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裁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1813发布日期:2018-11-30 19:55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剥皮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裁线机。



背景技术:

剥线机就是将电线等外包裹的塑料包皮与金属芯剥离的机器。

公开号为CN10315173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多功能全自动快速剥线机,它包括机箱,在所述的机箱上安装有工作底板,在所述的工作底板上从左至右沿电缆运动方向依次固定有入料导向机构、横割剥线机构、环割剥线机构、牵引机构以及切割机构。这种多功能全自动快速剥线机虽然电机全部使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确保了切割精度及其自动控制特性,再配合其独特的横割、环割、切割方式不但保证了切割质量,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出线轮和进线轮多由钢铁构成,在输线过程中,容易对线缆造成过大压力而导致变形,出现剥皮不能完全剥离,影响线缆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裁线机,具有采用橡胶的出线轮和进线轮,减少线缆变形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裁线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上转动连接有两个紧挨的进线轮,所述机箱上转动连接有两个紧挨的出线轮,所述进线轮和出线轮平行,所述出线轮和进线轮之间设置有刀架总成,所述进线轮和出线轮均套设有橡胶套组件;

所述橡胶套组件包括橡胶套环,所述橡胶套环套设在进线轮和出线轮上,所述进线轮和出线轮上环设有凸起的卡接块,所述橡胶套环内侧凹陷有与卡接块相适配的卡接槽,所述进线轮和出线轮沿着轴线方向朝外一侧设置有卡扣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橡胶套环套设在进线轮和出线轮上,卡接块嵌合在卡接槽中,进行初步固定,同时通过卡扣机构将橡胶套环二次固定在进线轮和出线轮上,通过橡胶制成的橡胶套环能够有效保护线缆,减少线缆被出线轮或者进线轮压扁变形的可能,同时橡胶也具有较大的摩擦力,能够更好的将线缆输送出去;将线缆通过两个进线轮之间送到刀架总成,刀架总成未闭合下压一次进行剥皮,进线轮再前进一点,刀架总成闭合下压一次裁断,同时,出线轮控制线缆的出线,保持稳定的输出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机构包括卡扣勾,所述卡扣勾与出线轮和进线轮沿着轴线方向朝外一侧铰接,所述橡胶套环沿着轴线方向朝外一侧开设有与卡扣勾相适配的卡扣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扣勾勾住卡扣槽,完成进线轮橡胶套环与出线轮和橡胶套环之间的相对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套环上的卡扣槽由塑料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橡胶套环上开设卡扣槽,质地为橡胶较柔软,卡扣勾容易从卡扣槽中脱落,将卡扣槽由塑料构成能够提升卡扣勾和卡扣槽之间的稳定性,减少卡扣勾从卡扣槽中脱落的可能。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勾上设置有防滑纹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滑纹路能够增加工作人员手和卡扣勾之间的摩擦力,方便工作人员将卡扣勾扣在卡扣槽中,减少工作人员手与卡扣勾打滑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块的形状为长条状,所述卡接块环设在出线轮和进线轮上,所述卡接块的截面为三角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长条形的卡接块嵌合在卡接槽中,能够减少橡胶套环和出线轮与进线轮之间的同轴转动,增加了橡胶套环和出线轮与进线轮之间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套环表面凸起有防滑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滑凹槽能够增加线缆和橡胶套环之间的摩擦力,减少线缆和橡胶套环之间打滑的可能,也能够提升出线轮和进线轮输出线缆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凹槽的间距为1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太宽的防滑纹路起不到防滑的效果,太窄的防滑纹路会减少线缆和橡胶套环之间的粘性,线缆容易在橡胶套环上打滑,1mm宽长度的防滑凹槽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滑作用,提高防滑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进线轮和刀架总成之间设置有束线管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束线管路能够起到辅助输送线缆的作用,让线缆保持在输线路线上,减少进线轮输送线缆时发生曲折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束线管路靠近进线轮一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同轴连接有伺服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束线管路向上抬起,当刀架总成切割后,束线管路抬起能够剥离外部包皮,减少切割剥皮后黏连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机箱上设置有出线间隙调节旋钮和进线间隙调节旋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出线间隙调节旋钮和进线间隙调节旋钮能够调节两个出线轮和两个进线轮之间的距离,方便裁线机裁切不同宽度的线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了橡胶套环,从而产生能够减少线缆被出线轮或者进线轮碾压变形的效果;

2.采用了卡接块、卡接槽、卡扣勾和卡扣槽,从而产生能够将橡胶套环固定在出线轮和进线轮上的效果;

3.采用了防滑凹槽,从而产生能够增加橡胶套环表面摩擦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出线轮和进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橡胶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用于体现橡胶套组件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束线管路和伺服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箱;2、出线轮;3、进线轮;4、刀架总成;5、橡胶套组件;51、橡胶套环;511、卡接块;52、卡接槽;53、防滑凹槽;6、卡扣机构;61、卡扣勾;611、防滑纹路;62、卡扣槽;7、束线管路;71、转轴;72、伺服电机;8、出线间隙调节旋钮;9、进线间隙调节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裁线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箱1,机箱1上转动连接有两个紧挨的进线轮3,机箱1上还转动连接有两个紧挨的出线轮2,进线轮3和出线轮2平行,能够平行的输送缆线,出线轮2和进线轮3之间设置有剥皮和裁切功能的刀架总成4,进线轮3和出线轮2均套设有减少线缆被出线轮2或者进线轮3碾压变形橡胶套组件5;机箱1上还设置有调节两个出线轮2之间距离的出线间隙调节旋钮8和调节两个进线轮3之间距离的进线间隙调节旋钮9。将橡胶套组件5套设在进线轮3和出线轮2上,将线缆通过两个进线轮3之间送到刀架总成4,刀架总成4未闭合下压一次进行剥皮,进线轮3再前进一点,刀架总成4闭合下压一次裁断,同时,出线轮2控制线缆的出线,保持稳定的输出方向。

如图3所示,橡胶套组件5包括橡胶套环51,橡胶套环51套设在进线轮3(参见图1)和出线轮2上,减少线缆被出线轮2或者进线轮3压扁变形的可能,橡胶较大的摩擦力能够更好的将线缆输送出去;进线轮3和出线轮2上环设有凸起的卡接块511,橡胶套环51朝内一侧凹陷有与卡接块511相适配的卡接槽52,通过卡接块511和卡接槽52能够将橡胶套环51初步固定在出线轮2和进线轮3上,并且进线轮3和出线轮2轴线方向朝外一侧设置有卡扣机构6,能够进行二次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卡接块511的形状为沿着出线轮2和进线轮3轴线方向的长条状,并且横截面为三角形,增加了橡胶套环51和出线轮2与进线轮3之间的牢固性。橡胶套环51表面凸起有防滑凹槽53,防滑凹槽53上凸起部分的间距为1mm,太宽间距的防滑凹槽53防滑效果差,太窄的防滑凹槽53会减少线缆和橡胶套环51之间的粘性,1mm间距的防滑凹槽53能够正好增加线缆和橡胶套环51之间的摩擦力,减少线缆和橡胶套环51之间打滑的可能。

如图3所示,卡扣机构6包括卡扣勾61,卡扣勾61与出线轮2和进线轮3朝外一侧铰接,橡胶套环51轴线方向朝外一侧开设有与卡扣勾61相适配的卡扣槽6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让卡扣勾61勾住卡扣槽62中,将橡胶套环51处卡扣槽62周围橡胶材质替换为塑料材质,减少卡扣勾61从卡扣槽62中脱落的可能。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就卡扣勾61扣入卡扣槽62中,卡扣勾61上凹陷有防滑纹路611,能够增加工作人员与卡扣勾61之间的摩擦力。

如图4所示,为了更好的辅助输送线缆,在进线轮3和刀架总成4之间设置有束线管路7,能够让线缆保持在输线路线上,减少进线轮3输送线缆时发生曲折的情况;并且束线管路7靠近进线轮3一端连接有伺服电机72控制的转轴71,能够带动束线管路7向上抬起,减少切割剥皮后黏连的情况。

具体实施过程:将橡胶套环51套设分别在进线轮3和出线轮2上,卡接块511嵌合在卡接槽52中,完成橡胶套环51二次与进线轮3和出线轮2的初次固定,在通过卡扣勾61勾住卡扣槽62,完成二次固定,通过橡胶制成的橡胶套环51能够有效保护线缆,减少线缆被出线轮2或者进线轮3压扁变形的可能;将线缆通过两个进线轮3之间通过束线管路7送到刀架总成4,刀架总成4未闭合下压一次进行剥皮,进线轮3再前进一点,刀架总成4闭合下压一次裁断,束线管路7通过伺服电机72的转动向上抬起,减少切割剥皮后黏连的情况;同时,出线轮2控制线缆的出线,保持稳定的输出方向。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