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403703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该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具有能够廉价地形成的、能够容易并可靠地箍牢配线束且不容易使配线束脱离的配线束的箍紧部。在减速器(3)的壳体的加强筋部(9)的一部分形成有配线束箍紧部(11),该配线束箍紧部(11)具有内径等于或者小于配线束(5)的保护管(6)的外径的贯通孔(12),并且在贯通孔(12)的周围的一部分具有用于插入配线束(5)的开口部(13)。
【专利说明】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将电动机的输出作为操舵辅助力来使用的汽车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中,对于连接电动机、ECU、扭矩传感器等电气部件的电气布线亦即配线束而言,存在配线束本身因受到车身振动而振动从而负载反复作用于端子连接部分而导致该部分断裂等不良的情况。
[0003]为了防止配线束本身振动,一般的防止不良的方法为:用螺钉等将具有孔的托架固定于壳体等车身固定部件,并将已安装在配线束上的紧固件的夹子部分安装于托架孔,从而阻止配线束的移动。但是,在该方法中,因为部件数量增加,作业工序也增加,所以成本大幅上升。
[0004]作为现有技术,存在有如下构造,即:在齿条支撑座收容部的外周面突出形成的第一卡止部、设置于传感器收容部的外壁面的第二卡止部以及设置于齿条杆收容部的外周面的第三卡止部相互对配线向相反方向施力来限制配线束的移动。但是,在该方法中,虽然能够容易地卡止配线束,但是有可能容易使配线束脱离。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具有能够廉价地形成的、能够容易并可靠地箍牢配线束且不易使配线束脱离的配线束的箍紧部。
[0006]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I所涉及的实用新型在结构上的特征为,在具备电动机、ECU、扭矩传感器以及减速器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中,在所述减速器的壳体的一部分具备将所述ECU和所述扭矩传感器连接起来的配线束的箍紧部,所述箍紧部具有贯通孔,并且在所述贯通孔周围的一部分具有向车身的水平方向或者上方开口的开口部,所述贯通孔具有等于或者小于覆盖所述配线束的外周的保护管的外径的内径,并且所述开口部的宽度比所述贯通孔的内径小。
[0007]根据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实用新型,不必如现有技术那样增加在车身固定部件设置螺纹孔或者安装托架的工序、增加托架、螺钉、紧固件、夹子等部件,就能够廉价地形成配线束的箍牢部,还能够简化配线束的安装工序。
[0008]另外,即使产生车身振动,配线束也被保持在箍紧部的贯通孔内而不能自由地移动,从而能够将配线束有效地箍牢于壳体。因此,能够防止由相对移动引起的异响的产生、保护管磨损等问题的产生。
[0009]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实用新型在结构上的特征为,在技术方案I所记载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基础上,构成所述箍紧部的所述贯通孔设置于减速器壳体的加强筋部分。
[0010]根据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实用新型,通过在减速器壳体的加强筋的一部分设置贯通孔,不会损害减速器壳体原本的功能,就能够在成型壳体的同时容易地形成箍紧部。另外,由于能够在从E⑶到扭矩传感器为止的配线束的路径上设置箍紧部,所以无需将配线束的长度加长为所需长度以上。
[0011]根据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廉价地形成的、能够容易并可靠地箍牢配线束且不易使配线束脱离的配线束的箍紧部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电动辅助部分周边的外观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配线束箍紧部及其周边部的外观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配线束的剖视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
[0016]1:电动机;2:E⑶;3:减速器;4:扭矩传感器;5:配线束;6:保护管;7:E⑶侧连接器;8:扭矩传感器侧连接器;9:加强筋;10:内置蜗杆部;11:配线束箍紧部;12:贯通孔;13:开口部;14:螺栓;15:信号线;16:电源线;17: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电动辅助部分周边的外观图。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具备电动机1、ECU2、减速器3以及扭矩传感器4,并且一体化的电动机I与E⑶2通过螺栓14与减速器3连结。扭矩传感器4在转向轴上位于减速器3的方向盘侧。
[0019]减速器3内置有蜗杆和蜗轮,并且在内置蜗杆部10设置有用于加强的加强筋9。该加强筋9作为减速器3的壳体的一部分而设置于内置蜗杆部10的外侧,并且从外径大的ECU侧朝向外径小的前端侧形成为大致三角翼形状。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中的形成于减速器3的壳体的加强筋9的配线束5的箍紧部11及其周边部的外观图。
[0021]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具备电动机1、E⑶2、减速器3以及扭矩传感器4,它们的壳体彼此通过螺栓14等结合而大致成为一体。其中,E⑶2与扭矩传感器4通过配线束5以E⑶侧连接器7、扭矩传感器侧连接器8 (参照图1)相互连结。
[0022]在作为减速器3的壳体的一部分的加强筋9的E⑶侧设置有配线束箍紧部11。配线束箍紧部11设置有大致圆形的贯通孔12,在贯通孔12的周围的一部分具有在车身安装状态下朝水平方向开口的开口部13。作为不同的实施方式,也能够将开口部13形成为在车辆安装状态下向比水平方向靠上方开口的形状。
[0023]通过将开口部13形成为在车辆安装状态下向水平方向或者上方开口,能够防止被保持于配线束箍紧部11的贯通孔12的配线束5因车辆振动而容易从开口部13脱落。
[0024]通过改变壳体的一部分形状来形成配线束箍紧部11,与如现有技术那样通过螺钉连接等将托架等固定于壳体来设置配线束卡止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加工工序、部件数量,从而廉价并且容易地形成。
[0025]图3是配线束5的剖视图。配线束5包括绝缘电线亦即4根芯线和覆盖4根芯线的护套17。两根芯线是信号线15,剩余的两根芯线是电源线16。护套17由具有绝缘功能并且能够变形的比较软的树脂.橡胶等形成,外周形状是圆形。
[0026]在配线束5的外周,且在与配线束箍紧部11对应的位置,遍及配线束5的前后设置有保护管6。保护管6具有保护配线束5的外周避免由于与配线束箍紧部11的内周接触而产生摩擦、磨损等损伤的作用,并且由不容易受损伤的比较硬的树脂.橡胶等形成,外周形状是圆形。
[0027]通过将配线束5的一部分箍紧在设置于减速器3的壳体的配线束箍紧部11,由此即使在车身振动的情况下,与配线束5未被箍紧的情况相比,配线束5的移动被抑制,从而对ECU侧连接器7的连接部以及扭矩传感器侧连接器8的电线连接部造成的负载降低,进而能够防止连接部发生断裂等。
[0028]覆盖配线束5的外周的保护管6的外径A的尺寸等于或者大于配线束箍紧部11的贯通孔12的内径B的尺寸,因此在贯通孔12的内周与配线束5以及保护管6之间不容易产生由车身振动引起的相对移动,假设即使产生相对移动,由于保护管6存在于配线束5与贯通孔12内周之间,配线束5也不会直接受到由摩擦、磨损等引起的损伤。
[0029]配线束箍紧部11的开口部13的宽度C设定为比贯通孔12的内径B小,因此被箍紧的配线束5不会因为车身振动而容易脱落。
[0030]虽然开口部13的宽度C比设置于配线束5的外周的保护管6的外径A小,但是由于护套17由能够变形的比较软的树脂、橡胶形成,并且保护管6是由虽然比较硬但是能够弹性变形的树脂、橡胶的材料形成,所以能够通过使护套17以及保护管6弹性变形而容易地将被保护管6覆盖的配线束5插入贯通孔12。
[0031]另外,在将配线束5以及保护管6插入贯通孔12时,为了不使配线束5以及保护管6的变形对4根芯线造成影响,优选开口部13的宽度C大于两根芯线的外径之和。
[0032]在配线束5以及保护管6插入贯通孔12之后,保护管6通过弹性变形而紧贴于贯通孔12的内径部,从而防止配线束5以及保护管6与贯通孔12的内径部相对移动。另外,还具有防止配线束5以及保护管6从开口部13脱落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具备电动机、ECU、扭矩传感器以及减速器,所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减速器的壳体的一部分具备将所述ECU和所述扭矩传感器连接起来的配线束的箍紧部, 所述箍紧部具有贯通孔并且在所述贯通孔周围的一部分具有向车身的水平方向或者上方开口的开口部,所述贯通孔具有等于或者小于覆盖所述配线束的外周的保护管的外径的内径,并且所述开口部的宽度比所述贯通孔的内径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箍紧部的所述贯通孔设置于减速器的壳体的加强筋部分。
【文档编号】H02G3/30GK203974927SQ201420275960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7日
【发明者】高山慎吾 申请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