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数据终端模块化充电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5424发布日期:2018-09-28 20:43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充电领域,是一种多功能模块化的充电座。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移动数据终端充电方式都是一机一充,一台机器有一个独立的充电座,充电座和适配器集成在一起,如果大批量的移动数据终端充电和传输数据时会占用很大空间,效率不高;网络传输数据需要通过数据线连接其他终端上读取,效率不高,充电座的功能单一;并且不能扩充功能,实现功能最大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数据终端模块化充电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充电座效率不高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移动数据终端模块化充电座,所述移动数据终端模块化充电座包括充电底座、网络模块、移动数据终端、移动数据终端适配器和DC电源插头,所述充电底座的一侧固定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个数为五个,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扣头,所述移动数据终端适配器通过扣头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移动数据终端适配器上设置有卡座,所述移动数据终端设置在移动数据终端适配器的卡座上,所述充电底座设置凹槽,所述网络模块通过导向槽在凹槽内上下移动,所述DC电源插头设置在充电底座的一端,且与充电底座通过电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数据终端模块化充电座还包括有电池充电模块。

优选的,所述电池充电模块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凹槽匹配连接。

优选的,所述DC电源插头设置为分离式DC电源插头。

优选的,所述分离式DC电源插头包括插头、连接端子和插座,所述插座固定在充电底座上,所述插头和连接端子之间通过电线连接,所述插头和插座匹配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提供了一种移动数据终端模块化充电座,模块化后的充电座,用户可以按功能自行选择对应的模块来组合,降低了产品的成本,针对不同品牌移动数据终端,只需要重新更换一个适配器,其他模块均为共用模块;模块化后充电座占用的空间更小,灵活的组合模块实现不同的功能;充电座可以给大批量的移动数据终端同时充电,大大提高充电效率;多组的充电座可以同时连接几台移动数据终端来传输数据,提高了传输效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数据终端模块化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移动数据终端模块化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充电底座、2-网络模块、3-移动数据终端、4-移动数据终端适配器、5-分离式DC电源插头、6-支撑座、7-扣头、8-卡座、 9-凹槽、10-导向槽、11-电池充电模块、12-插头、13-连接端子、14- 插座、15-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出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移动数据终端模块化充电座,所述移动数据终端模块化充电座包括充电底座1、网络模块 2、移动数据终端3、移动数据终端适配器4和DC电源插头5,所述充电底座1的一侧固定有支撑座6,所述支撑座6的个数为五个,所述支撑座6上设置有扣头7,所述移动数据终端适配器4通过扣头7 设置在支撑座6上,所述移动数据终端适配器4上设置有卡座8,所述移动数据终端3设置在移动数据终端适配器4的卡座8上,所述充电底座1设置凹槽9,所述网络模块2通过导向槽10在凹槽9内上下移动,所述DC电源插头设置在充电底座1的一端,且与充电底座 1通过电路相连接。

此外,如图2所示,所述移动数据终端模块化充电座还包括有电池充电模块11,所述电池充电模块11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槽10,所述导向槽10与凹槽9匹配连接,所述DC电源插头设置为分离式DC电源插头5,所述分离式DC电源插头5包括插头12、连接端子13和插座14,所述插座14固定在充电底座1上,所述插头12和连接端子 13之间通过电线15连接,所述插头12和插座14匹配连接。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模块,只需要移动数据终端的充电功能:充电底座1+移动数据终端适配器4+分离式DC电源插头5;需要移动数据终端3网络传输数据功能:充电底座1+移动数据终端适配器4+分离式DC电源插头5+网络模块2,需要给移动数据终端3 的其他电池充电的功能:充电底座1+移动数据终端适配器4+分离式 DC电源插头5+电池充电模块11。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数据终端模块化充电座,模块化后的充电座,用户可以按功能自行选择对应的模块来组合,降低了产品的成本,针对不同品牌移动数据终端,只需要重新更换一个适配器,其他模块均为共用模块;模块化后充电锁占用的空间更小,灵活的组合模块实现不同的功能;充电座可以给大批量的移动数据终端同时充电,大大提高充电效率;多组的充电座可以同时连接几台移动数据终端来传输数据,提高了传输效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