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式电容马达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9621发布日期:2018-07-10 20:13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内置式电容马达结构,尤其是一种构造简单且不会干扰到马达磁场的内置式电容马达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单相感应电容运转马达,依其特性可知,此马达需要连接一电容器,电容器主要装设在马达外壳的表面,所以,电容器会直接受到灰尘、潮湿或氧化等状况,导致电容器的外壳损毁与龟裂,以及电容器内部产生膨胀或电解物质变质等状况产生。

所以便有业者开发出将电容器放置在马达内部的结构,请参阅图1所示,是常用电容马达结构的立体分解图,一马达1具有两个壳体11,此等壳体11内设有一铁心架12,铁心架12分别缠绕有一多数线圈13(也就是:绕阻),该等线圈13为环形设置且为间格排列,而一弧形电路板14上垂直设有一多数电容器15,该等电容器15为堆应间格排列,使此等电容器15分别穿入线圈13之间,直到弧形电路板14依附在铁心架12上,上述结构虽将此等电容器15设置在马达1内部,然而依据电磁的原理可得知,此马达1在运转时会产生电磁场,电磁场会环绕着线圈13运转,又电容器15属于储能组件,通电后会产生电磁场,因此,所述马达1运转时的电磁场会被电容器15产生的电磁场所干扰,导致马达1产生多余的电磁能量损失,虽然马达1最终的运转效能可能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但电磁能量的消耗却相对的增加了;又,此等电容器15仅在马达1启动时通电,虽然马达1运转后随即断电,然而依据电磁的原理以及电容器15的特性可知,此等线圈13之间产生的电磁场会受到电容器15的干扰,导致马达1产生多余的电磁能量损失,虽然马达1最终的运转效能可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但电磁能量的消耗却相对的增加,再者,此等电容器15内部具有电解质等储能导电物质,而此等线圈13为金属材质所构成,例如:铜等材质,则前述线圈13与电容器15受制于间距甚短而产所谓的杂散电容,导致马达1产生多余的电磁能量损失;再者,所述马达1在运转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热能的产生,则此等线圈13之间用以散热的空间被电容器15所占据,导致热能不易散逸,连续长时间运转后所累积的热能,容易导致电容器15内的电解质等储能导电物质产生变质的状况,严重者甚至会令电容器15膨胀或龟裂,致使马达1损毁。又再者,绕组槽满率的不同也会造成实际实施上的困难,当马达1的功率增加时,则线圈13的大小也随之增加,同时电容量也需要相对增大,但线圈13越大,代表线圈13之间的间距越小,则电容器15将更难放置在线圈13之间,导致实际实施上有着相当的困难。

有鉴于常见的先前技术有上述缺点,发明人针对前述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发明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容器组装于马达内部,且构造简单、较不会干扰到马达磁场的内置式电容马达改进结构。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发明所实行的技术手段包括:一包括有一前盖与一后盖的壳体;一收容在壳体的定子部;一组合在该定子部的绝缘组件;以及一设置在定子部的转子部;其中,所述定子部具有一铁心架,铁心架上设有一环状的绝缘架体,绝缘架体一侧外围延伸设有多数环形排列的插接部;所述绝缘组件底部侧缘设有一多数的对接部,多数的对接部分别连接至绝缘架体的插接部,使该绝缘组件设置在前述绝缘架体上。

依上述结构,所述绝缘组件内是收容有一电容器。

依上述结构,所述绝缘架体的该等插接部为朝向前述前盖延伸,该绝缘组件连设在前述绝缘架体、并位于前述前盖与定子部之间,或者,所述绝缘架体的该等插接部为朝向前述后盖延伸,该绝缘组件连设在前述绝缘架体、并位于前述后盖与定子部之间。

依上述结构,所述绝缘组件壁面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弹性扣。

依上述结构,所述绝缘组件进一步设置为多数个,且每一个绝缘组件具有角度差。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征可获得更具体的了解,依各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常见电容马达的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与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结构立体分解图、与部分结构立体分解图,本发明此一马达2结构主要包括:一壳体21、一定子部22、一绝缘组件23与一转子部24,其中:

所述壳体21包括一前盖211与一后盖212,前盖211与后盖212之间形成一个空间用以收容定子部22、绝缘组件23与转子部24。

所述定子部22设在壳体21内,其具有一铁心架221,该铁心架221上设有一绝缘架体222,此绝缘架体222一侧外围延伸有多数插接部223,应注意的是,依据该铁心架221的结构,此绝缘架体222为环形设置在前述铁心架221内部,因此,前述等插接部223沿着绝缘架体222延伸后为环形排列,且前述该等插接部223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

所述绝缘组件23具有一对外相通的容置空间231,容置空间231内结合有一电容器25,而所谓的结合电容器25,是指将电容器25与绝缘组件23进行组合,在本实施例的图示中,以放入(等效的用语如:置入、塞入、卡入等)来表示,然而只要能够将电容器25结合(等效用语如:连接、链接、组合、组装、设置等)在绝缘组件23内的技术手段并应用于所述马达1的手段,皆应属本发明保护的范畴,具体结合的技术,除了上述放入之外,举凡通过黏性材料黏接(热熔胶、强力胶、PU胶、乳胶、环氧胶、处理剂、硬化剂、整理剂、AB胶等等)、或机械固定(铆合、螺锁、卡扣、快拆等等),仍应属本发明保护的范畴;所述绝缘组件23底部侧缘设有多数的对接部232,则绝缘组件23对应设在前述绝缘架体22时,该等对接部232分别对应于前述绝缘架体222的该等插接部223;应注意的是,为了进一步固定设置前述电容器25,所述绝缘组件23壁面上进一步可以设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弹性扣233,使电容器25能够牢固在前述在绝缘组件23内部。

所述转子部24是收容在前述定子部22内。

当组装时,所述定子部22具有一铁心架221,该铁心架221上设有一环状的绝缘架体222,此绝缘架体222一侧外围延伸设有多数环形排列的插接部223;所述绝缘组件23的容置空间231底部侧缘设有多数的对接部232,该多数的对接部232分别对应设在绝缘架体222的插接部223,使绝缘组件23连设在绝缘架体222上。

应注意的是,在本发明上述中,该绝缘架体222一侧外围延伸有多数插接部223,所谓的一侧,指的是:所述绝缘架体222侧边朝向前述前盖211、或后盖212的一侧,换言之,前述绝缘架体222的该等插接部223为朝向前盖211延伸,则所述绝缘组件23连设在前述绝缘架体222后,此绝缘组件23的位置是位于前述前盖211与定子部22之间;反之,前述绝缘架体222的该等插接部223为朝向前述后盖212延伸,则所述绝缘组件23连设在前述绝缘架体222后,该绝缘组件23的位置是位于前述后盖212与定子部22之间,因此,本发明所述的该等插接部223,是可以依据实际生产或制造的需求,仅设置在前述绝缘架体222的一侧、或者同时设置在前述绝缘架体222的两侧,当前述等插接部223同时由绝缘架体222两侧分别延伸,则该绝缘组件23一样可以依据实际的需求,设置一个、两个、或多个而连接在前述绝缘架体222上。

藉此,所述马达1可以确实将电容器25设置在壳体21内部,同时电容器25设置在马达1内部之后,电容器25的位置使与定子部22为平行置入的状态,则所述马达1运转时内部产生的磁场,将不会有如常见技术所提到电磁场较易被干扰的问题产生,同时,所述电容器25先设置在前述绝缘组件23后、再组装设在定子部22的绝缘架体222,此方式具有组装简单快速的优点,同时不同尺寸马力的马达1在设置该电容器25的时候,只要设置单一个电容器25即可,相较于常见技术(参阅图1)图中所示,必须设置多个小的电容器15的方式,更具有节省成本、及有利于维修保养的优点。

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立体分解图,本发明在实际使用时,可依据实际使用的需求,在前述绝缘架体222上设置多数个绝缘组件23,而该多数个绝缘组件23之间为了配合环形的绝缘架体222的形状,可令前述绝缘组件23之间具有角度差,在本实施例的图示中,所述等绝缘组件23是设置为两个,而较佳的配置是近似弯曲型,也可平行设置在绝缘架体222上,若当前述绝缘组件23设置为三个、或多个的时候,可以是多弯曲型的排列方式,应注意的是,前述绝缘组件23之间,可以是有相互连接后设置在前述绝缘组件222,或着是各自独立设置在前述绝缘架体222,在本实施例中仅以相互连接的方式来说明,但各自独立设置在前述绝缘架体222仍属于本发明应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5,为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立体分解图,本实施例等效于前述图1至图4的相似点在于:本实施例中前述电容器25外部可直接成型所述绝缘组件23,使该绝缘组件23是直接成型结合在前述电容器25的外部,具体的技术手段举例说明如下,例如:以液态、软质或具可绕性的接着剂,如固化胶涂布或附着在电容器25的表面,而可以是局部包覆或全部包覆,则所述电容器25的表面就会结合成型与前述绝缘组件23;所谓固化胶,即是指尚未涂布或附着在电容器25时,固化胶的型态是液态、软质或具可绕性,涂布或附着在电容器25之后,通过固化过程,如:光固化(以特定光波长的光线照射,如紫外线)、热固化(加热后呈现软化或液态而冷却后重新定型,如:热熔胶)、挥发式(特定气体挥发后固化,如广义的AB胶、塑钢土)后,直接将所述绝缘组件23成型在此电容器25的外部,据此,举凡在马达2内部设置所述电容器25而不会干扰到定子或转子的组合手段,都应属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6所示,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立体剖视图,本实施例等效于前述图1至图5的相似点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组件23内部结合前述电容器25之后,进一步在绝缘组件23与电容器25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一接着剂26,由于马达在运转的过程中会产生震动,以及产生电磁场,藉由填充接着剂26的手段,能够使电容器25确实的结合在绝缘组件23内部,当接着剂26的成份具有屏蔽电磁场的添加物时,更可进一步提升电容器25与马达2之间的电磁屏蔽的功效。

综合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内置式电容马达改进结构,确实可达成较不易干扰到马达磁场的结构,实为一具新颖性及创造性的发明,依法提出申请发明专利;惟上述说明的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说明,举凡依本发明的技术手段与范围所延伸的变化、修饰、改变或等效置换者,都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