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罩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2939阅读:2454来源:国知局
防水罩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水罩及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电机防水的主要采用如图1所示,将具有开口端11的防水罩套设在端盖轴承室外部的方式来防止水从电机轴孔进入电机内部,为了避免水在防水罩内部积存,需在防水罩上设置泄水孔13,以将防水罩内的水排出。

现有的防水罩上的泄水孔13的设置方式,均如图1中所示,将泄水孔13设置在防水罩的尾端,即远离开口端11的一端。在实际使用中,由于防水罩与端盖轴承室外部进行紧配合后,防水罩的开口端11会被撑大,导致开口端11在水平安装位比泄水口13更低,使进入防水罩内的水不能顺畅排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罩及电机,能够使进入防水罩内的水舒畅地排除到防水罩之外,进而提高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水罩,用于为电机进行防水,所述防水罩包括:筒体;

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为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封闭端上设置有允许电机轴穿过的通孔,并且所述筒体能够通过所述开口端套设在所述电机的端盖轴承室上;

在所述筒体的侧壁上、位于所述开口端的位置处设有用以将所述筒体内的水排出的泄水口。

较优地,在所述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并与所述泄水口连通的泄水凹槽。

较优地,所述泄水凹槽的截面形状为方形或半圆形或半椭圆形;

和/或,所述泄水凹槽的两侧通过光滑曲面过渡至所述筒体的内壁上。

较优地,在从所述封闭端向所述开口端延伸的方向,所述泄水凹槽的底面与所述筒体的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较优地,所述筒体与所述端盖轴承室过盈配合。

较优地,在所述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加强筋,使所述筒体的内壁通过所述加强筋抵接在所述端盖轴承室上。

较优地,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并沿所述筒体内壁的周向均匀布设。

较优地,所述加强筋具有正对所述端盖轴承室的抵接端面,使所述加强筋能够通过所述抵接端面抵接在所述端盖轴承室上;

在沿从所述开口端向所述封闭端的延伸方向,所述抵接端面向所述筒体的轴线方向倾斜。

较优地,所述加强筋与所述筒体一体成型制作。

较优地,所述筒体内包括靠近所述开口端的第一容纳空间和靠近所述封闭端的第二容纳空间;

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均为圆柱形,并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有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包括以上任一技术特征的防水罩。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防水罩,采用在所述筒体的侧壁上、位于所述开口端的位置处设有用以将所述筒体内的水排出的泄水口的技术方案,能够使进入防水罩内的水舒畅地排除到防水罩之外,进而提高防水效果,同时还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防水罩的半剖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罩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防水罩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2的半剖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右视图;

图中:1、筒体;11、开口端;12、封闭端;121、通孔;13、泄水口;14、泄水凹槽;15、加强筋;151、抵接端面;16、第一容纳空间;17、第二容纳空间;2、电机;21、电机轴;22、端盖轴承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如图2、3、4、5所示,一种防水罩,用于为电机2进行防水,该防水罩包括:筒体1。筒体1的两端分别为开口端11和封闭端12,封闭端12上设置有允许电机2的电机轴21穿过的通孔121,并且筒体1能够通过开口端11套设在电机2的端盖轴承室22上,在实际安装时,如图2所示,当筒体1套设在端盖轴承室22上的同时,从端盖轴承室22伸出的电机轴21能够穿过封闭端12上的通孔121。在筒体1的侧壁上、位于开口端11的位置处设有用以将筒体1内的水排出的泄水口13。需要说明的是该防水罩既可以用于拉伸端盖电机,也可以用于机壳电机、塑封电机等。当筒体1套设在端盖轴承室22上时,由于开口端11的胀大导致筒体1产生变形,能够使泄水口13为位于筒体1的侧壁上的最低点,进而能够使筒体1内的水能够顺畅地流向泄水口13,并经泄水口13排出。

进一步地,如图2、4、5所示,在筒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并与泄水口13连通的泄水凹槽14。在实际安装中,可以使泄水凹槽14位于筒体1的内壁周向上的最低位置处,这样能够使筒体1的内壁上个部位的水都能够进入泄水凹槽14,并通过泄水凹槽14流向泄水口13排出到该防水罩的外部,实现了防水罩径向360°的防水性能,进而能够适应各种环境下的防水要求。在实际制作中可以将泄水凹槽14的深度和泄水口13的尺寸做得较小,以防止昆虫进入防水罩,进而保证了电机的安全。

具体地,如图5所示,泄水凹槽14的截面形状为方形或半圆形或半椭圆形;和/或,泄水凹槽14的两侧通过光滑曲面过渡至筒体1的内壁上。这样筒体1的内壁上其他位置的水能够通过光滑曲面顺畅的流入泄水凹槽14内,其中该光滑曲面可以为截面圆弧的倒角,但并不限于此。

更优地,在从封闭端12向开口端11延伸的方向,泄水凹槽14的底面与筒体1的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也就是说,当泄水凹槽14位于筒体1的内壁周向上的最低位置处时,泄水凹槽14的底面在朝向泄水口13的方向向下倾斜,这样能够保证泄水凹槽14内的水顺畅地流向泄水口13,并经泄水口13排出。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筒体1与端盖轴承室22过盈配合。这样当筒体1套设在端盖轴承室22上时,开口端11会被胀大,当筒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泄水凹槽14时,开口端11的胀大会导致筒体1的侧壁出现变形,使泄水凹槽14与水平方向存在一定的夹角,此时泄水凹槽14靠近封闭端12会高于靠近开口段的一侧,采用泄水口13为位于开口端11的豁口的方案,可以是泄水口13位于泄水凹槽14的最低位置处,进而保证泄水凹槽14内的水排出的顺畅性。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2、4、5所示,在筒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加强筋15,以提高筒体1的强度,加强筋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或方形,当并不限于此。在具体使用时,筒体1的内壁通过加强筋15抵接在端盖轴承室22上。其中,加强筋15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并沿筒体1内壁的周向均匀布设。进一步地,如图中所示,加强筋15具有正对端盖轴承室22的抵接端面151,使加强筋15能够通过抵接端面151抵接在端盖轴承室22上,在沿从开口端11向封闭端12的延伸方向,抵接端面151向筒体1的轴线方向倾斜。采用这样的方案在将筒体1套设在端盖轴承室22上的过程中,随着端盖轴承室22相对于抵接端面151的运动,能够使筒体1的开口端11逐渐被胀大,同时还有利于将端盖轴承室22引入到筒体1中。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加强筋15与筒体1一体成型制作,例如采用铸造的方式制作。具体地,筒体1内包括靠近开口端11的第一容纳空间16和靠近封闭端12的第二容纳空间17,第一容纳空间16和第二容纳空间17均为圆柱形,并同轴设置,第一容纳空间16的直径大于第二容纳空间17,加强筋15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16的侧壁上。这样当将加强筋15与筒体1铸造在一起时,有利于拔模,同时由于加强筋15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16的侧壁上,不会对第二容纳空间17内壁上的水形成阻挡,进而提高了第二容纳空间17内水的排出效果。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有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包括以上实施例所描述的防水罩。

以上实施例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使进入防水罩内的水舒畅地排除到防水罩之外,进而提高防水效果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