形状。并且,电动机200是“旋转电机”的一个例子。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第I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0070]如图8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定子101包括多个线圈1lb (U相线圈130、V相线圈140和W相线圈150)。U相线圈130、V相线圈140和W相线圈150在一侧(箭头Al方向侧)的线圈端部分别具有与上述第I实施方式的U相线圈30、V相线圈40和W相线圈50相同的形状。另一方面,U相线圈130、V相线圈140和W相线圈150的另一侧(箭头A2方向侧)的线圈端部的形状分别形成为与一侧不同的形状。并且,U相线圈130、V相线圈140和W相线圈150分别是“第I线圈”、“第2线圈”和“第3线圈”的一个例子。另外,定子101是“旋转电机用定子”的一个例子。
[0071]如图8和图9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U相线圈130在另一侧(箭头A2方向侧)的线圈端部包括:一对弯曲部131,它们向径向内侧呈大致S字形状弯折;和连结部132,其将一对弯曲部131彼此连结起来。弯曲部131的末端面131a形成为朝向轴向外侧,弯曲部131的末端面131a从铁芯端面Ic突出的突出高度为HlI。连结部132形成为沿着周向延伸,并且形成为,扁立线圈的层叠面f与转子2的轴向端面对置且大致平行。另外,连结部132被配置成在定子铁芯Ia的径向内侧不与定子铁芯Ia在轴向上重合。在U相线圈130的另一侧的线圈端部,利用一对弯曲部131和连结部132,形成了轴向内侧敞开的凸状部133。
[0072]如图8和图10所示,V相线圈140在另一侧的线圈端部包括:弯曲部141,其向径向内侧呈大致S字形状弯折;折回部142,其向径向内侧呈大致U字形状折回;以及连结部143,其连结弯曲部141的末端部和折回部142的末端部。在此,在与一侧的线圈端部的大致S字形状的第I弯曲部43相反的一侧(另一侧),形成有大致U字形状的折回部142。另夕卜,在与一侧的线圈端部的大致U字形状的第2折回部42相反的一侧(另一侧),形成有大致S字形状的弯曲部141。
[0073]从径向观察,连结部143具有包括下述部分的台阶状形状:凹状的第I部分144,其轴向外侧敞开;和凸状的第2部分145,其轴向内侧敞开。第I部分144和第2部分145形成为沿着周向呈圆弧状延伸,并且形成为,除了中央的台阶部分外,扁立线圈的层叠面f与转子2的轴向端面对置且大致平行。另外,连结部143被配置成在定子铁芯Ia的径向内侧不与定子铁芯Ia在轴向上重合。在第2实施方式中,U相线圈130的弯曲部131被配置在凹状的第I部分144内。
[0074]如图8和图11所示,W相线圈150在另一侧的线圈端部包括:一对弯曲部151,它们向径向内侧呈大致L字形状弯折;一对直线部152,它们分别从一对弯曲部151向径向内侧延伸;以及连结部153,其连结一对直线部152的末端部。
[0075]一对直线部152朝向径向内侧呈直线状延伸,并且被配置成收纳于V相线圈140的凸状的第2部分145的内部(轴向内侧)。而且,直线部152被配置成收纳于U相线圈130的凸状部133的内部(轴向内侧)。另外,直线部152在U相线圈130的连结部132的轴向内侧通过,并延伸至比V相线圈140的连结部143和U相线圈130的连结部132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0076]连结部153形成为沿着周向延伸,并且被配置在比V相线圈140的连结部143和U相线圈130的连结部132靠径向内侧的位置。连结部153形成为,扁立线圈的端面e朝向轴向与转子2的轴向端面对置且大致平行。另外,连结部153被配置成在定子铁芯Ia的径向内侧不与定子铁芯Ia在轴向上重合。
[0077]第2实施方式的定子101的另一端侧的线圈端部的最大的突出高度是U相线圈130的弯曲部131的末端面131a的突出高度H11。因此,各相的线圈端部被配置成收纳于比突出高度为H11的U相线圈130的凸状部133靠轴向内侧的位置。
[0078]第2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
[0079]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各相线圈的线圈端部为非对称形状。在另一侧的线圈端部,使各相的线圈向径向内侧弯折,将各相的线圈的连结部(132、143和153)配置成在定子铁芯la的径向内侧的位置不与定子铁芯la在轴向上重合。由此,另一侧的线圈端部的连结部(132、143和153)在从轴向观察时不与定子铁芯la的槽11 (齿12)发生干涉。因此,在将各相的线圈安装于定子101时,仅通过将线圈101b (U相线圈130、V相线圈140和W相线圈150)的另一侧的线圈端部沿轴向(A2方向)插入于槽11,就能够将各相的线圈安装于定子101。
[0080]另外,在定子101的另一侧的线圈端部,各相的线圈被向径向内侧弯折,各相的线圈端部的一部分与转子2在轴向上对置(重叠)。即使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由于定子101的一侧(A1方向侧)的线圈端部没有与转子2重叠,因此,在装配转子2时,如果从定子101的一侧装入转子2,线圈端部和转子2就不会发生干涉。
[0081]另外,第2实施方式的其他效果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
[0082](第3实施方式)
[0083]接下来,参照图12和图13,对第3实施方式的电动机300的结构进行说明。在第3实施方式中,对在各相的线圈中设置有低高速用线圈部和低速用线圈部的例子进行说明。并且,电动机300是“旋转电机”的一个例子。
[0084]在第3实施方式中,各相的线圈形状是任意的,能够应用于上述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线圈形状中的任意一种。因此,在此,对将第3实施方式的结构应用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线圈(U相线圈30、V相线圈40和W相线圈50)的例子进行说明。
[0085]如图12所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定子201中,由U相线圈30、V相线圈40和W相线圈50构成的各线圈201b分别包括低高速用线圈部260和低速用线圈部270。具体来说,在各线圈201b,被层叠的扁方导线中的一部分构成了低高速用线圈部260,另一部分构成了低速用线圈部270。所述低高速用线圈部260和低速用线圈部270利用绝缘部件280互相分离开。由此,各线圈201b构成为,低高速用线圈部260和低速用线圈部270被配置在同一个槽11内。并且,定子201是“旋转电机用定子”的一个例子。
[0086]各线圈201b的低高速用线圈部260构成为在电动机300的低速驱动时和高速驱动时都被使用,低速用线圈部270构成为仅在电动机300的低速驱动时被使用。如图13所示,所述低高速用线圈部260和低速用线圈部270能够通过绕组切换部CS来切换连接状态。
[0087]具体来说,电动机300分别与电源部BU和绕组切换部CS连接。电动机300构成为与从电源部BU供给的3相的交流电力相对应地进行驱动。
[0088]各线圈201b的低高速用线圈部260和低速用线圈部270在电气上串联连接。低高速用线圈部260的一侧的端子TU1、TV1和TW1与电源部BU连接。另外,低高速用线圈部260的另一侧、且低速用线圈部270的一侧的端子TU2、TV2和TW2与绕组切换部CS连接。另外,低速用线圈部270的另一侧的端子TU3、TV3和TW3与绕组切换部CS连接。
[0089]绕组切换部CS包括:用于使电动机300的端子TU2、TV2和TW2短接的高速用开关Sffl ;和用于使电动机300的端子TU3、TV3和TW3短接的低速用开关SW2。
[0090]在低速驱动时,绕组切换部CS使高速用开关SWl成为断开状态,并且使低速用开关SW2成为接通状态。由此,端子TU3、TV3和TW3被短接,以端子TU3、TV3和TW3为中性点,构成了基于线圈201b的低高速用线圈部260和低速用线圈部270实现的各相4线并联的星型连接。其结果是,在电动机300的各相的线圈201b中,对低高速用线圈部260和低速用线圈部270双方施加电压。由此,各相的线圈201b的阻抗变大,因此能够对线圈201b施加较大的电压,从而能够增大低速驱动时的电动机300的转矩。
[0091 ] 另外,在高速驱动时,绕组切换部CS使高速用开关SWl成为接通状态,并且使低速用开关SW2成为断开状态。由此,端子TU2、TV2和TW2被短接,以端子TU2、TV2和TW2为中性点,构成了基于线圈201b的低高速用线圈部260实现的各相4线并联的星型连接。其结果是,在电动机300的各相的线圈201b中,仅对低高速用线圈部260施加电压。由此,与低速驱动时相比,各相的线圈201b的阻抗变小,因此能够高速驱动电动机300。
[0092]第3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I实施方式相同。
[0093]在第3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各相的线圈201b中设置仅在低速时使用的低速用线圈部270、以及在高速时和低速时都使用的低高速用线圈部260,并将低速用线圈部270和低高速用线圈部260配置在同一个槽11内。由此,能够抑制线圈端部的突出高度变大,并且,能够获得可根据驱动速度来切换绕组的电动机300。并且,在图13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各相的线圈201b的连接为4线并联的星型连接的例子,但是,各相的线圈连接也可以是4线并联的星型连接以外的结构。
[0094](第4实施方式)
[0095]接下来,参照图14对第4实施方式的汽车400的结构进行说明。并且,汽车400是“车辆”的一个例子。
[0096]图14所示,汽车400具备上述第I?第3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00、200和300中的任意一个。并且,第4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I?第3实施方式相同。
[0097]并且,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为示例,不应该认为是限制性的内容。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表示,而不是由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表示,此外,还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0098]例如,在上述第I?第3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电动机和电动机用定子,但也可以是电动机以外的发电机等旋转电机和旋转电机用定子。
[0099]另外,在上述第I?第3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用重叠卷绕并层叠扁方导线而成的扁立线圈的例子,但是也可以使用捆扎正方形截面的方线或圆线而形成为带状的线圈。
[0100]另外,在上述第I?第3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这样的例子:以沿周向呈圆弧状延伸的方式形成U相线圈、V相线圈和W相线圈的连结部,且连结部彼此在轴向上呈周状重合,但是,也可以使连结部形成为沿周向呈直线状延伸,且连结部彼此在轴向上呈直线状重合。
[0101]另外,在上述第I?第3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这样的例子:将U相线圈、V相线圈和W相线圈的连结部配置成在比定子铁芯的槽靠径向的外侧的区域沿着轴向互相重合,但是,可以在与定子铁芯的槽在轴向上重合的位置将连结部配置成互相重合,也可以在比定子铁芯的槽靠径向的内侧的区域将连结部配置成沿轴向互相重合。
[0102]另外,在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V相线圈的第2连结部设置第1部分和第2部分而形成为台阶状形状的例子,但是,也可以不在V相线圈的第2连结部设置第1部分和第2部分(不形成为台阶状形状),而是形成为如U相线圈的第1连结部或W相线圈的第3连结部那样沿周向呈圆弧状延伸。
[0103]另外,在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这样的例子:使U相线圈、V相线圈和W相线圈的连结部都形成为与铁芯端面大致平行,但是,也可以使U相线圈、V相线圈和W相线圈的连结部形成为相对于铁芯端面倾斜。
[0104]另外,在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这样的例子:使U相、V相和W相的各相线圈的连结部形成为沿着定子铁芯的周向延伸,但是,既可以使连结部形成为沿着周向呈圆弧状延伸,也可以使连结部形成为沿着周向呈直线状延伸。另外,还可以使连结部形成为沿着周向呈圆弧状以外的曲线状延伸。
[0105]另外,在上述第4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汽车上具备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在建设机械用等的车辆或农业用的车辆上具备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的电动机。另外,除了车辆以外,例如在船舶和飞机等上也可以具备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的电动机。
[0106]标号说明
[0107]1、101、201:定子(旋转电机用定子);
[0108]la:定子铁芯;
[0109]lb、101b、201b:线圈;
[0110]2:转子;
[0111]11:槽;
[0112]mo:U相线圈(第1线圈);
[0113]31:线圈边部(轴向部分);
[0114]32:第1折回部(轴向部分,弯曲部);
[0115]33:第1连结部(连结部);
[0116]40、140:V相线圈(第2线圈);
[0117]41:线圈边部(轴向部分);
[0118]42:第2折回部(轴向部分,弯曲部);
[0119]43:第1弯曲部(轴向部分,弯曲部);
[0120]44:第2连结部(连结部);
[0121]45:第 1 部分;
[0122]46:第 2 部分;
[0123]50、150:W相线圈(第3线圈);
[0124]51:线圈边部(轴向部分);
[0125]52:第2弯曲部(轴向部分,弯曲部);
[0126]53:第3连结部(连结部);
[0127]100、200、300:电动机(旋转电机);
[0128]260:低高速用线圈部;
[0129]270:低速用线圈部;
[0130]400:汽车(车辆);
[0131]e:端面(第2面);
[0132]f:层叠面(第I面)。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具备: 转子(2);和 定子(I),其包括定子铁芯(Ia)和多个线圈(Ib),所述定子铁芯(Ia)具有多个槽(11),并且配置成与所述转子对置,多个所述线圈(Ib)以同心卷绕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槽中, 所述线圈是具有宽幅的第I面(f)、和与所述第I面垂直的窄幅的第2面(e)的带状的线圈,所述线圈包括与3相交流电的各相对应地设置的第I线圈(30)、第2线圈(40)和第3线圈(50), 所述第I线圈、所述第2线圈和所述第3线圈被配置成:在线圈端部,所述第I面以互相对置的状态沿着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第I线圈、所述第2线圈和所述第3线圈分别包括:沿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延伸的一对轴向部分(31、32、41、42、43、51、52);和在线圈端部连结所述一对轴向部分的连结部(33、44、53), 所述第I线圈、所述第2线圈和所述第3线圈被配置成:所述连结部的所述第I面彼此沿着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第I线圈、所述第2线圈和所述第3线圈被形成为各自的所述连结部沿着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延伸, 所述第I线圈、所述第2线圈和所述第3线圈被配置成:在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观察时,沿周向延伸的所述连结部的所述第I面彼此呈周状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线圈是重叠卷绕并层叠扁方导线而成的带状的扁立线圈, 所述第I面由层叠所述扁方导线的层叠面构成, 所述第I线圈、所述第2线圈和所述第3线圈被配置成:所述层叠面互相沿着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第I线圈、所述第2线圈和所述第3线圈以所述连结部沿着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互相重合的方式配置在比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槽靠所述定子铁芯的半径方向的外侧的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一对轴向部分分别包括在线圈端部向所述定子铁芯的半径方向外侧弯曲的弯曲部(32、42、43、52), 所述连结部通过将所述弯曲部的末端部彼此连结起来而被配置在比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槽靠所述定子铁芯的半径方向的外侧的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线圈是重叠卷绕并层叠扁方导线而成的带状的扁立线圈, 所述弯曲部沿着所述扁方导线的层叠方向向所述定子铁芯的半径方向外侧弯曲。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第I线圈的所述连结部被配置在比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槽靠所述定子铁芯的半径方向的外侧的区域,而且是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端面附近的位置, 所述第2线圈的所述连结部和所述第3线圈的所述连结部被配置在比所述第I线圈的所述连结部靠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外侧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第I线圈、所述第2线圈和所述第3线圈各自的所述连结部都被配置成所述第I面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端面大致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第I线圈的一对所述轴向部分的所述弯曲部是在线圈端部朝向所述定子铁芯的半径方向外侧、且朝向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端面侧折回的第I折回部(32), 所述第I线圈的连结部具有第I连结部(33),所述第I连结部(33)通过连结所述一对轴向部分的所述第I折回部的末端部而被配置在比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槽靠所述定子铁芯的半径方向的外侧的区域,而且是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端面附近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第2线圈的所述连结部和所述第3线圈的所述连结部中的至少一方被配置在如下的所述第I连结部的附近,该第I连结部是被配置在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端面附近的位置的所述第I连结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第2线圈的所述连结部包括第2连结部(44),所述第2连结部(44)包括--第I部分(45),其被配置在所述第I线圈的所述第I连结部的附近;和第2部分(46),其被设置成跨越所述第I线圈的所述第I折回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在所述第2线圈的所述一对轴向部分中, 一方的所述轴向部分的所述弯曲部具有第2折回部(42),所述第2折回部(42)在线圈端部朝向所述定子铁芯的半径方向外侧、且朝向所述第I线圈的所述第I连结部侧折回, 另一方的所述轴向部分的弯曲部具有第I弯曲部(43),所述第I弯曲部(43)在线圈端部朝向所述定子铁芯的半径方向外侧、且朝向与所述第I线圈的所述第I连结部相反的一侧弯折, 所述第2连结部的所述第I部分通过与所述第2折回部的末端部连结而被配置在所述第I线圈的第I连结部的附近, 所述第2连结部的所述第2部分通过与所述第I弯曲部的末端部连结而被设置成跨越所述第I线圈的所述第I折回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第3线圈的连结部包括第3连结部(53),所述第3连结部(53)被设置成跨越所述第I线圈的所述第I折回部、所述第2线圈的所述第2折回部和所述第I弯曲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线圈包括:仅在低速时使用的低速用线圈部(270);以及在高速时和低速时都使用的低高速用线圈部(260), 所述低速用线圈部和所述低高速用线圈部构成为被配置在同一个所述槽内。
16.—种旋转电机用定子,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用定子具备: 定子铁芯,其具有多个槽;和 多个线圈,它们以同心卷绕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槽中, 所述线圈是具有宽幅的第I面、和与所述第I面垂直的窄幅的第2面的带状的线圈,所述线圈包括与3相交流电的各相对应地设置的第I线圈、第2线圈和第3线圈, 所述第I线圈、所述第2线圈和所述第3线圈被配置成:在线圈端部,所述第I面以互相对置的状态沿着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重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旋转电机用定子,其中, 所述第I线圈、所述第2线圈和所述第3线圈分别包括:沿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延伸的一对轴向部分;和在线圈端部连结所述一对轴向部分的连结部, 所述第I线圈、所述第2线圈和所述第3线圈被配置成:所述连结部的所述第I面彼此沿着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重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旋转电机用定子,其中, 所述第I线圈、所述第2线圈和所述第3线圈各自的所述连结部被形成为沿着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延伸, 所述第I线圈、所述第2线圈和所述第3线圈被配置成:在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观察时,沿周向延伸的所述连结部的所述第I面彼此呈周状重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旋转电机用定子,其中, 所述线圈是重叠卷绕并层叠扁方导线而成的带状的扁立线圈, 所述第I面由层叠所述扁方导线的层叠面构成, 所述第I线圈、所述第2线圈和所述第3线圈被配置成:所述层叠面互相沿着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重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旋转电机用定子,其中, 所述第I线圈、所述第2线圈和所述第3线圈以所述连结部沿着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互相重合的方式配置在比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槽靠所述定子铁芯的半径方向的外侧的区域。
21.—种车辆(400),其具备旋转电机(100),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包括: 转子(2);和 定子(I),其具有定子铁芯(Ia)和多个线圈(Ib),所述定子铁芯(Ia)具有多个槽(11),并且配置成与所述转子对置,多个所述线圈(Ib)以同心卷绕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槽中, 所述线圈是具有宽幅的第I面(f)、和与所述第I面垂直的窄幅的第2面(e)的带状的线圈,所述线圈具有与3相交流电的各相对应地设置的第I线圈(30)、第2线圈(40)和第3线圈(50), 所述第I线圈、所述第2线圈和所述第3线圈被配置成:在线圈端部,所述第I面以互相对置的状态沿着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重合。
【文档编号】H02K3/28GK104364997SQ201280073479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日
【发明者】友原健治, 前村明彦, 井上岳司, 足立宪正 申请人: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