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敷设二次电缆滚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8292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敷设二次电缆滚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敷设二次电缆滚轮装置。



背景技术:

变电站二次设备技术改造过程中,二次电缆的敷设和回搬作业是技术改造的重要环节,在电缆沟中敷设二次电缆时,电缆本体会与电缆沟底面或沟中其他电缆接触,摩擦阻力较大,若敷设的二次电缆较长,将会给工作人员造成极大的阻碍。

传统的在敷设二次电缆过程中,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员在电缆沟的固定位置进行二次电缆的抽拉敷设工作,尤其是在电缆沟的拐角处,耗时耗力,且在抽拉的过程中,还有可能造成二次电缆与电缆沟拐角处摩擦造成对二次电缆的损坏,且传统的固定装置只能对固定尺寸规格的电缆进行固定,当尺寸规格不同时,则需要不同规格的固定装置,不能做到一物多用,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敷设二次电缆滚轮装置,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结构简单,防潮性能好,存储容量大,且罐体可拆卸,密封性能好,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敷设二次电缆滚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固定装置以及设于所述电缆固定装置底端的放线滚轮装置,所述电缆固定装置包括横架、L型板、圆形压块以及与所述圆形压块连接的螺栓,所述L型板倒立设于所述横架上,所述螺栓穿过所述L型板连接所述圆形压块;

所述放线滚轮装置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设有滚轮,所述第一立柱包括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设于所述第一立柱的上端,所述第二缺口设于所述第一立柱的下端,所述第一缺口设有第一槽孔,所述第二缺口设有第二槽孔;

所述第二立柱包括第三缺口和第四缺口,所述第三缺口设于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所述第四缺口设于所述第二立柱的下端,所述第三缺口设有第三槽孔,所述第四缺口设有第四槽孔,所述第四槽孔内设有转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滚轮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包括轮子,所述轮子中心位置横穿设有轮轴,所述轮轴的一端设有轴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轴孔的直径与所述转轴的直径一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对应设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对应设立,所述第三缺口和第四缺口对应设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槽孔和所述第二槽孔对应设立,所述第三槽孔和所述第四槽孔对应设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滚轮可绕所述转轴旋转0-80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架的材质为铸铁材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槽孔和所述第三槽孔放置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槽孔和所述第三槽孔的孔内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滚轮滚轴的轴向直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槽孔和所述第四槽孔放置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槽孔和所述第四槽孔的孔内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滚轮滚轴的轴向直径。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一种敷设二次电缆滚轮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之一: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敷设二次电缆滚轮装置,结构简单,耗材少,且设有缺口,即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第三缺口以及第四缺口、可有效避免电缆和滚轮边缘接触导致割伤,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敷设二次电缆滚轮装置,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的轮轴轴向直径小于槽孔的孔内直径,可适应不同尺寸规格的电缆,可节约成本,做到一物多用,节约资源;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敷设二次电缆滚轮装置,第二滚轮可沿着转轴旋转,电缆取出放置均很方便便捷,且也将第一滚轮拿出再放置电缆,方式多样,可根据使用者需求放置取出,方式灵活;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敷设二次电缆滚轮装置,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使用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敷设二次电缆滚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敷设二次电缆滚轮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敷设二次电缆滚轮装置中第一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敷设二次电缆滚轮装置中第二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敷设二次电缆滚轮装置中第二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部件】

1-横架; 2-第一滚轮; 3-第二滚轮;

4-第一立柱; 5-第二立柱; 6-电缆固定装置;

40-第一缺口; 41-第二缺口; 42-第一槽孔;

43-第二槽孔; 50-第三缺口; 51-第四缺口;

52-第三槽孔; 53-第四槽孔; 54-转轴;

30-轮子; 31-轮轴; 32-轴孔;

7-L型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敷设二次电缆滚轮装置,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第一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敷设二次电缆滚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固定装置6以及设于所述电缆固定装置6底端的放线滚轮装置,所述电缆固定装置6包括横架1、L型板7、圆形压块8以及与所述圆形压块8连接的螺栓9,所述L型板7倒立设于所述横架1上,所述螺栓9穿过所述L型板7连接所述圆形压块8;L型板7可为铁质或者不锈钢材质;

所述放线滚轮装置包括第一立柱4和第二立柱5,所述第一立柱4和第二立柱5之间设有滚轮,所述第一立柱4包括第一缺口40和第二缺口41,所述第一缺口40设于所述第一立柱4的上端,所述第二缺口41设于所述第一立柱4的下端,所述第一缺口40设有第一槽孔42,所述第二缺口41设有第二槽孔43;

所述第二立柱5包括第三缺口50和第四缺口51,所述第三缺口50设于所述第二立柱5的上端,所述第四缺口51设于所述第二立柱5的下端,所述第三缺口50设有第三槽孔52,所述第四缺口51设有第四槽孔53,所述第四槽孔53 内设有转轴54;第一缺口40和第三缺口50的长度大于第二缺口41和第四缺口 51的长度。

如图5所示,所述滚轮包括第一滚轮2和第二滚轮3,所述第二滚轮3包括轮子30,所述轮子30中心位置横穿设有轮轴31,所述轮轴31的一端设有轴孔 32;第二滚轮2和第二滚轮3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滚轮3设有轴孔32,第二滚轮2上不设有轴孔;

如图1所示,所述轴孔32的直径与所述转轴54的直径一致。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立柱4和所述第二立柱5对应设立。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缺口40和第二缺口41对应设立,所述第三缺口50 和第四缺口51对应设立。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槽孔42和所述第二槽孔43对应设立,所述第三槽孔52和所述第四槽孔53对应设立。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滚轮3可绕所述转轴54旋转0-80度。

如图1所示,所述横架1的材质为铸铁材质。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槽孔42和所述第三槽孔52放置第一滚轮2,所述第一槽孔42和所述第三槽孔52的孔内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滚轮2滚轴的轴向直径。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二槽孔43和所述第四槽孔53放置第二滚轮3,所述第二槽孔43和所述第四槽孔53的孔内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滚轮3滚轴的轴向直径。

使用时,将铁横担放置于横架1上,旋转螺栓9可上下转动圆形压块8将铁横担夹紧在圆形压块8和横架1之间,用于二次电缆的放线,第一滚轮2放置于第一槽孔42和第三槽孔52内,第二滚轮3放置于第二槽孔43和第四槽孔 53内,第二滚轮3的一端可绕转轴54旋转,可用于电缆的放置取出,也可将第一滚轮2取出再放置或者取出电缆。

至此,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一种敷设二次电缆滚轮装置介绍完毕。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可提供包含特定值的参数的示范,但这些参数无需确切等于相应的值,而是可在可接受的误差容限或设计约束内近似于相应值。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除非特别描述或必须依序发生的步骤,上述步骤的顺序并无限制于以上所列,且可根据所需设计而变化或重新安排。并且上述实施例可基于设计及可靠度的考虑,彼此混合搭配使用或与其他实施例混合搭配使用,即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自由组合形成更多的实施例。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