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控制导引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6271阅读:13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尤其是设计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控制导引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能源耗竭、短缺、生态环境污染已经使人类感到了危机,且面临者严峻挑战,所以发展绿色能源势在必行。特别最近几年,发展电动汽车,倡导绿色出行,实现交通能源全面转型,已成为全球交通行业中的趋势。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推动支持下,电动汽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然也被国务院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今根据国家颁布的充电标准,交流充电桩中的充电控制导引可谓是充电桩的重要问题,而国内电动乘用车一般采用交流慢充,控制导引功能在供电设备侧,存在的弊端是:是控制电路复杂以及对检测电压不精准等问题等问题。所以急需设计一种符合国标的充电控制导引电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控制导引电路,适合于交流充电桩以及车载充电机场合,且精确性高、可靠性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控制导引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以及二极管D1、二极管D2、光电耦合U1、比较器U2、线性光耦U3和端子J1,端子J1的引脚1连接地GND,端子J1的引脚2与比较器U2的引脚3、电阻R1的一端以及电容C1的一端连接,端子J1的引脚3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和光电耦合U1的引脚1,二极管D2的阳极以及光电耦合的引脚2接地AGND;光电耦合U1的引脚4与电阻R4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以及CPU的PWM的端口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接入VDD,电容C4的另一端以及光电耦合U1的引脚3接地AGND;电阻R1的另一端接入VCC,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GND;比较器U2的引脚2与电阻R3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以及线性光耦U3的引脚4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GND,该比较器U2的引脚4接地GND,比较器U2的引脚5接入VCC,比较器U2的引脚1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该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另一端以及线性光耦U3的引脚2连接,线性光耦U3的引脚1和引脚3接入VCC,引脚5与电阻R6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以及CPU的CI的端口连接,该电阻R6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3的另一端接入地AGND,线性光耦U3的引脚6接入VDD,引脚7和引脚8为悬空端;所述的电容C5和电容C6并联设置,一端接入VCC,另一端接入地GND;所述的电容C7和C8并联设置,一端接入VDD,另一端接地AGND。

电阻R1=R2=R4=3KΩ、电阻R3=270kΩ、电阻R5=13KΩ、电阻R6=51KΩ;电容C1=C2=C3=C5=C6=C7=C8=0.1μF,电容C4=0.1nF。

光电耦合U1采用PS2501-1,比较器U2采用LM358,线性光耦U3采用LOP111P,VCC为12V,VDD为5V,GND与AGND为隔离的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电路结构简单。对产品的可靠性以及优化产品性能有很大帮助。

(2)采用了光电耦合U1与线性光耦U3,做到了两个地线的隔离。使产品寿命得到了保证,而且可以使用单独电源进行调试,提高了生产效率。

(3)避免了电源的浪费,而且使得电路更加简单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控制导引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以及二极管D1、二极管D2、光电耦合U1、比较器U2、线性光耦U3和端子J1,端子J1的引脚1连接地GND,端子J1的引脚2与比较器U2的引脚3、电阻R1的一端以及电容C1的一端连接,端子J1的引脚3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和光电耦合U1的引脚1,二极管D2的阳极以及光电耦合的引脚2接地AGND;光电耦合U1的引脚4与电阻R4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以及CPU的PWM的端口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接入VDD,电容C4的另一端以及光电耦合U1的引脚3接地AGND;电阻R1的另一端接入VCC,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GND;比较器U2的引脚2与电阻R3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以及线性光耦U3的引脚4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GND,该比较器U2的引脚4接地GND,比较器U2的引脚5接入VCC,比较器U2的引脚1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该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另一端以及线性光耦U3的引脚2连接,线性光耦U3的引脚1和引脚3接入VCC,引脚5与电阻R6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以及CPU的CI的端口连接,该电阻R6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3的另一端接入地AGND,线性光耦U3的引脚6接入VDD,引脚7和引脚8为悬空端;所述的电容C5和电容C6并联设置,一端接入VCC,另一端接入地GND;所述的电容C7和C8并联设置,一端接入VDD,另一端接地AGND;其中电容C5、C6作为VCC的滤波电容存在,电容C7、C8作为VDD的滤波电容存在。

电阻R1=R2=R4=3KΩ、电阻R3=270kΩ、电阻R5=13KΩ、电阻R6=51KΩ;电容C1=C2=C3=C5=C6=C7=C8=0.1μF,电容C4=0.1nF。

光电耦合U1采用PS2501-1,比较器U2采用LM358,线性光耦U3采用LOP111P,VCC为12V,VDD为5V,GND与AGND为隔离的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采用专门的光电耦合U1与线性耦合U3,使得输入的信号不会影响输出,且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与抗干扰能力,将充电设备一侧与电动汽车一侧隔离,也有利于调试与后期服务。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容值并不大,起到了滤掉高频噪音,为电源的精准度提供了保障。本专利所有电阻也时利用国标电阻,其中电阻R3要求阻值误差为1%。

本实施例中采用了比较器U2与线性光耦U3相互配合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不仅能够起到电压信号调理的作用,而且将电动车一侧的电压与充电控制器一侧的控制电压得以分离,使得抗干扰能力增强,也适合于室外交流充电桩的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