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道电缆快速敷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5577发布日期:2018-06-28 04:53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井道电缆快速敷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道电缆快速敷设装置,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可避免电缆与井道边沿发生摩擦的井道电缆快速敷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的动力电缆、通信线缆均通过地下管道进行铺设,相对于地上传输方式,采用地下传输电力、信号的方式更安全、更便捷。在电缆的铺设过程中,地上的电缆需要将电缆从井口穿入,然后拉着电缆在地下管网中敷设。在将地上的电缆穿入地下电缆通道的过程中,会造成电缆与井道口边沿摩擦的情况,尤其是对于直径较大的电缆来说,极易造成电缆的外皮破损,降低电缆的使用寿命,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避免电缆与井道边沿发生摩擦的井道电缆快速敷设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井道电缆快速敷设装置,由多个依次相铰接的滑轮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由底板、两侧板、轮轴和滑轮组成,两侧板平行地固定于底板的两侧,轮轴的两端固定于两侧板上,滑轮可转动地设置于轮轴上;侧板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铰接螺栓,相邻的两滑轮组通过铰接螺栓相铰接;一端的滑轮组的两侧板的外表面上固定有限位杆。

本实用新型的井道电缆快速敷设装置,包括两压块,两压块分别压在两限位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井道电缆快速敷设装置,所述滑轮由圆筒部和固定于圆筒部两端的圆形挡片组成,两圆形挡片和圆筒部共同形成与电缆相配合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井道电缆快速敷设装置,所述滑轮组的数目为3个或3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井道电缆快速敷设装置,所述侧板与底板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井道电缆快速敷设装置,由多个依次相铰接的滑轮组构成,每个滑轮组由底板、两侧板、轮轴和滑轮组成,轮轴的两端固定于两侧边上,滑轮设置于轮轴上,侧板下方的两端均设置有铰接螺栓;相邻的滑轮组通过铰接螺栓相铰接,使得滑轮组之间可相互转动,可形成与电缆相配合的弧度,可避免电缆发生较大弯曲;通过滑轮对电缆的承载和滚动,可避免电缆与井道口边沿发生摩擦,实现了对电缆的保护作用,同时还提高了电缆的敷设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井道电缆快速敷设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井道电缆快速敷设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井道电缆快速敷设装置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滑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井道电缆快速敷设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滑轮组,2侧板,3底板,4滑轮,5轮轴,6铰接螺栓,7限位杆,8压块,9电缆井口,10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分别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井道电缆快速敷设装置的主视图、俯视图和立体图,其由多个依次铰接在一起的滑轮组1组成,图4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中滑轮组的结构示意图,所示的滑轮组1由底板3、两侧板2、滑轮4和轮轴5组成,两侧板2互相平行,且分别固定于底板3的两端,可采用侧板2与底板3垂直的形式。轮轴5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侧板2上,滑轮4设置于轮轴5上,并可绕轮轴5自由转动。所示侧板2底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铰接螺栓6,相邻的滑轮组1通过铰接螺栓6铰接在一起,这样,使得相邻的滑轮组1之间可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进而形成一定的弯曲弧度,滑轮组1通过该弯曲弧度对电缆进行承载,避免电缆弯曲过度,实现对电缆的保护作用。

所示的轮轴5由圆筒部和固定于圆筒部两端的圆形挡片组成,两圆形挡片和圆筒部共同形成与电缆相配合的凹槽。在电缆敷设时,电缆置于该凹槽内,可实现对电缆的限位作用。所示一端的滑轮组1上设置有两限位杆7,两限位杆7分别固定于端部滑轮组1的两侧板2上,每个限位杆7上均压持有压块8,通过压块8对限位杆7的施压作用,可实现对整个井道电缆快速敷设装置的定位作用。

如图5所示,分别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井道电缆快速敷设装置的使用状态图,使用时,将整个敷设装置放置于电缆井口9的边沿,并可让1个或2个滑轮组1落入到电缆井口9中,余下的滑轮组1固定于地面上,这样可形成一定的弯曲弧度,有利于地上电缆通过滑轮组1形成的弯曲弧度进入电缆井口9中,并可避免电缆过度弯曲而损坏。通过两压块8对限位杆7的施压,实现对整个电缆快速敷设装置的定位。然后,将待敷设的电缆置于滑轮4上,在井下的拉力作用下,即可实现电缆的快速敷设。由于滑轮4对电缆的承载作用,既避免了电缆与井口地面的摩擦而破损,又降低了电缆的行进阻力,同时还可避免电缆10过度弯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