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用配电柜,尤其是一种双水路冷却配电柜。
背景技术:
配电柜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在整个电网输送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电力正常输送的必要条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配电柜越来越多的被建设于露天环境中,长时间处于露天环境中的配电柜,由于受到太阳光的照射以及自身密封性的原因,容易造成配电柜柜体内温度过高而导致电力器件损坏,轻则导致电网输送瘫痪,重则容易引发火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缺陷,提供设计一种双水路冷却配电柜,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设计一种双水路冷却配电柜,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给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水路冷却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柜体,其特征在于:配电柜柜体的柜壁内设置有中间空隙层,所述的中间空隙层内设置有水冷管,水冷管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到散热箱的进水口,水冷管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到散热箱的出水口,所述散热箱上设置有散热管,水冷管的出水口与散热箱的进水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水泵,所述的水泵通过电磁继电器连接到供电电源;
所述的配电柜柜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连接有微控制器,所述的微控制器连接电磁继电器;
所述的配电柜柜体内底部设置有引流风机,引流风机的出风管正对配电柜柜体底部设置的出风口,所述的出风口处设置有防尘网,所述的引流风机通过电磁继电器连接到供电电源。
优选地,所述的微控制器为单片机控制器;采用单片机控制器既能够实现控制功能,而且单片机控制器便于开发,成本低。
优选地,所述的水冷管为金属制水冷管;采用金属水冷管能够提高热量交换的效率,使得水冷管内的冷水与配电柜柜体柜壁中间空隙层内的热量快速交换,从而快速降低配电柜内的温度。
优选地,所述的金属制水冷管为铜制水冷管。
优选地,所述的防尘网以可拆卸方式固定设置于配电柜柜体内部;防尘网可拆卸以便更换防尘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配电柜柜体的柜壁内设置中间空隙层,并在中间空隙层内设置水冷管,实现配电柜内的热量与水冷管内冷水热量的交换,从而降低配电柜内的温度;
通过散热箱以及散热箱上设置的散热管,能够对携带热量的冷水进行散热,从而实现将配电柜内热量传至外界的整个热交换过程;
通过配电柜柜体内的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配电柜内的温度值,并将采集到的温度值传送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值控制电磁继电器的通断,当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值高于预设值,则微控制器控制电磁继电器导通,水泵和引流风机同时得电开启,水冷管内的冷水循环以降低配电柜内的温度,引流风机同时开启,将配电柜内的热量引至配电柜外;
通过设置防尘网能够避免外界环境中的灰尘通过出风口进入配电柜内。
此外,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水路冷却配电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水路冷却配电柜的控制原理图。
其中,1-配电柜柜体,2-中间空隙层,3-水冷管,4-散热箱,5-散热管,6-水泵,7-电磁继电器,8-供电电源,9-温度传感器,10-微控制器,11-引流风机,12-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水路冷却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柜体1,配电柜柜体1的柜壁内设置有中间空隙层2,所述的中间空隙层2内设置有水冷管3,水冷管3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到散热箱4的进水口,水冷管3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到散热箱4的出水口,所述散热箱4上设置有散热管5,水冷管3的出水口与散热箱4的进水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水泵6,所述的水泵6通过电磁继电器7连接到供电电源8;
所述的配电柜柜体1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所述的温度传感器9连接有微控制器10,所述的微控制器10连接电磁继电器7;
所述的配电柜柜体1内底部设置有引流风机11,引流风机11的出风管正对配电柜柜体底部设置的出风口,所述的出风口处设置有防尘网12,所述的引流风机11通过电磁继电器7连接到供电电源8。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微控制器10为单片机控制器;采用单片机控制器既能够实现控制功能,而且单片机控制器便于开发,成本低。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水冷管3为金属制水冷管;采用金属水冷管能够提高热量交换的效率,使得水冷管内的冷水与配电柜柜体柜壁中间空隙层内的热量快速交换,从而快速降低配电柜内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金属制水冷管为铜制水冷管。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防尘网12以可拆卸方式固定设置于配电柜柜体内部;防尘网可拆卸以便更换防尘网。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没有创造性的变化,以及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所作的若干改进和润饰,都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