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风筒及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1678阅读:1653来源:国知局
电机风筒及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机车领域,具体地,涉及机车的电机通风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的HXD1型机车的电机风筒大都采用螺丝连接形式。在进行拆装时,操作人员需要钻进机车车体与牵引电机之间的狭小空间内,并趴在电机上进行电机风筒的拆卸作业。由于操作空间过于狭小,需要二次抬车后进行操作,造成作业繁琐,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及安全性较低。同时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机车不断震动和摆动,容易导致风筒本身被螺丝磨破,同时原始风筒用普通钢片固定风筒内部支架,在风筒压缩时,钢片本身与防火布之间容易产生摩擦,出现破漏现象,从而造成机车通风量不足,电机温度升高,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基于以上原因,设计生产一个无需螺丝连接,方便安装的风筒,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或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风筒及其安装结构,风筒拆装方便、高效、无需采用过多的连接配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风筒,该电机风筒包括连接骨架、风筒座和阻燃布,所述阻燃布环绕所述连接骨架的周向设置以形成风筒风道,所述风筒座呈锥斗形并连接于所述连接骨架的底端。

优选地,所述风筒座包括环形顶板和底部锥斗,所述环形顶板从所述底部锥斗的顶端边缘径向向外伸出,所述环形顶板的外周缘向下翻折,以形成位于所述环形顶板与所述底部锥斗的外周面之间的环形密封环腔。

优选地,所述电机风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密封环腔中的环形胶垫。

优选地,所述环形胶垫为氟硅胶胶垫。

优选地,所述环形顶板和底部锥斗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底部锥斗为四棱锥形状且横截面为长方形。

优选地,所述连接骨架包括环形的风筒上框、内部支架和环形的风筒下框,环绕所述内部支架设置的所述阻燃布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风筒上框和风筒下框,所述风筒下框固定连接在所述风筒座的环形顶板上。

优选地,所述内部支架为压缩支架。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上述电机风筒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还包括牵引电机和机车车体,牵引电机包括向上敞口的风筒接口,所述风筒接口的敞口形状与所述风筒座的形状吻合,所述电机风筒的顶端连接于所述机车车体,所述电机风筒的底端通过所述风筒座密封地承座在所述风筒接口上。

优选地,所述风筒座包括环形顶板和底部锥斗,所述环形顶板从所述底部锥斗的顶端边缘径向向外伸出,所述环形顶板的外周缘向下翻折,以形成位于所述环形顶板与所述底部锥斗的外周面之间的环形密封环腔;

其中,所述环形顶板抵压在所述风筒接口的顶壁面上,所述环形密封环腔内设有用于密封的环形胶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机风筒及其安装结构中,电机风筒的风筒座呈锥斗形设计,相应地,牵引电机包括向上敞口的风筒接口,其敞口形状与风筒座的形状吻合,使得电机风筒的底端能够通过风筒座密封地承座在风筒接口上,形成锥面密封,更进一步地还可在风筒接口的顶端与风筒座的顶端之间嵌设环形胶垫,从而构成扣压双密封,在便于拆装的同时,保障了密封效果,节约了螺钉等连接配件和操作工时。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机风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电机风筒中的风筒座的俯视图,图示了其环形顶板;

图3和图4分别为图2的A-A剖视图和B-B剖视图;

图5为环形胶垫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图5的C-C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风筒座 2 风筒下框

3 阻燃布 4 风筒上框

5 环形胶垫

11 环形顶板 12 底部锥斗

13 环形密封环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通常指的是相对于腔室而言的腔室内外或相对于圆心而言的径向内外,“上、下、顶、底”是相对于电机风筒在正常安装情况下而言的方位词,即电机风 筒的顶端连接机车车体,底端连接牵引电机。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风筒,该电机风筒包括连接骨架、风筒座1和阻燃布3,阻燃布3(可采用玻璃纤维、硅胶等)环绕连接骨架的周向设置以形成风筒风道,风筒座1呈锥斗形并连接于连接骨架的底端。

相较于现有的电机风筒,本实用新型中对风筒的底端连接结构进行了改进,取消原有的螺钉连接方式,特别设计了风筒座1,在电机风筒的底端连接至牵引电机时,风筒座1可简单地承座在牵引电机的吻合形状的风筒接口上,二者形成锥面密封,操作简单、易于拆装,节省使用诸多螺钉等连接配件,依靠电机风筒的自重和压重,可确保锥面密封效果,使得风筒风道内的气流难以从中外逸。

参见图1、图3和图4,在本实施方式中,风筒座1优选地包括环形顶板11和底部锥斗12,环形顶板11用于通过多个螺钉方式连接至风筒下框2,环形顶板11从底部锥斗12的顶端边缘径向向外伸出,环形顶板11的外周缘向下翻折,以形成位于环形顶板11与底部锥斗12的外周面之间的环形密封环腔13。环形密封环腔13中可进一步地设置如图5和图6所示的环形胶垫5(与环形顶板11一致的矩形)。这样,在上述的锥面密封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胶垫密封,增进密封效果。

电机风筒在安装至牵引电机(未显示)与机车车体(未显示)之间时,牵引电机上形成有向上敞口的风筒接口(未显示),风筒接口的敞口形状与风筒座1的形状吻合,电机风筒的顶端连接于机车车体,电机风筒的底端通过风筒座1密封地承座在风筒接口上。此时,底部锥斗12嵌入风筒接口内,环形顶板11抵压在风筒接口的顶壁面上,同时环形密封环腔13内设有用于二次密封的环形胶垫5。在本实施方式中,环形胶垫5优选地采用氟硅胶胶垫。

通过对电机风筒的上述优化设计和优化安装结构,大大方便了操作人员对电机风筒的拆装、维护及更换零部件,无需二次架车,提高了作业安全性、节省架车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同时,风筒座的双密封扣压结构(即锥筒承座方式)为非刚性连接,抗车辆晃动效果好,又具有自动定心效果,避免伤及阻燃布3,能实现机车正常行驶过程中不会因为摩擦产生布料破坏,可延长电机通风装置的使用寿命,保证机车正常行驶。

在电机风筒的其它结构中,连接骨架包括环形的风筒上框4、内部支架(未显示)和环形的风筒下框2,环绕内部支架设置的阻燃布3的两端分别连接风筒上框4和风筒下框2,风筒下框2固定连接在风筒座1的环形顶板11上。环形顶板11和底部锥斗12优选为一体成型,通过例如钣金方式加工制作。由于风筒上框4、风筒下框均为矩形,本实施方式中的底部锥斗12也优选为四棱锥形状且横截面为长方形。内部支架优选为压缩支架,以能够改变风筒上框4与风筒下框2之间的间距,符合设计需求。

具体的,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来设计本实用新型的电机风筒。其中,设计关键在于密封合理性和安装方便性。在密封合理性方面,可采用氟硅胶作为材质加工出环形胶垫5,增加其耐久度,抗磨损,回弹性特点,使环形胶垫5不仅密封严实,而且持久耐用。安装方便性方面,根据机车牵引电机的特点,采用双密封扣压结构可有效解决机车的电机风筒安装时更好地与牵引电机相连接的技术问题。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例如环形顶板11也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至风筒下框2,这些简单变型均未超出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因而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 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