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凝露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3107发布日期:2019-03-13 23:38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凝露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桩,特别是一种防凝露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中安装有电子设备,当空气比较潮湿,或者昼夜温差较大时,水蒸气就会凝结为露珠粘连在充电桩的内壁上,这些水滴一旦滴入电子设备中很容易引起短路等电力事故。

现有充电桩内发生凝露的原因:1、由于充电桩连接外部线缆,外部线缆进入充电桩的部位没有很好的密封,外部的湿度空气进入充电桩内,增加了充电桩内空气的湿度,容易发生凝露;2、由于充电桩内电子设备工作产生大量的热量,使空气中的湿气蒸发成为柜内蒸汽,与箱体内壁接触后,形成了箱内底部、顶部及柜壁的大量凝露;3、由于充电桩必须进行散热,目前充电桩常规采用的散热方式多为散热风扇,进行散热的同时,空气中的湿气进入充电桩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防凝露充电桩,通过在充电桩的进线通孔处设置密封器件,将进线通孔与桩体连接处密封,防止外部的空气进入桩体内;同时采用隔离散热方式,将外部的散热通道与内部进行隔离,既能实现充电桩的散热,同时防止湿气通过散热通道进入桩内;并且利用冷凝器,有效的降低桩内空气的湿度,防止凝露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凝露充电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上设有进线通孔,进线通孔上设有密封器件;所述桩体上还设有热交换装置。

以上结构,密封器件能够将线缆与充电桩之间进行密封,防止外部空气进入桩体内;同时利用热交换装置进行散热,有效的降低桩内的温度。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器件为十字形套管,十字形套管包括密封部和连通部,连通部中设有一个通道,通道内穿有线缆,通道与线缆紧密接触;密封部与桩体表面紧密连接。

以上结构,十字形套管的密封部与连通部的结合使用能够将线缆与进线通孔之间的间隙完全密封,随着线缆移动,进线通孔依然是密封的;连通部与线缆之间紧密接触,密封部与桩体表面紧密连接,外部空气无法进入桩内。

作为优选,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外循环单元、内循环单元和导热单元;所述外循环单元与桩体外部连通;所述内循环单元与桩体内部连通;所述内循环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进气口、热交换腔和第一出气口;所述外循环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进气口、冷交换腔和第二出气口;所述导热单元设置在热交换腔和冷交换腔之间。

以上结构,由于导热单元将外循环单元和内循环单元进行隔离,所述外循环单元与桩体外部连通;所述内循环单元与桩体内部连通;充电桩外部的空气没有进入充电桩内,从根本上杜绝了外部空气的进入,就不存在空气湿度的增加;但又不影响充电桩的散热;导热单元分别与热交换腔和冷交换腔接触,将热交换腔中的热量传导到冷交换腔,进行冷热交换,降低热交换腔内空气温度,进行散热。

作为优选,所述导热单元中盛放有冷凝液。

以上结构,冷凝液与热交换腔接触面受热蒸发,形成蒸汽,蒸发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降低内循环的空气温度,蒸汽遇冷放热,通过外循环将热量排出,从而降低充电桩内的空气温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上分别设有过滤网。

以上结构,过滤网的设置能够防止外部的灰尘进入外循环中,有利于防尘,避免进出风口灰尘的干扰。

作为优选,所述桩体内还设有除湿装置。

以上结构,初始装置的设置,能够降低充电桩内的空气湿度,减少凝露的发生。

作为优选,所述除湿装置包括半导体冷凝器,半导体冷凝器下方设有排水通道;桩体内壁上设有排水槽。

以上结构,半导体冷凝器在电压作用下,产生冷热效应,将空气水分子凝结,汇集到排水通道中,通过排水通道排出桩外,经过不断的工作,将充电桩内的空气湿度降低到发生凝露的湿度下,防止凝露的发生;排水通道为漏斗形,能够容易将凝结的说排出桩外,并防止外部的空气和水进入;桩体内壁上设有排水槽,通过排水槽能够将充电桩内壁上的水汇集,并方便汇集到排水通道中,及时排水。

作为优选,所述桩体内还设有加热器、温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加热器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温湿度传感器。

以上结构,温湿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充电桩内的温度和湿度,当湿度达到凝结条件时,开启加热器,通过加热将凝结的露珠蒸发,防止露珠粘连在电子设备或充电桩内壁上,对电子设备的腐蚀,以及用电的安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加强充电桩的密封效果,在充电桩的进线处设置密封器件,将充电桩与外接线缆之间的空隙进行密封,有效的防止外部的湿气从进线通孔中进入充电桩。

2、在实现充电桩散热的同时,不增加桩内空气的湿度,利用热交换装置中的导热装置,进行外循环和内循环之间的热交换,通过外循环的低温度空气与内循环高温空气之间的温度差,吸收桩内空气的热量,降低桩内的空气温度,进行充电桩散热;同时在散热中外循环的空气不进入桩内,从而避免了桩内空气湿度的增加。

3、充电桩内湿度得到降低,半导体冷凝器的设置能够将桩内空气中的水分子凝结,通过排水通道排出,从而降低充电桩内空气湿度,降低凝露发生的可能和程度。

4、加热器能够将设备上凝结的露珠蒸发,减少凝露对电子设备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凝露充电桩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密封器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防凝露充电桩热交换装置正面图。

图4是热交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防凝露充电桩除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桩体,2为进线通孔,3为密封器件,31为密封部,32为连通部,33为线缆,4为热交换装置,40为外循环单元,401为第二进气口,402为冷交换腔,403为第二出气口,41为内循环单元,411为第一进气口,412为热交换腔,413为第一出气口,42为导热单元,5为半导体冷凝器,6为排水通道,7为加热器,8为控制器,9为温湿度传感器,10为排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凝露充电桩,包括桩体1,所述桩体1上设有进线通孔2,进线通孔2上设有密封器件3;所述桩体1上还设有热交换装置4;热交换装置4安装在充电桩的桩体1上,与外部连通。

如图2所示,密封器件3为十字形套管,十字形套管包括密封部31和连通部32,连通部32中设有一个通道,通道内穿有线缆33,通道与线缆33紧密接触;密封部31与桩体1表面紧密连接。

如图4所示,热交换装置4包括外循环单元40、内循环单元41和导热单元42;所述外循环单元40与桩体1外部连通;所述内循环单元41与桩体1内部连通;所述内循环单元4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进气口411、热交换腔412和第一出气口413;所述外循环单元4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进气口401、冷交换腔402和第二出气口403;所述导热单元42设置在热交换腔412和冷交换腔402之间;将外循环和内循环隔离,外部空气不能进入充电桩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单元42中盛放有冷凝液。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气口401和第二出气口403上分别设有过滤网,过滤网为百叶窗过滤组。

在本实施例中,没有第一进气口411、热交换腔412和第一出气口413,以及第二进气口401、冷交换腔402和第二出气口403;充电桩内空气和庄外的空气分别直接与导热单元接触,进行冷热交换。

如图5所示,所述桩体1内还设有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包括半导体冷凝器5,半导体冷凝器5下方设有排水通道6;排水通道6为漏斗形结构;桩体1内壁上设有排水槽10;所述桩体1内还设有加热器7、温湿度传感器9和控制器8;加热器7连接控制器8,控制器8连接温湿度传感器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