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框架型坡地可调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2947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框架型坡地可调光伏支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支架技术领域,尤其设计光伏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特别适用于坡地的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在斜坡上安装光伏支架比在平地上的难度大很多,主要原因在于斜坡很难是平整的,光伏支架比较难以安装稳固;同时坡度的变化会使多个光伏支架间的控制装置安装困难,很难安装一个驱动控制装置来同时控制多个光伏支架。

在现有技术中,在斜坡上安装光伏支架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案:

一种是采用立柱作为支撑,采取斜檩结构形成固定安装光伏板的平面,即斜梁和檩条进行垂直交叉组合来支撑光伏板。此种结构比较稳固,但立柱之间跨度不能太大,当立柱跨度大的话需要大量增加檩条的数量来增加光伏面板的稳固性,同时要求立柱的数量较多,要在斜坡上稳固安装的成本会很高;同时,由于每根斜梁是独立的,在坡地上各自调节找基准比较困难,而且需要先把光伏支架层层搭建安装完毕后才可以安装光伏板,此时光伏板需要搬到比较高的位置安装,存在风险隐患不利于安装。

另一种是采用立柱作为支撑,采取主梁和多个与主梁垂直的斜梁组成鱼刺形结构,来形成固定安装光伏板的平面。相比第一种方案,该结构带主梁,通常在方向可调的支架中,主梁都是可旋转的,光伏板随着主梁的转送改变倾角;但该方案还是有很多的缺陷,主要在于主梁和斜梁组成的支撑平面并不稳固;且该种结构受到坡地地形限制很大,且很难实现对多个光伏板同时调节角度,即便在此方案下能够同时调节角度,但由于鱼刺形结构中的每个斜梁都是单独与主梁连接的,在调节过程中容易导致光伏板的损坏。

这就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坡地的光伏支架,能够适用于坡地不平整的地形,且能稳定的对光伏支架的角度进行调整,且需要能够控制成本不会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适用于坡地的光伏支架,能够适用于坡地不平整的地形,能稳定的对光伏支架的角度进行调整,且需要能够控制成本不会增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多层框架型坡地可调光伏支架具有如下构成:

一种多层框架型坡地可调光伏支架,包括作为立柱、斜梁和光伏板旋转轴心的主梁,立柱的上部与主梁相连接,主梁上装有多个与主梁垂直的斜梁,光伏板安装在主梁、斜梁的上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根檩条,所述的檩条与多根斜梁相固定;所述的主梁至少同时与三根立柱相连接,所述的立柱是高度可调的。

特别地,还包括用于加固斜梁的三角形支撑装置;所述的三角形支撑装置包括主梁下固定件和斜撑;所述的主梁下固定件位于主梁和斜撑的连接部,包括两个向下延伸的固定件;所述的斜梁的底部是几字形结构;所述的斜撑的上端固定在斜梁底部的几字形结构内,下端固定两个向下延伸的固定件之间。

特别地,还包括光伏板倾角调节装置;所述的光伏板倾角调节装置包括主梁刚性延伸部和推动装置;所述的主梁刚性延伸部位于主梁的侧向;所述的推动装置下端固定在立柱上,上端固定在主梁刚性延伸部上;所述的立柱的上部与主梁可活动连接。

特别地,所述的主梁刚性延伸部与立柱通过铰链连接。

特别地,所述的推动装置是剪式千斤顶,剪式千斤顶由升降螺杆进行控制;所述的升降螺杆与相邻的剪式千斤顶上的升降螺杆相连形成能同时控制多个剪式千斤顶的长驱动轴。

特别地,所述的斜撑的数量是两个,两个斜撑的上端分别连接斜梁的方向相异的两端。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能够实现在斜坡上进行长跨度的安装,且同时不影响稳固;2、能够使用更长的主梁,便于安装时作为基准;3、在主梁跨度大的情况下,即更多的光伏板处于同一安装基准上,能实现更多的光伏板在同一时间进行角度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1至图2的符号说明如下:

1、立柱;11、立柱高度调节装置;2、主梁;21、主梁刚性延伸部;22、铰链;3、斜梁;31、主梁下固定件;32、斜撑;4、檩条;5、剪式千斤顶;511、升降螺杆;6、长驱动轴;7、斜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斜坡7上的多层框架型坡地可调光伏支架,包括作为光伏板旋转轴心的主梁2、立柱1、斜梁3,立柱1的上部与主梁2相连接,主梁2上装有多个与主梁2垂直的斜梁3,光伏板安装在主梁2、斜梁3的上方。为了解决在斜坡7上同时对多个光伏板进行控制的问题,需要各个光伏板处于同一基准面之下,因此安装时将主梁2作为基准线,确定主梁2为基准线后,安装高度可调的立柱1与主梁2连接,以适应斜坡7的现场环境。为了同时控制多个面板,需要主梁2形成的基准线够长,这就需要主梁2至少同时与三根立柱1相连接。而在主梁2很长的情况下,导致现有技术中的鱼刺形结构很容易发生局部变形,导致各个光伏板组成的基准面变形。本发明在主梁2、斜梁3形成的鱼刺形结构中增加了至少两根檩条4,所述的檩条4与多根斜梁3相固定,从而使主梁2、斜梁3、檩条4共同形成一个不容易变形的平面。

还可安装用于加固斜梁3的三角形支撑装置;所述的三角形支撑装置包括主梁下固定件31和斜撑32;所述的主梁下固定件31位于主梁2和斜撑32的连接部,包括两个向下延伸的固定件;所述的斜梁3的底部是几字形结构;所述的斜撑32的上端固定在斜梁3底部的几字形结构内,下端固定两个向下延伸的固定件之间。三角形支撑装置可以使光伏板平面的结构更稳固,因此可以适当增大立柱1之间的距离,来减少成本。所述的斜撑32的数量是两个,两个斜撑32的上端分别连接斜梁方向相异的两端。在此结构下,能形成两个固定的三角形结构,使斜梁装置更加坚固。

还可安装光伏板倾角调节装置;所述的光伏板倾角调节装置包括主梁刚性延伸部21和推动装置;所述的主梁刚性延伸部21位于主梁2的侧向;所述的推动装置下端固定在立柱1上,上端固定在主梁刚性延伸部21上;所述的主梁刚性延伸部21与立柱1通过铰链22连接。现有技术中,已有通过主梁2转动控制主梁2上的光伏板转动的技术,采用的方式是主梁2外增加一层外壳,主梁2相对外壳转动,而外壳与立柱1相固定,上述现有技术中成本较高,且发生故障后维修困难,往往需要更换全部的外壳。而本发明通过从侧部推动主梁刚性延伸部21的方式,使主梁2产生偏转,不但减少了用料,还不易损坏,即便损坏了,由于各个位置的主梁刚性延伸部21是独立的,也便于维修。

所述的推动装置是剪式千斤顶5,剪式千斤顶5由升降螺杆511进行控制;所述的升降螺杆511与相邻的剪式千斤顶5上的升降螺杆511相连形成能同时控制多个剪式千斤顶5的长驱动轴6。在平地上通过剪式千斤顶5、长驱动轴6的技术方案已在专利号为201320138445.7的专利中所公开,但在坡地上,则很难实现,原因就是斜坡上缺乏统一的基准线,且缺乏檩条或缺乏主梁的结构都不够稳固所致。本发明将主梁2的长度变长、跨度变大,从而成为刚性的基准线,使斜坡上不再会出现由于长驱动轴6不够直导致的各种故障和其他由于各支架间基准不统一造成的故障。

在此说明书中,本发明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