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便携式太阳能光电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930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便携式太阳能光电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机构(1)和发电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1)包括加热盒体(3),加热盒体(3)的底部设置有反射板(4),加热盒体(3)的内壁设置有储水间层(5),加热盒体(3)的上方设置所述的发电机构(2);所述发电机构(2)包括光伏板(6),光伏板(6)连接电路板(7);电路板(7)包括充电模块、电池保护模块和升压模块;电路板(7)上设置有USB充电接口(8)和电器充电接口(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便携式太阳能光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4)包括反射主板(401)和两个反射翼板(402),反射主板(401)设置在所述加热盒体(3)的正下方,两个反射翼板(402)分别设置在反射主板(401)的两侧,反射主板(401)和反射翼板(402)之间的角度能够调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便携式太阳能光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主板(401)和所述加热盒体(3)底面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柱(10)连接;所述反射翼板(402)和多个连接柱(10)中的一个连接柱(10)之间设置有第一角度调节机构(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便携式太阳能光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11)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射翼板(402)上的第一卡尺(1101),第一卡尺(1101)为弧形结构,第一卡尺(110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卡口(1102),所述连接柱(10)能够卡入不同的第一卡口(1102)内以改变所述反射主板(401)和所述反射翼板(402)之间的角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便携式太阳能光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构(2)与所述加热盒体(3)之间通过第二角度调节机构(12)连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12)能够改变发电机构(2)和加热盒体(3)之间的角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便携式太阳能光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机构(12)包括设置在所述加热盒体(3)上的第二卡尺(1201),第二卡尺(120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卡口(1202),发电机构(2)上设置有固定卡(13),固定卡(13)能够卡入不同的第二卡口(1202)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便携式太阳能光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盒体(3)的侧面设置有开门(14),开门(14)上设置有开门卡锁(15);开门卡锁(15)包括弹簧(1501)和球形钢珠(1502),开门(14)上设置有安装槽(16),加热盒体(3)上设置有卡槽(17),安装槽(16)内安装所述弹簧(1501),弹簧(1501)的一端连接球形钢珠(1502),球形钢珠(1502)的底部嵌入卡槽(17)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便携式太阳能光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包括USB充电模块和光伏板充电模块,其中,USB充电模块包括稳压二极管D1,有极性电容C1,第一LED灯LED1,第二LED灯LED2,电阻R1,电阻R2,NPN型三极硅管Q1,电阻R3,电阻R4,CN3052A芯片,电阻R7;

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USB充电接口(8),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有极性电容C1、第一LED灯、第二LED灯和电阻R4,有极性电容C1、第一LED灯、第二LED灯和电阻R4并联,第一LED灯所在支路上串联电阻R1,第二LED灯所在支路上串联电阻R2;有极性电容C1的另一端和NPN型三极硅管Q1的发射极均接地,电阻R1连接NPN型三极硅管Q1的集电极,NPN型三极硅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

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还连接CN3052A芯片的VIN端口和CC端口,电阻R4连接CN3052A芯片的CHRG端口,CN3052A芯片的ISET端口连接电阻R7后接地;

光伏板充电模块包括电阻R6,二极管D2,第三LED灯LED3,电阻R5,和极性电容C2;电阻R6与所述光伏板连接,电阻R6和二极管D2并联,电阻R6与第三LED灯串联,第三LED灯接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电阻R5和CN3052A芯片的BAT端口,电阻R5连接有极性电容C2后接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便携式太阳能光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模块包括锂电池BT,CR6002D芯片,有极性电容C3,电容C7和电阻R0;

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还连接有极性电容C3和电阻R0,极性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锂电池BT的负极,电阻R0的另一端连接锂电池BT的正极,电阻R0连接锂电池BT的正极的一端还连接CR6002D芯片的两个VDD端口,电阻R0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的一端还连接CR6002D芯片的两个VM端口;CR6002D芯片的VCC端口连接电容C7,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锂电池BT的负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便携式太阳能光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模块包括芯片PT1301,电感线圈L1,稳压二极管D3,电容C4,电容C5,NMOS管Q2,电阻R3,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有极性电容C6,电容C8;

其中,电感线圈L1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电感线圈L1的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3的正极和芯片PT1301的LX端口,稳压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芯片PT1301的VDD端口;芯片PT1301的LX端口和EXT端口均连接NMOS管Q2,NMOS管Q2接地;芯片PT1301的FB端口连接电容C5,电容C5并联在电阻R7的两端;稳压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电阻R7,电阻R7连接电阻R8,电阻R8连接电阻R9并接地;稳压二极管D3的负极还连接有极性电容C6、电容C8和电阻R10,极性电容C6和电容C8并联并接地;电阻R10连接电阻R3,电阻R3连接电容C4,并接地;

电阻R8的输出端、电阻R10的输出端和稳压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的电器充电接口(9)。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