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连接器及配电箱组合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4239发布日期:2018-08-14 17:1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连接器及一种配电箱组合件,所述配电箱组合件具有用于将电缆固定到所述配电箱的电缆连接器。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电缆连接器的配电箱,其中所述连接器提供用于所述电缆且特别用于金属包层及铠装电缆的滑动及咬合连接。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被供应到电接线箱以将电缆连接到电气设备或其它电缆。电缆通常行进通过配电箱的壁中的开口且由适当夹钳固定在适当位置。常规的电缆夹钳通常将电缆夹持在夹持板与配电箱的侧壁或底壁之间。此类型的夹持布置通常依赖于并未充分抓牢电缆的配电箱的壁的光滑表面。

产生能够容纳金属铠装电缆及塑料护套电缆的电缆夹钳。此类装置包含用于金属护套的止挡部件以防止金属护套延伸到配电箱中。已知用于夹持电缆的各种夹持装置。许多此类电缆夹钳被安装到电缆且然后被插入到配电箱中的开口中使得夹钳的至少一部分从配电箱的外表面向外突出。

纳特尔(Nattel)发表的第4,316,999号美国专利中揭示了电缆夹钳的一个实例,所述专利揭示了配线箱及电缆夹钳,其中电缆夹钳附接到配电箱的壁。电缆夹钳是覆盖包含向上转弯的凸缘的支脚部分的配电箱底部边缘中的开口的柔韧部件。配电箱的底壁包含用于接合非金属电缆的脊部或划线。

罗斯(Ross)发表的第4,922,057号美国专利揭示了配电箱,其具有附接到配电箱的侧壁的内面的柔韧平坦固定部件。如图2中示出,平坦固定部件折曲成抓牢行进通过配电箱中的开口的电缆的表面。

特罗德(Troder)发表的第4,724,282号美国专利揭示了非金属配电箱,其具有附接到配电箱的内面的柔韧金属电缆固定部件。当电缆行进通过开口以抓牢电缆时,固定部件折曲。

鲍尔(Bauer)等人发表的第4,277,641号美国专利揭示了非金属配电箱,其具有被插入到配电箱的腔中的电缆夹钳部件。电缆夹钳部件包含外部框架及柔韧盖片。当电缆通过框架中的开口插入以抓牢电缆时,柔韧盖片弯折。

迪里洛(DiLillo)等人发表的第2012/0024596号美国专利公开案揭示了适用于安装在配电箱中的开口中的一者中的塑料电缆夹钳。电缆夹钳包含能够夹持非金属电缆的一或多个柔韧部件。在一个实施例中,电缆夹钳包含当电缆插入以抓牢电缆的外表面时可向里弯折的柔韧支脚。

虽然现有电缆夹钳及连接器通常适用于预期使用,但是工业中仍然需要改善电缆夹钳及连接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配电箱组合件是单件式构造,其具有永久地附接到配电箱以抓牢非金属护套电缆、金属包层电缆及铠装电缆的外表面的电缆连接器。电缆连接器在不延伸通过配电箱中的电缆开口的情况下耦合到配电箱的后壁或侧壁。

本发明特别涉及固定到配电箱以形成配电箱组合件的电缆连接器。电缆连接器完全定位在配电箱的壁内。电缆连接器与配电箱中的电缆开口对准以容纳电缆。电缆连接器具有具备用于电缆及电缆固定器的开口的前壁,所述电缆固定器朝电缆通道向里弹簧偏压以接合电缆。

本发明的特征是由耦合到配电箱的侧壁的电缆固定器及耦合到配电箱的后壁且与电缆固定器分开的前壁提供。前壁包含用于容纳来自行进通过侧壁中的电缆开口的至少一根电缆的电接线的孔口。电缆固定器经定位以覆盖配电箱的侧壁中的电缆开口的至少部分,使得当电缆行进通过电缆开口时电缆固定器向里折曲。电缆固定器具有至少一个柔韧支脚,其具有固定到配电箱的侧壁的顶部边缘及与配电箱的电缆开口对准的底部边缘。当电缆被插入到电缆连接器中时,柔韧支脚在远离配电箱的侧壁的方向上弯折。在一个实施例中,电缆固定器包含具有不同长度的两个叠加支脚,其中支脚的底部边缘被定位在电缆开口中。支脚的不同长度使得电缆固定器抓牢两根不同大小的电缆。

本发明涉及电缆连接器且涉及具有用于连接并抓牢行进通过配电箱中的开口的电缆的电缆连接器的配电箱组合件。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的电缆连接器具有具备邻近配电箱中的开口定位的第一端及与第一端相对且与配电箱中的开口分开的第二端的主体。主体具有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以容纳电缆的电缆通道。前壁被提供在第二端处且具有用于容纳来自电缆的电接线的开口。至少一个且优选地至少两个电缆固定器从主体的第一端延伸到电缆通道中且朝主体的第二端延伸以抓牢电缆。

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是由配电箱组合件提供,配电箱组合件包括具有后壁及具备具有用于容纳电缆的尺寸的开口的侧壁的配电箱。电缆连接器耦合到配电箱且与配电箱的侧壁中的开口对准以界定电缆通道。在一个实施例中,电缆连接器具有在远离配电箱的侧壁的方向上延伸到电缆通道中的第一电缆固定器及在远离配电箱的侧壁的方向上延伸到电缆通道中的第二电缆固定器。第一固定器及第二固定器朝电缆通道的轴中心靠拢且分开一定距离以抓牢电缆固定器的末端之间的电缆的外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缆连接器包含相对侧壁,其中每一侧壁具有与其成一体形成的电缆固定器。电缆固定器是由U型部分耦合到相应侧壁的第一端,使得每一电缆固定器的自由端朝前壁延伸且固定器朝彼此靠拢以抓牢电缆的相对侧。

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是提供电缆连接器,其具有两个电缆固定器以抓牢电缆的相对侧且具有定位在电缆固定器之间以接合电缆的顶面的支脚。支脚可耦合到电缆连接器的后壁或电缆连接器的顶壁。

本发明的特征进一步是通过提供配电箱组合件而获得,配电箱组合件包括配电箱,所述配电箱具有后壁及侧壁,侧壁具有具备用于容纳电缆的尺寸的电缆开口。具有电缆通道的电缆连接器固定到配电箱且与侧壁中的开口对准。电缆连接器具有主体,所述主体具有用于邻近配电箱的中的开口定位的第一端及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主体的第二端处的前壁具有用于容纳所述电缆的开口。开口具有尺寸以容纳具有多个导体的标准非金属护套电缆且具有尺寸使得前壁邻接具有多个导体的标准金属护套电缆的金属护套以允许电缆的导体行进通过开口并防止金属护套行进通过开口。第一电缆固定器具有在主体的第一端处的第一端及朝前壁延伸的第二自由端。第一电缆固定器的自由端朝前壁且朝电缆通道的轴延伸以抓牢电缆并捕捉第二自由端与所述配电箱的后壁之间的电缆。第一支脚在远离侧壁的方向上延伸到电缆通道中,且第二支脚在远离侧壁的方向上延伸到电缆通道中,且与第一支脚靠拢以抓牢电缆的外表面。

本发明的特征也是通过提供包括主体的电缆夹钳而获得,主体具有具备第一端的第一侧壁及相对于内部电缆通道向里延伸的第一支脚。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分开以在侧壁之间形成内部电缆通道。第二侧壁具有具备相对于内部电缆通道向里延伸的第二支脚的第一端。前壁在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延伸。前壁具有具备用于容纳电缆的尺寸的中心开口。

本发明的特征仍然是进一步通过提供配电箱组合件而获得,配电箱组合件包括具有用于容纳电缆的开口的配电箱。电缆连接器固定到配电箱且具有用于容纳电缆的内部通道。电缆连接器包含具有靠近配电箱的侧壁的第一端的第一侧壁。第一支脚从第一壁的第一端延伸且在远离配电箱的侧壁的方向上延伸。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分开以界定内部电缆通道。第二侧壁具有在配电箱的开口处的第一端及从第二端延伸且与第一支脚分开一定距离以抓牢电缆的外表面的第二支脚。

根据结合附图揭示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以下详述将明白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优点及显著特征。

附图说明

下文是图式的简单描述,其中:

图1是以横截面示出电缆连接器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配电箱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电缆连接器的横截面中的放大部分俯视图;

图3是附接到配电箱之前的电缆连接器的俯视透视图;

图4是沿图3的线4-4取得的电缆连接器的仰视透视侧视图;

图5是电缆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6是电缆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7是电缆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8是电缆连接器的横截面图;

图9是电缆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透视图;

图11是图10的电缆连接器的放大图;

图12是配电箱的透视图;

图13是前壁的正视透视图;

图14是前壁的后视透视图;

图15是前壁的侧视图;

图16是电缆固定器的正视图;

图17是电缆固定器的侧视图;

图18是电缆固定器的后视图;

图19是电缆固定器的后视透视图;

图20是第三实施例中的配电箱组合件的透视图;

图21是图20的电缆固定器的放大图;

图22是第四实施例中的配电箱组合件的透视图;

图23是电缆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24是图23的电缆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25是图23的电缆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26是图23的电缆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27是图23的电缆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28是第五实施例中的配电箱组合件的透视图;

图29是图28的电缆连接器的放大透视图;

图30是图28的电缆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31是示出了锁环被插入在电缆连接器中的电缆固定器的透视图;

图32是第六实施例中的配电箱组合件的透视图;

图33是图32的电缆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34是图32的电缆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35是图32的电缆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36是图32的电缆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37是图32的电缆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38是第七实施例中的配电箱组合件的透视图;

图39是图38的电缆连接器的正视透视图;

图40是图38的电缆连接器及锁环的透视图;

图41是图38的电缆连接器的后视透视图;

图42是图38的电缆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43是图38的电缆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44是图38的电缆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45是图38的电缆连接器的仰视图;且

图46是图38的电缆连接器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连接器及一种配电箱组合件,所述配电箱组合件包含配电箱及用于非金属护套电缆、金属包层及铠装电缆的电缆连接器。本发明的电缆连接器避免使用通常需要用于将金属包层、铠装及非金属电缆耦合到配电箱的单独连接器。配电箱需要使用某种形式的连接器以将电缆固定到配电箱。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一种预组装配电箱组合件,其具有电缆连接器作为配电箱上的固定部分以避免需要单独连接器或处置单独连接器。本发明的电缆连接器以预组装形式附接到配电箱以供电工使用,且无需在工地上安装电缆连接器。在一个实施例中,电缆连接器是通过焊接、螺钉、耦合突片或用于在配电箱的制造期间将电缆连接器附接到配电箱的其它方式固定到配电箱。在一个实施例中,电缆连接器在制造时被永久地固定到配电箱。

在图1到9中示出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配电箱10包含电缆连接器12,其固定到配电箱10的表面以形成配电箱组合件。配电箱10通常是由钢板通过深拉、通过从坯件切割及弯折或通过将切割段接合在一起以将配电箱形成为如所属领域中已知的成品形状而制成。电缆连接器12具有足够弹性以允许电缆行进通过电缆通道并抓牢电缆的外表面。

配电箱10是以类似于常规配电箱的方式通过具有敞开前部14、后壁16及一或多个侧壁而构造,所述一或多个侧壁从后壁16延伸以界定敞开前部14。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配电箱10具有第一侧壁18及与第一侧壁18相对的第二侧壁20,及在第一侧壁18与第二侧壁20之间延伸的连接壁22。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配电箱10具有实质上方形形状,但是配电箱也可具有任何适当尺寸及形状。在其它实施例中,配电箱可为矩形、六边形、圆形或其它适当形状。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8包含至少一个且优选地两个电缆开口24,其延伸通过所述壁以将电缆26馈送到配电箱10的内腔28。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两个电缆开口24靠近或邻近配电箱的一侧定位。第二侧壁20也被示为具有两个电缆开口30,其被定位在配电箱的相对侧上使得电缆开口及相应电缆彼此交错以免在被馈送到配电箱中时彼此干扰。配电箱可具有如所属领域中已知的任何数目的电缆开口。

配电箱10及电缆连接器12优选地被预组装为单个单件式整体单元或组合件,用于由电工安装且在安装期间无需将单独连接器附接到电缆及/或配电箱。本发明特别适用于与非金属护套电缆、金属包层电缆或具有内部导电接线32的铠装电缆26一起使用。如示出的金属包层电缆具有如所属领域中已知的盘绕折皱金属护套33。

电缆连接器12可在制造时以某种方式永久地附接到配电箱10以防止电缆连接器12在正常使用期间与配电箱10分离。在图中示出的实施例中,电缆连接器12是通过焊接、铆接或其它紧固方式附接到配电箱10的后壁16以使电缆连接器12与相应电缆开口24及30对准。在其它实施例中,电缆连接器12可附接到侧壁中的一或多者使得电缆连接器与配电箱10中的电缆开口30对准。虽然电缆连接器12优选地固定到配电箱,但是电缆连接器可通过咬合连接(例如通过咬合到配电箱的壁中的孔口中的叉状物)附接到配电箱。

电缆开口24通常被提供在侧壁中,但是电缆开口也可或替代地被提供在后壁中。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电缆连接器12附接到实质上垂直于具有电缆开口的所述壁或表面的适当表面。

参考图1及2,电缆连接器12是通过焊接附接到配电箱的后壁。在其它实施例中,电缆连接器可附接到侧壁或另一表面使得电缆连接器永久地固定到配电箱处于与电缆接入开口30对准的位置中。优选地,电缆连接器12完全被安装在配电箱内使得连接器的任何部分均未延伸通过电缆开口。

参考图2到9,电缆连接器12优选地形成为由钢或其它金属形成的单件式整体部件。电缆连接器12优选地由经切割且折叠为如示出的最终形状的坯件金属板形成。电缆连接器12是由具有电缆通道36的主体34形成,所述主体具有第一端38及相对第二端40。前壁42被提供在主体的第二端40处。主体34的第一端38被定位在配电箱的侧壁处且与电缆开口24对准。主体的第二端40与第一端38及配电箱10的侧壁18分开。

在图1到9中示出的实施例中,电缆连接器12的主体34具有第一侧壁44及相对第二侧壁46。第一侧壁44及第二侧壁46是由在侧壁之间延伸的顶壁48连接在一起。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前壁42与顶壁48成一体形成且实质上垂直于顶壁48向下延伸。前壁42具有开口50,其用于容纳电接线32并将接线馈送到配电箱10的内腔。开口50形成有圆形边缘52,以形成光滑套环以防止损坏行进通过开口50的接线。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开口50形成可具有圆形或卵圆形形状且尺寸经调整以容纳电缆的孔口。开口50具有尺寸以允许电接线行进通过开口且具有尺寸以防止标准金属铠装电缆行进通过。以此方式,前壁42用作如图1及2中示出的铠装护套的止挡件。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侧壁44及46彼此相对倾斜且朝前壁42稍微靠拢。在其它实施例中,侧壁44及46可实质上彼此平行。侧壁44及46、顶壁48及前壁42界定延伸通过电缆连接器12的纵向电缆通道36。前壁42及开口50界定电缆连接器12的第二端40及出口端。相对端界定主体的第一端38及使电缆36行进通过配电箱中的开口的敞开入口端。

在图1到9中的实施例中,电缆连接器12具有敞开底部54。电缆连接器12附接到配电箱的壁以由侧壁44及46及电缆连接器12的顶壁48以及配电箱12的对应壁围封电缆通道36。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配电箱的后壁16与电缆连接器12的敞开底部54配接。第一侧壁44的底部边缘包含实质上垂直于相应侧壁部分延伸的安装凸缘56。第二侧壁46的底部边缘包含实质上垂直于相应侧壁部分延伸的安装凸缘58。安装凸缘56及58附接到配电箱的后壁16以将电缆连接器12永久地固定到配电箱。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安装凸缘56及58具有用于将安装凸缘焊接到后壁16的棘爪。在其它实施例中,安装凸缘可由铆钉或其它紧固件固定到后壁16。在另一实施例中,安装凸缘可实质上平行于相应侧壁的平面形成且通过形成于后壁中的狭槽而插入。安装凸缘然后可弯折且任选地焊接以固定狭槽内的突片。

电连接器12的主体34的敞开第一端38具有容纳电缆26的尺寸。如图2中示出,第一侧壁44在具有电缆固定器62的第一端38处具有第一边缘60。电缆固定器62的第一端64耦合到侧壁44的边缘60及第二自由端66。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的电缆固定器62是呈具有第一端64的支脚的形式,所述第一端64与第一侧壁44成一体形成,从而形成U型连接部分68。U型连接部分68形成弹簧部件以朝电缆通道弹簧偏压固定器62且允许固定器由于插入电缆而弯折及折曲,且提供足够大的弹簧偏压力以抓牢电缆。固定器62朝电缆通道36向里弯折且具有朝前壁42延伸的第一支脚段70及朝电缆通道36向里弯折的第二支脚段72。第二支脚段72具有形成固定器62的第二自由端66的终端,且相对于电缆通道36的纵向尺寸及第一支脚段70的平面成倾角形成。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自由端66具有相对于前壁42成角度的实质上直边缘。替代地,自由端66可具有对应于电缆26的外表面的形状及尺寸的凹面形状。自由端66以实质上对应于铠装包层电缆的折皱的角度的角度形成,使得终端能够抓牢如图2中示出的折皱之间的凹口。

第二侧壁46还具有与侧壁成一体形成的电缆固定器74的第一边缘。电缆固定器74具有耦合到侧壁46的第一边缘的第一端76以及第二自由端78。固定器74还具有由U型连接部分82耦合到侧壁46的第一支脚段80且以倾角朝前壁42延伸。U型连接部分82界定弹簧部件以朝连接器的中心且朝第一电缆固定器62弹簧偏压第一支脚段80,且使得支脚能够相对于侧壁弯折及折曲。第二支脚段84从第一支脚段80以相对于第一支脚段80所成的倾角朝电缆通道36向里延伸。固定器74的自由端78是以与第一固定器62的第一支脚段的倾角相反的倾角形成,以抓取如图2中示出的电缆的铠装包层的相对侧。电缆固定器62及74经定向使得自由端朝电缆通道的轴靠拢以抓牢电缆的相对侧。

如图2及9中示出,第一固定器62具有稍微长于第二固定器74的长度的纵向长度以有效地抓牢如图2中示出的电缆的盘绕折皱。如示出,固定器62及74在远离配电箱中的电缆开口的方向上延伸到主体34的电缆通道36中且成角度以允许电缆通过配电箱中的开口而插入并阻止从配电箱移除电缆。自由端66及78相对于电缆通道36的轴成角度以使得自由端的顶部拐角86如图8中示出般朝前壁42突出,且如图6中示出般相对于底部拐角88朝彼此靠拢。电缆固定器的成角度自由端形成V型凹口以接合铠装电缆的上侧表面,使得电缆被捕捉在配电箱10的后壁16与界定电缆固定器的自由端的边缘之间。

电缆连接器12优选地由钢或具有足够强度的其它金属形成以有效地抓牢电缆,同时允许固定器具有足够大弹性以允许必要时插入及移除电缆。电缆固定器62及74是由弹性弹簧钢形成且具有足够大弹性以通过插入电缆而朝相应侧壁部分向外偏转,同时朝彼此弹簧偏压以有效地抓牢电缆的外表面。

在使用时,电缆连接器12如图1中示出般附接到配电箱。电缆连接器12与配电箱的壁中的开口对准以使得电缆26可通过配电箱中的开口插入且行进通过电缆连接器12的电缆通道36而到达图1及图2中示出的位置。前壁42中的开口具有尺寸以允许接线32行进通过且防止电缆的铠装包层行进通过开口。如图2中示出的电缆的铠装包层邻接前壁42的内表面。为了从电缆连接器移除电缆,可将工具插入到电缆连接器12中以向外撬开固定器62及74以释放铠装包层上的张力且使得电缆能够从连接器拉离。

图10到19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配电箱组合件90包含配电箱10及电缆连接器92。配电箱实质上与先前实施例中的配电箱相同,使得类似组件是由相同元件符号识别。电缆连接器92具有由第一端处的电缆固定器94及与第一端分开的第二端处的前壁96形成的主体。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两个电缆固定器94接合在一起作为单个单元以抓牢行进通过配电箱中的相邻电缆开口的两根单独电缆。在一个实施例中,电缆固定器94永久地固定到侧壁。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电缆固定器94是平坦金属弹簧状部件,其是由铆钉98或行进通过孔口97的其它紧固件附接到配电箱的侧壁18以覆盖电缆开口24的至少一部分。电缆固定器足够柔韧以折曲使得当电缆行进通过电缆开口24时底部边缘在远离侧壁的方向上弯折且从配电箱的后壁向上弯折,使得电缆固定器能够抓牢电缆的外表面。

在图16到19中示出的实施例中,电缆固定器94是由平坦金属板形成,所述金属板折叠以形成用于每一电缆固定器的两个实质上柔韧平坦支脚100及102。支脚100及102是实质上平坦、平面部件,且形成覆盖电缆开口的盖片状部件。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两个支脚100及两个支脚102沿顶部边缘接合且由间隙或狭槽127分离,使得支脚100中的每一者及支脚102中的每一者可彼此独立地弯折以如示出般抓牢行进通过配电箱中的两个相邻电缆开口的单独电缆。支脚100及102可具有大体上方形或矩形形状且优选地具有大于相应电缆开口的宽度的宽度以如示出般延伸跨过电缆开口的宽度。

第一支脚100具有底部边缘104,其具有用于抓牢电缆的外表面的成型或扇形形状。在图16到19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底部边缘104具有由靠拢成狭槽110的两个靠拢边缘108形成的凹口106。靠拢边缘108形成具有补充电缆的外尺寸的实质上V型的凹口106。狭槽110划分第一支脚以在狭槽110的相对侧上形成第一突片112及第二突片114。突片112及114中的每一者能够独立地折曲以如图11中示出般抓牢盘绕折皱电缆26的外表面。底部边缘104与配电箱的后壁分开小于如图11中示出的电缆26的直径的距离,使得用足够大的力抓牢电缆以将电缆固定在配电箱中。

第二支脚102具有实质上类似于第一支脚100的形状,其具有小于如图18及19中示出的第一支脚的长度的长度以延伸到电缆开口中使得支脚100及102的末端彼此分开。支脚的不同长度使得固定器能够抓牢不同大小的电缆。第一支脚100具有长度使得底部边缘104能够抓牢较小电缆,例如(例如)0.37英寸到.5英寸直径电缆。第二支脚102具有长度使得底部边缘116能够抓牢较大电缆,例如0.6英寸到0.6英寸直径电缆。支脚的底部边缘与后壁分开小于被抓牢的电缆的直径的距离以提供足够大的力来抵着电缆的外表面弹簧偏压支脚。

第二支脚102具有底部边缘116,其具有由靠拢以形成实质上V型凹口的倾斜边缘119形成的凹口118。狭槽120在倾斜边缘108之间延伸以界定第一突片122及第二突片124。如图17中示出,第一支脚100及第二支脚102一起接合在顶部边缘126处。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支脚及第二支脚如图17中通过由顶部边缘126界定的折线示出般成一体形成在一起。替代地,支脚100及102可单独形成且通过适当紧固件或焊接接合在一起。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两个电缆固定器成一体形成在一起作为单元且沿顶部边缘126由连接部分125接合在一起且由狭槽127分开,使得固定器可彼此独立地折曲及弯折。在优选实施例中,电缆固定器沿顶部边缘126或支脚100及102的顶端耦合到配电箱的侧壁的内面,且朝后壁延伸以遮盖电缆开口的至少部分。如示出般沿顶端耦合固定器允许支脚100及102沿实质上平行于顶部边缘且平行于后壁的平面弯折。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脚100及102的底部边缘被定位在电缆开口上方,其中底部边缘与后壁分开一定距离以抓牢选定电缆。优选地,支脚100及102中的每一者平行于侧壁的平面且具有大于电缆开口的宽度的宽度。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电缆连接器92的前壁96附接到配电箱10的后壁16以如图10及11中示出般形成用于电缆26的铠装包层的止挡部件。在此实施例中,前壁是止挡部件,所述止挡部件是来自电缆固定器的单独组件。在其它实施例中,电缆固定器和前壁可直接耦合在一起。前壁96包含具有用于容纳螺钉132以将前壁附接到配电箱的螺钉孔130的底座128。棘爪134从底座128的底部表面延伸且容纳在形成于配电箱的底壁中的对应孔口136中。孔口136相对于配电箱的侧壁18中的电缆开口26定向以定位前壁且使前壁与电缆开口对准并防止前壁绕螺钉132的轴枢转。

前壁96包含至少一个且通常两个孔口138以如图10中示出般容纳电缆26的电接线32且补充电缆固定器94。孔口138具有尺寸以允许电接线32行进通过且具有尺寸以防止铠装电缆行进通过。孔口138优选地穿孔以形成向里延伸的套环140。如示出,前壁96界定电缆固定器94的第二端。侧壁142从前壁96延伸以包围铠装电缆护套。

电缆固定器附接到配电箱的侧壁使得支脚100及102的底部边缘覆盖配电箱中的电缆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如图中示出,通过配电箱中的电缆开口插入金属包层电缆以使电缆固定器94的支脚100及102相对于配电箱向里偏转及弯折。支脚的倾斜底部边缘抓牢配电箱的倾斜边缘与后壁之间的电缆且防止从配电箱移除电缆。铠装护套的端邻接前壁96并允许接线行进通过。

在图20到21中示出的另一实施例中,电缆连接器144是由紧固件以类似于先前实施例的方式附接到配电箱的侧壁。在本发明的此实施例中,电缆连接器144具有由紧固到配电箱的侧壁的顶端148接合在一起的两个相邻电缆固定器146。每一固定器146形成柔韧或可弯折支脚,其具有覆盖配电箱的侧壁中的相应电缆开口的至少一部分的底端150。每一电缆固定器146的底端150具有辊轧边缘152,其能够如图20到21中示出般抓牢非金属护套电缆的外表面。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电缆固定器146是由狭槽154分离使得每一电缆固定器146可独立于彼此折曲及弯折。棘爪156形成在配电箱的后壁中与电缆开口相邻且延伸到配电箱的腔中达到接合并支撑电缆的距离。电缆连接器144附接到配电箱的侧壁使得电缆固定器146中的每一者覆盖配电箱中的两个相邻电缆开口。电缆26通过配电箱中的电缆开口插入以使电缆固定器146在远离侧壁的方向上偏转。电缆固定器向下偏压到电缆上以捕捉底部边缘150与棘爪156之间的电缆。

图22到27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电缆连接器160附接到配电箱10的底壁16及侧壁18以将电缆连接到配电箱。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电缆连接器160具有具备第一端164及第二端166的主体162。主体162是由在第一端164与第二端166之间延伸的相对侧壁168及顶壁170形成。前壁172提供在第二端166处。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前壁172与顶壁170成一体形成。前壁172具有具备容纳电接线的套环176的孔口174。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前壁172具有沿底部边缘形成且实质上垂直于前壁172的平面延伸的凸缘178以通过焊接、铆钉或其它紧固构件将电缆连接器160耦合到配电箱的底壁。

后壁180提供在第一端164处。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后壁180耦合到顶壁170的第一端且在实质上垂直于顶壁的平面的方向上向上延伸以如图22中示出般附接到配电箱的侧壁。后壁180还可通过焊接或其它紧固构件附接到配电箱的侧壁。

每一侧壁168具有延伸到电缆通道184中以依类似于先前实施例的方式抓牢电缆的外表面的电缆固定器182。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电缆固定器182是由相应侧壁切割且穿孔而成以形成开口186,使得电缆固定器182与第一端164处的相应侧壁沿如图23及图27中示出的折线188成一体形成。电缆固定器182在朝前壁172的方向上朝电缆通道184向里延伸。相对侧壁上的固定器182朝电缆通道186的轴靠拢以抓牢电缆的相对侧。

如图25中示出,电缆固定器182具有从侧壁向里延伸的第一支脚190及从第一支脚190延伸的第二支脚192。电缆固定器182在第一端194处耦合到侧壁且具有第二自由端196。自由端196具有倾斜成对应于铠装电缆的折皱的角度的成角度边缘198。如示出,自由端196的成角度边缘经成角度使得顶部拐角朝顶壁170及前壁172靠拢以抓牢配电箱10的自由端196与后壁16之间的电缆。

后壁180包含形成电缆固定器182的部分以抓牢电缆的顶面的支脚200。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支脚200与后壁180成一体形成且在大体上向下方向上从顶壁170朝电缆通道184延伸。支脚200及电缆固定器足够柔韧以在电缆通过配电箱中的电缆开口插入时向外偏转且抓牢电缆的外表面。

如图25及图26中示出的支脚200包含具有形成第一耦合突片204及第二耦合突片206的狭槽202的底部边缘。如示出,耦合突片204及206是分别由倾斜折线208及210耦合到支脚200,使得耦合突片以相对于支脚200的平面的倾角延伸且具有不同长度以使得能够抓牢盘绕折皱铠装电缆。耦合突片204及206大体上以向下方向朝电缆通道成角度以抓牢电缆的顶部边缘且捕捉耦合突片与配电箱的底壁之间的电缆。如图26中示出,耦合突片204及206的底部边缘分别具有靠拢边缘212及214以顺应电缆的外表面。如图23中示出,支脚200可由顶壁170切割而成且弯折到电缆通道中。

图28到31说明耦合到配电箱的电缆连接器的另一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电缆连接器220是由主体222形成,主体222具有第一端224及与第一端224分开以容纳两个单独电缆通道中的两个分开电缆的相对第二端226。主体222是由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的底壁228、从底壁228实质上垂直于第二端226处的底壁的平面向上延伸的前壁230及从第一端224处的底壁228向上延伸的后壁232界定。前壁230具有用于容纳电缆26的两个开口234。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锁环236被插入到前壁中的开口中以界定通过电缆连接器220的两个电缆通道238。锁环236具有孔口240以容纳电接线32。耦合突片242从锁环236的侧向外延伸以将锁环236耦合到侧壁230。

如图30及31中示出,底壁228包含由底壁切割而成且以倾角在电缆通道238中的每一者的相对侧上向上弯折以支撑电缆的凸缘244。如示出,凸缘244形成于电缆通道的相对侧上以形成用于电缆的实质上V型支架。

底壁228的前边缘形成有耦合突片246,其形成叉状物248,所述叉状物被插入到配电箱的后壁16中的对应开口中以将电缆连接器220耦合到配电箱的底壁。电缆连接器220的后壁232具有沿顶部边缘的多个L型突片250以插入到侧壁中的对应狭槽或孔口中以如图28及29中示出般将电缆连接器220耦合到配电箱。

电缆连接器220的第一端224包含具有耦合到后壁232的第一端254及第二自由端256的电缆固定器252。电缆固定器252形成朝前壁230延伸的支脚且朝底壁及相应电缆通道238倾斜。如示出,电缆固定器252是沿倾斜折线258耦合到后壁232使得电缆连接器朝相应电缆通道238成角度以抓牢电缆的相对侧。电缆固定器220的第二端256具有倾斜边缘260,其成角度以抓牢折皱铠装电缆以有效地抓牢电缆并将电缆固定在适当位置。

居中的支脚262在电缆固定器252之间从后壁232延伸。第一端264是沿折线266耦合到后壁232使得支脚262以相对于后壁232的平面的倾角朝前壁230及电缆通道238延伸。支脚262具有第二端268,其具有实质上V型边缘270以接合电缆的顶侧且捕捉支脚262与电缆连接器220的底壁228之间的电缆。支脚262是由相对于后壁232的平面的倾角延伸的第一段272及在大体上向下方向上以相对于第一段272的角度延伸且朝电缆通道238延伸的第二段272形成。

图32到37中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参考附图,配电箱组合件280包含耦合到配电箱10以容纳两个分开电缆的电缆连接器282。电缆连接器280包含具有第一端286及第二端288及第二端288处的前壁290的主体284。侧壁292在主体284的第一端286与第二端288之间延伸。顶壁294在侧壁292之间延伸且在第一端286与第二端288之间延伸。第一端286经配置以定位在配电箱的侧壁及电缆开口附近以如图32中示出般容纳电缆。

前壁290包含与配电箱的侧壁中的相应电缆开口对准以如图32中示出般容纳电接线的两个分开孔口296。穿孔套环298包围孔口296以引导接线通过孔口。孔口296与用于在主体284的第一端286与第二端288之间延伸的电缆的电缆通道298对准。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为第一端286上的每一电缆通道提供电缆固定器300且电缆固定器300朝前壁290延伸。电缆固定器300以倾角朝前壁290及电缆通道298中的每一者的轴延伸。如示出,为电缆通道298中的每一者提供两个电缆固定器300以抓牢铠装电缆的外表面。电缆固定器300在主体的第一端286处具有第一端302及在第二端288处具有朝前壁290延伸的第二端304。

参考图33,电缆固定器300耦合到顶壁294的第一端306且与第一端306成一体形成。电缆固定器中的每一者是由第一支脚308界定,第一支脚308以向下方向从顶壁294沿实质上垂直于顶壁的第一端306处的顶壁的平面的方向延伸。第二支脚310从具有界定电缆固定器300的第二自由端304的远端的第一支脚308延伸。第二支脚310以相对于第一支脚308的倾角朝电缆通道298的轴延伸。电缆固定器300的第二自由端304具有成角度边缘312以如图32中示出般抓牢电缆的折皱金属护套。

如图33中示出,每一电缆通道298的电缆固定器300分开一定距离以接合电缆的相对表面以捕捉末端边缘312与配电箱的后壁之间的电缆。补充电缆固定器300的末端边缘312成角度以朝电缆通道298的轴靠拢且在相邻电缆固定器之间形成实质上V型凹陷区域以接合电缆。

如图33及图34中示出,顶壁294具有实质上平行于电缆通道298的平面延伸的第一顶部部分314及在第一顶部部分314与前壁290之间以倾角延伸的第二顶部部分316。螺钉孔口318形成于第一顶壁部分314中以容纳螺钉324,其如图32中示出般将电缆固定器300耦合到配电箱。

支脚322从第一端286朝主体284的第二端288延伸且被定位在电缆通道298中的每一者的所述对电缆固定器300之间。支脚322具有耦合到顶壁部分的第一端302处的第一顶壁部分314的第一端324且朝终止于第二自由端326中的电缆通道298的轴延伸。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支脚322是通过由顶壁部分314切割及穿孔支脚322与第一顶壁部分314成一体形成以形成开口328使得支脚耦合到开口328的内边缘330。支脚322是由从第一顶壁部分314延伸的第一部分332及具有界定电缆固定器300的第二自由端304的远端的第二支脚部分334形成。第二支脚部分334以相对于第一支脚部分332的向下角度朝电缆通道298的轴延伸。第二支脚部分334具有外边缘,所述外边缘具有形成实质上V型凹口338以抓牢电缆的顶面的倾斜表面336。

电缆连接器282是如图32中示出般用靠近或邻近配电箱中的电缆开口定位的第一端286附接到配电箱。电缆连接器282是由安装螺钉320附接到配电箱。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电缆连接器282经配置以容纳两根电缆且具备两个平行电缆通道298及对应电缆固定器300用于电缆通道298中的每一者。电缆是通过配电箱的壁中的电缆开口插入使得铠装电缆滑动超过电缆固定器300及支脚322的末端,使得铠装电缆邻接前壁290的内表面。电缆固定器的成角度边缘接合电缆的相对侧,而支脚322接合电缆的顶面以捕捉配电箱的后壁与电缆固定器300及支脚322之间的电缆。优选地,电缆连接器282是由经切割、冲压及弯折成图32到37中示出的配置的单块金属板形成的单件式整体单元。

图38到46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配电箱组合件350包含耦合到配电箱的后壁的电缆连接器352。通常,电缆连接器352是通过焊接或安装螺钉耦合到配电箱。

电缆连接器352包含主体354,其具有第一端356及第二端358、第一端356处的后壁360及第二端358处的前壁362。主体354具有在后壁360与前壁362之间延伸的底壁364。如图45中示出,螺钉孔366形成在底壁364中以通过螺钉368将电缆连接器352耦合到配电箱。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电缆连接器经配置用于容纳两根分开的电缆且独立固定每一电缆。

前壁362实质上垂直地从底壁364延伸且具有两个分开开口370用于容纳塑料锁环372。锁环372具有界定延伸通过电缆连接器352的电缆通道376的开口374。锁环具有延伸通过前壁362中的开口370的套环378且包含用于将锁环372耦合到前壁362的突片380。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锁环372被定位在前壁362的内面上使得套环378如图39中示出般延伸通过前壁362中的开口370。锁环372具有主体382,其具有顺应前壁362的内面的形状。后壁360具有用于容纳电缆且与电缆通道376对准的实质上U型开口384。

底壁364具备突出到相应电缆通道376中且朝前壁362突出的一对电缆固定器386。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两个电缆固定器386朝前壁362及电缆通道376的轴成角度。电缆固定器386分开一定距离且与电缆通道376的轴对准以支撑并接合电缆的外表面。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顶壁388与前壁362成一体形成。顶壁388形成弹簧部件且相对于前壁折曲及弯折,且在向下方向上朝底壁364弹簧偏压。顶壁388具有由U型部分392耦合到前壁360的第一段390。第二段394耦合到第一段390的末端。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段390在大体上向下方向上朝底壁364延伸且第二段394在大体上向上方向上延伸远离底壁364。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顶壁是由间隙分开以形成用于抓牢两根电缆的两个柔韧顶部部分。

支脚396从主体的第一端356及顶壁388的每一部分朝第二端358在朝底部364及相应电缆通道376的轴的大体上向下方向上延伸。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支脚396是由第二段394切割及穿孔而成以形成具有第一端398及第二自由端400的支脚。第二自由端400具有成角度以如图44中示出般抓牢电缆的外表面的倾斜或成角度边缘402。

电缆连接器352如图38中示出般安装在配电箱中,其中后壁360被定位在配电箱中的开口附近或靠近电缆开口。电缆行进通过配电箱中的电缆开口且装配在电缆固定器396的底壁364及自由端400上的突片386之间。突片386及电缆固定器的自由端400朝电缆通道的轴及前壁362成角度以允许电缆通过电缆通道插入且防止电缆移除。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铠装护套邻接锁环372的内面,并允许电接线行进通过锁环中的开口。

在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中,如示出的本发明的电缆连接器经配置用于容纳行进通过配电箱中的对应电缆开口的两根平行电缆且用于将电接线馈送到配电箱的腔。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电缆连接器中的每一者包含经定向以彼此独立地抓牢电缆的两组电缆固定器。电缆固定器的相应对相对于电缆通道定向以抓牢电缆的相对侧以将电缆固定在电缆连接器中。

虽然已选取一个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但是将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不同改变及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