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装置及其线圈切换方法、相关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63245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无线充电装置及其线圈切换方法、相关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其线圈切换方法、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能有效克服传统供电存在的设备移动灵活性差、环境不美观、容易产生接触火花、供电线暴露等问题,继而消除了传统供电方式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使整个供电过程更加安全。目前,无线输电大致可分为:电磁感应式、电磁辐射式和磁耦合谐振式;电磁感应式传输距离近、效率低;电磁辐射式传输距离远,传输效率低,传输功率为毫瓦级;而磁耦合谐振式可以在几米的范围内实现高效能量传输。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方式主要包括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和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其中,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设置在地面下,无线充电接收线圈设置在电动汽车的车辆底盘大恨。但是,由于不同车型的电动汽车车辆底盘的高度的变化会使谐振频率随之变化,导致电能传输效率降低并影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的充电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输电方式对不同车辆底盘高度的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功率、充电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其线圈切换方法,同时还提供了包含该无线充电装置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和车库。

第一方面,本发明中第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装置包括:

至少两个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按照第一预设间距平行设置;

所述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中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无线充电发射线圈通断的第一开关,该第一开关用于依据设定的第一无线充电距离择一导通所选定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按照磁耦合谐振方式进行电能传输。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相位检测模块;所述第一相位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向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供电时的谐振电压与谐振电流的相位差,并控制所述相位差最小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向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供电。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相位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线圈切换单元、第一相位计算单元和第一相位比较单元;

所述第一线圈切换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依次向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供电;

所述第一相位计算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向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供电时的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并计算所述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的相位差;

所述第一相位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相位差,并控制所述相位差最小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向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供电。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第一预设间距与第一间距的偏差小于第一偏差阈值;其中,所述第一间距为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对应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间距。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第二间距与第三间距的偏差小于第二偏差阈值;

其中,所述第二间距为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及与其对应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间距;所述第三间距为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及与其对应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同轴放置时的最佳传输距离。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第二偏差阈值为3cm。

第二方面,本发明中第二种无线充电装置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装置包括:

至少两个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按照第二预设间距平行设置;

所述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无线充电接收线圈通断的第二开关,该第二开关用于依据设定的第二无线充电距离择一导通所选定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按照磁耦合谐振方式进行电能传输。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相位检测模块;所述第二相位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向负载供电时的谐振电压与谐振电流的相位差,并控制所述相位差最小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向所述负载供电。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第二相位检测模块包括第二线圈切换单元、第二相位计算单元和第二相位比较单元;

所述第二线圈切换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依次向所述负载供电;

所述第二相位计算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向所述负载供电时的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并计算所述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的相位差;

所述第二相位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相位差,并控制所述相位差最小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向所述负载供电。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第二预设间距与第四间距的偏差小于第三偏差阈值;其中,所述第四间距为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对应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间距。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第五间距与第六间距的偏差小于第四偏差阈值;

其中,所述第五间距为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及与其对应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间距;所述第六间距为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及与其对应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同轴放置时的最佳传输距离。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第四偏差阈值为3cm。

第三方面,本发明中一种电动汽车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充电接口和上述第二种技术方案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

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的底盘上并与所述动力电池充电接口连接,用于与设置在预设供电区域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产生磁耦合谐振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

第四方面,本发明中第一种多线圈充电装置的工作线圈切换方法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多线圈充电装置包括上述第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所述工作线圈切换方法包括:

控制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依次向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供电;

检测所述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向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供电时的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并计算所述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的相位差;

比较所述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相位差,并控制所述相位差最小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向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供电。

第五方面,本发明中第二种多线圈充电装置的工作线圈切换方法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多线圈充电装置包括上述第二种技术方案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所述工作线圈切换方法包括:

控制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依次向负载供电;

检测所述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向所述负载供电时的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并计算所述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的相位差;

比较所述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相位差,并控制所述相位差最小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向所述负载供电。

第六方面,本发明中一种充电站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充电站包括电动汽车充电位和上述第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

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充电位,用于与设置在电动汽车上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产生磁耦合谐振向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第七方面,本发明中一种智能车库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充电站包括停车位和上述第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

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设置在所述停车位,用于与设置在电动汽车上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产生磁耦合谐振向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多个按照预设间距平行设置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可以保证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对应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位置发生变化时,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该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间距均可以达到设定的无线充电距离,即可以按照最大功率传输效率进行电能传输;

2、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多个按照预设间距平行设置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可以保证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对应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与该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间距均可以达到设定的无线充电距离,即可以按照最大功率传输效率进行电能传输;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其包括上述第二种技术方案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可以对具有不同底盘高度的电动汽车实现最大功率传输效率的无线充电;

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线圈充电装置的工作线圈切换方法,其依据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的相位差为切换判据,确定多个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中功率传输效率最大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操作简单易于实现且准确度较高;

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线圈充电装置的工作线圈切换方法,其依据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的相位差为切换判据,确定多个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功率传输效率最大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操作简单易于实现且准确度较高;

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充电站,其包括上述第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可以对具有不同底盘高度的电动汽车实现最大功率传输效率的无线充电,提高了电动汽车充电位的利用率并降低了充电站的建设成本;

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车库,其包括上述第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可以对具有不同底盘高度的电动汽车实现最大功率传输效率的无线充电,既节省了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时间,还提高了具备电动汽车充电功能的车库的建设成本。

方案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至少两个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按照第一预设间距平行设置;

所述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中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无线充电发射线圈通断的第一开关,该第一开关用于依据设定的第一无线充电距离择一导通所选定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

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按照磁耦合谐振方式进行电能传输。

方案3、根据方案1或2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相位检测模块;所述第一相位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向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供电时的谐振电压与谐振电流的相位差,并控制所述相位差最小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向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供电。

方案4、根据方案3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位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线圈切换单元、第一相位计算单元和第一相位比较单元;

所述第一线圈切换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依次向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供电;

所述第一相位计算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向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供电时的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并计算所述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的相位差;

所述第一相位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相位差,并控制所述相位差最小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向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供电。

方案5、根据方案1或2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第一预设间距与第一间距的偏差小于第一偏差阈值;其中,所述第一间距为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对应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间距。

方案6、根据方案1或2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第二间距与第三间距的偏差小于第二偏差阈值;

其中,所述第二间距为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及与其对应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间距;所述第三间距为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及与其对应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同轴放置时的最佳传输距离。

方案7、根据方案6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偏差阈值为3cm。

方案8、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至少两个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按照第二预设间距平行设置;

所述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无线充电接收线圈通断的第二开关,该第二开关用于依据设定的第二无线充电距离择一导通所选定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

方案9、根据方案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按照磁耦合谐振方式进行电能传输。

方案10、根据方案8或9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相位检测模块;所述第二相位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向负载供电时的谐振电压与谐振电流的相位差,并控制所述相位差最小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向所述负载供电。

方案11、根据方案10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相位检测模块包括第二线圈切换单元、第二相位计算单元和第二相位比较单元;

所述第二线圈切换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依次向所述负载供电;

所述第二相位计算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向所述负载供电时的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并计算所述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的相位差;

所述第二相位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相位差,并控制所述相位差最小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向所述负载供电。

方案12、根据方案8或9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第二预设间距与第四间距的偏差小于第三偏差阈值;其中,所述第四间距为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对应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间距。

方案13、根据方案8或9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第五间距与第六间距的偏差小于第四偏差阈值;

其中,所述第五间距为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及与其对应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间距;所述第六间距为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及与其对应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同轴放置时的最佳传输距离。

方案14、根据方案13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偏差阈值为3cm。

方案15、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包括根据方案8-14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

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的底盘上并与所述动力电池充电接口连接,用于与设置在预设供电区域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产生磁耦合谐振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

方案16、一种多线圈充电装置的工作线圈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线圈充电装置包括根据方案1-7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所述工作线圈切换方法包括:

控制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依次向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供电;

检测所述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向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供电时的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并计算所述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的相位差;

比较所述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相位差,并控制所述相位差最小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向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供电。

方案17、一种多线圈充电装置的工作线圈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线圈充电装置包括根据方案8-14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所述工作线圈切换方法包括:

控制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依次向负载供电;

检测所述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向所述负载供电时的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并计算所述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的相位差;

比较所述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相位差,并控制所述相位差最小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向所述负载供电。

方案18、一种充电站,所述充电站包括电动汽车充电位,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站还包括根据方案1-7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

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充电位,用于与设置在电动汽车上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产生磁耦合谐振向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方案19、一种智能车库,所述智能车库包括停车位,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车库还包括根据方案1-7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

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设置在所述停车位,用于与设置在电动汽车上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产生磁耦合谐振向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无线充电发射线圈铺设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功率传输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位置示意图;

图6是采用图4所示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进行充电的电动汽车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功率传输原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再一种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位置示意图;

图9是采用图7所示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进行充电的电动汽车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切换方法实施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又一种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位置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相位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相位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无线充电接收线圈;2:第二无线充电接收线圈;3:第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第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5:第三无线充电接收线圈;6:第四无线充电接收线圈;7:第三无线充电发射线圈;8:第四无线充电发射线圈;91:第一线圈切换单元;92:第一相位计算单元;93:第一相位比较单元;101:第二线圈切换单元;102:第二相位计算单元;103:第二相位比较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为了获取无线充电方式的最大功率传输效率,需要保证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间距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固定在某一区域时只能通过调节相应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位置,使得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进行电能传输时可以达到最大功率传输效率。但是,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必须依靠外部伺服装置进行动态调节,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无充电接收线圈的调节精度受外部伺服装置的可靠性影响较大,不能保证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可以按照最大功率传输效率进行电能传输。考虑到具有相同结构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之间的最佳传输距离为固定值,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个具有相同结构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无线充电装置,通过将多个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按照一定的间距平行设置选取多个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间距处于最佳传输距离内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作为最佳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最佳无线充电接收线圈,通过该最佳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最佳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进行电能传输可以达到最大功率传输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和一个第一相位检测模块。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可以用于与设置在预设供电区域不同位置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产生磁耦合谐振进行电能传输;该第一相位检测模块可以用于检测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向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供电时的谐振电压与谐振电流的相位差,并控制相位差最小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向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供电。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可以包括整流模块和逆变模块,整流模块的交流侧可以与交流电源连接,直流侧与逆变模块的直流侧连接,逆变模块的交流侧分别与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并联。本实施例中整流模块可以用于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逆变模块用于对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源进行高频逆变,并将高频逆变得到的交流电源输出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可以依据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源与安装在负载上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产生磁耦合谐振,进行电能传输。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内的多个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可以按照预设间距平行设置,例如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可以按照预设间距平行设置在预设供电区域内,如充电站的电动汽车充电位上。

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预设间距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发射线圈a1、无线充电发射线圈b1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c1时,无线充电发射线圈a1、无线充电发射线圈b1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c1依次平行设置,无线充电发射线圈a1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b1的间距,无线充电发射线圈b1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c1的间距可以相同或不同。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设置在预设供电区域上,该预设供电区域指的是无线接收线圈进行充电的区域。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预设供电区域可以为地面,也可以为设置在地面上的充电平台。而将多个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按照预设间距平行设置在预设供电区域内,指的是将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在竖直方向上按照一定的高度差依次铺设在预设供电区域所在平面以下区域的不同位置处。例如,预设供电区域为地面时可以将多个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由下至上依次埋入地面的不同深度处。预设供电区域为设置在地面上的充电平台,且该充电平台具有一定的高度,可以将多个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由下至上依次铺设在充电平台与地面之间的区域,也可以将一部分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由下至上依次铺设在充电平台与地面之间的区域,剩余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由下至上依次埋入地面的不同深度处。

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可以可靠地进行电能传输,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中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第一开关,该第一开关用于依据设定的第一无线充电距离择一导通所选定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

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其对应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间距可以如下式(1)所示:

c=d+ds(1)

公式(1)中各参数的含义为:c为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其对应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同轴放置时的最佳传输距离;ds为两个相邻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间距;d为两个相邻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中处于下侧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对应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与处于上侧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间距。例如,无线充电发射线圈a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b为两个相邻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无线充电发射线圈a处于下侧,无线充电发射线圈b处于上侧,且无线充电发射线圈a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b分别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c和无线充电接收线圈d对应,则参数d表示无线充电接收线圈c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b的间距。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对应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指的是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该无线充电接收线圈进行电能传输时可以达到最大功率传输效率,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对应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指的是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该无线充电接收线圈进行电能传输时可以达到最大功率传输效率。最佳传输距离指的是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其对应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同轴放置且达到最大功率传输效率时二者的间距。同时,本实施例中对最佳传输距离进行试验测量,可以确定该最佳传输距离存在一定的偏差范围,在该偏差范围内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其对应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功率和功率传输效率随距离的变化率较小。因此,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第二间距与第三间距的偏差小于第二偏差阈值时均可以实现最大功率传输效率,其中,第二间距为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及与其对应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间距;第三间距为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及与其对应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同轴放置时的最佳传输距离。

本实施例中两个相邻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间距如下式(2)所示:

ds≈dr12(2)

公式(2)中参数dr12的含义为两个相邻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分别对应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间距,例如,无线充电接收线圈设置在电动汽车底盘上时无线充电发射线圈间距dr12的值可以依据两个电动汽车底盘的间距确定。即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第一预设间距,及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对应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间距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例如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第一预设间距与第一间距的偏差小于第一偏差阈值,其中,第一间距为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对应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间距。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相位检测模块可以包括下述结构,具体包括:

图12示例性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第一相位检测模块的结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相位检测模块可以包括第一线圈切换单元91、第一相位计算单元92和第一相位比较单元93。

其中,第一线圈切换单元91可以用于依次控制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向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供电。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线圈切换单元91可以控制一个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线圈串联的第一开关闭合,其余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线圈串联的第一开关均断开,实现各个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分别向无线充电接收供电。例如,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发射线圈a1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b1时,首先可以先控制无线充电发射线圈a1的第一开关闭合、无线充电发射线圈b1的第一开关断开,使得无线充电发射线圈a1可以向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供电;然后再控制无线充电发射线圈b1的第一开关闭合、无线充电发射线圈a1的第一开关断开,使得无线充电发射线圈b1可以向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供电。

其中,第一相位计算单元92可以用于检测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向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供电时的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并计算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的相位差。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可以产生磁耦合谐振,因此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中存在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当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的相位差最小时可以确定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间距接近或处于最佳传输距离范围内,可以实现最大功率传输效率。例如,第一线圈切换单元91控制无线充电发射线圈a1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进行电能传输后,即可通过第一相位计算单元92计算该无线充电发射线圈a1的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的相位差。第一线圈切换单元91控制无线充电发射线圈b1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进行电能传输后,即可通过第一相位计算单元92计算该无线充电发射线圈b1的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的相位差。第一线圈切换单元91控制无线充电接收线圈a2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进行电能传输后,即可通过第一相位计算单元92计算该无线充电接收线圈a2的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的相位差。第一线圈切换单元91控制无线充电接收线圈b2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进行电能传输后,即可通过第一相位计算单元92计算该无线充电接收线圈b2的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的相位差。

其中,第一相位比较单元93可以用于比较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相位差,并控制相位差最小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向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供电。本实施例中可以按照下述两种实施方案比较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相位差:

第一实施方案:第一相位比较单元93在第一相位计算单元92计算得到所有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相位差后,首先对各相位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序,然后选取相位差序列中的最小相位差,最后控制该最小相位差对应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向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供电。

第二实施方案:第一相位比较单元93在第一相位计算单元92每次计算得到一个相位差后,即对该相位差及上一个相位差进行比较,并选取较小的一个相位差进行下一轮比较,直至第一相位计算单元92完成所有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相位差计算,得到最小相位差,最后控制该最小相位差对应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向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供电。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相位检测模块可以实现对无线充电装置内的多个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进行自适应切换。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和一个第二相位检测模块。无线充电发接收圈可以用于与设置在预设供电区域不同位置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产生磁耦合谐振进行电能传输;第二相位检测模块可以用于检测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向负载,如待充电电动汽车,供电时的谐振电压与谐振电流的相位差,并控制相位差最小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向待充电电动汽车供电。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可以整流模块,整流模块的交流侧可以与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并联,直流侧与负载连接,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可以依据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传输的电能对负载行充电。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内的多个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可以按照第二预设间距平行设置,例如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可以按照预设间距平行设置在负载上,如电动汽车的底盘上。

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预设间距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线圈a2、无线充电接收线圈b2和无线充电接收线圈c2时,无线充电接收线圈a2、无线充电接收线圈b2和无线充电接收线圈c2依次平行设置,无线充电接收线圈a2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b2的间距,无线充电接收线圈b2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c2的间距可以相同或不同。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无线充电接收线圈设置在预设供电区域上,该预设供电区域指的是负载进行充电的区域。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预设供电区域可以为设置在负载的某一个区域,例如负载为电动汽车时,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预设供电区域可以为电动汽车的底盘。而将多个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按照预设间距平行设置在预设供电区域内,指的是将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依次设置在负载上,例如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将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按照设定高度差依次平行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底盘上。

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可以可靠地进行电能传输,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无线充电接收线圈通断的第二开关,该第二开关用于依据设定的第二无线充电距离择一导通所选定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及与其对应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间距,与上述无线充电装置技术方案所述的公式(1)表示间距确定方法类似,两个相邻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间距与上述无线充电装置技术方案所述的公式(1)表示间距确定方法类似,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及与其对应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间距确定方法,两个相邻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间距确定方法的具体工作过程及有关说明,可以参考前述无线充电装置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二相位检测模块可以包括下述结构,具体包括:

图13示例性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第二相位检测模块的结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相位检测模块可以包括第二线圈切换单元101、第二相位计算单元102和第二相位比较单元103。

其中,第二线圈切换单元101可以用于依次控制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向负载供电。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二线圈切换单元91可以控制一个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串联的第二开关闭合,其余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串联的第二开关均断开,实现各个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分别向负载供电。例如,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线圈a2和无线充电接收线圈b2时,首先可以先控制无线充电接收线圈a2的第二开关闭合、无线充电接收线圈b2的第二开关断开,使得无线充电接收线圈a2可以向负载供电;然后再控制无线充电接收线圈b2的第二开关闭合、无线充电接收线圈a2的第二开关断开,使得无线充电接收线圈b2可以向负载供电。

其中,第二相位计算单元102可以用于检测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向负载供电时的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并计算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的相位差。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可以产生磁耦合谐振,因此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存在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当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的相位差最小时可以确定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间距接近或处于最佳传输距离范围内,可以实现最大功率传输效率。例如,第二线圈切换单元101控制无线充电接收线圈a2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进行电能传输后,即可通过第二相位计算单元102计算该无线充电接收线圈a2的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的相位差。第二线圈切换单元101控制无线充电接收线圈b2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进行电能传输后,即可通过第二相位计算单元102计算该无线充电接收线圈b2的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的相位差。

其中,第二相位比较单元103可以用于比较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相位差,并控制相位差最小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向负载供电。本实施例中可以按照下述两种实施方案比较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相位差:

第一实施方案:第二相位比较单元103在第二相位计算单元102计算得到所有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相位差后,首先对各相位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序,然后选取相位差序列中的最小相位差,最后控制该最小相位差对应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向负载供电。

第二实施方案:第二相位比较单元103在第二相位计算单元102每次计算得到一个相位差后,即对该相位差及上一个相位差进行比较,并选取较小的一个相位差进行下一轮比较,直至第二相位计算单元102完成所有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相位差计算,得到最小相位差,最后控制该最小相位差对应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向负载供电。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相位检测模块可以实现对无线充电装置内的多个无线充电接收线圈进行自适应切换。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第一相位检测模块和第二相位检测模块还包括一些其他公知结构,例如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等,其中,存储器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串行存储器、并行存储器或寄存器等,处理器包括但不限于cpld/fpga、dsp、arm处理器、mips处理器等,为了不必要地模糊本公开的实施例,这些公知的结构未在图12和13中示出。

应该理解,图12和13中的各个单元的数量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际需要,各单元可以具有任意的数量。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该无线充电装置进行具体说明。

图2示例性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发射线圈铺设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第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和第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第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可以用于与安装在第一类型电动汽车上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产生磁耦合谐振且实现最大功率传输效率,第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可以用于与安装在第二类型电动汽车上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产生磁耦合谐振且实现最大功率传输效率。

其中,第一类型电动汽车的底盘高度大于第二类型电动汽车的底盘高度,且两个电动汽车的底盘间距为d。第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和第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按照预设间距平行设置在地面下侧,即第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的深度大于第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的深度。同时,第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与第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的间距为d。

图3示例性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位置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与第一类型电动汽车上的第一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的间距为d+d,第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与第二类型电动汽车上的第二无线充电接收线圈2的间距也为d+d。同时,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最佳传输距离为c=d+d,该最佳传输距离的预设阈值为3cm,在c±3cm范围内,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均可以实现最大功率传输效率。

图1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原理,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逆变模块包括由电力电子器件t1、t2、t3和t4构成的全桥型逆变单元,该全桥型逆变单元的直流侧与直流电源vin连接,交流侧分别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l1和l2并联,无线充电发射线圈l1与切换开关k1串联,无线充电发射线圈l2与切换开关k2串联。通过设置切换开关可以使得任意时刻逆变器只与一个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连接:当切换开关k1闭合、k2断开时无线充电发射线圈l1与谐振电容c1和c2构成谐振腔,可以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l3产生磁耦合谐振;当切换开关k1断开、k2闭合时无线充电发射线圈l2与谐振电容c1和c2构成谐振腔,可以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l3产生磁耦合谐振。其中,无线充电接收线圈l3可以与由二极管d1、d2、d3和d4构成的全桥型整流单元连接,该全桥型整流单元可以将无线充电接收线圈l3传输的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以存储至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上。

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内第一相位检测模块的工作过程为:

第一实施方案:本实施例中设定第一类型电动汽车行驶至预设供电区域进行充电。

图10示例性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切换方法实施流程,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相位检测模块可以按照下述步骤进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切换,具体包括:

步骤s101:第一线圈切换单元91首先闭合第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的第一开关,断开第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的第一开关,第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与第一类型电动汽车上的第一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产生磁耦合谐振进行电能传输。

图4示例性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功率传输原理,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线圈切换单元91首先闭合无线充电发射线圈l1的第一开关,断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l2的第一开关,无线充电发射线圈l1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l3产生磁耦合谐振进行电能传输。

步骤s102:第一相位计算单元92检测第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的谐振电压与谐振电流的相位差。

步骤s103:第一相位计算单元92完成相位差检测后,第一线圈切换单元91断开第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的第一开关,闭合第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的第一开关,第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与第一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产生磁耦合谐振进行电能传输。

图7示例性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功率传输原理,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线圈切换单元91首先断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l1的第一开关,闭合无线充电发射线圈l2的第一开关,无线充电发射线圈l2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l3产生磁耦合谐振进行电能传输。

步骤s104:第一相位计算单元92检测第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的谐振电压与谐振电流的相位差。

步骤s105:第一相位比较单元93比较第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和第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的相位差。本实施例中第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的相位差小于第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的相位差,因此第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为最佳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此时第一相位比较单元93控制第一线圈切换单元91断开第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的第一开关,闭合第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的第一开关,第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与第一类型电动汽车上的第一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产生磁耦合谐振进行电能传输。

图5示例性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位置示意图,图6示例性示出了采用第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进行充电的电动汽车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与第一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进行电能传输向第一类型电动汽车充电,第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与第一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的间距为d+d,由前所述可知,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最佳传输距离为d+d,因此采用第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进行电能传输可以实现最大功率传输效率。

第二实施方案:本实施例中设定第二类型电动汽车行驶至预设供电区域进行充电。

图10示例性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切换方法实施流程,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相位检测模块可以按照下述步骤进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切换,具体包括:

步骤s101:第一线圈切换单元91首先闭合第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的第一开关,断开第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的第一开关,第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与第二类型电动汽车上的第二无线充电接收线圈2产生磁耦合谐振进行电能传输。

图4示例性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功率传输原理,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线圈切换单元91首先闭合无线充电发射线圈l1的第一开关,断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l2的第一开关,无线充电发射线圈l1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l3产生磁耦合谐振进行电能传输。

步骤s102:第一相位计算单元92检测第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的谐振电压与谐振电流的相位差。

步骤s103:第一相位计算单元92完成相位差检测后,第一线圈切换单元91断开第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的第一开关,闭合第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的第一开关,第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与第二无线充电接收线圈2产生磁耦合谐振进行电能传输。

图7示例性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功率传输原理,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线圈切换单元91首先断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l1的第一开关,闭合无线充电发射线圈l2的第一开关,无线充电发射线圈l2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l3产生磁耦合谐振进行电能传输。

步骤s104:第一相位计算单元92检测第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的谐振电压与谐振电流的相位差。

步骤s105:第一相位比较单元93比较第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和第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的相位差。本实施例中第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的相位差大于第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的相位差,因此第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为最佳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此时相位比较单元93控制第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向第二类型电动汽车充电。

图8示例性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位置示意图,图9示例性示出了采用第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进行充电的电动汽车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与第二无线充电接收线圈2进行电能传输向第二类型电动汽车充电,第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与第二无线充电接收线圈2的间距为d+d,由前所述可知,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最佳传输距离为d+d,因此采用第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进行电能传输可以实现最大功率传输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将各个步骤按照上述先后次序的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实现本实施例的效果,不同的步骤之间不必按照这样的次序执行,其可以同时(并行)执行或以颠倒的次序执行,这些简单的变化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该无线充电装置进行具体说明。

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四个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即可以对四种类型的电动汽车充电。具体包括:

图11示例性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位置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第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第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第三无线充电发射线圈7和第四无线充电发射线圈8。

其中,第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可以用于与安装在第一类型电动汽车上的第一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产生磁耦合谐振且实现最大功率传输效率,第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可以用于与安装在第二类型电动汽车上的第二无线充电接收线圈2产生磁耦合谐振且实现最大功率传输效率,第三无线充电发射线圈7可以用于与安装在第三类型电动汽车上的第三无线充电接收线圈5产生磁耦合谐振且实现最大功率传输效率,第四无线充电发射线圈8可以用于与安装在第二类型电动汽车上的第四无线充电接收线圈6产生磁耦合谐振且实现最大功率传输效率。

其中,第一类型电动汽车的底盘高度大于第二类型电动汽车的底盘高度,且两个电动汽车的底盘间距为d1。第三类型电动汽车的底盘高度大于第四类型电动汽车的底盘高度,且两个电动汽车的底盘间距为d2。

其中,第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第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第三无线充电发射线圈7和第四无线充电发射线圈8按照预设间距平行设置在地面下侧,即第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第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第三无线充电发射线圈7和第四无线充电发射线圈8的深度逐渐增大。同时,第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与第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的间距为d1,第三无线充电发射线圈7与第四无线充电发射线圈8的间距为d2。

其中,第一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与第一类型电动汽车上的第一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的间距为d1+d1,第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与第二类型电动汽车上的第二无线充电接收线圈2的间距也为d1+d1;第三无线充电发射线圈7与第三类型电动汽车上的第三无线充电接收线圈5的间距为d2+d2,第四无线充电发射线圈8与第四类型电动汽车上的第四无线充电接收线圈6的间距也为d2+d2。同时,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最佳传输距离为c=d1+d1=d2+d2,该最佳传输距离的预设阈值为3cm,在c±3cm范围内,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均可以实现最大功率传输效率。

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的技术原理、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与上述第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实施例相似,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及有关说明,可以参考前述第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线圈充电装置的工作线圈切换方法,该多线圈充电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本实施例中可以按照下述步骤对无线充电装置的工作线圈进行切换,具体包括:

步骤s201:控制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依次向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供电。

步骤s202:检测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向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供电时的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并计算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的相位差。

步骤s203:比较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相位差,并控制相位差最小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向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供电。

本实施例中以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中依据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的相位差为切换判据,确定多个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中功率传输效率最大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操作简单易于实现且准确度较高。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线圈充电装置的工作线圈切换方法,该多线圈充电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二种技术方案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本实施例中可以按照下述步骤对无线充电装置的工作线圈进行切换,具体包括:

步骤s301:控制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依次向负载供电。

步骤s302:检测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向负载供电时的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并计算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的相位差。

步骤s303:比较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相位差,并控制相位差最小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向负载供电。

本实施例中以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依据谐振电压和谐振电流的相位差为切换判据,确定多个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功率传输效率最大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操作简单易于实现且准确度较高。

基于上述无线充电装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本实施例中电动汽车可以包括动力电池充电接口和上述第二种技术方案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该无线充电装置可以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底盘上并与动力电池充电接口连接,用于与设置在预设供电区域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产生磁耦合谐振对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其中,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将无线充电装置内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按照设定高度差平行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底盘上。本实施例中电动汽车充电系统采用无线充电装置,可以实现在同一预设供电区域对具有不同底盘高度的电动汽车进行无线充电,可以提高预设供电区域的利用率。

基于上述无线充电装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站。本实施例中充电站可以包括电动汽车充电位和上述第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该无线充电装置可以设置在电动汽车充电位,用于与设置在电动汽车上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产生磁耦合谐振向动力电池充电。其中,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将无线充电装置内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按照设定高度差平行设置在电动汽车充电位。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充电站内设置上述无线充电装置可以电动汽车充电位的利用率,降低充电站的建设成本。

基于上述无线充电装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车库。本实施例中智能车库可以包括停车位和上述第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该无线充电装置可以设置在停车位,用于与设置在电动汽车上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产生磁耦合谐振向动力电池充电。其中,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将无线充电装置内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按照设定高度差平行设置在停车位。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智能车库中设置上述无线充电装置,使得电动汽车停车过程中即可实现无线充电,同时每个停车位还可以向具有不同底盘高度的电动汽车充电,既节省了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时间还提高了具备电动汽车充电功能的车库的建设成本。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器、客户端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pc程序和pc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pc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pc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