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产品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3555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产品充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子产品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游戏机、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用品。由于这些电子产品的电池容量通常都是有限的,往往会遇到因电池电量过低而无法使用这些电子产品的情况,此时便需要对这些电子产品进行充电。

目前,人们在需要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时通常会遇到如下问题:1、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用户一般很少会随身携带诸如USB连接线等充电线,从而边造成了用户因缺少充电线而无法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2、通常情况下,人们一般会利用固定电源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用户需要在电子产品与固定电源之间连接一定长度的充电线,由此,充电线较为收拢麻烦且布置时较为凌乱,而且一根充电线往往只能一次性连接一个电子产品,无法对多个具有不同接口的电子产品进行同时充电;3、用户也会利用移动电源或者设置于诸如车站、购物广场、办公室等公共场所内的便捷充电设备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虽然,移动电源的移动性以及使用的灵活性较强,但其所存储的电量仍较为有限,而便捷充电设备则存在移动性及灵活性差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产品充电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产品充电装置,它包括主壳体、封装于主壳体内的储能电池组以及至少一个封装于主壳体内并挂装在储能电池组的侧壁上的发条收卷器,所述主壳体的顶壁板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发条收卷器一一对应的接头容置槽,所述发条收卷器内均穿设并缠绕有一根充电连接线,所述充电连接线的内端接头均与储能电池组相连、外端接头穿过主壳体的顶壁板后对位嵌合于对应的接头容置槽内。

其中,优选方案为:所述发条收卷器至少为两个,且所述接头容置槽在主壳体的顶壁板的外表面上呈阵列分布。

其中,优选方案为:至少其中一根所述充电连接线的外端接头包括主板部以及分别设置于主板部的三个连续侧壁上的第一接头部、第二接头部和第三接头部,所述充电连接线的线体连接于主板部上并位于第二接头部的对称侧;所述接头容置槽包括供主板部对位嵌合的主体凹槽部、供充电连接线的线体对位嵌合的线体凹槽部以及分别供第二接头部、第二接头部和第三接头部对位嵌合的分支凹槽部。

其中,优选方案为:所述接头容置槽还包括一与其中一个分支凹槽部相连通的指槽部。

其中,优选方案为:所述主壳体的顶壁板上还嵌装有至少一个与储能电池组电连接的充电插接口。

其中,优选方案为:所述储能电池组包括密封壳、封装于密封壳内且由至少一个储能电池构成的电池组、叠置于密封壳的顶壁面与主壳体的顶壁板之间并与电池组电连接的电压转换板以及装设于密封壳的底面上或侧壁上的电池充电板,所述电压转换板上焊接有用于供充电连接线的内端接头对位插套的连接接口,所述主壳体壁板上镶嵌有用于通过电池充电板与电池组电连接的充电接口模块,所述发条收卷器挂装与密封壳的侧壁上。

其中,优选方案为:它还包括一充电座,所述主壳体座设于充电座上;

所述充电座包括充电壳和封装于充电壳内的充电线路板,所述充电壳的上表面上向上凸起后形成有一定位坐台,所述定位坐台的表面上设置有一防呆定位柱,且所述定位坐台上还镶嵌有两个以防呆定位柱为界呈对称分布并分别与充电线路板电连接的伸缩电极柱,所述充电壳的侧壁上还镶嵌有一与充电线路板电连接的第一充电接口;

所述主壳体的底面上向上凹陷后形成一用于供定位坐台对位嵌合的定位凹槽,所述充电接口模块包括一镶嵌于定位凹槽的槽面上以供防呆定位柱对位插套的DC充电接口、两个以DC充电接口为界呈对称分布并分别与对应的伸缩电极柱对位抵接的电极连接片以及至少一个镶嵌于充电壳的侧壁上的第二充电接口,所述定位凹槽的槽面上开设有电极连接孔,所述电极连接片嵌装于电极连接孔内。

其中,优选方案为:它还包括一与主壳体轴转连接并将充电连接线的外端接头盖合于接头容置槽内的功能顶盖;所述功能顶盖包括通过一枢转轴与主壳体相连的顶壳、封装于顶壳内的集控板、埋设于顶壳及主壳体内以将集控板与储能电池组电连接的柔性线路板以及镶嵌于顶壳的顶壁板上并分别与集控板电连接的充电控制开关和电量显示屏。

其中,优选方案为:所述功能顶盖还包括一封装于顶壳内并装设于集控板上的无线通信模块,且所述顶壳的顶壁板上还镶嵌有一与集控板相连的通话控制开关。

其中,优选方案为:所述顶壳与主壳体之间且位于枢转轴的相对侧还设置有一用于将顶壳与主壳体进行锁合的锁件,且所述顶壳与主壳体之间还形成有用于供充电连接线的线体从顶壳与主壳体之间向外引出的引线缝隙。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连接线的线体基本是隐藏与主壳体内的并通过发条收卷器进行伸缩控制,且接头在闲置时是嵌合于容置槽内,可有效避免充电连接线的杂乱放置,用户无需另外携带诸如USB连接线等线材;通过设置多个发条收卷器并扩充储能电池组的容量,可对众多电子产品同时进行充电;其结构简单紧凑、功能丰富、使用灵活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主体组成部分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主体组成部分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在配置充电座的情况下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主壳体与其内部部件之间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主壳体的内部部件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电池组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电池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能顶盖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主体组成部分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主体组成部分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产品充电装置,它包括整体形状呈类似于方体或圆体形状的主壳体1、封装于主壳体1内的储能电池组a以及至少一个封装于主壳体1内并挂装在储能电池组a的侧壁上的发条收卷器2,在主壳体1的顶壁板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发条收卷器2一一对应的接头容置槽3,在发条收卷器2内均穿设并缠绕有一根充电连接线4,充电连接线4的内端接头均与储能电池组a相连、外端接头穿过主壳体1的顶壁板后对位嵌合于对应的接头容置槽3内。由此,当用户需要对诸如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电子阅读器等等电子产品进行充电时,仅需将充电连接线4的外端接头从对应的接头容置槽3内拨出并扯拽充电连接线4的外端接头即可在发条收卷器2的弹力及限位作用下使充电连接线4能够相对于主壳体1向外拉伸一定长度,从而连接电子产品以进行充电操作,当充电完毕后,通过对充电连接线4施加一定的拉力即可在发条收卷器2的弹性收卷作用下使充电连接线4向主壳体1内缩回,并最终使充电连接线4的外端接头嵌合在接头容置槽3内;由于整个充电连接线4的线体基本是隐藏与主壳体4内的,故可有效避免充电连接线4的杂乱放置,同时用户无需另外携带诸如USB连接线等线材;同时,根据实际使用需求以及实际设计要求,可设置多个发条收卷器2(可以理解为设置多根充电连接线4,且每根充电连接线4的外端接头可采用具有多个不同接口标准的多接头结构)并扩充储能电池组a的容量,从而便于一个或多个用户同时利用一个充电装置对多个相同或不同的电子产品进行充电,以此可扩大整个充电装置的适用范围。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发条收卷器2至少为两个(以下均以具有四个发条收卷器2为例进行说明),为合理利用主壳体1的顶壁板的空间面积并增强整个充电装置的外观美感,本实施例中,发条收卷器2的数量相对应的接头容置槽3在主壳体1的顶壁板的外表面上呈环形阵列或矩形阵列分布;当然也可采用其他不规则的分布方式。

为能够对众多数量的电子产品进行同时充电操作,本实施例中的至少一根充电连接线4的外端接头(当然,为避免充电装置的结构过于复杂并为降低生产制造的成本,本实施例的所有充电连接线4的外端接头可设置为相同的结构)包括主板部41以及分别设置于主板部41的三个连续侧壁上的第一接头部42、第二接头部43和第三接头部44(各个接头部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诸如Micro USB接头、Lightning接头、Mini USB接头等等),充电连接线4的线体则连接于主板部41上并位于第二接头部43的对称侧;而接头容置槽3则与整个充电连接线4的外端接头的形状相吻合,即:包括供主板部41对位嵌合的主体凹槽部31、供充电连接线4的线体对位嵌合的线体凹槽部32(注意,充电连接线4的线体由主壳体1的顶壁板引出时所用到的引出口位于凹槽部32内)以及分别供第二接头部42、第二接头部43和第三接头部44对位嵌合的分支凹槽部33。由此,通过各个具有不同或相同接口类型的接头部可利用一根充电连接线4同时连接多个电子产品并对电子产品进行同步充电,而通过接头容置槽3与外端接头的匹配关系则可为外端接头的放置提供了良好的结构基础。

为便于用户将充电连接线4的外端接头从接头容置槽3中拨出,本实施例的接头容置槽3还包括一与其中一个分支凹槽部33相连通的指槽部34,从而利用指槽部34为手指的放置提供结构空间,进而能够轻松地将外端接头从接头容置槽3中剥离而出。

为最大限度地丰富整个充电装置的充电接口,在主壳体1的顶壁板上还嵌装有至少一个与储能电池组a电连接的充电插接口5(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诸如USB接口或者DC接口等类型);以此,用户也可利用充电插接口5通过连接外置且独立的连接线来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

为优化整个储能电池组a的结构,本实施例的储能电池组a包括由两个壳瓣相对扣合后形成的密封壳6、封装于密封壳6内且由至少一个储能电池构成的电池组7(为扩大充电电池的容量,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为:储能电池设置为多个并且相互间以串联或并联的方式组合并利用密封套31等装置包覆后形成电池组7)、叠置于密封壳6的顶壁面与主壳体1的顶壁板之间并与电池组7电连接的电压转换板8以及装设于密封壳6的底面上或侧壁上的电池充电板9,在电压转换板8上焊接有用于供充电连接线4的内端接头对位插套的连接接口10,同时在主壳体1壁板上镶嵌有用于通过电池充电板9与电池组7电连接的充电接口模块,而发条收卷器2则挂装与密封壳6的侧壁上。由此,利用密封壳6(尤其是密封壳7与密封套31的结合)对储能电池进行包覆密封以最大限度地隔离储能电池与主壳体1内的其他部件,保证充电装置的安全性;而利用充电接口模块则可将充电装置与外部电源进行连接以便对储能电池进行电量补充。

为优化整个充电装置的结构,提高其使用的便利性并丰富其实用性能,本实施例的充电装置还包括一充电座b,主壳体1座设于充电座b上,从而可利用充电座b为主壳体1及其他组成部件提供一个平稳的放置平台;本实施例的充电座b包括充电壳11和封装于充电壳11内的充电线路板(图中未示出),在充电壳11的上表面上向上凸起后形成有一定位坐台13,在定位坐台13的表面上设置有一防呆定位柱14,并且在定位坐台13上还镶嵌有两个以防呆定位柱14为界呈对称分布并分别与充电线路板电连接的伸缩电极柱16(可以理解为是正、负电极),在充电壳11的侧壁上还镶嵌有一与充电线路板电连接的第一充电接口15(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诸如USB接口或者DC接口);相应地,在主壳体1的底面上向上凹陷后形成一用于供定位坐台13对位嵌合的定位凹槽17,而充电接口模块则包括一镶嵌于定位凹槽17的槽面上以供防呆定位柱14对位插套的DC充电接口18、两个以DC充电接口18为界呈对称分布并分别与对应的伸缩电极柱16对位抵接的电极连接片19以及至少一个镶嵌于充电壳11的侧壁上的第二充电接口20(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诸如USB接口或者DC接口),同时在定位凹槽17的槽面上开设有电极连接孔(图中未标注),电极连接片19嵌装于电极连接孔内。以此,可利用充电座b作为储能电池组a的充电转换装置,即:利用定位坐台13与定位凹槽17之间的对位关系,可将主壳体1平稳地座设于充电座b上,此时,防呆定位柱14对插套在DC充电接口18内以对DC充电接口18进行封堵,而伸缩电极柱16则会在防呆定位柱14与DC充电接口18的对位关系下插套至相对位的电极连接孔内并与对应的电极连接片19相抵接,从而建立充电座b与储能电池组a的电连接关系,用户可利用第一充电接口15与外部电源进行连接以便对储能电池组a进行电量补充;当然,在缺少充电座b的时候,也可利用DC充电接口18与外部电源进行连接或者第二充电接口20与外部电源进行连接以便对储能电池组a直接充电,从而可增强整个充电装置使用的灵活性。

为进一步优化整个充电装置的结构,丰富其实用功能,本实施例的充电装置还包括一与主壳体1轴转连接并将充电连接线4的外端接头盖合于接头容置槽3内的功能顶盖c;功能顶盖c包括通过一枢转轴21与主壳体1相连的顶壳22、封装于顶壳22内的集控板23、埋设于顶壳22及主壳体1内以将集控板23与储能电池组a电连接的柔性线路板24以及镶嵌于顶壳22的顶壁板上并分别与集控板23电连接的充电控制开关25和电量显示屏26。由此,用户可通过打开功能顶盖c后将充电连接线4进行拔拉操作,而在充电装置闲置时则可对充电连接线4的外端接头进行盖合隐藏以避免外部灰尘、水渍等侵入;而通过充电控制开关25和电量显示屏26则可对整个充电装置进行启闭操作和剩余电量及充电装置的使用状态进行显示。

为便于用户在电子产品进行充电时对电子产品进行操作及使用,尤其是对手机进行充电时,能够进行通话操作,本实施例的功能顶盖c还包括一封装于顶壳22内并装设于集控板23上的无线通信模块27(如WIFI模块、蓝牙模块等等),同时在顶壳22的顶壁板上还镶嵌有一与集控板23相连的通话控制开关28(当然,也可在顶壳22内设置扬声器等装置以使充电装置具备类似于无线音箱的功能)。

另外,在顶壳22与主壳体1之间且位于枢转轴21的相对侧还设置有一用于将顶壳22与主壳体1进行锁合的锁件(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形式,如采用如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构,即由分别置于顶壳22内和主壳体1内的磁性件(图中未示出)构成,以实现两者之间的磁性吸和连接;也可采用如图9和图10所示的结构,即由扣件30构成,以实现两者之间的卡合连接);同时,在顶壳22与主壳体1之间还形成有用于供充电连接线4的线体从顶壳22与主壳体1之间向外引出的引线缝隙12,以便于利用充电装置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时,功能顶盖c仍能够盖合在主壳体1上,保持充电装置的外观完整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