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达防震防水部件及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61967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马达防震防水部件及马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出转轴中应用的防震、防水部件。



背景技术:

现有马达常用防震或防水部件来实现相应的防震或防水功能,也有同时实现防震防水等功能的部件,例如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在2011年6月29日公告的名称为一种电动机的的外装配防水结构,公告号为CN201887595U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在背景技术中就公开了一防震胶圈与防水罩结合实现防震防水的部件。本申请人在2016年7月26日也申请了一种可同时实现防震防水等功能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名称为一种马达防震防水部件及马达防水罩,公告号为CN205911878U。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构思的马达防震防水部件,可在实现防震的同时具有较好的防水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马达防震防水部件,包括防震胶圈及防水胶圈,所述防震胶圈中心部位设有通孔一,所述通孔一设计为与马达转轴间隙配合,所述防水胶圈中心部位设有通孔二,所述通孔二设计为与马达转轴过盈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一的前端孔壁向着通孔一的轴心线方向延伸有与马达转轴间隙配合的环形阻挡部,防水胶圈的外端向外延伸有环绕通孔二轴心线设置的导流面,由通孔一的后部向环形阻挡部方向,所述导流面至通孔一轴心线的垂直距离由大变小,装配状态,所述防水胶圈的大部分或全部被定位在通孔一中的前端。本方案可在实现防震的同时具有较好的防水功能,溢入的水能从导流槽或导流孔中及时排出,结构简洁,成本低。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导流面下方的通孔一底壁上开设有导流槽或导流孔。

一种优选的方案,装配状态,以垂直于通孔二轴心线的平面为投影面,所述环形阻挡部围成的孔在投影面上形成投影区域一,所述导流面或导流面后部的防水胶圈壁体在投影面上形成投影区域二,所述投影区域一位于投影区域二之内。该方案能更好的防止水从环形阻挡部口部进入通孔一内部。

一种可选的方案,位于所述防水胶圈后侧的通孔一内环壁上还设有向着通孔一的轴心线方向延伸的内环边。

一种可选的方案,装配状态,以垂直于通孔二轴心线的平面为投影面,所述防水胶圈壁体在投影面形成投影区域三,所述内环边围成的孔在投影面上形成投影区域四,所述投影区域三位于投影区域四之内。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导流面下方的通孔一底壁部位为倾斜面,所述导流槽或导流孔位于倾斜面的最低位置。更利于水排出。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环形阻挡部为通孔一口部的孔壁向着通孔一的轴心线方向延伸的圆环形挡边,所述导流面为圆台形环面。结构简洁,成本低,加工方便。可选的,所述圆台形环面的最大外径大于圆环形挡边的内径。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防震胶圈的前部端面为竖向的平切面,所述防水胶圈的前端面为竖向的平切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设有前述马达防震防水部件的一种马达,包括本体及伸出本体前端面的马达转轴,所述防震防水部件的防震胶圈后端与本体前端面密封连接,所述马达防震防水部件的防水胶圈固定在马达转轴上。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防震胶圈的前部端面为竖向的平切面,所述防水胶圈具有与所述平切面处在同一平面的前端面。既把转轴上的防水胶圈内藏于平切口内,既保证了电机防护性能,又兼具防水和防振的功能,不仅使结构更加紧凑,提高了稳定性,同时消除了运转时产生摩擦噪音的风险。用户也可以根据电机节省的空间将轴长缩短,对于节约成本和整机振动噪音都有一定的改善。

本实用新型的马达防震防水部件防震性能稳定,防水性能好,结构简洁,成本低,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设有本实用新型马达防震防水部件的马达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马达防震防水部件实施例一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防震胶圈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防震胶圈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防水胶圈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防水胶圈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图1中马达防震防水部件实施例二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马达防震防水部件实施例三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为设有本实用新型马达防震防水部件的马达实施例。马达包括本体01及伸出本体前端面的马达转轴02,所述马达防震防水部件包括防震胶圈1及防水胶圈2。所述防震胶圈1中心部位设有通孔一11,所述通孔一11设计为与马达转轴02间隙配合。所述防水胶圈2中心部位设有通孔二21,所述通孔二21设计为与马达转轴02过盈配合,形成密封配合关系。所述通孔一11的前端孔壁111向着通孔一的轴心线方向延伸有与马达转轴02间隙配合的环形阻挡部12;这里“向着通孔一的轴心线方向延伸”不局限与实施例中与轴心线基本垂直的方向延伸,还包括向前或向后倾斜延伸的方案。防水胶圈2的外端向外延伸有环绕通孔二轴心线设置的导流面22,由通孔一的后部112向环形阻挡部12方向,所述导流面至通孔一轴心线的垂直距离h由大变小。如图2,装配状态,所述防水胶圈2全部被定位在通孔一11中的前端,本实施例中所述防震胶圈的前部端面13为竖向的平切面,所述防水胶圈的前端面23为竖向的平切面,前部端面13和前端面23齐平,使得结构更加紧凑。

上述实施例可进一步设计为:在所述导流面下方的通孔一底壁112上开设导流槽或导流孔14,并可根据实际产品将所述导流面下方的通孔一底壁部位设计为倾斜面,所述导流槽或导流孔位于倾斜面的最低位置。这样即使有水涌入也可以迅速从导流槽或导流孔中排出。在前述前部端面13和前端面23齐平或者前端面23处在通孔一之内的情形时一般应当增加该设计。

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阻挡部12为通孔一口部的孔壁向着通孔一的轴心线方向延伸的圆环形挡边,所述导流面22为圆台形环面,所述圆台形环面的最大外径大于圆环形挡边的内径。本方案在装配状态下,所述通孔一、通孔二和马达转轴轴心线重合。同时,以垂直于通孔二轴心线的平面为投影面,所述环形阻挡部围成的孔121在投影面上形成投影区域一,所述导流面或导流面后部的防水胶圈壁体在投影面上形成投影区域二,所述投影区域一就位于投影区域二之内。能更好的防止水从环形阻挡部口部进入通孔一内部。

如图7,一种可优化的方案设计,在位于所述防水胶圈2后侧的通孔一内环壁上可增设向着通孔一的轴心线方向延伸的内环边15。本实施例中在装配状态下,以垂直于通孔二轴心线的平面为投影面,所述防水胶圈壁体在投影面形成投影区域三,所述内环边围成的内环边孔151在投影面上形成投影区域四,所述投影区域三位于投影区域四之内。如图中示意,内环边具有圆形孔,防水胶圈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圆形孔的孔径小于防水胶圈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导流面不局限于圆台形的环面,还可以为其它后高前低的曲面,并且在周向方向不局限在连续的平滑面,可以进行各种变形设计。同时如图8所示,所述导流面的前端可以伸出所述的前部端面13,以圆台形的导流面为例,导流面的最后端外径可以小于防水胶圈最大轮廓部位的外径。本实用新型马达防震防水部件适用于各类需要防震防水设计的转轴伸出部位。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权利要求,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导流面不局限于圆台形的环面,还可以为其它后高前低的曲面,并且在周向方向不局限在连续的平滑面,可以进行各种变形设计。同时如图8所示,所述导流面的前端可以伸出所述的前部端面13,以圆台形的导流面为例,导流面的最后端外径可以小于防水胶圈最大轮廓部位的外径。本实用新型马达防震防水部件适用于各类需要防震防水设计的转轴伸出部位。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权利要求,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