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非接触式充电系统及发射线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4547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电动车非接触式充电系统及发射线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非接触式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资源的短缺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府鼓励和支持绿色、环保的新能源交通工具的发展,其中电动车作为一种能够解决机动车污染排放和能源短缺等问题的新型行业,正在逐渐普及。

然而,电动汽车和电动摩托车的普及也使得电动车充电的问题就日益突出,因电动车充电引起的安全事故也屡有发生。电动车车主为了给电动车充电,通常是采取两种方法:1、从自家窗口扔下一根很长的临时电源;2、把电动车电瓶取下来抬回家充电。这两种充电方式都极为不方便,特别是对于楼层高的用户且上述两种充值方法一方面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影响了美观。目前也没有一种给电动摩托车充电的公共设施,如果有,也存在充电付费的问题。因此,如何寻求一种改善的电动车充电,且方便付费的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方便电动车用户充电,且安全可靠、方便付费的电动车非接触式充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所述电动车非接触式充电系统包括:非接触式充电装置、发射装置、运营中心以及移动终端;所述发射装置与所述运营中心通信连接;所述非接触式充电装置用于与电动车的输入充电口连接,并从发射装置取电以给电动车充电,所述非接触式充电装置包括存储卡单元,所述存储卡单元用于记录所述电动车车主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车主的个人信息以及充电储值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将充值信息发送到运营中心,所述运营中心在所述非接触式充电装置与所述发射装置进行非接触式充电前,将充值信息通过所述发射装置发送到所述非接触式充电装置,所述存储卡单元根据所述充值信息更新所述第一信息。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所述电动车非接触式充电系统中,所述非接触式充电装置至少包括接收线盘、存储卡单元以及第一近场通信单元,所述存储卡单元用于记录所述电动车车主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车主的个人信息以及充电储值信息;所述发射装置包括发射线盘、第二近场通信单元以及第一无线通信单元;所述运营中心包括第二无线通信单元。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所述电动车非接触式充电系统中,所述移动终端上具有能够将充值信息发送到运营中心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的app应用程序。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所述电动车非接触式充电系统中,所述发射装置上具有通过移动终端扫码能够进行充值的扫码图案,所述移动终端用于通过对该扫码图案的扫码将充值信息发送到运营中心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发射装置,其包括发射线盘以及第一无线通信单元,所述发射线盘用于给非接触式充电装置充电,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用于与运营中心进行通信,所述非接触式充电装置用于与电动车的输入充电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非接触式充电系统中,由于所述非接触式充电装置中配置有存储卡单元,该充值方式由移动终端来完成,而存储卡单元中充值的步骤只需要所述非接触式充电装置与发射装置接触即可完成,即:在当非接触式充电装置与发射装置接触的一瞬间,第一近场通信单元将第一信息发送给发射装置端,又由于发射装置与运营中心通过无线通信连接,因此,第一信息最后会传递至运营中心,运营中心向非接触式充电装置的存储卡单元返回了充值信息即完成了充值,这种充值方法均通过数据交互方式来完成,无需人工参与,因此可实现无人值守的智能充值管理。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动车非接触式充电系统10 的整体架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非接触式充电装置100与发射装置110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的电动车非接触式充电系统的充值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非接触式充电系统的充值方法,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文字说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动车非接触式充电系统10的整体架构示意图,所述电动车非接触式充电系统10包括电动车、非接触式充电装置100、发射装置110、运营中心130以及移动终端140,多个所述发射装置110与与运营中心130通信连接。图中,电动车未示出。所述非接触式充电装置主要用于目前的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或者物流车等等。其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从发射装置取电并给所述电动车供电。

所述非接触式充电装置100用于连接所述电动车与所述发射装置110,其与所述发射装置110的连接方式为非接触式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非接触式连接即为无导线连接,其是相对于接触式连接(有导线连接) 而言,所述非接触式充电装置100为一种独立存在于电动车和发射装置之外的外围设备。

如图2所示,其为图1所示的非接触式充电装置100与发射装置110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所述非接触式充电装置100包括依次连接的充电接口102、充电管理单元104、电能转换单元103以及接收线盘101,其还包括第一微处理器106、存储卡单元108以及第一近场通信单元109,所述充电接口102用于连接电动车的输入充电口,所述第一微处理器106分别与所述充电管理单元104、电能转换单元103、存储卡单元108以及第一近场通信单元109连接。所述非接触式充电装置100可以呈线缆状,其一端为充电接口 102,一端为接收线盘。其可以为电动车用户专用。

所述电能转换单元103用于将所述接收线盘101输出的电能进行转换,其至少包括充电接收电路、整流滤波电路等,所述接收线盘101包括接收线盘;所述充电管理单元104用于检测电动车的电池电量,更根据电量信息控制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所述存储卡单元108用于记录电动车用户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充电储值信息,其可以为具有读写功能的NFC,所述个人信息包括车主的姓名、身份证号或者其他个人信息;所述第一近场通信单元109用于向发射装置发送第一信息;所述充电接口102连接电动车的输入充电口,其无需改变现有电动车(主要是两轮车,例如电动摩托车) 的车型结构以及输入充电口,只需将所述充电接口102连接电动车的输入充电口即可,即该充电接口102直接连接电动车的充电电池。电动车用户在充值时,可以通过手机app充值、微信充值等等方式充值。

所述发射装置110包括依次连接的发射线盘111、功率控制单元112、变频单元113以及交流输入端114,其还包括第二微处理器116、计量子单元118、第二近场通信单元119、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7,所述第二微处理器116分别与所述功率控制单元112、计量子单元118、变频单元113、用于与电动车的输入充电口连接以及第二近场通信单元119连接,所述计量子单元118连接于所述交流输入端117。所述发射线盘111包括发射线盘。所述发射装置110可以设置在室外公共场所,且其埋在地底下,不占用地面积,既安全又不影响环境。

所述运营中心130包括第二无线通信单元131。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 120b用于与第二无线通信单元131通信,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132还可以与电动车用户所持有的移动终端进行通信。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20b、第二无线通信单元132可以均可采用3G、4G或者5G网络技术。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运营中心130可以由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持有,所述运营可以采用公共的支付平台app应用程序、支付宝、微信公众号收费、银行账号或者QQ钱包等等进行收费充值。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无线供电系统可用于组成一个大型的工作网络,该工作网络中有一个运营中心130,多个发射装置。所述发射装置与所述运营中心进行无线通信。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动车非接触式充电系统的充值方法中,由于所述非接触式充电装置中配置有存储卡单元,该充值方式由移动终端来完成,而存储卡单元中充值的步骤只需要所述非接触式充电装置与发射装置接触即可完成,即:在当非接触式充电装置与发射装置接触的一瞬间,第一近场通信单元将第一信息发送给发射装置端,又由于发射装置与运营中心通过无线通信连接,因此,第一信息最后会传递至运营中心,运营中心将充值信息通过所述发射装置,向非接触式充电装置的存储卡单元返回了充值信息即完成了充值,这种充值方法均通过数据交互方式来完成,无需人工参与,因此可实现无人值守的智能充值管理。

具体的,该充值方式可以是通过手机app直接充值,该充值方式借助移动终端的3G、4G或者5G网络与运营中心建立网络连接。运营中心端收到后,后台更新车主的充值信息。该步骤由电动车用户来参与完成,该电动车用户触发充值的指令,实现空中充值。

如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动车非接触式充电系统的充值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充值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通过移动终端将充值信息发送到运营中心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

步骤S02:所述第一近场通信单元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第二近场通信单元,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所述运营中心根据第一信息和充值信息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向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返回第二信息;

步骤S03:所述第二近场通信单元将所述第二信息发送给第一近场通信单元,所述存储卡单元根据第二信息更新第一信息完成充值。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电动车非接触式充电系统的充值方法中,该发射装置上还具有扫码图案,通过移动终端对扫描图案的扫描将充值信息发送到运营中心。

具体的,该充值方式可以是通过手机app内的扫描功能进行扫描充值,也可以是微信、支付宝内的扫描功能进行扫描充值,该充值方式借助移动终端的 3G、4G或者5G网络与运营中心建立网络连接。运营中心端收到后,后台更新车主的充值信息。该步骤由电动车用户来参与完成,该电动车用户触发充值的指令,实现空中充值。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电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非接触式充电系统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知晓,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做多种改进或替换,所有的该等改进或替换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内,即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