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池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3086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新型电池充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电池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电池充电装置对电池充电时,将单个电池的正负极连接充电,包含一个电源,一个正极线,一个负极线,通过线夹将正负极连接起来进行充电。这样的充电方式较为繁琐,需要人工接线。同时,对电池充电时,对电池固定不牢固,容易发生意外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新型电池充电装置,电池直接插接充电,电池能固定牢固,避免发生意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电池、托盘和底座,所述托盘设有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至少可以容纳2个电池,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为方形结构,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一角落设有方形块,所述方形块设有正极接头、负极接头和第一限位柱,所述电池设有与所述方形块相配合的方形缺口,所述方形缺口设有正极接孔、负极接孔和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柱与第一限位孔相配合,所述托盘设有航空插头或航空插座,所述底座设有航空插座或航空插头,所述航空插头与航空插座相配合,所述托盘和底座通过快速插接的方式安装在一起,所述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与托盘的航空插头或航空插座通过电线连通。

充电时,将托盘和底座通过快速插接的方式安装在一起,所述航空插头与航空插座相配合。将电池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电池的方形缺口与方形块相配合,电池的正极接孔与正极接头插接配合,电池的负极接孔与负极接头插接配合,电池的第一限位孔与第一限位柱相配合,电池能固定牢固,避免发生意外。底座的航空插座或航空插头有固定的电源,电池直接插接后即可充电。

进一步,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分隔成两个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容置空间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第二容置空间分隔成四个第三容置空间,每一个第三容置空间容纳一个电池。

进一步,所述方形块设有盲孔,所述第一限位柱插接于所述盲孔。

进一步,所述托盘设有4个第一导向壁,所述底座设有与所述4 个第一导向壁相配合的4个第二导向壁。

进一步,所述底座设有4个第二限位柱,所述托盘底部设有4个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柱与第二限位孔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底座设有4个盲孔,所述第二限位柱插接于所述盲孔。

进一步,所述方形块为空心结构,所述托盘的底部由方形块组成了电线容置空间,所述电线容置空间的两端均设有多个卡块,插接板插接于卡块。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的优点,电池直接插接充电,电池能固定牢固,避免发生意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A-A视图。

图5是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仰视图。

图7是图5的俯视图。

图8是图5的左视图。

图9是底座的俯视图。

图中,1、托盘;2、方形块;3、正极接头;4、负极接头;5、第一限位柱;6、方形缺口;7、正极接孔;8、负极接孔;9、第一限位孔;10、航空插头;11、航空插座;12、第一隔板;13、第二隔板; 14、第三容置空间;15、第一导向壁;16、第二导向壁;17、第二限位柱;18、第二限位孔;19、卡块;20、插接板;21、电线容置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池、托盘1和底座,所述托盘 1设有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至少可以容纳2个电池,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为方形结构,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一角落设有方形块 2,所述方形块2设有正极接头3、负极接头4和第一限位柱5,所述电池设有与所述方形块2相配合的方形缺口6,所述方形缺口6设有正极接孔7、负极接孔8和第一限位孔9,所述第一限位柱5与第一限位孔9相配合,所述托盘1设有航空插头10或航空插座11,所述底座设有航空插座11或航空插头10,所述航空插头10与航空插座 11相配合,所述托盘1和底座通过快速插接的方式安装在一起,所述正极接头3和负极接头4与托盘1的航空插头10或航空插座11通过电线连通。

充电时,将托盘1和底座通过快速插接的方式安装在一起,所述航空插头10与航空插座11相配合。将电池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电池的方形缺口6与方形块2相配合,电池的正极接孔7与正极接头3 插接配合,电池的负极接孔8与负极接头4插接配合,电池的第一限位孔9与第一限位柱5相配合,电池能固定牢固,避免发生意外。底座的航空插座11或航空插头10有固定的电源,电池直接插接后即可充电。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设有第一隔板12,所述第一隔板12将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分隔成两个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容置空间设有第二隔板13,所述第二隔板13将第二容置空间分隔成四个第三容置空间14,每一个第三容置空间14容纳一个电池。

如图3所示,所述方形块2设有盲孔,所述第一限位柱5插接于所述盲孔,所述第一限位柱5可拆卸。

如图2和9所示,所述托盘1设有4个第一导向壁15,所述底座设有与所述4个第一导向壁相配合的4个第二导向壁16。

如图2和9所示,所述底座设有4个第二限位柱17,所述托盘1 底部设有4个第二限位孔18,所述第二限位柱17与第二限位孔18 相配合。所述第二限位柱17与第二限位孔18插接配合,所述4个第二限位柱17在底座上均匀分布,实现底座和托盘1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偏移。

如图9所示,所述底座设有4个盲孔,所述第二限位柱17插接于所述盲孔。所述第二限位柱17可拆卸。

如图1和4所示,所述方形块2为空心结构,所述托盘1的底部由方形块2组成了电线容置空间21,所述电线容置空间21的两端均设有多个卡块19,插接板20插接于卡块19。卡块19封住了电线容置空间21,外形美观,避免电线露出,保证安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