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引电机的平衡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365995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牵引电机的平衡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牵引电机的平衡装置,具有转子平衡盘,转子平衡盘具有支撑架,支撑架位于转子平衡盘的轴向内侧,转子平衡盘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凸缘位于支撑架的外侧,凸缘的外侧面开设有环形鸠尾槽,支撑架的外缘表面与凸缘的内侧表面放置有绝缘圈。支撑架用于支撑电机的端部绕组,凸缘的内侧面阻挡端部绕组,绝缘圈绝缘间隔端部绕组与支撑架,绝缘圈同时绝缘间隔端部绕组与凸缘,端部绕组的外缘设置有用于箍紧端部绕组的箍圈。本实用新型的牵引电机平衡装置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既能实现电机转子的动平衡校正,又能够有效固定电机端部绕组,避免绕组在振动冲击载荷下出现磨损,绝缘击穿等安全隐患。
【专利说明】—种牵引电机的平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车辆牵引电机的平衡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电机转子机械上的不平衡,将使转子在运转过程中产生不平衡的离心力并引起振动。振动消耗能量、磨损轴承,使电机效率降低,轴承寿命缩短。因而,电机制造过程中需要对转子进行校平衡。目前,普遍采用的校平衡的方法是在转子上添加平衡盘,利用平衡盘凹槽内的平衡胶泥或平衡块实现动平衡。
[0003]作为轨道车辆关键部件的牵引电机,其在运行过程中,除了承受自身转子不平衡造成的振动外,还需承受来自外部的冲击载荷。冲击载荷可能使电机端部绕组绑线松动,造成端部绕组相互摩擦,绝缘电阻降低,绝缘寿命缩短,严重时将导致绝缘击穿,严重影响电机使用寿命。
[0004]如图1图2图3所示,专利申请号为200920013973.3的在先专利《发电机托架式
转子平衡盘》公开了一种带有托架的发电机平衡盘,该平衡盘对转子端部绕组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但是,其支撑面积仍然有限,也无法给予绕组端部有效的固定,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目前大多数平衡盘材料为钢材,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牵引电机的平衡装置,既能较好的实现电机转子的平衡校正,又能有效的固定端部绕组。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牵引电机的平衡装置,具有转子平衡盘,所述转子平衡盘具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位于转子平衡盘的轴向内侧,所述转子平衡盘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所述凸缘位于支撑架的外侧,所述凸缘的外侧面开设有环形鸠尾槽,所述支撑架的外缘表面与凸缘的内侧表面放置有绝缘圈。
[000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用于支撑电机的端部绕组,所述凸缘的内侧面阻挡端部绕组,绝缘圈绝缘间隔端部绕组与支撑架,绝缘圈同时绝缘间隔端部绕组与凸缘,所述端部绕组的外缘设置有用于箍紧端部绕组的箍圈。
[0008]进一步地,所述箍圈的材料为无磁性钢丝。
[0009]进一步地,所述端部绕组与凸缘的内侧处的绝缘圈之间设置有用于填补间隙的填充泥。
[0010]进一步地,所述转子平衡盘的盘体上开设有多个轴向贯通的通风孔。
[0011 ]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平衡盘为铸件,所述转子平衡盘采用压铸铝材料。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对转子平衡盘进行进一步改进,增加凸缘,既对端部绕组作有效固定,又使得鸠尾槽外扩,对安装动平衡块更方便,还可用于增加通风孔的通风面积,提升转子平衡盘的冷却性能。
[0013]本实用新型采用转子平衡盘和箍圈对端部绕组进行固定,防止端部绕组因相互摩擦而出现绝缘电阻降低,绝缘击穿等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中鸠尾槽的外扩,使得轴向通风孔面积增加,冷却性能提升。本实用新型的牵引电机平衡装置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既能实现电机转子的动平衡校正,又能够有效固定电机端部绕组,避免绕组在振动冲击载荷下出现磨损,绝缘击穿等安全隐患。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5]图1是现有技术中转子平衡盘的主视示意图;
[0016]图2是现有技术中转子平衡盘的剖视示意图;
[0017]图3是现有技术中转子平衡盘的安装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子平衡盘的主视示意图;
[0019]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子平衡盘的剖视示意图;
[0020]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子平衡盘的安装示意图;
[0021]图7是图6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2]其中:1、转子平衡盘,11、支撑架,12、鸠尾槽,13、通风孔,14、凸缘,2、端部绕组,3、
绝缘圈,4、箍圈,5、填充泥。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24]如图4图5图6图7所示,一种牵引电机的平衡装置,具有转子平衡盘1,转子平衡盘I具有支撑架11,支撑架11位于转子平衡盘I的轴向内侧,转子平衡盘I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14,凸缘14位于支撑架11的外侧,凸缘14的外侧面开设有环形鸠尾槽12,支撑架11的外缘表面与凸缘14的内侧表面放置有绝缘圈3。
[0025]支撑架11用于支撑电机的端部绕组2,凸缘14的内侧面阻挡端部绕组2,绝缘圈3绝缘间隔端部绕组2与支撑架11,绝缘圈3同时绝缘间隔端部绕组2与凸缘14,端部绕组2的外缘设置有用于箍紧端部绕组2的箍圈4。箍圈4的材料为无磁性钢丝。
[0026]端部绕组2与凸缘14的内侧处的绝缘圈3之间设置有用于填补间隙的填充泥5。转子平衡盘I的盘体上开设有多个轴向贯通的通风孔13。转子平衡盘I为铸件,转子平衡盘I采用压铸铝材料。
[0027]转子平衡盘I选用铸铝合金材料,成本低,强度高,且能提供高的磁屏蔽。转子平衡盘I的制造采用压铸方式,生产率高、切削加工少,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转子平衡盘I为铸件,其结构的壁厚均匀,不易产生缺陷和裂纹。
[0028]在校平衡时,将一定质量的平衡块安装在鸠尾槽12内的一定位置以实现动平衡;支撑架11为环形,支撑架11的径向外缘直径小于端部绕组2的内缘直径,两者之间放置绝缘圈3。凸缘14的径向外缘直径大于或等于端部绕组2的外缘直径。
[0029]本实用新型采用转子平衡盘I和箍圈4对端部绕组2进行固定,防止端部绕组2因相互摩擦而出现绝缘电阻降低,绝缘击穿等安全隐患。鸠尾槽12的外扩,使得轴向通风孔13面积增加,冷却性能提升。本实用新型的牵引电机平衡装置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既能实现电机转子的动平衡校正,又能够有效固定电机端部绕组,避免绕组在振动冲击载荷下出现磨损,绝缘击穿等安全隐患。
[0030]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牵引电机的平衡装置,具有转子平衡盘(1),所述转子平衡盘(I)具有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位于转子平衡盘(I)的轴向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平衡盘(I)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14),所述凸缘(14)位于支撑架(11)的外侧,所述凸缘(14)的外侧面开设有环形鸠尾槽(12),所述支撑架(11)的外缘表面与凸缘(14)的内侧表面放置有绝缘圈(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电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1)用于支撑电机的端部绕组(2),所述凸缘(14)的内侧面阻挡端部绕组(2),绝缘圈(3)绝缘间隔端部绕组(2)与支撑架(11),绝缘圈(3)同时绝缘间隔端部绕组(2)与凸缘(14),所述端部绕组(2)的外缘设置有用于箍紧端部绕组的箍圈(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牵引电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箍圈(4)的材料为无磁性钢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牵引电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绕组(2)与凸缘(14)的内侧处的绝缘圈(3)之间设置有用于填补间隙的填充泥(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电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平衡盘(I)的盘体上开设有多个轴向贯通的通风孔(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电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平衡盘(I)为铸件,所述转子平衡盘(I)采用压铸铝材料。
【文档编号】H02K7/04GK203423575SQ201320530303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8日
【发明者】杨钧, 王俊, 赵亮 申请人:新誉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