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7283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传统的电机转子永磁铁与永磁铁芯之间连接松散,永磁铁易因离心力被甩出,工作稳定性又待提高;永磁铁多是贴合在永磁铁芯外表面,使得转子的体积较大;工作时生产的热量不能被有效散发掉,电机在运转过程中不平稳,损耗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包括转子、定子和转子轴;

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和偶数个永磁铁;所述转子铁芯具有圆环状截面,其端面沿高度方向贯穿地开设有与永磁铁数量相等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呈长条状,并相对所述转子铁芯的轴线呈环状均匀分布;所述永磁铁贴合外表面贴合在所述安装孔的内表面上;所述转子铁芯端面沿高度方向还贯穿地开设有与安装孔数量相等的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相对于安装孔位于所述转子铁芯内侧,并位于相邻两个安装孔之间;所述第一散热孔呈长条状,在同一平面上,相邻两个安装孔相对一第一散热孔呈对称分布,该第一散热孔位于该两个相邻安装孔之间;所述转子铁芯端面沿高度方向还贯穿地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所述转子铁芯中部沿高度方向贯穿地开设有一轴孔;

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所述定子铁芯包括内齿件和外轭件;所述内齿件和外轭件之间卡合连接;所述外轭件呈圆环状,其外环侧沿其高度方向贯穿地开设有多个第一槽口,其内环侧沿其高度方向贯穿地开设有多个第二槽口,其外环和内环之间的部分沿其长度方向贯穿地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所述内齿件呈圆环状,其外环侧向外延伸形成多个与第二槽口配合的凸起,其内环侧连接有多个用于绕置定子绕组的绕线齿;所述绕线齿包括相互连接的绕线部和连接部;所述绕线部呈长条状,其沿高度方向贯穿地开设有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孔呈长条状,其长宽方向与所述绕线部长宽方向一致;所述连接部相对绕线部位于所述内齿件内侧,由内向外,其水平截面积逐渐减小,所述连接部内侧具有内圆弧;所述内圆弧相互配合形成通孔;两两绕线齿之间形成绕线槽,定子绕组位于所述绕线槽内,由内向外,所述绕线槽的宽度逐渐增大;

所述转子轴配合地连接在所述轴孔内。

优选地,所述永磁铁设置有6个。

优选地,所述安装孔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平直面,两个平直面之间圆滑过渡。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两侧面为平直面。

优选地,所述凸起呈弧形,并与内齿件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凸起相对该内齿件轴线呈环状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与绕线部之间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孔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平直面,两个平直面之间圆滑过渡。

优选地,所述内齿件和外轭件的厚度相等。

优选地,所述多个连接部的内圆弧半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散热效果好,能够产生标准的正弦波磁场,并能长时间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转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定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转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定子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定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包括转子1、定子2和转子轴3;

所述转子1包括转子铁芯4和偶数个永磁铁5;所述转子铁芯4具有圆环状截面,其端面沿高度方向贯穿地开设有与永磁铁5数量相等的安装孔6,所述安装孔6呈长条状,并相对所述转子铁芯4的轴线呈环状均匀分布;所述永磁铁5贴合外表面贴合在所述安装孔6的内表面上;所述转子铁芯4端面沿高度方向还贯穿地开设有与安装孔6数量相等的第一散热孔7;所述第一散热孔7相对于安装孔6位于所述转子铁芯4内侧,并位于相邻两个安装孔6之间;所述第一散热孔7呈长条状,在同一平面上,相邻两个安装孔6相对一第一散热孔7呈对称分布,该第一散热孔7位于该两个相邻安装孔6之间;所述转子铁芯4端面沿高度方向还贯穿地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8;所述转子铁芯4中部沿高度方向贯穿地开设有一轴孔9;

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10和定子绕组11,所述定子铁芯10包括内齿件12和外轭件13;所述内齿件12和外轭件13之间卡合连接;所述外轭件13呈圆环状,其外环侧沿其高度方向贯穿地开设有多个第一槽口14,其内环侧沿其高度方向贯穿地开设有多个第二槽口15,其外环和内环之间的部分沿其长度方向贯穿地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16;所述内齿件12呈圆环状,其外环侧向外延伸形成多个与第二槽口14配合的凸起17,其内环侧连接有多个用于绕置定子绕组的绕线齿18;所述绕线齿18包括相互连接的绕线部19和连接部20;所述绕线部19呈长条状,其沿高度方向贯穿地开设有第二散热孔21,所述第二散热孔21呈长条状,其长宽方向与所述绕线部19长宽方向一致;所述连接部20相对绕线部19位于所述内齿件12内侧,由内向外,其水平截面积逐渐减小,所述连接部20内侧具有内圆弧;所述内圆弧相互配合形成通孔22;两两绕线齿18之间形成绕线槽23,定子绕组11位于所述绕线槽23内,由内向外,所述绕线槽23的宽度逐渐增大;

所述转子轴3配合地连接在所述轴孔9内。

上述方案中,永磁铁5和转子铁芯4连接牢靠,在电机运转过程中,永磁铁5不易因离心力而被甩出,保证了电机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永磁铁5为偶数个,减少了负载时的波纹转矩,降低了转矩波动,有助于电机的平稳运行。

永磁铁5在安装过程中充分利用了转子铁芯4的形状结构,保证自身效果的同时,有效缩小了电机转子的体积。

第一散热孔数量7与永磁铁5相等,且其位于相邻两永磁铁5之间,使得该电机转子1整体结构更加规整,并实现了对转子1的有效散热。

转子1之间可通过第一螺纹孔8连接,设计更加合理。

定子铁芯10由内齿件12和外轭件131卡合连接而成,拆装更加方便,内齿件12或外轭件13损坏时只需更换损坏部分即可,有助于减少维修成本。

内齿件12整体结构紧凑,有助于缩小定子铁芯10的体积。

内齿件12上开设第二散热孔21能够将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发掉,稳定了波磁场,电机在运转过程中更加平稳,减少了不必要的损耗。

第二散热孔21布置在绕线部19上,且形状与绕线部19形状对应,设计更加合理,散热效率高。

绕线槽23内的定子绕组11相互之间不易接触,减少了绕组11与绕组11相接触而造成的不良率。

在有的实施例中,所述永磁铁5设置有6个。

在有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6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平直面,两个平直面之间圆滑过渡。

在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20两侧面为平直面。

在有的实施例中,所述凸起17呈弧形,并与内齿件12一体成型。

在有的实施例中,所述凸起17相对该内齿件12轴线呈环状均匀分布。

在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20与绕线部19之间一体成型。

在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孔7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平直面,两个平直面之间圆滑过渡。

在有的实施例中,所述内齿件12和外轭件13的厚度相等。

在有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连接部20的内圆弧半径相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