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车载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9987发布日期:2018-10-19 22:38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车载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充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车载充电器。



背景技术:

车载充电器是为了方便用户在汽车上用车载电源给数码产品充电的配件,具有便携,可靠,充电快速安全,兼容性高的优点。车载充电器大量使用在各种移动通信终端领域,如:手机、MP3、PDA、GPS、ipad等。车载充电器的使用方法是用汽车点烟器作为电源插座直接其他设备充电,车载充电器的一端插入点烟器,另一端连接其他设备。

但是,现有技术中,车载充电器的充电口通常是设置USB2.0接口,用户再使用单独的数据线插入接口,再连接自己的设备,此种连接方式较为繁琐,并且通过数据线连接的设备可以供给驾驶员或坐在副驾驶座位的乘客把玩,降低驾驶员的注意力,降低安全性能,并且现有的车载充电器的接口设计得过于稀少,不能为后车厢的乘客充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车载充电器,用以解决现有的车载充电器不安全以及后座乘客无法充电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安全车载充电器,包括连接部、充电部以及接口座,所述连接部为圆台形柱体,所述充电部的外形为正四面体,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面与所述充电部的下端面连接;所述充电部的四个侧面开设有插孔,所述接口座为柱体,所述接口座的外径小于所述插孔的直径,所述接口座有四个,均可旋转安装在四个所述插孔中,所述接口座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插孔的深度;

所述连接部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一电极,所述连接部靠近下端的侧面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一端插入连接部内部,所述第二电极插入连接部的那端固连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固连所述第二电极,另一端固连所述连接部的内部;

所述充电部包括座充槽、滑盖、销盖,所述座充槽开设在所述充电部的上端面中心,所述座充槽为矩形凹槽,所述座充槽内设置有第一接头、第二接头、挡板、滑槽以及退盖槽,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座充槽中间,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对称设置在所述挡板两边,所述滑槽设置在座充槽内与所述挡板垂直的两侧板中,所述退盖槽设置在座充槽内与所述挡板平行的两侧板中;所述挡板的两端开设有矩形的销接槽,所述销接槽两端开设有圆形的销接孔;

所述滑盖有两块,以所述挡板为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座充槽内部,所述滑盖包括滑板及与所述滑板垂直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滑板可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滑板的长度小于左右两个所述滑槽之间的最大横向距离;

所述销盖由两块大小相等的板块垂直连接而成,所述销盖的连接处的两端均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的高度小于所述销接槽的深度,每个所述凸块的两个端面均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形状契合所述销接孔的形状,所述销盖通过所述凸起与所述销接孔销接;

所述接口座包括有接口与电极头,所述接口设置在所述接口座中心,所述接口包括插板,所述插板的底板与所述电极头的上部固连,所述电极头设置在所述接口座内部,所述电极头为圆台状,所述电极头的下端设置有若干电极环,所述插板的针脚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电极头内部的所述电极环;

所述充电部内部还设置有电极座,所述电极座与所述电极头配合,所述电极座电性连接充电部内部的电板。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接头为Micro USB接头,所述第二接头为Lightning接头或Type-C接头。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电部(2)的外表面覆盖有一层绝缘膜。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口为USB 2.0接口。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退盖槽的末端还固连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另一端固连所述滑盖。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板的上端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靠近所述支撑板。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板的两端连接有滚轮,所述滑槽内部末端设置有轮槽。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块的横截面由矩形及与矩形相接的半圆连接而成。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凸块中矩形截面的中央。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起的侧面倾斜设置,从靠近凸块端面的那端向远离凸块端面的那端以锐角倾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圆柱台的连接部与正四面体的充电部,连接部插入点烟器中,通过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接通点烟器的电源,并整流电压成适合移动设备的电压至充电部中,充电部的上端设置座充槽,座充槽设置有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的输出电流可为1A或2A,打开座充槽的滑盖后,移动设备可以直接插入第一接头或第二接头中,滑盖的支撑板和销盖分别支承移动设备的正面和背面,使得移动设备能够固定在座充槽内,改进了现有技术需要使用数据线进行转接再插入移动设备的缺陷,能令驾驶员或副驾驶座位的乘客的移动设备固定在座充槽中充电,使得驾驶员或副驾驶作为的乘客在汽车行车过程中无法把玩移动设备而影响驾驶,进而提高驾驶的安全性能;并且,在充电部的四个侧面中,设置有插孔配合圆形的接口座插入,接口座的接口可以供给插入数据线,供给后座的乘客充电,并且接口座可以旋转,令数据线能够更加灵活地工作,而保证接口能旋转的是设置的圆台状的电极头,接口的插板固连电极头,而插板的针脚通过导线在电极头内部电性连接电极头的外部电极环,而在充电部内部设置有相应的电极座配合电极头的旋转,使得当接口座旋转时,电极头在电极座中旋转,不影响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改善了现有车载充电器中无法固定移动设备的缺陷,降低了移动设备由于数据线连接而造成驾驶员会被分散注意力而导致安全性不好的影响,并且充电部四面设置了接口可供给后轿厢的乘客充电,并且接口座可以旋转,使得数据线的连接更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全车载充电器的装配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全车载充电器的装配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部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部的座充槽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盖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销盖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口座与充电部的内部装配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A-A截面图。

图中,1-连接部,2-充电部,3-接口座,11-第一电极,12-第二电极,21-座充槽,22-滑盖,23-销盖,24-插孔,25-电极座,31-接口,32-针脚,33-电极头, 211-第一接头,212-第二接头,213-挡板,214-滑槽,215-退盖槽,216-销接槽, 217-销接孔,231-凸块,232-凸起,311-插板,331-电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6所示,一种安全车载充电器,包括连接部1、充电部2以及接口座 3,所述连接部1为圆台形柱体,所述充电部2的外形为正四面体,所述连接部 1的上端面与所述充电部2的下端面连接;所述充电部2的四个侧面开设有插孔 24,所述接口座3为柱体,所述接口座3的外径小于所述插孔24的直径,所述接口座4有四个,均可旋转安装在四个所述插孔24中,所述接口座3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插孔24的深度;

所述连接部1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一电极11,所述连接部1靠近下端的侧面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电极12,所述第二电极12一端插入连接部1内部,所述第二电极12插入连接部1的那端固连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固连所述第二电极12,另一端固连所述连接部1的内部;

所述充电部2包括座充槽21、滑盖22、销盖23,所述座充槽21开设在所述充电部2的上端面中心,所述座充槽21为矩形凹槽,所述座充槽21内设置有第一接头211、第二接头212、挡板213、滑槽214以及退盖槽215,所述挡板213设置在所述座充槽21中间,所述第一接头211与所述第二接头212对称设置在所述挡板213两边,所述滑槽214设置在座充槽21内与所述挡板213垂直的两侧板中,所述退盖槽215设置在座充槽21内与所述挡板213平行的两侧板中;所述挡板213的两端开设有矩形的销接槽216,所述销接槽216两端开设有圆形的销接孔217;

所述滑盖22有两块,以所述挡板213为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座充槽21内部,所述滑盖22包括滑板221及与所述滑板221垂直连接的支撑板222,所述滑板221可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214内,所述滑板221的长度小于左右两个所述滑槽214之间的最大横向距离;

所述销盖23由两块大小相等的板块垂直连接而成,所述销盖23的连接处的两端均设置有凸块231,所述凸块231的高度小于所述销接槽216的深度,每个所述凸块231的两个端面均设置有凸起232,所述凸起232的形状契合所述销接孔217的形状,所述销盖23通过所述凸起232与所述销接孔217销接;

如图7图8所示,所述接口座3包括有接口31与电极头33,所述接口31 设置在所述接口座3中心,所述接口31包括插板311,所述插板311的底板与所述电极头33的上部固连,所述电极头33设置在所述接口座3内部,所述电极头33为圆台状,所述电极头33的下端设置有若干电极环331,所述插板311 的针脚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电极头33内部的所述电极环331;

所述充电部2内部还设置有电极座25,所述电极座25与所述电极头33配合,所述电极座25电性连接充电部2内部的电板。

在本实施例中,设计了圆柱台的连接部1与正四面体的充电部2,连接部1 插入点烟器中,通过第一电极11与第二电极12接通点烟器的电源,并整流电压成适合移动设备的电压至充电部2中,充电部2的上端设置座充槽21,座充槽21设置有第一接头211与第二接头212,第一接头211与第二接头212的输出电流可为1A或2A,打开座充槽21的滑盖214后,移动设备可以直接插入第一接头211或第二接头212中,销盖23由于销接在挡板213的销接槽中,可以挡板213为旋转边,在座充槽21内进行0°-90°的旋转,当其中一个板块与挡板 213平行时,滑盖22的支撑板222和销盖23分别支承移动设备的正面和背面,使得移动设备能够固定在座充槽21内,改进了现有技术需要使用数据线进行转接再插入移动设备的缺陷,能令驾驶员或副驾驶座位的乘客的移动设备固定在座充槽中充电,使得驾驶员或副驾驶作为的乘客在汽车行车过程中无法把玩移动设备而影响驾驶,进而提高驾驶的安全性能;并且,在充电部2的四个侧面中,设置有插孔24配合圆形的接口座3插入,接口座3的接口31可以供给插入数据线,供给后座的乘客充电,并且接口座31可以旋转,令数据线能够更加灵活地工作,而保证接口能旋转的是设置的圆台状的电极头33,接口的插板311 固连电极头33,而插板311的针脚通过导线在电极头33内部电性连接电极头 33的外部电极环331,而在充电部2内部设置有相应的电极座25配合电极头33 的旋转,使得当接口座3旋转时,电极头33在电极座中旋转,不影响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头211为Micro USB接头,所述第二接头212为 Lightning接头或Type-C接头。

现在主流的移动设备的充电接口为安卓手机的Micro USB接口以及苹果手机的Lightning的接口,将第一接头11与第二接头12分别相应地设置为Micro USB接头以及Lightning接头能够适应大部分的工作情况,适合不同的用户。根据未来手机行业发展趋势,苹果手机与安卓手机会将各自的接口同一更改为 Type-C接口,故将第二接头12设置为Type-C接头以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部2的外表面覆盖有一层绝缘膜。

为防止充电部2漏电,在充电部2的外表面设置绝缘膜。

进一步地,所述接口31为USB 2.0接口。

现今主流的数据线的输入端均为USB2.0接头,故设置接口31为USB2.0 接口适应现今的USB数据线。

进一步地,所述退盖槽215的末端还固连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另一端固连所述滑盖22。

当移动设备从座充槽中脱离出来时,滑盖22应关闭从而对接头进行保护,设置压缩弹簧能够使得滑盖22能够自动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滑板221的上端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靠近所述支撑板222。

由于滑盖22需要手动开启或敢比,设置把手能够更方便地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滑板221的两端连接有滚轮,所述滑槽214内部末端设置有轮槽。

滑板221在滑槽214中滑动连接,设置滚轮以及轮槽配合能够使得二者之间的滑动减少摩擦。

进一步地,所述凸块231的横截面由矩形及与矩形相接的半圆连接而成。

销盖23通过凸块231在销接槽216内旋转,设置凸块231的低端为半圆状能够减少凸块231与销接槽216之间的摩擦。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232设置在所述凸块231中矩形截面的中央。

销盖23的销接轴为凸起232的轴心,设置凸起在232在凸块231的矩形截面的中央能够使得旋转不会偏心。

进一步地地,所述凸起232的侧面倾斜设置,从靠近凸块231端面的那端向远离凸块231端面的那端以锐角倾斜。

凸起232需要插入销接孔217中,设置凸起232倾斜能够更好安装。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