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护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5384阅读:1091来源:国知局
电缆护圈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安装防护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保护安装电缆的电缆护圈。



背景技术:

在风力发电机的平台上通常都设置电缆线孔,用于安装电缆线,在电缆线孔的边缘安装有电缆护圈,作为电缆与电缆线孔之间的缓冲部件,避免电缆的绝缘层直接接触金属材质的电缆线孔,防止电缆的绝缘层过度磨损,从而消除了漏电及火灾的安全隐患。电缆护圈卡紧电缆,防止电缆发生轴向或径向移动,造成电缆拉扯断裂,保证电缆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目前电缆线孔与电缆护圈的孔径较小,将数根电缆穿入电缆护圈的过程费时费力。假设后续电气设计中增加或者减少电缆数量,则需要更改对应的电缆线孔与电缆护圈的孔径大小,导致目前的电缆护圈适用范围较小,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电缆护圈,降低电缆安装固定难度,提高电缆护圈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并提高通用性,扩大使用范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护圈,所述电缆护圈由可变形材料制成,包括环形主体和形成在环形主体的外周上的接合部,在环形主体中还形成有介质接纳部,所述介质接纳部通过接纳介质而使环形主体的内周向内变形。

优选地,接合部为形成在环形主体的外周上的凹槽。

优选地,环形主体的内周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优选地,环形主体的内周表面为粗糙面。

优选地,介质接纳部为形成在环形主体的位于接合部与内周之间的部分中的封闭的环形腔,并在环形主体上还开设有孔嘴。

优选地,环形腔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优选地,介质包括空气。

优选地,介质接纳部为开设在环形主体的位于接合部与内周之间的部分中的环形凹口,所述介质为插入到环形凹口中的固体介质。

优选地,环形凹口上方敞开,在环形主体的内周的上部具有朝向环形凹口突出的凸起,固体介质与所述凸起相卡持。

优选地,固体介质为锥形的塞块,并在所述塞块上形成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多个凹入。

优选地,所述电缆护圈由橡胶材料制成。

通过提供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护圈,改善了目前穿入电缆线费时费力的问题,大大降低电缆安装固定作业难度,解决了现有电缆护圈适用性、灵活性差的问题,实现电缆护圈孔径大小可调整的效果,并且大大提高电缆护圈的通用性,给平台电缆线孔的设计创造较大的设计余量,可实现批量生产,从而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缆护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缆护圈安装于平台上的电缆线孔中的局部截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缆护圈的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护圈的另一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护圈的另一截面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护圈的另一截面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护圈的俯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护圈的另一俯视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护圈的另一俯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电缆护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电缆护圈的截面图;

图12是图10所示的电缆护圈安装后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3,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缆护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缆护圈安装于平台上的电缆线孔中的局部截面图,图3是图1所示的电缆护圈的截面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保护电缆线的电缆护圈1,该电缆护圈1安装在平台2上的电缆线孔21内,压紧电缆线孔21内的电缆线。

该电缆护圈1由可变形的材料制成,例如,可以由橡胶或其他塑性材料制成。

电缆护圈1包括环形主体11,该环形主体11的内周接触电缆线,在外周上设置有接合部,用于与平台2接合,从而将电缆护圈1安装在电缆线孔21上,防止电缆护圈1上下窜动而脱离平台2的电缆线孔21。

在环形主体11中还形成有介质接纳部,用于接纳介质,促使环形主体11的内周15朝向电缆线孔21变形,从而减小电缆护圈1的内周15的孔径大小,进而压紧并固定电缆线。相反,当将介质从介质接纳部撤出之后,电缆护圈1的内周15的孔径增大而恢复原始形状,从而电缆护圈1变得松弛,这样可以方便地从电缆线孔21中取出电缆线,以便更换或拆卸电缆线。

电缆护圈1的内周15可以为粗糙面,从而能够增大电缆护圈1与电缆线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紧固可靠性。例如,参照图4,内周15的表面可以被形成为波浪形,或者锯齿形等各种粗糙化形状。

另外,电缆护圈1的内周15可以具有各种形状,只要能够压紧固定电缆线即可。例如,参照图7至图9,内周15的截面可以呈圆形、多边形或三角形等。

电缆护圈1的接合部可以为形成在环形主体11的外周上的凹槽12,在安装时,该凹槽12能够卡在平台2上,即卡住平台2的电缆线孔21的边缘部分。另外,凹槽12与平台2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螺栓连接或者粘贴的接合方式等各种合适的接合方式来实现这两者之间的固定。

凹槽12可以具有各种适合接合的形状,例如,参照图3,凹槽12在环形主体11的外周上可为U型,这样平台2的边缘部分直接被卡在凹槽12内。除此以外,如果在平台2的电缆线孔21上形成有E型突起结构,这样在环形主体11的外周上可以形成三个上下排列的凹槽12,三个凹槽12共同组成了大体上呈反E型结构,如图5所示,其中上下两个凹槽可用于卡住电缆线孔21上的E型突起结构的上下两个突起,而中间的凹槽12用于卡住中间的突起。另外,如图6所示,凹槽12还可被形成L型结构,这样在安装时可以结合螺栓连接或粘贴方式来定位电缆护圈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电缆护圈1的介质接纳部的具体形式可以为形成在环形主体11中的封闭的环形腔13,该环形腔13位于凹槽12与内周15之间。在环形主体11上还可设置有孔嘴14,从而通过该孔嘴14可以向环形腔13内充入流体介质或者将环形腔13内的流体介质排出。进一步,在孔嘴14上可安装有盖141,以打开或关闭孔嘴14。

在安装电缆线时,通过增大充入到环形腔13内的流体介质的压力,可以使环形主体11的内周15向电缆线孔21变形,从而减小电缆护圈1的内周15的孔径大小,进而压紧并固定电缆线。根据需要安装到电缆线孔21中的电缆线的数量,可通过调节流体介质的压力可以调节环形主体11的变形程度,调节电缆护圈1的孔径,对电缆线施加适当的压紧力。在需要将电缆线从电缆线孔21中取出时,可通过孔嘴14将环形腔13内的流体介质排出,环形主体11便可恢复至松弛状态,这时可方便地取出电缆线。

环形腔13的截面可具有各种形状,例如,可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充入到环形腔13中的流体介质可以包括属性稳定并且若发生泄漏也不会对其他部件造成损害的气体和液体,例如,空气,或其他在各种环境温度下性能稳定的介质等。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电缆护圈1的示意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电缆护圈1的介质接纳部的具体形式可以为开设在环形主体11中的环形凹口16,如图10所示。环形凹口16可设置在凹槽12与内周15之间,还可以向上敞开。在本实施例中,介质可以为呈环形的单个固体介质或者可以是呈环形分布的多段式固体介质,多段式固体介质相对于单个固体介质更容易插入到环形凹口16中以及从环形凹口16中取出。在安装时,将固体介质插入到环形凹口16,从而可以挤压环形主体11,使其内周15朝电缆线孔21变形,其孔径减小,从而压紧电缆线。相反,在从环形凹口16中取出固体介质之后,环形主体11的内周15恢复其原始形状,从而电缆护圈1回到松弛状态,这时可方便地将电缆线取出。

进一步,在环形主体11的内周15的上部可设置朝向环形凹口16突出的凸起17,如图11所示,这样便可以使固体介质与凸起17相卡持,防止固体介质从环形凹口16中窜出。

固体介质具体地可以为塞块3,该塞块3的横截面可以为锥形,如图12所示。在塞块3上可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布置的多个环形的凹入31,从而在插入塞块3时,环形主体11上的凸起17能够卡在凹入31中,从而锁定塞块3,可靠地防止塞块3从环形凹口16中窜出。

除此以外,还可在环形凹口16中设置凹入,而在塞块3上设置相配合的凸起,也可以实现锁定的功能。

随着塞块3插入到环形凹口16中的深度增加,环形主体11的变形量增大,其孔径减小,从而增大对电缆线的压力。根据需要安装到电缆线孔21中的电缆线的数量,可以调节塞块3插入到环形凹口15中的深度,调节电缆护圈1的孔径,从而对电缆线施加合适的压紧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缆护圈1可以用于任何场合和任何装置,例如,可以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平台上。同时,也不是只能保护电缆免于磨损或窜动,还可以用于任何穿入孔内并避免磨损或窜动的部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缆护圈改善目前穿入电缆线费时费力的问题,大大降低电缆安装固定作业难度,解决现有电缆护圈适用性、灵活性差的问题,实现电缆护圈孔径大小可调整的效果,大大提高电缆护圈的通用性,给平台电缆线孔的设计创造较大的设计余量,可实现批量生产,从而降低成本。

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描述,虽然已表示和描述了一些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围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修改和完善,这些修改和完善也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