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8187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冷电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冷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的应用范围较广,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在各种智能制造领域中,以电机为动力并进行驱动控制的自动化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这种趋势下,各行业的设备对电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效率高、功率密度大。但是电机在长时间的运转过程中,温升问题往往制约着电机的高效运行,进一步还会降低电机的使用寿命。

电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热量的原因包括轴承摩擦、线圈电阻、铁芯磁阻等,当电机温度过高时,会导致电机运行出现故障,严重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目前对电机降温的常用方式包括自冷式、风冷式以及水冷式。自冷式适用于产热小的电机,风冷式的散热能力有限。电机的定子绕组与机壳和端盖都没有直接接触,中间有空气,而空气的传热系数很低,传热能力很差,定子绕组只与定子接触,所以其热量只能先传导给定子,再由定子传导给外面的机壳,致使电机工作时,机壳温度不高,但是电机内部温度仍然很高的现象。因此有些电机的前端盖和后端盖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配合后端盖外侧的风扇对电机进行散热,但是电机后端盖与定子和转子之间以及附近的热量无法即时散出,另外电机外壳的散热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兼顾电机外壳散热效果并避免沿电机轴线方向区域热量过于集中的水冷电机,通过和外壳贴合设置的第一水冷部以及与后端盖外侧表面接触的第二水冷部配合转轴上的风扇来实现该目的。

为了达到该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基座、固定在所述基座上的外壳、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外壳、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构成内腔,穿过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转子,所述内腔中环绕所述转子设有定子,所述定子与所述外壳紧贴设置,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间设有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上设有进气口,所述后端盖上设有出气口,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水冷件,所述水冷件包括与所述外壳贴合设置的第一水冷部和与所述后端盖外侧表面接触的第二水冷部,由所述第二水冷部向外依次设有固定在所述转轴上的风扇以及风扇罩。

由此,冷水从后端盖上的第二水冷部上的进水口流入并从第一水冷部端部的排水口排出,风扇将多于的热量排到电机装置外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二水冷部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第二水冷部分隔为两个腔体,每个所述腔体上设有一个进水口,所述第一水冷部上设有出水口。

由此,保证沿电机周向方向的冷却水均匀混合,避免区域热水聚集长时间未排出的情况。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隔板竖直设置,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第二水冷部中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水冷部包括平行于所述转轴旋转轴线的冷却管以及与所述第二水冷部相对设置的排水腔。

由此,便于风穿过相邻设置的冷却管以其进行散热。

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支承件,所述支承件位于所述冷却管与所述外壳之间,所述支承件与所述外壳贴合设置。

由此,支承件保证了散热装置与电机的相对位置的稳定性,同时更好的传递电机外壳上的热量。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冷却管为扁管,所述扁管的厚度为1.5-2.0mm。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排气口的尺寸为0.5-4.0mm。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上设有过滤网。

由此,避免灰尘等杂物进入电机内部。

综上,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与电机外壳外表面贴合设置的支承件保证了散热装置的位置稳定性,同时与扁管配合保证了电机外壳的散热效果;冷水从后端盖上的第二水冷部上的进水口排入并从第一水冷部端部的排水口排出,避免了后端盖附近的热量聚集,保证了沿电机轴线方向区域热量的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示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是散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如下:

1.基座,2.外壳,3.前端盖,31.进气口,4.后端盖,41.出气口,5.内腔,6.转轴,61.风扇,62.风扇罩,7.转子,8.定子,9.散热装置,91.水冷件,911.第一水冷部,9111.出水口,9112.冷却管,9113.排水腔,9114.支承件,912.第二水冷部,9121.进水口,9122.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该电机包括基座1、固定在基座1上的外壳2、前端盖3和后端盖4。外壳2、前端盖3和后端盖4构成内腔5,穿过前端盖3和后端盖4设有转轴6,前端盖3和后端盖4支承转轴6且转轴6可转动。转轴6上安装有转子7,内腔5中环绕转子7设有定子8,定子8与外壳2紧贴设置,转子7和定子8间设有间隙。前端盖3上设有进气口31,后端盖4上设有出气口41。该电机还包括散热装置9,散热装置9包括水冷件91,水冷件91包括与外壳2贴合设置的第一水冷部911和与后端盖4外侧表面接触的第二水冷部912,由第二水冷部912向外依次设有固定在转轴6上的风扇61以及风扇罩62。冷水从后端盖4上的第二水冷部912上的进水口9121排入并从第一水冷部911端部的排水口排出,起到快速对电机进行降温的作用,风扇61将多于的热量排到电机装置外部。避免了后端盖4附近的热量聚集,保证了沿电机轴线方向区域热量的均匀。通过改变冷却水的流速可以改变散热速率,电机产生热量较大时,增大冷却水速度,可以及时排出后端盖4附近的热量,同时保证传递到第二水冷部912的冷却水的温度足够低以兼顾电机外壳2的散热效果。

第二水冷部912内设有隔板9122,隔板9122将第二水冷部912分隔为两个腔体,每个腔体上设有一个进水口9121,第一水冷部911上设有出水口9111。保证沿电机周向方向的冷却水能够混合均匀之后流入第一水冷部911,避免第二水冷部912区域热水聚集长时间未排出的情况。隔板9122竖直设置,进水口9121位于第二水冷部912中部,冷却水流入后与第二水冷部(912)侧壁接触后分流到各个冷却管(9112)内。第一水冷部911包括平行于转轴6旋转轴线的冷却管9112以及与第二水冷部912相对设置的排水腔9113。平行设置的冷却管9112便于风穿过相邻设置的冷却管9112以对其进行散热。

如图2所示,还包括支承件9114,支承件9114位于冷却管9112与外壳2之间,支承件9114与外壳2贴合设置,起到支承散热装置9的作用。因此,支承件9114保证了散热装置9与电机的相对位置的稳定性,同时更好的传递电机外壳2上的热量。

冷却管9112为扁管,扁管的厚度为1.5-2.0mm,以兼顾水流的顺畅性以及散热效率。排气口的尺寸为0.5-4.0mm。进气口31和出气口41上设有过滤网,以避免灰尘等杂物进入电机内部。

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