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电机用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1449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功率电机用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功率电机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在电路中用字母M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由于绝缘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电机的设计上既要求增加出力,又要求减小体积,使新型电机的热容量越来越小,过负荷能力越来越弱;再由于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要求电机经常运行在频繁的起动、制动、正反转以及变负荷等多种方式,对电机保护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电机的应用面更广,常工作于环境极为恶劣的场合,如潮湿、高温、多尘、腐蚀等场合。所有这些,造成了电机更容易损坏,尤其是过载、短路、缺相、扫膛等故障出现频率最高。

在一般的大功率电机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功率大,内部转子长时间工作易导致工作温度不断上升,最后导致内阻不断增加,进而使得电机功率下降,满足不了相关领域的使用要求,常规做法是通过加快外部环境中空气流通实现热对流,加快电机本身散热,该过程散热效率低,效果不够理想,达不到所预计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传统的大功率电机的结构基础上增加散热装置,通过较外部室温更低的冷凝剂与电机外壳产生热传导,实现温度快速下降,其降温效果明显,稳定电机的输出功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功率电机用散热装置,主体为电机本体,电机本体一侧引出转子一端,包括底座、冷凝管、压缩机、冷凝机及控制板,电机本体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电机本体外侧盘绕设置冷凝管,冷凝管一端与压缩机的出液口导通,另一端与冷凝机的进液口连接,压缩机、冷凝机与控制板相互导通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控制板通过导线分别与压缩机及冷凝机电连接。

优选的,冷凝管包括管体和导热片,导热片为两侧边向下弯曲的金属片,导热片下表面中轴线位置固定设置有管体,导热片两侧边与电机本体外侧焊接相连。

优选的,管体与电机本体外侧保留0.5~1.05mm的间隙。

优选的,还包括摩尔传感器,摩尔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转子引出一端,摩尔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板电连接。

优选的,摩尔传感器设置在支架内部,支架垂直设置与底座上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大功率电机的结构基础上增加散热装置,通过较外部室温更低的冷凝剂与电机外壳产生热传导,实现温度快速下降,其降温效果明显,稳定电机的输出功率。

(2)在实用新型中的冷凝管包括管体和导热片,导热片的使用可增加管体与电机本体外壳的接触面积增加了热对流的效果,并且由于管体置于导热片内部,有效的降低管体直接与外部环境发生热对流效应。

(3)实用新型中的管体与电机本体外侧保留0.5~1.05mm的间隙,管体不与电机本体外壳直接接触,防止在电机工作时所带来的轻微振动对管体结构造成破坏,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4)在实用新型中还包括摩尔传感器,摩尔传感器可时刻监测当前电机的工作状态,当电机运转达到预设值,摩尔传感器发出电信号,控制板再控制压缩机及冷凝机工作,对该电机进行散热,实现自行控制当前散热装置工作状态,减少电力资源使用。

(5)摩尔传感器设置在支架内部,可增加整体设备的结构稳定性,优化该散热装置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冷凝管细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功率电机用散热装置,主体为电机本体1,电机本体1一侧引出转子2一端,包括底座3、冷凝管4、压缩机5、冷凝机6及控制板7,电机本体1固定设置在底座3上,电机本体1外侧盘绕设置冷凝管4,冷凝管4一端与压缩机5的出液口导通,另一端与冷凝机6的进液口连接,压缩机5、冷凝机6与控制板7相互导通固定设置在底座3上,控制板7通过导线分别与压缩机5及冷凝机6电连接。在传统的大功率电机的结构基础上增加散热装置,通过较外部室温更低的冷凝剂与电机外壳产生热传导,实现温度快速下降,其降温效果明显,稳定电机的输出功率。

如图2所述冷凝管4包括管体4a和导热片4b,导热片4b为两侧边向下弯曲的金属片,导热片4b下表面中轴线位置固定设置有管体4a,导热片4b两侧边与电机本体1外侧焊接相连。导热片4b的使用可增加管体4a与电机本体1外壳的接触面积增加了热对流的效果,并且由于管体4a置于导热片4b内部,有效的降低管体4a直接与外部环境发生热对流效应。管体4a与电机本体1外侧保留0.5~1.05mm的间隙。管体4a不与电机本体1外壳直接接触,防止在电机工作时所带来的轻微振动对管体4a结构造成破坏,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摩尔传感器8,摩尔传感器8设置在转子2引出一端,摩尔传感器8通过导线与控制板7电连接。摩尔传感器8可时刻监测当前电机的工作状态,当电机运转达到预设值,摩尔传感器8发出电信号,控制板7再控制压缩机5及冷凝机6工作,对该电机进行散热,实现自行控制当前散热装置工作状态,减少电力资源使用的目的。并且摩尔传感器8设置在支架9内部,支架9垂直设置与底座3上表面。可增加整体设备的结构稳定性,优化该散热装置的使用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